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制度大全 > 防火防爆禁煙管理制度

防火防爆禁煙管理制度

2024-07-25 閱讀 8669

防火防爆禁煙管理制度

1目的

為了預防火災和減少火災危害,保護職工人身和公司財產安全,特制定本制度。

1.范圍

本制度適用于公司所有分廠、部門的防火防爆管理。

2.管理

3.1任何人發現火災時,都應當立即報警,報警電話號碼119.

3.2禁止在具有火災、爆炸危險的場所使用明火,因特殊情況需要使用明火作業的,要辦理動火手續。

3.3全廠實行禁煙。

3.4廠房布置、建筑結構、電氣設備的選用、安裝及有關的安全設施,必須符合《建筑設計防火規范》、《建筑物防雷設計規范》、《電氣裝置安裝工程爆炸和火災危險環境電氣裝置及施工驗收規范》等規范、規程的有關要求。

3.5工藝裝置上應設置超溫、超壓等檢修儀表、報警(聲、光)和安全聯鎖裝置等設施。設置可燃氣體濃度檢測、報警器,其報警信號

值定在該氣體爆炸下限的20%以下。

3.6放空管的出口處應設置阻火器,在便于操作的地方設置截止閥。放空管最低處應碰接惰性氣體(蒸汽)管接頭。放空管高出建筑物2

米以上,但應在避雷裝置的保護范圍之內。

3.7輸送易燃物料時,控制適當的流速,避免產生靜電。

3.8使用符合國家規定的消防器材。消防器材要設置在明顯、取用方便又較安全的地方。

3.9機動車輛進入易燃易爆生產區和易燃易爆化學品庫區、罐區,必須配裝阻火器或采取其它安全措施。

3.10嚴禁使用汽油等易燃易爆揮發液體擦洗設備和衣服等。使用

過的油棉紗、油紙等易燃的擦洗材料,放入不可回收的固體廢棄物容

器內,由環保部門定期清除。

3.11易燃易爆物品應貯存在專用倉庫內。辦公室和更衣箱(室)

內不準存放酒清等易燃、可燃液體。

3.12易燃易爆場禁止使用撞擊易產生火花的工具。

3.13易燃易爆場所禁止使用撞擊易產生火花的工具。

3.14嚴禁在防火間距、消防通道內搭設建筑、構筑物或堆放各類物資。

3.15嚴禁在防爆區內拍照和使用手機。

篇2:消防防火防爆禁煙管理制度

1目的

為加強加油站消防、防火、防爆、禁煙管理,貫徹消防工作“預防為主、防消結合”的方針,堅持“誰主管、誰負責”的原則,制定本制度。

2適用范圍

適用于加油站范圍內的所有基層單位和從業人員。

3職責

3.1專職安全管理員負責組織本制度的審核、修訂,負責本制度執行情況的檢查,組織義務消防隊并定期進行演練,制定相關管理臺帳。

3.2主要負責人為本單位消防、防火、防爆、禁煙管理第一責任人。

3.3加油站所有從業人員都有維護消防安全,保護消防設施,預防火災,報告火警和參加滅火的義務。

4控制程序

4.1加油站禁煙(火)區

加油站經營區:加油區、卸油區、油罐區

加油站辦公區:辦公室、會議室、接待室、洗手間等。

加油站其他區域:配電室、便利店、廚房、綠化帶。

4.2預防

4.2.1著火源的控制與消除

4.2.1.1加熱用火

加熱易燃液體時,應盡可能避免采用明火而改用蒸汽等加熱。若在高溫反應或蒸餾操作中,須使用明火或煙道氣時,燃燒室應與設備分開或隔離,封閉外露明火,并定期檢查,防止泄漏。

