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制度大全 > 安裝設計管理崗位職責任職要求

安裝設計管理崗位職責任職要求

2024-07-26 閱讀 1618

安裝設計管理崗位職責

安裝配套工程師(設計管理崗)杭州金昌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杭州金昌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1、負責設計單位方案圖、施工圖的審查、優化及修改,負責本專業設計圖紙質量與技術把關;

2、參與建筑專業設計方案評選,參與設計、施工重要方案或技術難題的討論,為突破技術難點提供可行性建議;

3、參與設計各階段設計方案和材料選型的優化工作,參與項目設計專業竣工驗收,并對相關問題提出整改意見;

4、與工程體系各相關部門進行設計專業銜接,輔導及解決現場施工技術問題,控制重大設計變更,進行跟蹤評價,編寫評價報告;

任職要求:

1.本科及以上學歷,工作年限3-5年,熟悉暖通、電氣或給排水系統,有3年以上工作經驗,能獨立設計或修改圖紙。

2.熟悉電氣自動化,給排水、暖通等專業的設計、施工和驗收規范,掌握強電的供配電知識,對機器設備動力的設置及弱電系統的配置有一定了解;

3、熟悉各類配套工程的落實過程,具備與各配套工程相關單位的溝通協調能力;

4、有甲方設計院及房產公司經驗優先考慮。

篇2:煤礦機電設備設計安裝管理制度

一、設計人員

1、按設計任務書和設計條件、圖紙要求,負責所承擔產品圖樣的設計和設計文件的編寫,對設計質量負責。

2、正確貫徹礦用機電設備有關法律、法規、規范、標準和技術條件,遵守礦用機電設備設計的各種規章制度。

3、正確應用礦用機電設備設計的基礎資料、數據、計算方法、計算公式,做各部件的計算和分折。

4、在設計圖樣和設計文件中,做到制圖比例適當、視圖投影正確、圖面清晰,尺寸、數字、符號、圖例準確,文字敘述切題、簡明、通順。

5、屬初次設計技術難度較大的礦用機電設備,應提出包括設備的主要結構、材質選用、技術要求等設計方案,并與校審人員研究確定后進行施工圖設計。

6、設計圖樣和設計文件全部完成后,在送校前,應全面自校,并負責對校核和審核中提出的意見進行設計文件的修改,以及打印底圖和打印文件的復核。

7、按規定簽署設計圖樣和設計文件,做好整理和歸檔工作。

8、認真處理制造、安裝和使用中的有關設計問題,對需要修改的內容,應連同歸擋的設計文件及時修改。

9、負責對復用設計圖樣和設計文件的復查和修改。

10、填寫記錄并按規定存檔。

二、校核人員

1、會同設計人員商定礦用機電設備設計方案,幫助設計人員解決設計中的一般技術問題,并對所校核的設計圖樣和設計文件的質量負責。

2、全面校核礦用機電設備設計圖樣和設計文件,校核內容包括:

(1)設計是否符合設計任務書和設計條件圖的規定,設計是否技術先進、安全可靠、經濟合理,是否符合制造、安裝和使用要求:

(2)設備部分配件計算書中采用的設計參數、基礎數據、計算公式、計算結果是否正確,是否與設計圖樣一致;

(3)技術條件是否符合現行法規、規范、標準的規定,內容是否完整敘述是否準確;

(4)設計圖樣的比例、視圖、圖面布置是否適當,尺寸、符號、加工要求、材料選用及數量是否正確,安全附件選用是否符合規定;

(5)技術文件是否齊全,內容是否正確,標準圖和復用圖選用是否恰當。

3、填寫礦用機電設備設計圖樣和設計文件校審記錄表,礦用機電設備設計質量評定卡,按規定簽署設計文件。

4、負責所校核設計圖樣和設計文件歸檔后再修改內容的校核工作。

三、審核人員

1、參加討論礦用機電設備設計主要技術問題,指導設計、校核人員確定設計方案,解決疑難技術問題,并對所審核的設計圖樣和設計文件的主要技術內容和設計方案的正確性負責。

2、審核設計圖樣和設計文件的內容包括:

(1)設計是否符合設計任務書、設計條件圖、現行礦用機電設備法規范的要求,設計圖樣和設計文件是否齊全,是否按規定簽署:

(2)設計計算書中采用的設計軟件計算方法、公式、參數、應力分析及主要受壓元件和安全附件的計算結果是否正確;

