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借閱人事檔案規定
查借閱人事檔案規定
為了進一步加強人事檔案的管理,遵照既便于利用又確保安全的原則。現就查借閱人事檔案做出如下規定:
(一)查閱范圍
1 凡因考察、任免、調動、審干、入黨、入團、出國審查和甄別歷史案件等,需要查閱本人檔案的可以提供人事檔案。
2 與他人案件有密切關系,而本人不便口述或其他特殊原因不能提供情況,必須從其檔案中取得旁證材料的,可提供人事檔案的有關部分。
3 公安、保衛部門因業務需要,了解有關人員情況時,可提供有關部分。
4 凡因編寫黨史資料、人物傳記、地方史志、革命根據地斗爭史、軍史、工運史、學運史等需了解當事人的經歷和社會實踐情況,一般可直接找當事人調查了解,如當事人不便口述的,可提供履歷和自傳的有關部分。
5 干部親屬入黨、入團、升學、參軍等政審,不得查閱干部本人的檔案,應由檔案館根據需要出具證明。
(二)查閱手續
1 查閱人事檔案必須辦理查閱手續,填寫“查閱、借閱干部檔案審批表”,經黨總支批準蓋章后方可查閱。
2 外單位查閱干部檔案,需持縣以上黨組織單位填寫的“查閱干部檔案審批表”,“審批表”應由查閱單位黨組織負責人簽署意見并由組織干部部門蓋章,到學校組織部辦理審批手續后方可查閱。
(三)注意事項
1 各單位派出查閱檔案人員,必須是政治上可靠的黨員干部。
2 查閱、借閱檔案人員不得隨意圈劃、涂改、拆散、折疊、抽換和損壞,未經組織、人事和檔案館部門同意,不得任意摘錄、復制。如有遺失或損壞應及時報告。
3 人事檔案原則上不得借出使用,如確因特殊情況必須借出時,需經組織、人事部門批準同意,并在“審批表”上簽字,須注明原因、借用期限,用畢立即歸還。借檔人員途中決不允許攜帶檔案到公共場所,借檔人應對檔案妥善保管,不準轉借,不準給無關人員翻閱。
4 任何人不準查閱本人及親屬的檔案。需查閱正、副教授和中層干部檔案時,由黨總支主要負責人或總支組織委員親自查閱。
5 查借閱檔案人員,必須在登記簿上登記其檔案材料的名稱、查閱內容及歸還時間并簽名。
6 查借閱檔案人員,必須嚴格遵守保密制度,不得向無關人員泄露檔案內容,違者按上級有關規定,予以批評直至紀律處分。
篇2:Z學院干部人事檔案查借閱制度
學院干部人事檔案查(借)閱制度
一、查(借)閱干部人事檔案,須填寫《干部人事檔案查(借)閱審批表》,并經人事科長初審、副處長審核、處長審批同意后方可查(借)閱。
二、查(借)閱干部人事檔案,要愛護檔案,嚴禁圈劃、涂改、抽換、摘抄、拍攝、復制,不得泄露或擅自向外公布檔案內容,違者給予批評教育直至紀律處分。
三、個人不得查(借)閱本人及其親屬的檔案。
四、查閱干部人事檔案,須持查閱部門介紹信在檔案室查閱。
五、干部人事檔案原則上不得外借,如有特殊情況必須借閱,須履行借閱審批手續,借閱時間一般不超過5天。如需續借,應及時履行審批手續,續期不超過3天。外借檔案必須妥善保管,不得攜帶回家,不得讓無關人員翻閱。
六、嚴禁在查閱檔案時喝水、吸煙,謹防損壞檔案。
七、外單位人員查閱我院干部人事檔案,須持《查閱干部人事檔案介紹信》,經組織人事處負責人批準后,方可查閱。
八、借出檔案,應清點登記;收回檔案,應在核對無誤后放歸原位。
篇3:干部人事檔案借閱制度
干部人事檔案借閱制度
一、查(借)閱干部檔案的`范圍
凡因干部任免、 政治審查、組織處理、出國、入團入黨、工資、福利待遇、治喪以及與他人案件有密切關系等需要,均可按規定查閱個人檔案。但個人不得查閱或借用本人及其直系親屬的檔案。
二、查(借)閱人事檔案手續
1.查閱干部檔案的部門,應派兩名(或兩名以上)中共產黨員到人事檔案室,填寫查閱干部檔案審批表,由單位人事處或學院辦公室負責人簽字同意后(也可加蓋部門公章)方可查閱。
2.外調人員查閱檔案,必須是組織上委派中共正式黨員,持單位介紹信并攜帶本人身份證(或工作證),經學院辦公室或人事處負責人審核同意方可查閱。
3.檔案材料原則上不外借,若有特殊情況必須借用時,應在審批表上說明理由,經學院辦公室和人事處負責人簽字同意后方可借出,但必須保證干部檔案絕對安全,時間最長不超過兩周。
三、查(借)閱干部檔案注意事項
1.查(借)閱干部檔案,不得涂改、拆散、抽出、增添、圈劃、污損等。
2.未經批準,不得復制干部檔案材料;摘抄、復制的材料應負責保管好,不得給無關人員看,用畢即自行銷毀。
3.借用的干部檔案材料,必須絕對保證安全。要嚴格保密,妥善保存,不準外借,不準交無關人員和干部本人翻閱,用畢及時歸還。若不能按期歸還者,提前辦理續借手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