4.2.1.2檢修動火

禁火區除生產用固定火源外,所有動火作業必須按照《動火作業安全管理規定》辦理動火證。

4.2.1.3?流動火花和飛火

a.?在易燃易爆區域和貯罐區等地點嚴禁電瓶車進入。

b.?允許車輛進入的區域,車輛排氣管上必須裝有火星熄火器等安全裝置。

c.?在加油站區域內嚴禁吸煙。

d.?在易燃易爆區域,禁止穿著不符合靜電安全要求的化纖工作服。

4.2.1.4其它火源

1.?防止易燃易爆物料與高溫設備、管道表面相接觸,可燃物的排放口應遠離高溫表面。

2.?嚴禁在高溫管道和設備上烘烤衣服或放置可燃化學品。

3.?避免摩擦撞擊產生火花和危險溫度。

4.?消除電氣火花和危險溫度。

5.?根據爆炸和火災危險場所的區域等級和爆炸性物質的性質,對分廠內的電氣動力設備、儀器儀表、照明裝置和電氣線路等,分別采用防爆、封閉、隔離等措施。

4.2.1.5導除靜電

1.?生產、貯存和裝卸可燃氣、液體的設備和管道應有導靜電接地裝置。

2.?空氣分離裝置、保冷箱及其箱內設備管道應有導靜電接地裝置。

3.?用空氣干燥、摻合、輸送可燃物料的設備及管道應有導靜電接地裝置。

4.?在絕緣管道上配置的金屬附件應有導靜電裝置。

5.?防止雷電火花,根據工業建筑物和構筑物的等級,采取相應的防雷措施。

4.2.2工藝過程的安全控制

4.2.2.1采用安全合理的工藝過程

a.?按物質的危險性采取相應的措施,通過工藝改革以火災爆炸危險性小的物質替代危險性大的物質,以減小火災爆炸的危險性。

b.?系統密閉及負壓操作,設備應盡可能無泄漏。

c.?生產過程實現連續化和自動控制,以有利于安全生產。

d.?在生產過程中,采用惰性介質保護。

e.?加強作業場所的通風。

4.2.2.2加強工藝參數控制,正確控制各種工藝參數,防止超溫、超壓和溢料、跑料。

4.2.3其他預防措施

4.2.3.1建筑物的防爆應有以下措施:

a.?生產裝置的平面布置及防火間距按《化工企業設計防火規定》執行。易燃生產裝置與生產用固定火源的距離不得少于30米。

b.?生產過程中有易爆物質或壓力容器的廠房應采用敞開式或半敞開式建筑,泄壓比應符合要求。

c.?散發可燃氣體的廠房應有防火花地面和良好的通風設備。

d.?對安裝有能散發可燃氣體的采暖管道、散熱器等表面接觸能發生燃燒爆炸的機器設備和管道的廠房,應采用不循環的熱風采暖技術。

e.?安裝一類防火防爆設備的生產場所應有可燃氣體濃度檢測報警器。

4.2.3.2設備防爆及防止爆炸擴展應有以下措施:

a.?對因反應物料爆聚、分解造成超溫、超壓,能引起火災爆炸危險的設備,應有報警裝置,應有手動、自動緊急泄壓、排放等措施。

b.?對突然超壓或瞬間分解爆炸危險的設備,應裝防爆板,有條件的操作室應有防爆墻。

c.?生產和貯存有壓可燃氣體的設備,應設置封閉式安全閥。

d.?可燃氣體輸送管線和放空管的末端,必須安裝阻火器、水封和防靜電裝置。

e.?受壓設備和盛裝易燃物質的設備之間應有一段安全距離(大于30米),距離不夠的必須設防爆墻。

4.2.3.3可燃氣體排放要求

1.?可燃氣體的排空管應高于有人操作的設備2米以上。

2.?靠建筑物的排空管應高于建筑物兩米以上。

3.?排空管必須在避雷器的有效范圍內,且盡可能避免雷雨時排空。

4.3組織

a.?加油站實行消防區域負責制,根據工作需要和成員的具體條件加以適當分工,建立必要的會議、匯報、防火檢查及學習培訓制度,不斷提高業務能力。

b.?劃分防火責任區,指定區域防火負責人,明確職責,并落實防火任務,加油站的行政領導為加油站的防火負責人,負責所管轄區內的防火工作。

c.?加油站應建10-15人的義務消防隊,其隊員由年齡在18-35歲的站內員工組成,名單報專職安全管理人員存檔。

d.?加油站專(兼)職消防安全員必須認真貫徹“預防為主、防消結合”的消防工作方針,切實做好加油站的防火、滅火、救援工作。

e.?加油站防火負責人的確定及變動應報當地消防監督機關備案。

f.?加油站出資建立的兼職消防隊由加油站自行管理,并接受公安消防的領導和地方政府的領導。

g.?加油站專(兼)職消防安全員要積極參與地方政府組織的消防培訓活動,加強加油站義務消防隊的業務技術水平,并定期進行考核,確保義務消防隊的搶險救援能力。

h.?加油站專(兼)職消防安全員要根據“預防為主、防消結合”的消防安全工作方針,定期深入區域內進行防火檢查。發現火災隱患應及時通知有關部門領導,并采取防范措施,建立健全防火檔案。