(3)設計圖樣的技術要求、技術特性表、配件材料裝配尺寸是否正確,復用圖、借用圖選用是否恰當;

(4)協調設計、校核人員之間在技術上的不同意見。

3、填寫礦用機電設備設計圖樣和設計文件校審記錄表、礦用機電設備設計質量評定卡,按規定簽署設計文件。

四、設計單位礦用機電設備設計技術負責人、設計批準(或審定)人員

1、參加重大設計原則和設計方案的討論和審查,決定重大的結構設計、計算方法、材料選用和技術條件,審定設計執行的技術方針、政策、設計原則,并對設計的先進性、安全性、經濟性、合理性等重大原則問題負主要責任。

2、審定設計圖樣和設計文件、采用的設計軟件、主要計算公式、數據、主要安裝尺寸和關鍵性技術問題,并對設計、校核、審核及與標準化審查人員之間的技術分歧意見作最后決定,必要時,可主持設計的中間審查,以保證設計質量。

3、按規定簽署設計文件。

五、設計單位技術總負責人

1、負責礦用機電設備設計單位設計技術的全面工作。

2、組織各級設計人員嚴格執行礦用機電設備法規、標準制度,確保礦用機電設備設計安全質量和經濟水平,切實貫徹各項設計管理。

3、審批礦用機電設備設計工作發展規劃,并定期檢查落實情況。

4、組織設計方案的討論和審查,審批重要礦用機電設備設計任務書和設計條件圖。

5、審批本單位礦用機電設備設計管理制度。

6、負責裁決設計人員與審定人員之間在設計工作中的爭執意見。

7、負責領導開展對各級設計人員的培訓、考核工作。

8、審核礦用機電設備設計年度工作小結并做好上報工作。

9、定期向上級領導報告設計工作開展情況,并對各級設計人員的任命提建議。

10、對礦用機電設備設計單位資格印章的使用管理進行監督檢查。

11、對造成事故的產品設計,組織分析、評議,提出糾正措施和改進方案。

篇3:某除灰設計安裝運行維護手冊

一、總則本手冊作為內蒙古土右旗山晟煤矸石熱電廠2*50MW工程氣力除灰系統設備安裝、調試以及運行維護的指導性文件,在安裝、調試及運行維護過程應嚴格遵循。本手冊所使用的標準如遇與需方所執行的標準發生矛盾時,按較高標準執行。二、設計說明1、設計依據及技術數據設計依據本系統設計根據需方提供的技術數據作為設計依據1.1.1廠址:包頭土右旗1.1.2煤質及灰分資料根據業主提供的文件,本工程的燃煤擬采用煤矸石。電廠用煤煤質分析見表2-1,灰成份見表1-2。煤質分析表1-1項目符號及單位設計煤種收到基碳份Car%33.18收到基氫份Har%2.69收到基氧份Oar%8.73收到基氮份Nar%0.72收到基硫份Sar%0.59收到基灰份Aar%52.77收到基水份War%1.33收到基低位發熱量Qnet,arMJ/kg12.07干燥無灰基揮發份Vdaf%32.70灰成分及特性表1-2項目單位設計煤種灰分析Sio2%48.21AL2O3%42.78Fe2O3%4.34CaO%0.59MgO%0.37Na2O%0.10K2O%0.50SO3%0.49TiO2%1.46灰熔融性DT℃>1500ST℃HT℃FT℃1.1.3氣象資料年平均氣壓?902.9kpa年平均氣溫7.4℃極端最高氣溫??38.1℃極端最低氣溫-37.4℃年平均相對濕度??53%平均風速:?2.4m/s年平均暴雷日數?31.3d風壓:五十年一遇十米高十分鐘平均最大風速為25.0m/s,相應風壓為0.39kN/m2。雪壓:五十年一遇最大積雪深度為16.1cm,積雪密度取130kg/m3,相應雪壓為0.21kN/m2。三十年一遇極端最低氣溫:三十年一遇極端最低氣溫為-35.0℃,相應風速為12m/s。主廠房零米海拔高度(黃海高程):1001.45m場地類別?Ⅲ類地震烈度:?8度抗震設防烈度:?8度?地震動峰值加速度:?0.274g特征周期?0.45s1.1.4氣力除灰系統輸送物料:除塵器干灰1.1.5每臺爐干灰排量:每小時干灰排量:設計煤種13.5t/h;系統設計出力要求不小于20t/h。1.1.6設計條件1.1.6.1基本條件:粒徑≤1mm,堆積密度:1.0t/m3。