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師年度考核個人總結
醫師年度考核個人總結
一年的時間很快過去了,在一年里,我在院領導、科室領導及同事們的關心與幫助下圓滿的完成了各項工作,在思想覺悟方面有了更進一步的提高,本年度的工作總結主要有以下幾項:
認真貫徹黨的基本路線方針政策,通過網絡、報紙、雜志、書籍積極學習政治理論。堅持“以病人中心”的臨床服務理念,發揚救死扶傷的革命人道主義精神,立足本職崗位,踏踏實實做好醫療服務工作。
始終保持嚴謹認真的工作態度和一絲不茍的工作作風,勤勤懇懇,任勞任怨。熱愛自己的本職工作,不計較個人得失,熱心為大家服務,認真遵守勞動紀律,全年沒有請假、遲到、早退現象。能遵章守紀、團結同事、求真務實,在生活中發揚樂于助人的優良傳統,始終做到老老實實做人,勤勤懇懇做事。
在醫療實踐過程中,嚴格遵守醫德規范,不利用工作之便謀取私利,不索要患者及其親友的財物,不開具虛假醫學證明,不開大處方、不開人情方。嚴格執行診療規范和用藥指南,堅持合理檢查、合理治療、合理用藥,不多收、亂收和私下收取費用。能及時準確的完成病歷、病程錄的書寫,對一些常見疾病能獨立診斷、治療。遇到問題能在查閱相關書籍仍不能解決的情況下,虛心的向上級醫生請教,自覺的做到感性認識和理性認識相結合,從而提高了自己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積極參加在職培訓,刻苦專研業務技術,努力學習新知識、新技術,提高專業技術水平。增強責任意識,在這一年工作中無任何醫療事故及不良行為記錄。
總結一年的工作,盡管有了一定的進步和成績,但在一些方面還存在著不足。比如有創造性的工作思路還不是很多,個別工作做的還不夠完善,這有待于在今后的工作中加以改進。
篇2:州醫院執業醫師定期考核制度
自治州醫院執業醫師定期考核制度
為了加強對醫師執業的管理,規范執業醫師的執業行為,提高醫師素質,保證醫療質量和醫療安全,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執業醫師法》及《醫師定期考核管理制度》等法律法規文件精神,結合我院實際,特本制度。
一、成立執業醫師考核委員會,負責擬定醫師考核工作制度,對醫師定期考核工作進行檢查、指導,保證考核工作規范進行。
二、醫師定期考核內容包括業務水平測評、工作成績和職業道德評定。醫務科于定期考核前60日通知需要接受定期考核的醫師。
三、科室在《醫師定期考核表》上簽署評定意見,醫師的工作成績,職業道德評定應與醫師度考核情況相銜接。
四、醫務科對臨床醫技科室的報送評定意見進行復核,并在《醫師定期考核表》上簽署意見。
五、醫師的業務水平測評可以采用以下一種或幾種形式:
(一)個人述職;
(二)有關法律、法規、專業知識的考核或考試以及技術操作的考核或考試;
(三)對其本人書寫的醫學文書的檢查;
(四)患者評價和同行評議;
(五)衛生行政部門規定的其他形式。
六、考核委員會綜合評評定意見及業務水平測評結果對醫師做出考核結論,在《醫師定期考核表》上簽署意見,并公布考核結果。
七、國家實行醫師行為記錄制度。醫師行為記錄分為良好行為記錄和不良行為記錄。良好行為記錄應當包括醫師在執業過程中受到的獎勵、表彰、完成政府指令性任務、取得的技術成果等;不良行為記錄應當包括因違反醫療衛生管理法規和診療規范常規受到的行政處罰、處分,以及發生的醫療事故等。醫師行為記錄作為醫師考核的依據之一。
八、醫師考核結果分為合格和不合格。工作成績、職業道德和業務水平中任何一項不能通過評定或測評的,即為不合格。對考核不合格的醫師,責令其暫停執業活動3個月至6個月,并接受培訓和繼續醫學教育;暫停執業活動期滿,再次進行考核。對考核合格者,允許其繼續執業。
九、醫師在考核周期內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考核機構應當認定為考核不合格:
(一)在發生的醫療事故中負有完全或主要責任的;
(二)未經醫院批準,擅自在醫院以外的診療、預防、保健機構進行執業活動的;
(三)跨執業類別進行執業活動的;
(四)代他人參加醫師資格考試的;
(五)在醫療服務活動中索要患者及其親友財物或者牟取其他不正當利益的;
(六)索要或者收受醫療器械、藥品、試劑等生產、銷售企業或其工作人員給予的回扣、提成或者謀取其他不正當利益的;
(七)通過介紹病人到其他單位檢查、治療或者購買藥品、醫療器械等收取回扣或者提成的;
(八)出具虛假醫學證明文件,參與虛假醫療廣告宣傳和藥品醫療器械促銷的;
(九)未按照規定執行醫院感染控制任務,未有效實施消毒或者無害化處置,造成疾病傳播、流行的;
(十)故意泄漏傳染病人、病原攜帶者、疑似傳染病病人、密切接觸者涉及個人隱私有關信息、資料的;
(十一)疾病預防控制機構的醫師未依法履行傳染病監測、報告、調查、處理職責,造成嚴重后果的;
(十二)考核周期內,有一次以上醫德考評結果為醫德較差的;
(十三)無正當理由不參加考核,或者擾亂考核秩序的;
(十四)違反《執業醫師法》有關規定,被行政處罰的。
十、醫師以賄賂或欺騙手段取得考核結果的,應當取消其考核結果,并判定為考核周期考核不合格。
十一、醫師的考核結果納入所在科室的年度績效。
篇3:東華醫院臨床中醫類醫師定期考核實施辦法
第一醫院臨床與中醫類醫師定期考核實施辦法