i.?加油站專(兼)職消防安全員應開展有針對性的消防宣傳教育活動,普及消防常識,推動消防安全制度的貫徹落實。

j.?加油站消防組織機構以加油站安委會組織機構為準。

4.4設施

4.4.1規劃與設計

1.?加油站消防設施規劃作為加油站消防規劃的一部分,應納入加油站總體建設規劃。加油站消防設施建設應當與加油站建設同步進行。

2.?加油站消防設施規劃編制應包括:站內消防設施現狀圖、站內消防設施規劃圖、站內消防設施近期建設規劃圖、站內消防設施規劃說明書、基礎資料和附件。

4.4.2管理與維護

a.?新、改、擴建的建筑工程項目必須按照消防法律、法規的技術規范要求進行防火設計,安裝、配置建筑消防設施,并報公安機關審批。

b.?建筑工程投入使用后,建筑物的使用者或各單位的管理者須建立消防設施日常檢查維修保養制度,負責日常檢查維修保養。

c.?加油站安全領導小組應對建筑消防設施的日常使用和維護保養進行監督管理,保證建筑消防設施的正常運行。

d.?加油站內消防器材的維護和保養由各加油站負責,各自區域內的消防設施發現有損壞或其它問題時,應及時與上級安全部門或相關單位聯系修復。

e.?加油站需要安裝消防設施時,應先向上級安全部門提出書面申請,經批準并征得相關部門同意后,方可安裝。

f.?加油站應保證消防設施的供水系統完好,管網暢通,并加強與上級安全部門的聯系,發生事故時全力確保水源供應。

g.?非因火災事故或未經安全部門的允許,禁止任何單位和個人擅自啟用加油站消防設施。

4.5臺賬管理

4.5.1?消防會議臺賬

1.?每年不定時召開消防安全會議,總結消防工作,并布置下一步消防工作的開展計劃。

2.?會議決定的事項一定要落實,并定期檢查落實情況。

3.?記錄內容要包括每一次會議參加人員的姓名、時間、會議地點、會議內容、會議決定的事項。

4.5.2巡查臺賬

1.?加油站要定期組織對區域內消防工作進行巡查。

2.?巡查不能走形式,要切實地查出問題,及時整改。

3.?記錄內容應包括每一次巡查參加人員的姓名、時間、地點、內容、巡查出的問題及整改情況,整改人要簽字。

4.5.3防火檢查臺賬

1.?加油站要定期進行防火檢查,對檢查出的問題要及時整改。

2.?記錄內容應包括每一次檢查的參加人員姓名、時間、地點、內容、檢查出的問題及整改情況。整改人要簽字。

4.5.4動火臺賬

a.?對轄區內的每一次動火都要經過分析室分析取樣,合格并取得動火證之后才能動火。

b.?記錄內容應包括每一次動火的過程、動火人員姓名、時間、地點、動火之前消防器材的準備以及動火原因等,都必須記錄在案。

4.5.5火災隱患整改臺賬

1.?對轄區內的火災隱患要做出詳細的整改措施,做到有患必改。

2.?記錄內容應包括發現隱患的地點、什么原因,什么時候檢查到、什么時候整改完畢以及整改效果等,整改人要簽字。

4.5.6消防獎懲臺賬

a.?對在消防工作中有突出貢獻或者成績顯著的個人,應當予以獎勵。反之則懲罰。

b.?記錄內容應包括什么原因受獎(受罰)、受獎(受罰)的時間等,都要有詳細的記錄。

4.5.7?建筑消防設施定期檢查臺賬

1.?對加油站內建筑消防設施要進行定期的檢查,對有問題的消防設施要進行及時的維修或更換。

2.?記錄內容應包括每一次檢查參加人員的名單、時間、建筑名稱、檢查出的問題及維修、更換情況,維修或更換人要簽字。

4.5.8火災事故臺賬

a.?對加油站內的每一次火災事故都要進行原因分析、總結教訓。

b.?記錄內容應包括火災事故的時間、地點、經過、傷亡損失、事故原因及總結的教訓。

4.5.9消防安全宣傳教育培訓臺賬

1.?對加油站內的員工要定期進行消防安全宣傳教育培訓,加強員工們的消防安全意識,提高員工們的消防安全技能,使每一位員工都具有較強的處置初步火災事故的能力。

2.?記錄內容應包括消防安全宣傳教育培訓的內容、時間、地點、參加人員及效果,考過試的還要有分數記錄,授課人要在記錄上簽字。

4.6演練與搶險

4.6.1?演練

1.?加油站應按照滅火和搶險救援預案,每年至少進行兩次演練。

