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制度大全 > 技術檢測崗位職責任職要求

技術檢測崗位職責任職要求

2024-07-25 閱讀 6076

技術檢測崗位職責

檢測技術員北京鑒?認證中心有限公司北京鑒?認證中心有限公司,鑒?1、根據試驗方案,完成測試項目;

2、測試過程中,指導與協調工人完成相關的操作,并確保質量;

3、測試過程中,配合客戶完成合理的測試需求;

4、對實驗設備開展日常維護與保養;

5、嚴格執行公司6S管理相關要求,負責工作區域內的清潔、整理;

6、協助工程師編制測試作業指導書、儀器設備操作規程、測試大綱等;

7、協助工程師完成相關技術規范與要求的編制。

任職需求:

1、大專及以上學歷,風電、機械設計及其自動化、機械電子工程、測控技術和儀器、力學等相關專業;

2、熟練掌握測試相關標準和試驗方法;

3、掌握測試系統與測試設備的操作;

4、具備一定英語閱讀能力;

5、熟練使用Autocad、SolidWorks等制圖軟件以及辦公軟件;

6、具備良好的人際溝通與交流能力,能夠協調人際關系,并按照要求合理安排工作。

技術檢測崗位

篇2:煤泥水檢測工技術操作規程

一、一般規定

1、應經安全和本工種專業技術培訓,通過考試取得資格證后,持證上崗。

2、熟悉選煤廠煤泥水系統工藝流程,掌握采樣理論、采樣基本原則和方法、采樣點布置圖、影響樣樣誤差因素和減少采樣誤差的方法。

3、熟悉掌握稱量工具的使用和維護保養方法。

4、嚴格執行《選煤廠安全規程》、崗位責任制、交接班制度和其它有關規定。

5、上崗時,按規定穿戴好勞保用品。

二、工作前的準備

1、采樣需使用工具,并隨時保持工具清潔。采樣工具在每次采樣前后均應洗刷干凈,以免污染子樣。

2、了解采樣點的環境及所采樣的情況,必要時編寫安全措施并審批。

三、正常操作

1、采樣時必須確認站穩后方可采樣。

2、采取煤泥水樣必須使用專用采樣舀子,并將舀子手柄上的繩子在手上套牢后,才能采取煤泥水樣,嚴禁用小桶直接采取煤泥水樣。

3、在管道采樣時,采樣前應將閥門打開1~3min,待水流正常后再用舀子接取子樣,采完后關閉閥門,所采子樣體積在1.2~2.0L之間;采樣時應注意不使煤泥水濺出采樣器。

4、在水流較急的水渠或管口采取煤泥水時,必須握牢舀子,少量、多次采取煤泥水樣,以防煤泥水濺出采樣器。

5、測定煤泥水固體含量的方法:先將煤泥水產混勻,然后將煤泥水迅速倒入濃度壺(容積為1L)中,濃度壺定量口形成溢流后,立即停止倒入煤泥水,再用清水沖洗干凈濃度壺外殼,將濃度壺向把手側傾斜著拿起,防止壺內煤泥水溢出,等深度壺表面滴水不成線后再進行稱量。根據稱得的濃度重量值查濃度對比表,即得該煤泥水樣的固體含量。或按下計算煤泥水固體的含量。

q=

式中q--------煤泥水的固體含量,g/L;

TRD-------煤泥水真密度,g/cm3;

m-------每升煤泥水質量,g/L。

四、操作后應做的工作

做好原始記錄,并及時把數據給調度室和相關崗位。對采樣工具要進行檢查維護保養,為下次采樣做準備。

篇3:強夯地基處理檢測技術安全交底

技術、安全交底紀錄施工單位:年月日工程名稱交底部位強夯地基檢測共5頁第1頁安全交底內容:安全安全目標:死亡事故0重傷事故0輕傷事故0職業病發生率≦1‰重大火災事故0重大機械設備事故01)項目主管全面負責現場安全工作。2)載荷試驗組裝、拆卸時,一定要注意安全,大梁保持水平,支架對稱,工作人員戴安全帽。3)施工人員必須明確分工,各負其責,各崗位人員必須執行本崗位的有關安全操作規程。4)施工中應注意用電安全,各種用電線路不得互相糾纏,且不得在地下亂鋪。5)施工現場應有明確標識,杜絕外來人員進入施工現場。6)試驗過程中,特別是加載過程中,小心觀測載荷梁的變化,如有異常現象,應立即采取措施,保障試驗安全運行。7)試驗人員在試坑內必須佩戴安全帽,試驗過程認真負責,不得睡、看書等。施工過程危害及控制措施序號活動/場所/設施危險源可能導致事故控制措施1現場管理/現場/機械機械傷害安全交底不全人員傷害觸電車輛傷害扭傷、挫傷等禁止無關人員進入現場施工現場有專人指揮完善安全技術交底未按要求進行安全檢查物體打擊觸電高處墜落等每天檢查工程施工安全工作,每周召開工程安全會議一次,定期進行安全檢查施工人員不戴安全帽違反安全技術措施機械傷害觸電高處墜落等所有施工人員均戴安全帽,并進行安全教育嚴格執行機械的操作規程,操作人員遵守安全規定操作員無證上崗特種作業人員無證上崗人員傷害機械傷害觸電登記施工人員上崗證登記特種作業人員上崗證2鉆機操作/現場/鉆機鉆機行走不穩樁機行走傾倒物體打擊人員傷害所有施工人員均戴安全帽鉆機行走時,平整場地清理地面上的障礙物,施工過程中如遇大風,采取措施確保鉆機安全鉆架裝拆樁架拆卸安裝高空墜落所有施工人員均戴安全帽,高空作業系安全帶鉆機運行連接不牢固樁機行走傾倒物體打擊等所有施工人員均戴安全施工機械及配套機具等在確認完好后方準使用,并由專人負責維護使用3鋼筋籠制作/現場/電焊機施工人員防護不到位焊光傷人等配備防護電焊防護用具電纜隨意擺放挪動電纜觸電電纜電纜接頭應牢固可靠,并做好絕緣包扎、保護絕緣強度,不得承受張力,挪動電纜應戴絕緣手套,注意防止電纜摩損漏電水泥槽攪拌機械傷害等操作人員應穿戴防護用品,非操作人員不得靠近注漿地點技術負責人:交底人:接交人:技術、安全交底紀錄施工單位:年月日工程名稱交底部位強夯地基檢測共5頁第2頁環保管理目標:噪聲及污染物放符合地方環保規定符合率100%