為了加強對醫師執業的管理,提高醫師素質,保證醫療質量和醫療安全,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執業醫師法》、衛生部《醫師定期考核管理辦法》、省衛生廳《安徽省醫師定期考核管理辦法實施細則》,以及市衛生局有關文件精神,制定我院臨床與中醫類醫師定期考核實施辦法。
一、考核組織
1、成立醫師定期考核領導小組:
組長:Z
副組長:Z
成員:Z
醫師定期考核領導小組下設辦公室,郝樹立任辦公室主任,其主要職責是,制定我院臨床與中醫類醫師定期考核有關具體規定和實施辦法,指導、組織市直醫療機構醫師定期考核和管理工作,承辦醫師定期考核領導小組交辦的日常工作。
2、成立醫師業務水平測評專家組:
組長:Z
成員:Z
考核專家組負責醫師的實踐技能和理論測評工作。
二、考核對象及時限
醫師定期考核分為執業醫師考核和執業助理醫師考核。考核類別分為臨床、中醫(包括中西醫結合)、口腔、公共衛生四大類。
我院受市衛生局委托承擔對包括本院在內市屬醫療機構的臨床類和中醫(包括中西醫結合)類注冊醫師的定期考核,口腔、公共衛生類由市醫學會負責安排。
醫師定期考核每年進行一次,時間于本考核年度12月開始,至次年2月底前完成。
每個醫師的考核周期為兩年。
三、考核內容、方式
醫師定期考核內容包括業務水平測評、工作成績和職業道德評定三個部分。
業務水平測評內容包括:醫師掌握醫療衛生管理相關法律、法規、部門規章的水平;開展“三基三嚴”培訓,應用本專業的基本理論、基本知識、基本技能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以及學習和掌握新理論、新知識、新技術和新方法的能力等。業務水平測評分為臨床基本技能操作考核和衛生法規、專業知識綜合筆試考核兩部份。
對從事母嬰保健工作醫師的考核還包括《中華人民共和國母嬰保健法》及其實施辦法規定的考核內容。
工作成績考核內容包括:醫師執業過程中,遵守有關規定和要求,考核期內完成工作數量、質量和政府指令性工作情況。
職業道德評定內容包括:醫師執業中堅持救死扶傷,“以病人為中心”的服務理念,以及醫德醫風、醫患關系、團結協作、依法執業情況等,把此項工作與醫德醫風建設有機結合起來。
四、執業記錄
實行醫師行為記錄制度。醫師行為記錄分為良好行為記錄和不良行為記錄,由醫療執業機構填寫《醫師行為記錄表》,然后上報考核機構。
良好行為記錄包括:醫師在執業過程中受到市級以上各部門的年度獎勵、表彰、完成政府指令性任務、取得的技術成果等;
不良行為記錄包括:因違反醫療衛生管理法規和診療規范常規受到的行政處罰、處分,以及發生的醫療事故等。
醫師行為記錄作為醫師定期考核的依據之一。為醫師建立《醫師定期考核檔案》,并將《醫師行為記錄表》存入《醫師定期考核檔案》中備案。
五、考核程序
1、醫師定期考核程序分為一般程序與簡易程序。一般程序按照本規定進行考核;簡易程序為本人書寫述職報告,由考核專家組考核。
符合下列條件的醫師定期考核執行簡易程序:
(1)具有5年以上執業經歷,考核周期內有良好行為記錄的;
(2)具有12年以上執業經歷或具有副主任醫師及以上技術職務者,在考核周期內無不良行為記錄的;
(3)醫師離退休后由本單位返聘,在考核期內無不良行為記錄的。
醫師考核執行簡易程序應由符合條件的醫師填寫《醫師定期考核執行簡易程序申請表》,由考核委員會審核批準。其他醫師定期考核按照一般程序進行。
2、考核機構于醫師定期考核前60日通知被考核醫師所在單位,由單位通知被考核醫師。被考核醫師總結個人工作數量和工作質量完成情況,然后由所在醫療機構對其工作成績、職業道德進行評定后,在《醫師定期考核表》上簽署評定意見。
3、考核機構對醫療機構的評定意見進行復核后,根據本辦法的規定對參加考核的醫師進行業務水平測評,并在《醫師定期考核表》上簽署意見。
4、考核機構根據醫師工作成績、職業道德評定意見及業務水平測評結果做出考核結論,在《醫師定期考核表》上簽署結論意見,并于考核工作結束后30日內將醫師考核的結果報告市衛生局備案,同時書面通知被考核醫師本人。
五、考核結果
1、考核結果分為合格和不合格。工作成績和職業道德、業務水平中任何一項不能通過評定或測評即為不合格。
2、醫師在考核期間通過市級以上衛生行政部門指定的醫療、預防、保健機構或專業社會團體組織的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成績合格或通過晉升上一級專業技術職務考試,視其該考核周期中的業務水平合格,可僅考核工作成績和職業道德。
3、如對考核結果有異議,被考核醫師在收到考核結果之日起30日內,可以向考核機構提出復核申請,考核機構認為理由正當的,應在接到復核申請之日起30日內對醫師考核結果進行復核,并將復核意見書面通知醫師本人。
4、醫師在考核周期內有《安徽省醫師定期考核管理辦法實施細則》第三十一條規定的情形之一的,認定為考核不合格。
六、要求
1、定期考核應當堅持客觀、科學、公平、公正、公開原則。
2、考核工作人員違反有關規定,弄虛作假、玩忽職守、濫用職權、徇私舞弊,按執業醫師法第四十二條規定處理。
3、醫師以賄賂或欺騙手段取得考核結果的,予以取消其考核結果,并判定為考核周期不合格。
4、本辦法自20**年12月*日起施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