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制度大全 > 會計信息崗位職責任職要求

會計信息崗位職責任職要求

2024-07-26 閱讀 5854

會計信息崗位職責

崗位職責:

1、編制合并報表及相關附注、上市公司對外信息披露工作;

2、年度所得稅匯算清繳,配合外部審計工作及其他檢查工作;

3、負責編制公司各項財務報表及財務預算、決算、財務分析報告;

4、審核會計憑證、期末財務系統結賬、檢查和指導各崗位會計工作;

5、建立、健全財務管理體系,制訂公司財務政策、財務管理制度、流程,為工作開展提供依據和指導。

6、財務信息化統籌、規劃、實施,ERP財務系統流程管控和梳理;與各部門配合,保證公司ERP系統順利迭代上線;

任職要求:

1、全日制統招大學本科及以上學歷,會計類相關專業;

2、了解金蝶、用友財務軟件系統,有ERP財務系統上線經驗優先;

3、5年以上財務工作經驗、其中主管工作經驗2年以上;有建筑工程類公司工作經驗、熟悉工程項目流程及管理者優先。

3、熟悉國家各項相關財務、稅務、審計、金融法規和政策、企業財務制度和流程,較強的責任心、一定的組織協調能力和溝通能力、分析判斷能力、計劃與執行能力。、審計、金融法規和政策、企業財務制度和流程,較強的責任心、一定的組織協調能力和溝通能力、分析判斷能力、計劃與執行能力。

會計信息崗位

篇2:W市會計信息工作考核制度

第一條為建立科學全面的會計信息工作評價標準,進一步提高會計信息工作質量和水平,促進全市會計信息工作制度化、規范化,特制定本辦法。

第二條會計信息考核對象為各縣市區財政局會計管理部門。

第三條會計信息應把握真實性、新穎性、時效性原則。撰寫信息要堅持實事求是,客觀真實地反映當地會計工作情況;信息要反映新情況、新做法、新思路、新經驗,并具有決策參考價值;信息報送要及時,重要信息或突發事件信息應隨時報送。

第四條會計信息的主要內容為根據年度工作計劃開展會計重大活動及取得的成效;會計管理先進經驗、會計管理典型事例及優秀會計工作者先進事跡;會計人員管理、人才隊伍建設及準則制度貫徹實施等方面的創新舉措;會計在服務企事業單位及推進農村財務管理方面的新舉措、新成效。信息報送時應注意加大調研類、問題類、分析類和政策建議類信息所占比例。

第五條各縣市區財政局每季度報送信息不少于3條。報送信息要主題鮮明,文字精練;要善于從多角度去整理和挖掘,并注重對信息綜合加工和深層次分析;要強調特色,突出亮點,日常或常規性工作如無亮點或特色內容原則上不再報送。為提升宣傳效果,在報送文字信息的同時,也可報送圖片、視頻等資料。報送信息除署名單位外,還要署上具體撰寫人員姓名。

第六條會計信息工作考核評比采取綜合計分的辦法進行。

(一)考核材料報送。各縣市區會計管理部門應于每季度(年)終了前將本地信息宣傳情況詳細列表上報市財政局會計科,重要信息需提供用稿復印(掃描)件,以便考核計分。

(二)定期通報。市財政局會計科對各縣市區報送的材料進行審核后,于每季(年)度初通過市財政局內部信息網會計科網頁通報各縣市區上季(年)度會計信息報送及采用情況。

(三)計分標準。

1、報送得分:完成規定信息報送數量的,每季度記10分,完不成的不記分,每多報1條加記2分。

2、采用得分:報送信息凡被市財政局內部信息網會計科網頁或會計信息網采用的,每條記5分;被市財政局《財政情況》、省財政廳內部信息網會計處網頁或會計信息網采用的,每條記10分;被省財政廳《財政情況》采用的,每條記15分;被省財政廳《財政情況》調研版、專刊、省外財政動向及《齊魯珠壇》雜志采用的,每條記20分;被財政部《會計管理簡報》、《會計管理動態》采用的,每條記20分。信息被縣市區同級新聞媒體采用的,每條記10分,被市級新聞媒體采用的,每條記20分;被省及以上新聞媒體采用的,每條記30分;被縣市區委、政府采用的每條記30分;被市委、市政府采用的,每條記40分;被省委、省政府采用的,每條記50分;被中辦、國辦采用的,每條記80分。

3、領導批示得分:信息被本地財政局領導批示的,每條加記10分,被市財政局領導批示的,每條加記20分,被省財政廳領導批示的,每條加記30分;被本地縣市區委、政府領導批示的,每條加記20分;被市委、政府領導批示的,每條加記30分,被省委、省政府、財政部等領導批示的,每條加記40分;被中央、國務院領導批示的,每條加記60分。

