戶外老師崗位職責任職要求
戶外老師崗位職責
職責描述:
1針對高中生開展戶外童軍訓練。
2對高中生的身心特點有一定了解。
3能根據實際的戶外環境靈活設計安全有效的訓練方案。
4活動過程中,能及時給與學生有效的反饋和指導,并可以根據學生情況不斷優化活動方案。
任職要求:
1專業要求:體育或戶外運動等相關專業,本科及以上學歷。
2對童軍課程體系熟悉,并獲得相關訓練證書。
3對體能訓練有科學的認知;對戶外活動的設計有科學依據,對心理品格的訓練有一定認識。
4英語口語流利者優先。
戶外老師崗位
篇2:遠智戶外燃氣取暖器使用安全注意事項
一,禁止在室內封閉較嚴的場合使用戶外加熱器;
二,請專業服務人員進行安裝和維護;
三,錯誤的安裝、調節和改變將會導致人身傷害和財產損失;
四,不要在不同程度上改變加熱器的零部件配置;
五,除非工廠建議,否則禁止用其他減壓閥代替工廠規定的減壓閥;
六,禁止在加熱器周圍存放汽油及其他易燃、易爆的氣體和液體;
七,在使用前用肥皂液檢測是否漏氣(禁止點火檢測);
八,被檢測出漏氣的加熱器禁止使用;
九,若聞到瓦斯氣味請立即關掉氣瓶閥門;
十,加熱器在工作時禁止被挪動;
十一,加熱器關掉后不要立即挪移,直到降至平常溫度為止;
十二,不要在加熱器的輻射大網、控制面板和反射蓋上涂上油漆;
十三,加熱器周圍禁止亂放垃圾;
十四,不使用加熱器時應關掉煤氣瓶閥門;
十五,存在下列情況時應立即關掉加熱器:
1.加熱器長時間達不到應有的溫度;
2.燃氣頭使用期間發出間歇性的爆破聲(正常情況下在燃氣熄滅后會有小的聲響);
3.在燃氣頭上黃色標貼的終端連接處聞到瓦斯氣味;
十六,加熱器維修后請將一些防保護裝置復原;
十七,成人和小孩應遠離加熱器的高溫區,以避免燒傷或者衣服著火;
十八,小孩在加熱器范圍內時應背家人悉心監護;
十九,衣服及其他易燃材料不要掛在加熱器上貨放的離加熱器太近。
篇3:戶外工作安全須知
日常工作中,很多行業都涉及戶外工作,如建筑地盤、園藝、貨物儲運、清道夫或修路工人等。雖然他們的工作范圍有很大分別,但他們可能會面對一些相同的危害。如在猛烈的陽光下工作,便會有中暑或患上皮膚癌的危險;若在斜坡上工作便會面對人體下墜的危險;若在水邊工作便會有遇溺的危險等。此外,戶外工作亦會經常遇上一些突發事情,可能會對員工構成危險,現列舉其中一些主要危險及預防方法。
可能遇上的危害
·中暑
香港的夏天是非常炎熱,更加上濕度高,長時間在戶外工作之人員除了要注意工作上之安全外,亦可能會面對中暑危險。
在酷熱環境下,人體需要加強散熱,方法是加速血液流動或出汗。當以上兩種方法都不能滿足人體散熱的需求,便會發生生理崩潰,中暑便在這種情況下產生。
中暑主要可分為四大類:
──熱暈闕(HeatSyncopy)
──熱痙攣(HeatCramps)
──熱衰竭(HeatE*haustion)
──中暑高熱(HeatStroke)
見表
預防方法:
──減少暴露時間
避免長時間在高溫的環境下工作或避免在陽光最猛烈的時段下工作。
──適當休息
在工作一段時間后,應有短暫的休息。休息及午飯時間須處身在陰涼的環境中。
──補充水份及鹽份
工作時須飲用合適飲料,補充失去的水份及鹽份。
──工作服
應穿著合適之工作服及佩戴帽等。
·皮膚癌
見表
戶外工作者須長時間在陽光下工作,若皮膚長時間暴露在陽光下,紫外線便會透過皮膚而傷及身體內細胞組織,令細胞腫脹及皮膚灼傷。若暴曬時間越長,患皮膚癌的機會便會越高。
一般來說白種人患皮膚癌的機會比其他人為高,因非白種人皮膚中的黑色素,能吸收紫外幅射而具有保護作用。
預防方法:
──改變工作程序
──在遮蓋物下工作
──改變工作時間/轉換工作
──使用個人防護衣服/器具/帽
·路邊工作
涉及在路邊的工作,如在公路旁,工作進行中可能會引致意外,如:
──員工被車輛撞倒
──車輛因閃避員工而導致交通意外
──車輛撞著凸出路邊之工具或物料
預防方法:
──在工作范圍圍上鐵馬,及在工作范圍外樹立警告牌
──穿上反光衣工作
──將物件、工具等整齊地擺放,不可伸出鐵馬外
·水邊工作
如需在水邊工作,必須有一套安全預防措施以防止遇溺危險
預防方法:
──在水邊放置水泡等救生設備
──在水邊工作之員工須穿上浮水衣
──避免單獨工作
·惡劣天氣
臺風、暴雨、雷暴等惡劣天氣可對戶外工作者做成工作上的困難,甚致會構成危險。
對于戶外工作者的安全及健康須注意的事項包括:
──認識天文臺有關的氣象警告
──清楚公司對臺風、暴雨等特別安排
──帶備通訊設備,如通話器、流動電話、傳呼機等,并留意電臺的最新消息
──定時和其他人保持聯絡
──發覺情況轉壞時,須立即離開該危險地方及前往安全地方暫避
──避免單獨工作
·斜坡工作
在斜坡上工作如剪草,種樹等工序,員工面對的危險主要是因失足造成滑倒、絆倒,甚至人體下墜等意外。
注意事項:
──工作前須認清楚工作環境是否有潛在危險,如是否有山泥傾瀉的危險
──使用正確的進出途徑到達工作地點,避免攀爬
──如斜坡之斜度可造成員工站立不穩時,可使用安全帶,以防止人體下墜。安全帶須扣在獨立救生繩上。
──穿著合適之安全鞋工作
·生物危害
戶外工作者很多時會接觸或染上真菌、細菌或病毒之泥土、枯木、植物等,從而生病。或會受到蚊、黃蜂、跳蚤等昆蟲滋擾及染上傳染病。
保護方法:
──穿著合適之個人防護衣服
──使用殺蟲劑控制危害
──避免在昏暗的地方工作
·被動物攻擊
動物如蛇、貓、狗、老鼠等可能會對戶外工作之員工造成危險,在工作前須認識工作環境是否可能有蛇或流浪狗支等出沒。
保護方法:
──穿著合適之工作服,如可能有蛇出沒之地方,應穿上長靴
──如有需要可帶備噴霧器,防止流浪狗的攻擊
──避免單獨工作
──如情況不能控制時,應找有關部門處理
總結
戶外工作面對的風險較室內工作為高。除了要面對工作本身帶來的危害外,亦要面對自然環境如天氣、氣溫、陽光等的影響。此外,亦要應付一些突發事件。員工在工作前應對工作本身可帶來的危機有一定程度的認識,并遵守公司訂下的安全及健康工作守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