1.1.6.2灰分特性Sio248.2%A1203?42.78%Fe203?4.34%Cao0.59%Mgo0.37%K20?0.5%Na2O0.10TiO21.46SO3?0.49%其它:?1.16%1.2技術數據1.2.1灰輸送灰氣比:?25.8?kg/kg1.2.2灰輸送管路始端/末端速度:6.8/15.8?m/s1.2.3灰輸送管路徑變化情況:?DN100-DN1251.2.4倉泵容積:(m3)第一電場:1.5第二排灰斗:1.5第三排灰斗:0.51.2.5倉泵進料閥通徑:DN200?倉泵進料閥芯材料:硬質合金倉泵出料閥通徑:DN200?倉泵出料閥芯材料:硬質合金?倉泵排氣閥:DN80氣動蝶閥?倉泵氣化裝置規格:DN400氣室?1.2.6灰斗落灰管手動干灰閥規格/型號:DN200PN1.01.2.7.倉泵設計壓力:0.82MPa?倉泵工作壓力:0.1~0.3MPa倉泵系統的輸送壓力:0.22MPa1.2.8輸灰系統輸送用空氣參數:壓力:0.50~0.75Mpa?壓力露點:-40℃含油量:≤1ppm?含水量:?≤3ppm?含塵粒徑:?≤0.1μm?耗氣量:?12Nm3/min?(單爐輸灰系統的耗氣量)總氣量:2×12Nm3/min?1.2.9除灰控制系統所需儀用空氣參數:壓力:0.4~0.6Mpa?壓力露點:-40℃含油量:≤1ppm?含水量:?≤3ppm?含塵粒徑:?≤0.1μm?用氣量:?1Nm3/min??(單爐輸灰系統的控制用氣量)總氣量:?2Nm3/min?2、系統概述2.1每臺爐設有一座電袋除塵器,第一排二個灰斗為電除塵器;二、三排四個灰斗為布袋除塵器.灰斗內收集的灰經由進料閥進入倉泵,由壓縮空氣通過管道將灰輸送至灰庫.本工程共設¢10m(V有效=800m3)粗、細灰庫各1座.每臺爐共設二根灰管.一根灰管接第一排電除塵器灰斗.可送粗灰庫亦可送細灰庫,另一根灰管接二、三排布袋收塵器灰斗.可進細灰庫亦可進粗灰庫.第二排灰斗的倉泵配置要求與第一排灰斗倉泵配置一樣。當第一排除塵器故障時,第二排倉泵可輸送。系統輸送水平距離最遠為200m;高為22m。系統出力不小于20t/h。2.2每座灰庫頂設一臺袋式除塵器,過濾灰庫的排氣。為保證灰庫的安全運行,灰庫頂設有一個真空壓力釋放閥。庫內設有高、低料位信號裝置,庫底裝有出力為100t/h的干灰散裝機和出力為100t/h的雙軸攪拌機,散裝機用于卸干灰至罐裝車;雙軸攪拌機用于卸調濕灰(含25~30%的水分)(以上設備不在我方供貨范圍內)。2.3每臺爐設1臺電袋除塵器,每排有2個灰斗,共設6個灰斗,每個灰斗下各設1臺倉泵。電袋除塵器灰斗出口法蘭標高為4.0m。灰斗落灰口規格:400×400mm。灰斗設有高低料位計進入除灰程控系統(料位計不在我方供貨范圍內)。2.4控制系統2.4.1除灰控制系統采用微處理器為基礎的可編程序控制器(進口PLC)進行順序控制。2.4.2在控制室,運行人員通過控制系統應能對整個工藝系統進行集中監視、管理和順序控制,并可實現遠方手操。2.4.3提供自動順序控制,進行遠方控制操作、就地手操三種控制方式。工藝系統中被控對象的狀態、啟動允許條件,操作順序和運行方式均應在CRT上顯示出系統畫面。在上位機中可輕松實現遠程自動操作、遠程手動操作的切換,也可切換到就地手動操作。在正常工況下采用遠程自動操作,大大降低了操作人員的工作強度。3、圖樣卷冊說明本系統圖紙共分五卷,編號分別為:F427S-J?機務部分卷F427S-K?電控部分卷詳細的圖紙清冊分別見每一卷冊的圖樣目錄。三、安裝說明安裝單位在灰系統設備安裝前應詳讀本安裝指導手冊,在遵循相關的國家標準及行業標準的同時要求遵循以下所述的注意事項:1、倉泵安裝注意事項:1.1安裝前應校正倉泵基礎,基礎高度誤差不得超過±2mm,平面度誤差不得超過±1mm,以保證倉泵能在灰管膨脹時自由移動;1.2倉泵及其附件在安裝時應注意保護,關閉灰斗出口處加一保護板,以免灰斗內落物掉入倉泵而損壞設備;1.3倉泵就位后要求用膨脹螺栓固定;1.4所有法蘭連接面要求用相應的墊片密封,密封墊最低要求為石棉橡膠墊,實際墊片按相關標準要求執行;1.5倉泵與管道之間應自由連接,不得有過大的應力,即要求避免在管道扭曲或法蘭面不平行的情況下強行連接;1.6倉泵進料部件安裝時,應避免進料閥的氣缸將倉泵罐體上接管堵住從而影響其它接管的安裝,如按圖安裝時有此類現象發生,應及時現場技術人員聯系,現場調整閥門安裝方向;1.7其它未注事宜按國標、部標或行業標準進行安裝。