以上各項,均可累計得分。

第七條信息考核先進單位及先進個人評選條件。

(一)全市會計信息考核先進單位。單位領導重視會計信息宣傳工作,設專(兼)職信息工作人員;能夠認真完成信息報送數量要求;信息質量較高,能對全市會計工作產生借鑒作用;信息考核綜合得分居前者。

(二)全市會計信息考核先進個人。政治素質較高,熱愛信息工作,有強烈的事業心和責任感;熟悉會計業務,有一定工作能力和信息寫作水平;編報信息較多且所編報信息總得分居前者。

第八條年終將對全市會計信息工作先進單位和先進個人進行評選表彰。先進單位由市財政局根據年度會計信息宣傳累計得分情況確定。先進個人由所在單位推薦,市財政局根據綜合考核情況確定。對全市會計信息先進單位、先進個人進行通報表彰并頒發獎牌和榮譽證書。

第九條會計信息考核與會計管理工作年度考核掛鉤,對信息工作開展較好的,市財政局將給予表彰。

第十條本辦法由市財政局負責解釋,自2013年7月1日起實施。

篇3:集團化的會計信息管理

集團化的會計信息管理

一、集團公司會計信息管理存有的問題

公司集團化重組后,因為子公司行業性質不同,可能發生會計核算口

徑不一致的現象。如某集團公司母公司是一家國有企業,因為集團公

司發展戰略的要求,其在2010年重組了一家研究所。因為該研究所性

質屬于事業單位,其會計核算執行的會計準則是財務部1997年發布的《事業單位會計準則〈試行〉》,而母公司及其他各子公司屬于企業

性質,其會計核算的依據是財政部2006年發布的《企業會計準則》,

因為會計核算方法不一致,相關會計信息口徑不同、內容不一致、可

比性差,造成子集團的會計信息匯總存有較大困難,增加了合并報表

的難度。另外,母公司作為一家老國企,長期滿足于國家投入,對外

相對封閉,管理較為粗放,基礎管理薄弱、管理工具落后、執行力差。公司會計側重點為會計日常核算工作,因為二級核算不健全,信息化

水準不高,成本基礎數據缺乏,數據準確性不足,會計成本核算功能

較弱。公司會計信息內容少,質量差,關聯度低,不能適應集團公司

管理需要,對管理、決策和績效評價數據支撐性不足。

二、完善集團公司會計信息管理的幾點思考

要提升集團公司企業化運作水平,各子公司應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來

解決日常核算中出現的問題,以此提升財務會計信息管理工作的可操

作性和實用性。

(一)增強會計核算精細化

強化會計核算基礎管理工作,細化規范會計科目,實行會計科目責任制,落實科目核算及相關業務事項管理責任主體。對照財政部《企業

會計準則》,集團公司應對會計信息設置統一格式和要求,及時、準

確編制會計報告,客觀、真實地反映子公司的經營狀況。企業會計核

算的基礎是會計憑證編制,而會計憑證的編制基礎是各會計要素及會

計科目。提升會計核算精細化,首先要規范會計科目的使用,增強不

同企事業會計信息的橫向可比性。母公司及其所屬子公司應將各自使

用會計科目分科目編號、科目級次、科目名稱、科目使用內容、輔助

核算以及備注六類內容進行統計,上報集團公司財務部門進行分析后

核準使用。集團公司根據財政部頒布的《企業會計準則》,完善集團

化會計科目核算體系,對集團公司會計科目使用情況進行匯總分析,

構建集團公司會計科目核算體系以及部門、往來、項目和統計等輔助

核算體系。各子公司應嚴格按照新的會計科目核算體系開展會計何核

算工作,嚴禁增添一級會計科目,原則上不準私自增添新的末級明細

科目,如需增添需報集團公司財務部門備案。通過對子公司會計科目

核算體系的規范和調整,統一了各子公司的整體會計核算業務,最大

限度的減小了核算的差異性,提升了會計信息整合效率。因為有了統

一的會計科目核算體系,集團公司對各子公司會計核算方法和流程有

了清晰了解,提升了集團公司對子公司相關報表等會計信息解讀能力,及時發現問題,提出預警。比如某集團有限公司財務部門通過對本部

和精鑄公司的報表對比,發現本部和精鑄公司往來差異較大,經過進

步分析,發現部分發票入賬較遲,公司成本費用歸集不及時,影響公

司產品核算。集團公司及時采取措施,在規定時間內要求生產、采購

等對往年合同進行清理,按照批次唯一的要求,對應合同發票及時掛賬。通過清理,按照配比原則推進報表管理平臺建設,統一編報格式,實現報表編制、匯總以及分析的信息化。同時謀劃物流管理同財務管

