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品工程項目崗位職責任職要求
產品工程項目崗位職責
工作職責:
項目管理:
1.負責從打樣階段到量產的整個開發過程的項目管理(POC,P1,P2,EVT,CarrierBuild,DVT,PVT,Ramp)
2.項目啟動:確定項目組成員名單,每個build召開廠內啟動會議,制定開發計劃,定義相關責任人及完成時間,
3.項目實施:協調項目組成員,確保所有資源(人/機/料/環/法/測)按期到達或達成,達成客戶需求,
4.產品開發管理:掌握所有產品的開發進度,推動工藝改善及優化,協調安排工藝驗證,提升產品的利潤率,確保量產前最優工藝能夠穩定生產,
5.項目組成員管理:制定項目成員KPI,每個build結束后評估項目組成員績效,
6.風險管理:預估項目風險,提前預防及時highlight風險問題,
7.組織PDT成員定期召開項目會議,Review項目進度,Build結束后召開總結會議,追蹤改善措施,
客戶溝通:
1.作為對客戶技術溝通的窗口,對接客戶PD,SBE,SQE,EPM,與客戶討論技術問題,包括DFM,產品結構,材料選型,自動化,檢驗等,
2.接待客戶來訪或者參加電話會議,拜訪客戶,討論產品設計、應用及工藝改善,
任職資格:
1.5年以上項目管理經驗,有獨立帶項目的經驗,有A客戶項目經驗為佳,經驗豐富者可到經理級別
2.英語流利,可獨立應對美國客戶
3.了解工程以及品質6sigma知識
4.良好的溝通協調能力以及團隊合作精神
5.有PMP認證優先
產品工程項目崗位
篇2:工程項目管理計劃-產品的防護1
工程項目管理計劃:產品的防護1(包括顧客提供的物資、設備、成品、半成品)
0.1、顧客提供財產的貯存和維護
1、顧客提供財產按本公司財產貯存和維護的方法或按照顧客的要求進行控制;
2、在貯存和維護期間發現不合格(丟失、損壞、變質、不適用)由項目部保障室填寫《顧客提供財產不合格記錄》(C*12-JL01),并及時通知顧客協商處理;
3、顧客提供的規范、圖樣及技術專利的貯存和維護工作,由項目部工程部負責,需要時進行保密控制。
0.2、產品搬運的控制
1、項目保障部、工程安質部保證原材料、工程設備、半成品、成品在搬運過程中采用與搬運產品相適應的搬運方法,防止損壞、丟失和變質;同時制定超長、笨重產品的搬運方法,選擇適當的搬運機械,并以書面形式通知搬運人員;
2、項目部綜合辦公室治安人員制定易燃、易爆品的搬運方法和措施,并以書面形式通知搬運人員;
3、搬運過程應保持產品的包裝、質量狀態和標識完整,避免在搬運中丟失或磨擦,造成產品混淆或誤用。發現產品丟失、損壞、變質等,由現場材料員填寫《產品丟失、損壞、變質記錄》(C*12-JL02)。
0.3、產品貯存的控制
1、項目保障部、工程安質部對原材料、工程設備、半成品、成品提供防護,并根據施工規模、產品的特點選擇適宜的貯存方法,按產品性能進行保管,并加以標識。按要求完善出入庫和交付手續。
2、易燃易爆品的貯存應由專人看管。項目部綜合辦公室治安人員制定貯存、保管方法并進行貯存中的安全檢查。
3、項目部材料會計根據實際收到數量和原始單據,點驗入帳開具《點驗材料單》(C*12-JL03),并根據類別和規格建立《材料明細帳》。
4、項目部庫房保管員對照原始單據,清點數量后入庫。
5、物資發放遵循先進先出的原則,物資發放填制《發料單》(C*12-JL04),保證帳物相符。
6、庫房保管員每季對庫存物資進行盤點,同時檢查庫存品狀況,填寫《材料清查統計表》(C*12-JL05);每半年進行一次全面盤點并填寫《材料清查統計表》,經業務主管、總會計師簽字認可后報公司物資設備部。
7、貯存過程中發現丟失、損壞、變質的物資,及時填寫《物資丟失、損壞、變質記錄》,并妥善管理。
8、貯存物資的維護保養,保管員應不定期檢查庫存品狀況,對庫存物資做好日常防潮、防銹、防腐、通風、降溫等工作。
0.4產品保護的控制
1、根據承擔工程的特點、性質,結合顧客或合同及協議要求,由項目總工程師組織相關職能部室制定工程產品保護的具體措施,由生產經理負責落實。
