租戶管理崗位職責任職要求
租戶管理崗位職責
職責描述:
1、規范項目租賃商鋪、聯營商鋪營運管理的職責、流程和標準;
2、負責招商商鋪后期營運的整體管理與協調;
3、定期進行招商商鋪銷售匯總與分類分析,提供租金、分成預警與業態調整參考。
任職要求:
1、本科以上學歷,5年以上外資房地產集團公司商鋪租賃及營運管理相關工作經驗;
2、熟悉商鋪項目全程操作知識,熟練租戶營運管理與協調,具有良好的服務營運意識,優秀的租戶聯營整體銷售與統籌規劃思維;
3、良好的文字組織能力,具有體系化思維,搭建與完善租賃管理體系制度與流程;
4、性格開朗,責任心強,優秀的職業素養,富有激情。
租戶管理崗位
篇2:租戶安全用電管理制度
為維護商城正常經營秩序,確保商城范圍的用電安全,特制定用電安全管理制度如下:
一、凡進駐商城經營戶及進場裝璜單位在商城內需裝修改動線路時,必須由所屬部門人員陪同到物業管理部登記,同時出示電工操作證,及電路設計圖,由物業管理部對施工人員電工證進行驗證等。
二、進場裝修經營戶的布線必須做到:①所有走線必須穿PVC管線(難燃材料)或防火槽板,接頭必須用瓷接頭或YH接頭;②禁止使用花線,走線必須規范、美觀、牢固;③所有連接線不允許超過10厘米。
三、經營戶的進線必須安裝漏電保護器,以確保人身安全。
四、工程結束后,由電工班進行電氣驗收、檢查,發現隱患及時指出整改,通過驗收后由電工班搭接電源、供電。
五、經營戶在用電中需移動、改變電路,也必須向所屬部門審報,到物業管理部辦理以上手續,違者以私拉亂接處理。
六、用電安全,人人有責,現場管理人員、用戶及供電方應齊心合力做好安全用電的工作。
七、本制度解釋權在物業管理部,物業管理部為商城用電管理職能部門。
篇3:新世界物業租戶管理公約
新世界物業租戶管理公約
一、房屋使用、管理、維修的具體規定
1、使用人應當遵守法律、法規和規章的規定,按照有利于物業外貌保持、使用安全等原則,妥善處理供水、排污、通行、通風、采光、維修、裝飾裝修、環境衛生、環境保護等方面的相鄰關系。
2、物業管理區域內禁止下列行為:
①、未經政府有關部門批準和管委會、相鄰產權人同意,擅自改變房屋結構、外貌和用途;
②、擅自占用或損壞物業公共樓梯、扶欄、走道、地下室、平臺、屋面等共用部位,擅自移動共用設備;
③、在天井、庭院、平臺、露臺、屋頂、綠地、道路或其他共用部位、場地搭建建筑物、構筑物;
④、侵占或損壞道路、綠地、花卉樹木、藝術景觀和文娛、體育及休閑設施;
⑤、隨意傾倒或拋棄垃圾、雜物;
⑥、堆放易燃、易爆、劇毒、放射性物品,排放有毒害物質或者發出超過規定標準的噪聲;
⑦、私設攤點;
⑧、在建筑物或構筑物上私開門窗或亂懸掛、亂張貼、亂涂寫、亂刻畫;
⑨、利用物業從事危害公共利益的活動;
⑩、法律、法規、規章禁止的其他行為。
3、使用人裝飾裝修房屋,應遵守《住宅室內裝飾裝修管理辦法》(建設部第110號令)。
4、禁止封閉陽臺、露臺、庭院。
5、房屋應當按設計用途使用,不得改變其使用性質。
6、物業管理企業實施對物業共用部位、共用設備設施進行維修養護時,使用人應當給予配合。使用人阻撓維修造成物業損壞及財產損失的,應當負責修復或者賠償。
7、物業管理企業進入使用人的單元進行維修工作,應事先通知使用人并取得其同意。緊急
情況下無法通知產權人或使用人的,物業管理企業可在第三方機構的監督下,進入單元內部,但事后應及時通知產權人或使用人。
二、違約責任和糾紛的處理
1、物業管理企業應依照本公約,委托管理合同和國家有關規定對小區實行物業管理,提供質價相符的物業管理服務。物業管理企業不得擅自提高各項收費標準。
2、使用人違反本公約的,應承擔相應的民事責任。對違反公約的,管委會、相關產權人及使用人、物業管理企業可依照公約向物業管理行政主管部門投訴,也可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訴訟。
3、對個別使用人違反公約或損害其他使用人合法權益的行為,物業管理委員會有權代表產權人提起訴訟;在其他有關本物業的法律訴訟中物業管理委員會可作為全體產權人的代表。有關訴訟費用由各產權人分攤。
4、使用人未按照本公約、物業管理合同交納物業管理費用的,物業管理企業可按每日加收應交納費用的3‰的滯納金或按約定加收滯納金。
5、物業管理企業違反物業管理合同規定或公約的,產權人及管委會可依照合同或公約追究其民事責任。
6、產權人、開發企業、物業管理企業執行本公約產生的糾紛和爭議,首先可通過協商或調解的方式解決,協商或調解達不成一致意見的,也可申請仲裁或向物業所在地人民法院提起訴訟。
三、附則
1、公約的效力:及于開發企業、產權人和物業管理企業。
2、適用法律: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法律、法規、政府規章有關政策以及廣州市法規、政府規章和有關政策。公約不得與前述法律、法規、規章、政策相抵觸,如有抵觸,該條款無效,但不影響其他條款的有效性。
3、公約的解釋與修改:管委會擁有對公約的解釋權,但在管委會成立前,由開發企業解釋。管委會成立前,不得對已核準的公約進行修改;管委會成立后,可由管委會根據產權人大會決議對公約進行修改。修改后的公約,應重新申請核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