垃圾分類棄置符合率100%

資源(水、電、原材料)消耗在定額標準范圍內達標率100%環境因素辯識及控制措施序號活動/產品/服務潛在環境因素可能導致環境因素控制措施1場地整平建筑垃圾排放污染土地按指定地點堆放2鉆機操作/噪聲排放噪聲排放影響居民休息影響居民休息控制測試,減少開機次數,夜間不施工3水泥進場/垃圾出場揚塵粉塵揚灰水泥運輸表面覆蓋建筑垃圾運輸表面覆蓋4注漿/水泥漿污水排放污水排放漿液流出設沉淀池,清污分流5機械使用/鉆機油料/漏油污染土地污染土地施工現場使用和維修機械時,應有防滴漏措施,嚴禁將機油等滴漏于地表廢油收集存放6原材料使用/下腳料浪費資源浪費資源節約使用,回收堆放減少損耗7現場清理/垃圾建筑、生活垃圾污染土地施工現場應設合格的衛生環保設施,施工垃圾集中分類堆放,嚴禁垃圾隨意堆放和拋撒8生活用火火災發生污染大氣安全用火,明確用火制度現場文明施工措施1做好上下班的交接配合,料具按規定堆放整齊。2做好各工序施工之間的協調配合。3保持場容場貌整潔,隨時清理建筑垃圾。技術負責人:交底人:接交人:技術、安全交底紀錄施工單位:年月日工程名稱交底部位強夯地基檢測共5頁第3頁技術交底內容:1、工程概況2、檢測工作量布置根據委托要求,本次檢測工作量為18組復合地基載荷試驗。檢測工作量表1工號強夯能級載荷數量(組)設計承載力特征值最大加載量備注3、試驗方法與技術要求3.1強夯地基載荷試驗3.1.1載荷試驗組裝a、準確定出試驗點位試驗加荷方法采用分級維持荷載沉降相對穩定法(慢速法),壓重平臺反力裝置。b、承壓板為正方形,面積為1.0m2,承壓板具有足夠剛度。承壓板底面標高應與終夯面及設計基礎底標高相適用。技術負責人:交底人:接交人:技術、安全交底紀錄施工單位:年9月5日工程名稱交底部位強夯地基檢測共5頁第4頁c、準確定出試驗點位,開挖試驗基坑,試驗基坑寬度不應小于承壓板寬度的三倍,保持試驗土層的原狀結構和天然濕度,在擬試壓表面用不超過20mm厚的粗砂或者中砂找平。d、加荷裝置采用100T油壓千斤頂,荷載可用連于千斤頂的壓力表測定油壓,根據千斤頂率定曲線換算成荷載,或柱式測力傳感器測量荷載,荷載的量測精度應達到最大荷載的1%。沉降采用百分表量測。步驟:①放置載荷板,載荷板上放置一臺100t千斤頂,使千斤頂的合力通過試驗點,千斤頂通過高壓油泵供油加載,加載數值通過千斤頂上的油壓傳感器傳輸的數據在靜載荷儀器上控制,使得載荷板的中心與大梁中心、千斤頂中心保持一致,并與載荷作用點相重合;②在載荷板上兩個方向對稱安置4個沉降測定點,并在沉降測定點上安裝百分表觀測。基準梁的支點應設在試坑之外。③吊放大梁,千斤頂等;④吊放反力裝置。3.1.2加荷等級及觀測方法:根據試夯要求及相關規范規定,最大加載為設計承載力特征值的2.5倍,各工號分級荷載列表如下:強夯地基載荷試驗分級荷載一覽表表2強夯區域累計荷載(kPa)1級2級3級4級5級6級7級8級9級10級62.5125187.5250312.5375437.5500562.562562.5125187.5250312.5375437.5500562.562562.5125187.5250312.5375437.5500562.562562.5125187.5250312.5375437.5500562.562562.5125187.5250312.5375437.5500562..1.2.1試驗步驟每級荷載施加后,間隔10、10、10、15、15min各測讀一次沉降,以后每隔30min測讀一次,當連續2小時每小時沉降量小于0.1mm時,可認為沉降已達相對穩定標準,施加下一級荷載。3.1.2.2試驗終止條件,載荷試驗當出現下列現象之一時,可終止試驗:a、承壓板周圍的土出現明顯側向擠出;b、本級荷載的沉降量大于前級荷載的沉降量的2.5倍,載荷與沉降(p~s)曲線出現明顯陡降;c、在某級荷載下24小時沉降速率不能達到相對穩定標準;d、總沉降量與承壓板寬度或直徑之比大于或等于0.06。技術負責人:交底人:接交人:技術、安全交底紀錄施工單位:年9月5日工程名稱交底部位強夯地基檢測共5頁第5頁3.1.2.3卸載等級卸載級數可為加載級數的一半,即5級,等量卸荷,每卸一級間隔半小時,測讀回彈量,待卸完全部荷載后,應繼續觀測3小時。載荷試驗卸載等級:缷荷等級一二三四五技術負責人:交底人:接交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