理的聯網,達到數據信息共享,方便信息的傳輸和匯總,實現實物流、價值流、信息流同步進行。相關收入及成本費用及時入賬,排除了公

司財務信息不對稱和潛虧潛盈風險。

(二)深入推進財務管理信息化

財務信息系統設計科學合理,能有效促進企業規范經營管理,提升企

業管理水平,提升企業管理能力。集團公司應重視財務信息管理的建

設和應用,切實抓好集團公司會計信息系統的開發以及應用管理。在

信息系統運行中出現新問題時,及時改進并且進行優化,持續增強會

計信息系統的安全性、適應性和擴展性。為了防止出現信息孤島和業

務系統體外循環,集團公司財務系統與公司各業務系統進行深度融合,

強化財務信息系統的實際應用水準。增強信息系統的應用培訓和運行

維護,定期檢測系統的軟件和硬件,尤其是網絡環境,并對財務數據

進行同城和異地備份,確保數據安全;推進報表管理平臺建設,統一編

報格式,實現報表編制、匯總以及分析的信息化,達到自動合并報表

的目的,提升工作效率,使財務人員方便從系統中取數,更多地開展

預算管理、成本控制、分析預測等工作;謀劃物流管理同財務管理的銜接,打通了物流和財務聯網的通道,完成數據信息共享,方便信息的

收集和傳遞,實現財務對整個生產經營活動的動態監控,有利于存貨

的統一采購、管理、分析和調撥,推動精細化管理,促進物流管理水

平的提升,持續提升效率和效益。集團公司統一的報表管理平臺,可

以實現集團公司對下屬單位的管控思想,并兼顧各報表填制單位的業

務特點和需求,強調系統的易操作性和靈活性,滿足集團公司及下屬

單位對報表匯總、合并報表及報表分析業務的管理要求。

(三)增強會計信息的服務能力

會計信息能為集團公司管理層經營決策提供客觀、準確、及時的財務

數據和分析指標。集團公司統一會計數據統計口徑,完善管理報表體系,提升了會計信息的全面性和可靠性,更好地服務于集團公司的內

部經營和決策。集團公司還應建立專項分析機制,深入剖析財務數據,揭示存有問題,提升會計信息服務于管理、決策和績效評價的水平,

提升會計工作價值,為科學決策提供扎實依據。集團公司可以依據企

業內部管理的需要,確定內部管理報表,側重于現金流、成本費用管

控和經營管控,管理報表主要包括資產負債表、利潤表、現金流量表、主要財務指標表、經濟指標完成情況月、預算執行情況表、應收應付

余額明細表、貨款回收情況表、貨幣資金情況表、科研投入情況表等。通過管理報表及時反映了集團公司的日常生產經營情況,及時發現公

司內部投融資狀況、經營管理短板、“兩金”占用情況、資金流趨勢

等等問題,為公司領導決策提供可信的依據。集團公司財務部門還應

定期舉行資金平?會,經營活動分析會等專項分析會議,積極開展財

務專題分析,查找問題,揭示管理短板,提出改進措施,提升企業會

計信息的服務功能。

(四)增強財務信息系統安全保密工作,強化會計檔案管理

嚴格執行國家及財政部相關信息安全保密規定及技術規范,在系統規

劃設計、建設實施與運行維護全過程中,貫徹安全保密要求,增強安

全保密管理,做到???密工作與信息系統同步規劃。要從檔案管理制度、操作流程和安全技術等方面,同步設計、同步實施。妥善保管會計檔案、規范保管和查閱手續,對電子類會計檔案定期復制,定期檢查。

財務信息系統存儲了企業經營活動形成的大量財務與業務數據,安全

保密至關重要。企業要高度重視,切實做好國家秘密和企業商業秘密

的保護工作,對于涉及國家秘密的信息系統,企業應當選擇具有國家

相關部門認定的相關安全保密資質的單位進行系統開發、項目實施和

運行維護,并簽訂保密協議,信息系統在投入使用前應當通過國家相

關部門的安全保密測評。

三、小結

集團公司通過完善會計信息管理,狠抓會計科目責任制,提升會計信

息集成效率,確保了會計信息真實、準確、完整,實現了財務核算的

規范化和精準化。報表管理平臺的建立和完善,為科學決策與公平考

核提供了扎實的依據。專項分析機制可以深入剖析財務數據,揭示存

有問題,提升會計信息服務于管理、決策和績效評價的水平。綜上所述,集團公司財務信息化的建立順應了國家推行的信息化發展戰略,

推動了會計信息化管理水平的提升,滿足了集團公司產業鏈拓展及業

務發展的需要,為企業建立規范、高效、穩健的財務管理體系邁出關

鍵性的一步。(本文來自于《金融教育研究》雜志。《金融教育研究》雜志簡介詳見.)

集團化的會計信息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