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制度大全 > 急診科醫院感染管理制度

急診科醫院感染管理制度

2024-07-25 閱讀 7266

急診科醫院感染管理制度

1、急診科應與曾通門診分開,自成體系,設單獨入口

2.、認真貫徹執行醫院感染管理相關的法律法規、技術規范、標準和各項制度,制定并落實醫院感染管理的規章制度、規范和流程。

3.急診科主任為感染管理第一責任人,成立醫院感染管理責任制,各級各類人員明確在預防和控制醫院染管理工作中的責任并切實履行職責。

4、成立感染管理小組,定期對本科室醫院感染管理質量進行檢查,每季度召開會議,進行醫感相關知識學習一次。

5、建立預檢分診制度,發現傳染病人或疑似傳染病人,應指定隔離診室診治,已被污染的區城及時消毒。

6、工作人員上班時著裝規范,嚴格執行手衛生,給病人檢查及操作前后應洗手或用速干手消毒液消毒

7.保持各診室內空氣流通,定時開窗通風;地面物表每日清潔消毒,被血液、體液污染后及時消毒。

8、嚴格守無菌技術操作原則,凡侵入性診療用物,均做到一人一用一滅菌;與病人皮膚直接接觸的物品,應一人一用一消毒,干燥保存。

9.使用中的消毒液保持有效濃度,根據其性能定期監測并有記錄;定期對消毒滅菌效果進行監測,符合要求。注射用小包裝皮膚消毒液使用時間不超過7天。

10、一次性使用醫療用品在消毒滅菌有效期內使用,不得重復使用,使用后應分類放置。

11、不同區域等使用的清潔工具(抹布、拖把等)標識明顯,實行顏色標記,定點放置,分別清洗消毒,不得交叉使用。

12、1)各種急診監護儀器的表面根據耐受情況選擇合適消毒液,每日清潔消毒1次,遇污染后及時清潔和消毒。2)診療桌,診療椅、診療床等每天清潔,物體表面如電腦鍵盤、鼠標等應每日清潔,必要時用50gL含氯消毒劑擦拭。3)當地面受到患者血液、體液等明顯污染或其他可疑污染時,對于含少量血體液(<10n1)等物質濺污,可先用吸濕材料將其清除,如污漬已干涸,可使用500mg/L含氯消毒液擦去,然后使用含消毒液的抹布擦拭污染表面,作用30min。對于被血體液(>10m1)等污染的物體表面,用含有效氯2000-5000g/L消毒液的抹布覆蓋。4)一般診療用品如血壓計、聽診器應保持清潔,每日使用后用75%乙醇或500mg/L有效氯溶液消毒,血壓計袖帶每周清洗消毒一次,被血液、體液污染后,應立即清潔消毒晾干備用。

13,醫療廢物的處置應遵循《醫療廢物管理條例》、《醫療衛生機構醫療廢物管理辦法》和《醫療廢物分類目錄》的有關規定,規范醫療廢物分類、收集、轉運等交接登記工作,實行雙簽名,交接登記保存三年以上。

門、急診醫學科消毒隔離制度

一、在實施標準預防的基礎上,根據門診病人就醫特點以及疾病不同的傳播途徑采取相應的消毒隔離措施。

二、嚴格預檢、分診制度,發現傳病人或疑似傳染病患者到指定隔離室診治,并做好必要的隔離和消毒

三、接觸每一例患者前后應洗手或進行手消毒,所有診室必須設置流動水、洗手液、速干手消毒液,干手紙巾,嚴格手套使用指征,禁止戴手套使用手消毒液。

四、各診室應定時通風,每日診療結束后進行空氣消毒,做好消毒記錄。

五,診療桌,診療椅、診療床等每天清潔,物體表面如電腦鍵盤、鼠標等應每日清潔,必要時用50gL含氯消毒劑擦拭。

六、當地面受到患者血液、體液等明顯污染或其他可疑污染時,對于含少量血體液(<10n1)等物質濺污,可先用吸濕材料將其清除,如污漬已干涸,可使用500mg/L含氯消毒液擦去,然后使用含消毒液的抹布擦拭污染表面,作用30min。對于被血體液(>10m1)

等污染的物體表面,用含有效氯2000-5000g/L消毒液的抹布覆蓋污染物上吸附清除后用200mg/L含消毒液漫泡的抹布以污染表面為中心,由外向內擦拭物體表面,作用30min。消毒過程有記錄。