2、項目部施工過程產品的保護由項目總工程師負責監督檢查。
3、對需看守和巡查的工程產品,由項目生產經理指派專人巡查和看守。
4、對保護的工程產品,填寫《工程保護值班檢查記錄》(C*12-JL06)。若發現損壞及時報告生產經理,由其呈報項目總工程師,項目總工程師指派人員負責修復工作。
5、工程成品處于保護而未完全交付階段,不允許隨意改變其結構、(在其上鑿洞、打眼、安裝支架等),如確需臨時變動時,無論這種變動是否造成工程成品局部的缺陷或不合格,均需得到現場監理或顧客同意后,方可進行。
1環境、職業健康安全運行控制
1.1運行控制依據
項目部依據本項目評價出的重要環境因素、重大危害/風險,確定與其有關的運動與活動。
1.2運行控制的方法
1、設定控制目標、指標和相應的管理方案,對重要環境因素、重大危害/風險進行控制;
2、依據現有的制度、辦法、規定,以減少環境影響、職業健康安全風險;
3、運用工程技術措施、組織措施等手段進行控制;
4、采取配發個體防護用品等手段,以削弱重要環境因素、重大危害/風險的影響。
1.3運行控制要求
1、項目部應嚴格按照"管理方案"實施運行控制;
2、通過已有的規定、制度、施工方案、技術措施等文件的落實,能消除或控制重要環境因素、風險級別為可容許、重大的危險源,應對這些文件實施運行控制;
3、在文件執行過程中發現不能滿足控制要求時,應對這些文件進行補充完善后再按其要求進行控制;
4、項目部在職業健康安全運行控制中,應保證安全技術措施經費的專款專用,并認真做好以下工作:
a、勞動用工執行《女職工勞動保護規定》、《中華人民共和國未成年人保護法》等法規,保證其職業健康和安全;
b、執行《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保護從業人員的合法權益;
c、貫徹《勞動防護用品配備標準》(試行),由項目部綜合辦公室提出勞保、防護用品購置申請,報項目經理批準后購置發放,并作相關發放記錄;購置的防護用品在使用和存放中,應按規定進行檢查、維護,確保性能良好;
d、項目部根據季節變化、工作環境影響、流行病發生情況等因素制定職工健康檢查計劃,做好中毒、中暑和疾病預防。
5、項目部對現場物資、設備等進行控制,并對相關方的職業健康安全、環境行為施加影響。
1.4運行動態管理
1、為保證運行控制的質量,應對作業場所、工藝過程、工作組織等進行管理;
2、項目部在修改或引用新作業方法、材料、工藝或設備之前,對環境因素/風險因素進行補充識別和評價,根據評價情況修改運行控制文件和方法;
3、在實施運行控制前,項目部要確保相關員工得到培訓;
4、在運行控制過程中執行《績效測量與監測控制程序》,對重大危害/風險/重要環境因素的關鍵特性的表現進行檢測;
5、對監視和測量中發現的不符合或因運行控制不當而發生的職業健康安全、環境事故、事件,執行《糾正和預防措施控制程序》;
6、項目部將有關信息分別上報工程科技部、安質部、醫保中心。
2監視和測量裝置的控制
2.1監視和測量裝置的購置
項目部根據所需的監視和測量要求與監視和測量能力及精度要求,對監視測量裝置進行儀器選型并編制購置計劃,上報公司工程科技部,經公司工程科技部按實際所需核準,并上報公司領導批復后,由工程科技部或派員統一招標,方可進行購置。
2.2監視和測量裝置驗收
1、新購監視和測量裝置,使用前必須進行校準和檢定,并對外觀質量及技術性能指標進行檢查驗收;
2、檢定和校準合格及驗收符合要求的監視和測量裝置,由儀器管理人員填寫《監視和測量裝置臺帳》,并將屬于固定資產的報公司相關部室備案。
2.3監視和測量裝置的周期校準和檢定
1、所有的監視和測量裝置必須按規定周期校準和檢定,項目部儀器管理人員應及時登記檢定結果和時間,并保存檢定相關記錄。沒有溯源標準的試驗儀器裝置,由試驗人員按照"試驗專用儀器校驗辦法"自行校準。
2、儀器裝置的校驗應由初級(含)以上職稱并在本職崗位工作二年以上人員進行。
2.4校準和檢定狀態的標識