2、輸送管道安裝注意事項:2.1輸灰管2.1.1輸灰管道采用普通無縫鋼管;2.1.2為了減少灰管管的磨損,本系統輸灰管有一次由小到大的變徑即從DN100變徑至DN125;2.1.3輸灰管采用現場焊接,焊縫高度不得小于6mm,焊縫質量符合要求;2.1.4輸灰管進行安裝時,應保護好未封閉的開口,以防雜物進入管道內,從而造成輸送時的堵管;2.1.5輸灰管法蘭間的密封墊采用優質密封墊圈;2.2耐磨彎頭、耐磨三通及耐磨直管2.2.1各處灰管彎頭的角度及通徑不同,曲率半徑分別為600mm和1000mm,每一個彎頭都有相應的編號,安裝時要求根據圖紙中彎頭編號安裝;2.2.2各處三通管的通徑及長度可能不同,每一個耐磨三通都有編號,安裝時要求根據圖紙中三通的編號進行安裝;2.2.3彎頭、三通應自由安裝,即要求避免在焊接時有較大的應力;2.2.4所有耐磨彎頭、耐磨三通現場焊接的焊縫高度不得小于6mm;3、輸送系統閥門的安裝注意事項:3.1進料系統閥門安裝3.1.1進料系統閥門安裝時,為便于操作及維護,應錯開手動插板閥手輪(原有的)與翻板閥氣缸的位置;3.1.2電除塵區進料閥采用DN200翻板閥。3.1.3閥門均有編號,請根據圖紙在設備清冊中找到相應設備,然后安裝;3.2排氣系統閥門的安裝3.2.1倉泵上的排氣管道門安裝應安照圖紙位置要求進行安裝;其中排氣管接入灰斗的位置應根據現場情況,盡可能的安裝在灰斗高位,以防止灰斗積灰時將排氣管堵塞。3.2.2倉泵排氣管支管手動閥門安裝時,應注意支管與母管連接方式,要求確保支管接入母管處成銳角,以防此處積灰導致排氣管堵塞;3.2.3排氣管上的閥門的手輪或氣缸位置可視現場情況作適當調整;3.2.4對于所有閥門,在安裝時應注意閥門上所示的介質流向,不得倒置;3.2.5閥門均有編號,請根據圖紙在設備清冊中找到相應設備,然后安裝;3.3出料閥安裝3.3.1電除塵區的出料閥都為雙道閘閥,應嚴格按照圖紙位置安裝;3.3.2對于所有閥門,在安裝時應注意閥門上所示的介質流向,不得倒置;3.3.3閥門均有編號,請根據圖紙在設備清冊中找到相應設備,然后安裝;3.4庫頂切換閥安裝3.4.1庫頂分路閥為雙道閘閥,應嚴格按照圖紙位置安裝;3.4.2安裝完成后如灰庫頂部沒有整體的防雨層應單獨設一個防雨罩;3.4.3閥門均有編號,請根據圖紙在設備清冊中找到相應設備,然后安裝;3.5其它閥門的安裝3.5.1其它閥門泛指氣管路上的閥門,一般只需注意閥門規定的介質流向,無其它特殊要求;3.5.2閥門的位置可根據現場情況作適當調整,但必須經現場安裝指導技術員的確認;3.5.3閥門均有編號,請根據圖紙在設備清冊中找到相應設備,然后安裝;3.6所有氣動閥門的安裝3.6.1所有氣動閥門安裝后,在進行儀用空氣管道安裝前,不得拆除氣缸進氣孔上的堵頭,以防雜物進入氣缸;3.6.2氣動蝶閥安裝時不得在閥門與法蘭連接后再進行法蘭焊接,以防焊接過程中損壞閥門密封圈;3.6.3閥門均有編號,請根據圖紙在設備清冊中找到相應設備,然后安裝;4、輸送空氣及儀用氣管的安裝4.1輸送空氣管道閥門配置嚴格按照圖紙要求,空氣管道的布置可根據現場情況作適當調整;4.2電磁閥箱需根據編號進行安裝,不同的電磁閥箱有不同的配置,氣動閥門氣管從電磁閥箱引出;9.3電磁閥箱編號及安裝位置請嚴格按電控圖紙配置安裝:9.4安裝時應注意氣動閥門的電磁閥在未得電的情況下應為關閉;9.5所有氣動閥門安裝時在未連接儀用氣管時,不得將氣缸上的氣管接口保護套拆除,以防雜物進入氣缸,只有在進行氣管安裝前方可拆除;10、其它設備安裝注意事項:10.1所有未作說明的設備安裝時應參照廠家的相關技術資料的要求進行安裝。