七、一般診療用品如血壓計、聽診器應保持清潔,每日使用后用75%乙醇或500mg/L有效氯溶液消毒,血壓計袖帶每周清洗消毒一次,被血液、體液污染后,應立即清潔消毒晾干備用

八、所有急救器村必須在消毒有效期內使用,做到一人一用一消毒或滅菌,并且清潔保存。消毒用含氯消毒液現配現用,每日監測,在規定時間內使用。注射用小包裝皮膚消毒液使用時間不超過7天。九、診療過程中產生的醫療廢物置雙層黃色型料袋中,進行有效封口后由專人密閉運送。嚴格做好醫療廢物的分類收集。密閉轉運、無害化處理和交接、登記等工作。

篇2:醫院門診急診醫院感染管理制度

醫院門、急診的醫院感染管理制度

一.嚴格遵守醫院感染管理制度和消毒隔離制度。

二.醫院急診科室應與普通門診分開,發熱呼吸道門診、腸道門診分開,自成體系,設單獨出入口和隔離診室,建立預檢分診制度,發現傳染病人或疑似傳染病,應到指定隔離診室診治,并及時消毒。

三.腸道門診應做到診室、人員、時間、器械固定;掛號、侯診、取藥、病歷、采血及化驗、注射等與普通門診分開,腸道門診必須設立專用廁所。

四.各診室、大廳要保持清潔衛生,每日清潔消毒二次,發現污染及時消毒。

五.各診室應有流動水洗手設備,或備有手消毒設施。

六.急診搶救室及平車、輪椅、觀察床、座椅等應每日定時消毒,被血液、體液污染時應及時消毒處理。

七.急診搶救器材應在消毒滅菌的有效期內使用,一用一消毒或滅菌。

篇3:八一醫院急診科醫院感染管理制度

第一醫院急診科醫院感染管理制度

1、醫護人員必須嚴格執行各項消毒隔離措施,無菌操作前衣帽整齊,戴口罩并洗手。

2、醫護人員如有特殊感染不得進入治療室或進行無菌操作。

3、進入人體組織或器官的醫療器械必須滅菌,注射器、輸液器應一人一針一管,用后按要求統一回收無害化處理。

4、凡疑為特殊感染敷料、廢棄物及一次性無菌手套、棉簽等醫用垃圾應裝入黃色垃圾袋內封閉,醫院統一回收無害化處理。

5、治療室每日用空氣消毒機或紫外線燈進行消毒,每月空氣培養一次,拖布專用并有標志,每日擦拭地面;冰箱每周除霜一次,不得存放私人物品。

6、治療車上層為清潔區,下層為污染區,止血帶一人一用,用后含氯消毒液浸泡消毒,晾干備用。

7、地面及床頭桌濕式擦拭,并濕式掃床,一桌一布,一床一套,用后用含氯消毒液浸泡消毒。拖布標記明確,清洗后懸掛晾干。

8、碘伏、酒精注明日期和時間,每周更換兩次,容器每周滅菌兩次。

9、無菌物品與非無菌物品應分開放置,并有明顯標志和日期,有效期為一周,開啟的無菌包有效期為4小時,已抽取的藥液有效期為2小時。

10、醫護人員應了解消毒劑的性能及作用、有效濃度及作用時間,配制方法,使用中的消毒液應保持有效濃度,定期更換及監測。

11、呼吸機管路應專人專用,使用中的管路定期更換,按規定進行消毒處理。

12、霧化藥杯及口服藥杯做到一用一消毒,用畢應用含氯消毒劑浸泡消毒,清洗后擦干備用。

13、氧氣管專用,使用中的氧氣濕化瓶每日更換無菌水,用畢終末消毒,干燥備用。

14、體溫表做到一用一消毒,用含氯消毒劑浸泡消毒后干燥備用。

15、血壓計及聽診器用75%酒精擦拭,袖帶用含氯消毒劑浸泡消毒,清洗晾干后備用。如被血液及體液污染應隨時清洗消毒。

16、床單位終末消毒:①清理床頭桌及壁柜,并用含氯消毒劑溶液擦拭床頭桌、床頭檔及壁柜。②臭氧(或三氧機)消毒床墊及被褥。③各種儀器用75%酒精擦拭并保持其備用狀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