1、儀器管理人員根據校準和檢定結果,在監視和測量裝置的適當部位,粘貼代表相應校準狀態的標簽并妥善保護;
2、對校準和檢定不合格的監視和測量裝置,經維修后仍不合格,應作報廢處理;
2.5監視和測量裝置的使用、維護、保養與管理
1、監視和測量裝置的操作人員要經培訓,考核合格后方能上崗;
2、監視和測量裝置的操作使用管理人員,應嚴格按照使用說明書或操作規程進行操作,并進行經常性的保養和維護;
3、在使用中發現監視和測量裝置出現異常偏差或損壞時應立即停止使用,對已測結果的有效性應進行溯源評定,直到符合規定為止,并做好記錄;
4、儀器各使用單位要保證監視和測量裝置在適宜的環境條件下使用;
5、項目部要建立監視和測量裝置臺帳,并對使用檢定、維修、封存等狀態及時記錄,填寫《監視和測量裝置周檢登記表》和《監視和測量裝置維修保養記錄》并妥善保存;
2.5監視和測量裝置的封存、貯存、搬運、調轉
1、1年半以上不使用或工程竣工需要搬遷的監視和測量裝置,由儀器使用或管理人員及時封存,并在其明顯位置進行標識;
2、監視、測量裝置應按照儀器的特性與要求貯存、搬遷;
3、監視和測量裝置調轉時應將使用說明書、校準或檢定記錄、維修保養記錄等相關資料一同交付并記錄,責任人簽字齊全。儀器調轉后管理人員應在《監視和測量裝置臺帳》中記錄。
4、凡屬固定資產類監視和測量裝置由公司工程科技部進行統一調配。
2.6監視和測量裝置的報廢
對校準或檢定不合格的監視和測量裝置,經維修后,再次校準或檢定仍不合格的,項目部提出申請,經項目經理審批后報廢,并報公司相關精測室備案。
3過程的監視和測量
1、在施工過程中,作業人員應按技術交底、施工規范、標準進行施工,并對每道工序進行自檢,填寫"分項、分部、單位工程自檢表",報質檢人員和技術人員檢查驗收;
2、項目部質檢人員、技術人員對分項分部工程進行檢驗,并由質檢人員填寫"分項、分部、單位工程檢驗評定表",檢驗合格并經監理驗證后,進入下道工序;
3、項目部試驗員按"施工規范和工程試驗規程"的要求抽樣、送檢和現場試驗,及時收集、填寫試驗報告,人員簽字齊全,并傳送到本級相關部室和領導;
4產品的監視和測量
4.1原材料的檢驗和試驗
1、材料員對進入現場的原材料進行外觀驗證,核對規格型號、數量、外觀,填寫《點驗材料單》,對需要進行質量特性檢驗的物資通知試驗員試驗,并向試驗室提供材料的相關信息,不符合要求的由材料員負責處置;
2、項目部試驗員對原材料的質量特性進行試驗,出具"檢驗報告",并將試驗結果及時通知材料員;
3、合格原材料由材料員作"合格"標識后方能入庫或使用;不合格原材料由材料員作"不合格"標識并處置,執行《不合格品的控制程序》;
4.2過程產品的檢驗和試驗
1、施工過程檢驗和試驗中發現的不合格品,執行《不合格品控制程序》;
2、檢驗與試驗記錄中應清楚地表明過程產品按規定進行檢驗和試驗,并得到有關人員認可簽字,未按規定標準通過檢驗和試驗的過程產品不得進入下一道工序。
4.3最終產品的檢驗和試驗
1、項目部在檢查確認所有原材料、過程產品的檢驗和試驗均已完成且滿足規定要求后,才能進行最終產品的檢驗;
2、項目總工程師組織工程安質室、保障部等有關人員,對竣工工程進行現場檢查驗收,同時檢查各種原始記錄、檢驗和試驗報告記錄等,并填寫"單位工程質量檢驗評定表"、"單位工程質量綜合評定表",必要時邀請顧客代表參加;
3、經確認合格的工程,并經授權的質檢工程師或顧客代表及有關人員簽字認可,作為最終產品檢驗合格的標識和"質量記錄";
4、完成上述規定的監視和測量項目后,由項目總工程師組織編寫"工程竣工驗收移交報告",由項目經理審批,申請竣工驗收;
5、列入竣工資料的檢驗記錄及試驗報告,由項目工程安質部指定負責整理,按"檔案管理暫行辦法"規定移交歸檔,其他記錄由相關部門負責保存,執行《記錄控制程序》。
5環境和職業健康安全績效監視和測量
5.1職責
1、項目工程安質部,根據公司下發的重大危害、風險因素清單,負責對本工地重大危害、風險因素進行控制,制定相應的管理方案及糾正/預防措施,由經理審核批準實施,由工程安質部負責檢查驗證;
