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職責大全 > 八一醫院急診科醫院感染管理制度

八一醫院急診科醫院感染管理制度

2024-07-09 閱讀 9183

第一醫院急診科醫院感染管理制度

1、醫護人員必須嚴格執行各項消毒隔離措施,無菌操作前衣帽整齊,戴口罩并洗手。

2、醫護人員如有特殊感染不得進入治療室或進行無菌操作。

3、進入人體組織或器官的醫療器械必須滅菌,注射器、輸液器應一人一針一管,用后按要求統一回收無害化處理。

4、凡疑為特殊感染敷料、廢棄物及一次性無菌手套、棉簽等醫用垃圾應裝入黃色垃圾袋內封閉,醫院統一回收無害化處理。

5、治療室每日用空氣消毒機或紫外線燈進行消毒,每月空氣培養一次,拖布專用并有標志,每日擦拭地面;冰箱每周除霜一次,不得存放私人物品。

6、治療車上層為清潔區,下層為污染區,止血帶一人一用,用后含氯消毒液浸泡消毒,晾干備用。

7、地面及床頭桌濕式擦拭,并濕式掃床,一桌一布,一床一套,用后用含氯消毒液浸泡消毒。拖布標記明確,清洗后懸掛晾干。

8、碘伏、酒精注明日期和時間,每周更換兩次,容器每周滅菌兩次。

9、無菌物品與非無菌物品應分開放置,并有明顯標志和日期,有效期為一周,開啟的無菌包有效期為4小時,已抽取的藥液有效期為2小時。

10、醫護人員應了解消毒劑的性能及作用、有效濃度及作用時間,配制方法,使用中的消毒液應保持有效濃度,定期更換及監測。

11、呼吸機管路應專人專用,使用中的管路定期更換,按規定進行消毒處理。

12、霧化藥杯及口服藥杯做到一用一消毒,用畢應用含氯消毒劑浸泡消毒,清洗后擦干備用。

13、氧氣管專用,使用中的氧氣濕化瓶每日更換無菌水,用畢終末消毒,干燥備用。

14、體溫表做到一用一消毒,用含氯消毒劑浸泡消毒后干燥備用。

15、血壓計及聽診器用75%酒精擦拭,袖帶用含氯消毒劑浸泡消毒,清洗晾干后備用。如被血液及體液污染應隨時清洗消毒。

16、床單位終末消毒:①清理床頭桌及壁柜,并用含氯消毒劑溶液擦拭床頭桌、床頭檔及壁柜。②臭氧(或三氧機)消毒床墊及被褥。③各種儀器用75%酒精擦拭并保持其備用狀態。

篇2:五一醫院急診科搶救室管理制度

第五醫院急診科搶救室管理制度

一.根據搶救需要合理安排護士,保證搶救工作正常運轉。

二.搶救器械與藥品應嚴格管理。值班人員應熟悉各類器械、藥品性能及使用方法,定期檢查,及時補充,并隨時處于應急狀態。

三.遇有大批外傷或中毒病人應立即向領導匯報,并積極組織搶救。

四.搶救工作結束后,搶救室應徹底清掃、消毒。

五.做好登記及搶救記錄,保存有關資料。對疑難病例及時討論分析,提出對策。

篇3:附院急診科工作制度

附屬醫院急診科工作制度

1、急診科必須24小時開診,隨時應診,節假日照常應診。工作人員必須明確急救工作性質、任務,嚴格執行首診負責制和搶救規則、程序、職責、制度及技術操作常規,掌握急救醫學理論和搶救和技術,實施急救措施以及搶救制度、交接班制度、查對制度、觀察室工作制度、病歷書寫制度、查房會診制度、消毒隔離制度,嚴格履行各級各類人員職責。

2、值班護士不得離開接診室。急診患者就診時,值班護士應立即通知有關科室值班醫師,同時予以一定處置(如測體溫、脈搏、血壓等)和登記姓名、性別、年齡、住址、來院準確時間、單位等項目。值班醫生在接到急診通知后,必須在5-10分鐘內接診患者進行處理。對拒絕來急診科診治患者或接到急診通知后10分鐘不到的醫師,急診科護士隨時通知醫務科、門診部或總值班室,與有關科室負責人聯系,查清原因后予以嚴肅處理。

3、臨床科室應選派技術水平較高的醫師擔任急診工作,每人任期不得少于6個月,實習醫師和實習護士不得單獨值急診班。進修醫師經科主任同意報醫務科、門診部批準,方可參加值班。

4、急診科各類搶救藥品、器材要準備完善,由專人管理,放置固定位置,經常檢查,及時補充更新、修理和消毒,保證搶救需要。

5、對急診患者要有高度的責任和同情心,及時正確、敏捷地進行救治,嚴密觀察病情變化,做好各項記錄,疑難、危重癥患者應在急診科就地組織搶救,待病情穩定后再護送病房。對需立即進行手術治療的患者,應及時送手術室進行手術。急診醫師應向病房或手術醫師直接交班。任何科室或個人不得以任何理由或借口拒收急、重、危癥患者。

6、急診患者收入急診觀察室,由急診醫師書寫病歷,開好醫囑,急診護士負責治療,對急診患者要密切病情變化并做好記錄,及時有效的采取治療措施。觀察時間一般不超過3天,最多不超過一周。

7、遇重大搶救患者需通知醫務科、護理部、門診部、有關領導親臨參加指揮。凡涉及法律糾紛的患者,在積極救治的同時,要積極向有關部門報告。

附:急診范圍:

1)急性外傷、腦處傷、骨折、脫臼、撕裂傷、燒傷等、

2)急性腹痛;

3)突發高熱、呼吸、血壓、心率(律)及神志明顯異常者;

4)突然出血、吐血、有內出血征象、流產、小兒腹瀉、嚴重脫水及休克者;

5)有抽風癥狀或昏迷不醒者;

6)耳道、鼻道、咽部、眼內、氣管、支氣管及食道中有異物者;

7)眼睛急性疼痛、紅腫或急性視力障礙;

8)頰面青紫、呼吸困難者;

9)中毒、服毒、刎頸、自縊、淹溺、觸電者;

10)急性尿閉;

11)發病突然,癥狀劇烈,發病后病情迅速惡化者;

12)烈性傳染病可疑者;

13)急性過敏性疾病;

14)其他經醫師認為合乎急診搶救條件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