三、調試大綱安裝單位在配合灰系統設備調試前應詳讀本調試大綱,本大綱主要對設備的安裝檢查及調試作了詳細說明,調試時應嚴格按此要求執行。一)、設備安裝檢查調試前要對設備的安裝情況進行檢查,并確認其按圖施工并符合國家相關標準。在調試前應做好設備的檢查工作,檢查時,安裝公司、電廠等有關人員應到場,設備的檢查主要包括以下內容;1、倉泵安裝檢查:1.1檢查倉泵是否按圖紙準確安裝;1.2安裝結束后要求做氣密性試驗檢查(詳細見管道氣密性試驗);1.3去掉灰斗出口保護蓋板時應確定除塵器灰斗中不再有雜物掉落;1.4清理進料閥前端的管路,以免損壞進料閥;1.5打開人孔或手孔,清理倉泵內部雜物;1.6確保安全的情況下,蓋好人孔或手孔,并要求確保密封;2、輸灰管系統安裝檢查:2.1輸灰管的安裝檢查:2.1.1所有輸送管道采用焊接或PN1.0的法蘭連接,法蘭中心對齊,一般為跨孔安裝,檢查以套管連接螺栓是否全部擰緊;2.1.2法蘭密封面及螺栓要求涂油脂以確保密封及防銹;2.2彎頭、三通及耐磨直管的安裝檢查:2.2.1檢查是否按圖紙要求的編號和尺寸進行安裝;2.3管道支架安裝檢查2.4.1檢查輸灰管支架的安裝位置是否按圖紙要求布置;2.4.2檢查支架類型是否符合圖紙設計要求;2.4.3檢查輸灰管固定支架的緊固螺栓是否擰緊;3、閥門的安裝檢查3.1檢查所有閥門的連接螺栓是否緊固,法蘭接合面是否密封;3.2檢查所有閥門的安裝方向是否符合要求;3.3檢查所有氣動閥的氣管連接是否緊固,接線是否牢固;4、其它設備的安裝檢查4.1檢查所有設備的安裝位置是否正確;4.2檢查所有設備是否按相關的要求及標準進行安裝;4.3檢查氣有設備安裝是否牢固;管道是否有泄漏點;4.4、檢查灰庫所化斜槽濾布,如有破損應及時更換;4.5清理灰庫,確保灰庫內不得有焊條、鋼板及混凝土塊等雜物;4.6所有轉運或運動部件的潤滑油檢查:檢查齒輪箱、氣化風機、空壓機的潤滑油油位,按說明書要求加潤滑油或油脂4.7去掉所有運輸用的固定及保護裝置;4.8檢查氣化風機及空壓機吸氣口,并清理吸氣口過濾器上的雜物;4.9卸下電動閥或電動設備上與電動機連接的皮帶、聯軸器等,檢查電機轉動方向是否正確;4.10檢查所有安全裝置已安裝,電氣回路已正確連接;4.11檢查所有行程開關是否動作自如;4.12安裝檢測元件如壓力表、壓力開關、壓力變送器等;4.13檢查供電電源的電壓等級是否在允許范圍以內;5、管道氣密性檢查5.1管道安裝完成后,必須進行壓力試驗具體試驗;5.2在壓力試驗前,應將管道吹掃干凈,具體吹掃方法如下:儀用空氣管道的吹掃:所有儀用氣管安裝完成后,關閉儀用空壓機出口的閥門,利用其中的一個接口接入外接空壓機接管,拆開所有儀用氣管未端(即電磁閥箱接頭或自帶電磁閥閥門的電磁閥入口),打開吹掃用空壓機對管道進行吹掃,直至所有出口不再有粉塵或水氣出現后再吹掃五分鐘后關閉吹掃空壓機,恢復所有的空氣管路;輸送管道的吹掃:所有輸送管路安裝完成后,拆開最后一個連接法蘭,用空壓機吹掃管道,吹掃干凈即可;5.3氣密性試驗步驟:封閉倉泵及管道所有出口及未端,緩慢充氣升壓至規定試驗壓力0.55mPa的10%,保壓5~10分鐘,并對所有焊縫和連接部位進行初次檢查。如無泄露可繼續升壓到規定試驗壓力0.55mPa的50%。如無異常現象,其后按規定試驗壓力0.55mPa的10%逐級升壓,直到試驗壓力,保壓30分鐘,在此保壓期間壓力下降值不得超過0.01mPa。