2、項目部工程安質室負責對施工場地進行定期不定期檢查,及時發現問題,及時糾正,職業健康安全檢查情況要記入"安全臺帳"。
5.2監視的實施
1、公司安質部按照檢測計劃,配合公司領導或單獨組織公司相關部門,定期不定期對施工現場職業健康安全情況進行監測,記錄有關"安全臺帳"
2、公司工程部按策劃情況,配合公司領導或組織相關部門對環境體系覆蓋范圍,定期不定期進行抽查監測,填寫《重要環境因素監測記錄》;
3、項目部作好自查工作的基礎上,虛心接受上級部門的檢查監測,對查出和測量出的問題,及時糾正、消除隱患,并制定糾正/預防措施。
5.2監視的內容
1、作業場所、環境污染防治;
2、機械、設備安全裝置、安全設施;
3、管理水平、安全行為;
4、事故、事件、不符合、疾病統計分析;
5、體系運行審核;
6、各種記錄、臺帳資料。
篇3:工程項目管理計劃-產品的防護2
工程項目管理計劃:產品的防護2(包括顧客提供的物資、設備、成品、半成品)
6不合格及糾正和預防措施
6.1信息收集
項目部各職能部門收集匯總與本部門有關的潛在或不合格品、不符合、事故、事件的有關信息。
6.2信息處理分析
1、各職能部門通過有關信息的收集屬于本部門的問題則由本部門進行原因分析,制定糾正/預防措施并實施,屬于相關部門的信息分別報送各有關部門,并填寫《信息反饋單》;
2、發生下列情況時必須制定糾正措施
a、一般不合格品、不符合多次出現后;
b、職業健康安全、環境事故、事件發生后;
c、內、外部審核的不合格、不符合;
d、對施工質量、安全、環境管理影響較大的不合格;
e、嚴重不合格發生后;
f、現場監督檢查及日常管理工作中要求采取糾正措施時。
3、有關下列潛在不合格必須制定預防措施
a、通過體系審核發現要素比較集中的不符合;
b、易出現的質量通病;
c、潛在污染因素;
d、潛在不安全因素;
e、通過數據分析發現的不合格、不符合趨勢。
6.3糾正/預防措施的制定、審批及驗證
一般不合格品、事故、事件及潛在的不合格,由項目部工程安質部制定糾正/預防措施,由項目總工程師或項目經理審批后,項目工程安質部組織實施并進行驗證,效果驗證達到預期目的時要填寫《糾正/預防措施實施記錄》;未達到預期目的,結合執行情況重新編制措施、實施新的糾正/預防措施。
7應急準備與響應
7.1應急準備
1、項目部成立安全領導小組,項目經理任組長,副經理、總工程師任副組長,工程安質部、保障部、計劃部、財務部、綜合辦公室負責人為組員;
2、項目綜合辦公室負責人同當地政府管理部門、公安消防、醫療衛生部門及相關部門管理人員、關鍵技術人員進行溝通聯絡,以獲取安全衛生方面的相關文件和咨詢。
7.2應急響應
1、火災、爆炸、安全失控、毒物泄露、突發自然災害發生后,工地人員應迅速把信息傳遞給項目經理,同時采取有效措施控制事故擴大,由項目經理通知應急分隊立即趕赴現場,組織搶救;
2、當項目部對火災火勢無力控制時,項目綜合辦公室應立即撥"119"火警通知當地公安消防等相關單位到現場撲救;
3、發生人身傷害時,項目綜合辦公室負責組織撥"120"或"999",當地急救醫院將受傷人員接入醫院或組織車輛送入指定醫院進行緊急救護;
4、項目部其他管理人員參與協助現場指揮、救護、通訊、車輛的使用調度等工作。
7.3糾正和完善
1、項目部施工工地使用有毒、有害化學品時,應執行《易燃易爆品控制程序》;對泄露、爆炸、設施等可能存在的隱患,項目保障部負責制定應急響應措施;
2、當現場有可能受突發自然災害影響時,項目綜合辦公室應與地方氣象預報部門聯系后緊急通知各部門對人員、財產采取保護和應急措施。
8合規性評價
8.1評價依據
1、公司環境管理體系適用的法律、法規及其他要求;
2、相關方的環境要求;
3、公司對公眾或相關方的承諾;
4、公司程序文件(粉塵、噪聲、污水、固廢、相關方績效測量與監測等);
5、環境因素、績效測量和監測結果。
8.2實施與評價
項目部根據評價依據每半年逐項對項目體系運行過程中應控制的活動進行合規性評價,并形成《合規性評價記錄》上報公司工程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