商超管理崗位職責任職要求
商超管理崗位職責
職責描述:
1、負責商場超市的合作開拓工作;
2、“聯森”原生態有機產品體驗館的建立工作;
3、負責商超貨物配送及款項安全管理工作;
4、完成商超銷售目標。
任職要求:
1、大專文化以上文化程度;
2、有商場、超市、社區便利店的開拓管理經歷;
3、有較強的商超合作談判能力;
4、有較強的愛崗敬業精神。
商超管理崗位
篇2:壓力容器的使用及安全管理
①壓力容器的安全操作
正確、合理地使用壓力容器,也是保證安全運行的一項重要措施。因為即使容器的設計、制造都符合要求,也會因操作不當造成事故。壓力容器是工藝裝置的一部分,它的操作方法要根據工藝要求確定。此外從壓力容器的特點出發,在操作上應做到以下幾點:
平穩操作。主要指要緩慢地加載和卸載,并保持運行期間載荷的相對穩定。
防止超載。壓力容器的超載主要指超壓。
經常檢查。壓力容器的破壞大多有先期征兆,只要勤于檢查、仔細觀察,是能夠及時發現異常現象的。容器運行期間應定時、定點進行檢查并如實做好記錄。檢查的內容包括工藝條件、設備狀況和安全附件等。
緊急剎車。運行過程中,如遇到嚴重威脅壓力容器的安全時,操作人員應立即采取緊急停車措施,同時報告有關領導。
②壓力容器的維護保養與檢驗
做好維護保養,使壓力容器處于完好狀態,不但延長容器的使用壽命,而且有助于安全生產和節約能源。運行期間的維護主要是經常檢查腐蝕和“跑、冒、滴、漏”的情況,發現問題及時采取妥善措施。
定期檢驗。必須根據國家法規和有關標準,對壓力容器進行定期檢驗,檢驗中若發現缺陷,要及時采取相應措施。在檢驗和修理壓力容器時,必須嚴格執行操作規程。
③壓力容器的安全管理
要保證壓力容器的安全運行,有效的管理是必不可少的。壓力容器的管理主要包括技術檔案和技術管理制度兩大部分。設備技術檔案是正確使用壓力容器的主要依據,它可以使我們全面掌握設備情況。技術檔案應包括容器的原始技術資料和使用、檢驗記錄。技術管理制度是安全使用壓力容器的保證。應設專職或兼職技術人員負責容器的技術管理工作,負責執行國家有關壓力容器的管理規范和安全技術規定,負責新增壓力容器的驗收、試運行及壓力容器的日常管理等,還應負責制定相應的安全操作規程等技術要求。
篇3:沖壓作業的安全管理措施
沖壓作業的安全管理是一項綜合性工作,它不僅要有技術措施,而且要有嚴格、健全的管理辦法。沖壓作業安全管理涉及到工藝、模具、設備(包括安全裝置)管理、生產計劃管理和安全技術教育管理等,如果工藝紀律不嚴明,模具管理不善,設備事故隱患多,組織生產不合理,安全操作水平低,紀律松懈,傷害事故就會不斷發生。
積極推行安全性評價活動。推行安全性評價活動,建立健全安全生產規章制度,特別是抓好“安全生產責任制”的落實,使每個職工明確自己的安全職責,嚴格執行沖壓安全操作規程,加強安全管理工作,杜絕責任事故的發生。
做好職工的安全教育是減少沖壓事故的一條極為有效的途徑。企業經常對職工進行安全思想和安全技術知識教育,使沖壓工人、技術人員和生產管理人員牢固樹立安全第一的思想,熟練掌握沖壓設備、模具、防護裝置的安全操作技術,就可避免和減少事故的發生。
加強沖壓工藝的安全管理,把安全技術措施和要求納入工藝文件是非常必要的。它不僅能夠保證各項安全技術措施的落實,實現有效的安全生產,而且能夠明確工藝技術人員的安全生產責任制。如在工序卡片上注明沖模安全生產狀況、編號、所配備的安全工具和安全裝置的名稱、編號等。有了具體明確的工藝文件作為生產依據,就可以有效地防止無章可循或工藝紀律不明等原因造成的事故。
此外,工藝技術人員必須經常了解和掌握生產過程中存在的問題,不斷改進工藝技術方法。
在沖壓模具的管理過程中,首先必須做到經常進行檢查和保養,其次將模具按其對人身安全構成的威脅程度不同用色標加以區分。如紅色代表危險模具,黃色表示安全模具,綠色代表自動模具等。
在沖壓設備的安全管理中,首先應制定設備維護保養制度,做到定期對設備及安全裝置進行維護保養。在作業前必須認真檢查設備的操作系統、安全裝置、電器和主要緊固件等,觀察運轉是否正常,嚴禁設備“帶病”運行。
在沖壓作業的生產管理過程中,需要加強生產計劃、調度工作,按照產品結構和生產規模合理制定生產進度和期限,保證生產均衡有序地進行,避免因加班加點引起的事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