然后降到規定試驗壓力0.55mPa的87%,保壓30分鐘進行檢查,檢查期間壓力下降值不得超過0.005mPa。不得采用連續加壓來維持試驗壓力不變。氣壓試驗過程中嚴禁帶壓禁固螺栓。氣壓試驗過程中,管道無異常響聲,經肥皂液或其他檢漏液檢查無漏氣,可視為合格。二)、設備的調試整個輸送系統運行前必須對每一單臺設備作檢查,并經過單機調試,確保動作無誤后方可投運。1、布袋除塵器調試(不在供貨范圍內):1.1啟動前應檢查本體、排氣管、布袋、用氣管、減壓閥、脈沖控制袋儀及風機的安裝,并清理除塵器內部及排氣管內的雜物,以免損壞風機。1.2啟動布袋除塵器應嚴格按布袋除塵器廠家的相關資料的順序執行;2、螺桿式空壓機(不在供貨范圍內):2.1根據產品說明書中的要求,檢查油位,打開冷卻水,通電后逐步調試,單機性能應符合風機參數要求;2.2空壓機升荷與卸荷壓力要求整定在0.55和0.7Mpa;2.3連續空載運行8小時以上;3、干燥機(不在供貨范圍內):3.1根據產品說明書要求,逐步調試冷干機,單機性能應符合產品技術參數要求;3.2檢查自動疏水閥排水情況,自動疏水閥應保證排水順暢;3.3空壓機及冷干機連續運行8小時后,檢查儲氣罐貯水情況,要求儲氣罐內基本無積水;4、壓力真空釋放閥(不在供貨范圍內):4.1該閥是為灰庫內壓和真空高可能引起的事故而設,當真空度超過800pa或內壓超過3000pa時,應能自動打開放氣或補氣;4.2檢查該閥的壓力薄膜是否破損,如損壞,應及時更換;4.3檢查閥蓋有否被卡死;5、灰庫料位計5.1檢查設備有否損壞;5.2通電后,就地啟動設備,檢測設備運行情況,測量輸出信號是否與實際料位吻合;6、干式卸料頭(不在供貨范圍內):6.1檢查該設備安裝位置是否水平;6.2檢查配套閘板閥動作是否靈敏可靠,關閉是否嚴密;6.3該機升降的動作是否靈活;6.4料位計反饋信號是否正確;6.5各設備動作是否滿足連鎖條件;7、?倉泵7.1檢查各閥關閉是否嚴密;7.2閥門的動作是否靈活可靠;7.3閥門的行程開關信號是否到位;7.4檢查設備的氣化層氣化狀態是否良好;7.5檢查設備的密封性,要求不得有泄漏;7.6檢查與倉泵連接的管道、閥門是否正確,檢查氣動閥門的氣管是否接反現象,確保閥門的動作正確;7.7檢查倉泵料位計安裝位置及工作是否靈活可靠,并根據現場情況調整料位計反應靈敏度;8、就地控制箱和電磁閥架箱8.1檢查就控箱和電磁閥箱電源是否到位;8.2檢查電磁閥箱的進出氣管是否按設計圖紙連接,檢查各接頭是否有漏氣現象;8.3檢查就控箱和電磁閥箱內設備及接線情況;8.4就控箱操作各閥門動作,檢查閥門與電磁閥的匹配是否符合設計圖的的要求;8.5檢查所有閥門在電磁閥不帶電的時候是否關閉;9、其它設備的調試9.1其它所有設備的調試應根據廠家的相關資料進行;三)、系統性能測試1、必須將系統切換至手動運行狀態2、檢查所有電機的旋轉方向是否準確3、重新裝上電動設備與電機連接的皮帶、連軸器等4、檢查所有行程開關能否準確動作5、檢查保護裝置是否已安裝,如皮帶罩、鏈條罩等6、檢查安裝裝置是否已準確安裝7、啟動風機及空壓機,在空載狀態下運行20min鐘,然后慢慢加壓檢查管路泄漏情況檢查電機及設備的溫度及運行情況8、檢查壓力開關、壓力變送器等設備能否準確動作9、檢查安全閥能否準確動作四)、設備日常維護設備的日常維護應根據廠家的相關資料進行。