2.?演練的同時要結合實際,不斷完善預案。

3.?其他崗位要結合本崗位實際,參照相應的搶險救援方案,每年至少組織一次演練。

4.?消防演練時,應當設置明顯標識并事先告知演練范圍內的人員。

4.6.2?搶險

a.?加油站應成立應急搶險救援指揮機構,對機構人員的設置要做出確定,分工要明確。

b.?加油站若出現火災事故,應立即啟動應急搶險救援指揮機制,并且指揮機構里的人員要根據各自的分工完成任務,達到搶險救援的最佳效果。

c.?加油站消防應急救援指揮部遵照《×××公司化學事故應急預案》設置、建立機構。

4.7對吸煙行為處理

4.7.1加油站員工違反規定,在禁煙區內吸煙,罰款500元;中層管理人員在禁煙區抽煙一次罰款1000元,加油站領導禁煙區抽煙一次罰款2000元。對違章吸煙三次(含三次)以上將予以除名。

4.7.2外來施工隊在公司禁煙區內吸煙的個人,罰款500元,并罰所在單位200元。外來學習培訓人員、聯系洽談工作業務人員、外單位駕駛員、臨時工等,在禁煙區內吸煙,每人/次罰款200元。與上述人員有業務工作聯系,并負有管理職責的單位、分廠應及時向他們講清公司禁煙規定,若未向他們作交代而發生違章吸煙,罰接待單位200元。

4.7.3各單位行政管理責任區發現煙頭的,每個煙頭罰該單位100元。

5相關文件

5.1《倉庫防火安全管理規則》公安部[1990]第6號令

5.2《中華人民共和國消防法》

5.3《罐區安全管理制度》

5.4《石油化工企業設計防火規范》

5.5《安全作業管理制度》

5.6《化學事故應急救援預案》

6相關記錄

篇3:防火防爆禁火禁煙管理制度

1目的

為加強公司防火、防爆、禁火、禁煙管理,貫徹消防工作“預防為主,防消結合”的方針,堅持“誰主管,誰負責”的原則,制定本制度。

2適用范圍

本制度適用于公司范圍內的所有部門和從業人員。

3法律依據

3.1《中華人民共和國安全生產法》(主席令第70號)

3.2《中華人民共和國消防法》(主席令第6號)

3.3《四川省安全生產條例》

3.4《四川省消防條例》

3.5《進一步加強安全生產工作的決定》(國發[2004]2號)

3.6《危險化學品從業單位安全標準化通用規范》(AQ3013-2008)

4職責

4.1安全環保科負責組織本制度的審核,修訂,負責本制度執行情況的檢查,組織并進行定期演練。

4.2各單位第一負責人為本部門防火、防爆、禁火、禁煙管理第一負責人。

4.3公司所有從業人員都有維護消防安全,保護消防設施,預防火害,報告火警和參加滅火的義務。

5控制程序

5.1分類

生產過程物質火災危險性分類:按照在生產過程中使用或產生的物質,分為甲、乙、丙、丁、戊五類。

5.2預防

5.2.1著火源的控制與消除

5.2.1.1檢修動火

禁火區所有動火必須按照《動火作業安全管理規定》辦理動火證。5.2.1.2流動火花和飛火

a.在易燃易爆區域和貯罐區等地點嚴禁電瓶車進入。

b.允許車輛進入的區域,車輛排氣管上必須裝有阻火器。

c.在易燃易爆區,禁止穿不符合靜電安全要求的化纖工作服。

d.在廠區內嚴禁吸煙和撥打手機及配帶火種。

5.2.1.3其它火源

a.防止易燃易爆物料與高溫設備、管道表面接觸,避免摩擦撞擊產生火花和危險溫度。

b.消除電氣火花和危險溫度。

c.根據爆炸和火災危險場所的區域等級和爆炸性物質的性質,對廠內的電氣動力設備、儀器儀表、照明裝置和電氣線路等,分別采用防爆、封閉、隔離等措施。

5.2.1.4導除靜電

a.生產、貯存和裝卸可燃氣體、液體的設備和管道應有導靜電接地裝置。

b.防止雷電火花,根據工業建筑物和構筑物的等級,采取相應的防雷措施。

5.2.2工藝過程的安全控制

5.2.2.1采用安全合理的工藝過程

a.按物質的危險性采取相應的措施,通過工藝改革,以減少火災爆炸的危險性。

b.設備應盡可能無泄漏。

c.加強作業場所的通風。

5.2.2.2加強工藝參數控制,正確控制各種工藝參數,防止超溫、超壓等。

5.2.3其它預防措施

5.2.3.1建筑物防爆應有以下措施:

a.生產裝置的平面布置及防火間距按《化工企業設計防火規定》執行。易燃生產裝置與生產用固定火源的距離不得少于30米。

b.生產過程中有易燃易爆物質或壓力容器的廠房采用敞開式建筑,泄壓比應符合要求。

5.2.3.2設備防爆及防止爆炸擴展應有如下措施:

a.對因反應物料爆聚、分解造成超溫、超壓,能引起火災爆炸危險的設備,應有報警裝置,應有手動、自動緊急泄壓、排放等措施。

b.生產和貯存有壓可燃氣體的設備,應設置封閉式安全閥。

c.可燃氣體輸送管線和放空管的末端,必須安裝阻火器、水封和防靜電裝置。

5.2.3.3可燃氣體排放要求

a.可燃氣體的排空管應高于有人操作的設備2米以上。

b.排空管必須在避雷器的有效范圍內,且盡可能避免雷雨時排空。

5.3組織

a.公司實行消防區域負責制,根據工作需要和成員的具體條件加以適當分工,建立必要的會議、匯報、防火檢查及學習培訓制度,不斷提高業務能力。

b.公司安全員必須認真貫徹“預防為主、防消結合”的消防工作方針,切實做好各單位的防火、滅火、救援工作。

c.公司安全員要積極參與地方政府組織的消防培訓活動,加強公司消防業務技術水平,確保公司的搶險救援工作順利進行。

d.公司安全員要根據“預防為主、防消結合”的消防安全工作方針,定期對廠區內進行防火檢查。發現火災隱患應及時通知有關部門或公司領導,并采取防范措施,督促限期消除隱患。

e.公司消防組織機構以公司安全領導小組組織機構為準。

5.4設施

5.4.1規劃與設計

公司消防設施規劃作為公司消防規劃的一部分,應納入公司總體規劃。公司消防設施建設應當與公司建設同步進行。公司消防設施規劃編制包括廠內消防設施規劃圖,即廠內消防設施分布圖。

5.4.2管理與維護

a.新、改、擴建的建筑工程項目必須按照消防法律、法規的技術規范要求進行防火設計、安裝、配置建筑消防設施,并報公安機關審批。

b.公司安全部門應對建筑消防設施的日常使用和維護保養進行監督管理,保證建筑消防設施的正常運行。

c.消防器材的維護和保養由安全生產科負責。發現消防設施有損壞或其它問題時,應及時與有關部門聯系修復。

d.因火災事故或未經安全部門的允許,禁止任何部門和個人擅自啟用公司消防設施。

5.5消防安全宣傳教育培訓記錄

a.對本公司的員工要定期進行消防安全宣傳教育培訓,加強員工們的消防安全意識,提高員工們的消防安全技能,使每一位員工都具有較強的處置初步火災事故的能力。

b.記錄內容包括消防安全宣傳教育培訓的內容、時間、地點、參加人員及效果。

5.6演練與搶險

5.6.1演練

應按照滅火和搶險救援預案,每年至少進行一次演練。演練的同時要結合實際,不斷完善預案。消防演練時,應當設置明顯標識并事先告知演練范圍內的人員。

5.6.2搶險

a.公司應成立應急搶險救援指揮機構,對機構人員的設置要做出確定、分工明確。

b.公司若出現火災事故,應立即啟動應急救援指揮機制,并指揮機構里的人員根據各自的分工完成任務,達到搶險救援的最佳效果。

c.公司消防應急救援領導小組遵照《公司應急救援預案》設置、建立機構。

5.7對吸煙行為處理

5.7.1公司員工違反規定,在禁煙區內吸煙和配帶火種,處以罰款100元/次。公司管理人員在禁煙區抽煙和配帶火種罰500元/次。

5.7.2外來施工隊人員在公司禁煙區內吸煙罰100元/次,并罰所在單位200元/次;外來學習培訓人員、聯系洽談工作業務人員,外單位駕駛員、臨時工等,在禁煙區內吸煙罰100元/次。與上述人員有業務工作聯系并負有管理職責的部門,應及時向他們講清公司禁煙規定,若未向他們作交代而發生違章吸煙,罰接待部門200元/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