五、輸灰系統的基本運行步驟:?由于基本輸送單元的輸送過程相同,所以僅對一個輸送單元加以說明:一)、進料過程1、當上一輪輸送結束,延時一定的時間后(根據現場工況自定義等待時間),打開電除塵器下倉泵平衡閥、延時5秒鐘打開進料閥,倉泵開始進料。2、當倉泵料位計發訊(高位報警)或延時30分鐘后(可根據現場自定義進料時間)料位計仍未發出高料位信號時,關閉電除塵下倉泵的進料閥、平衡閥,進料過程結束。二)、出料過程2.1?可以輸送啟動…(系統自動判斷);2.2?打開該輸送單元DN50進氣閥和DN25管道稀釋閥。2.3?倉泵壓力升至0.15MPa后(即倉泵電接點壓力表高位發訊),打開輸送單元出料閥,倉泵輸送開始;2.4?當管道壓力升高到P1(0.35MPa),打開管道DN65吹堵閥;2.5?若管道壓力下降到P2(0.30MPa),關閉管道吹堵閥(進氣閥仍然打開狀態);2.6?當管道壓力升高到P3(0.42MPa),關閉輸送單元DN50進氣閥(吹堵閥仍然打開狀態);2.7?若管道壓力下降到P4(0.37MPa),打開輸送單元DN50進氣閥(吹堵閥仍然打開狀態);2.8?當管道再次升高到大于0.55Mpa,等待15秒鐘后,系統自動判斷賭管報警,進入手動吹堵階段;2.9?當管道壓力降到P5(0.05Mpa),關閉管道進氣閥、延時5秒后關閉稀釋閥,延時20秒后關閉出料閥;2.10?輸送完畢,循環到進料過程。注:上述P1、P2、P3、P4、P5根據不同的機組輸送狀況,調試時會適當調整,以上控制均由系統自動判斷和運行,無須手動操作。堵管處理:當系統堵管時,需要遵從以下操作:1.系統堵管報警,系統停止輸送;2.將堵管子系統調整到手動模式;3.將相應的堵管單元,出料閥打開;4.將相應的輸送單元排氣閥打開,將管道氣體排空,管道壓力變送器顯示壓力為0MPa;5.關閉輸送單元排氣閥;6.依次先后打開管道稀釋閥、吹堵閥;7.當管道壓力達到并保持在0.55MPa以上時,15s后關閉稀釋閥、吹堵閥;8.反復操作4~7步驟,直到吹通管道;9.將系統重新啟動,投運到自動模式;注:如果多次吹堵后,仍不見效,請將管道氣壓降至為0MPa,用硬物敲打堵管處,再次執行上述操作后,即可;系統主要連鎖要求:1.當輸送空氣和儀用空氣壓力低于0.4Mpa時,系統不能開始輸送;2.當灰庫高料位計報警,系統不能輸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