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制度大全 > 旅游景區管理規定

旅游景區管理規定

2024-07-25 閱讀 9494

**市旅游景區管理規定

第一章總則

第一條為加強對旅游景區的管理,提升旅游服務質量,有效保護、科學開發旅游資源,促進旅游業又好又快發展,根據國家、自治區相關法律、法規,結合我市實際,制定本規定。

第二條本規定所稱旅游景區,是**行政區域內具有參觀游覽、休閑度假、**健身等功能,具備相應旅游服務設施并提供相應旅游服務的空間或地域。

第三條本市行政區域內旅游景區的保護、規劃、開發、管理和經營活動適用本規定。

第四條旅游景區管理堅持注重保護、科學規劃、合理開發、永續利用的原則。

第五條市旅游行政主管部門負責本行政區域內旅游業促進與發展、旅游資源開發與保護、旅游經營與服務、旅游者活動的指導和相關監督管理。

鄉、場、鎮人民政府負責協助旅游行政主管部門做好轄區內旅游景區管理的有關工作。國土資源、水利、環保、規劃、建設、林業、民族宗教、文物等部門按照各自職責協助做好旅游景區開發、建設、管理的有關工作。

第二章旅游資源保護與開發建設

第六條開發建設旅游景區,應當符合城市總體規劃及旅游業發展規劃。旅游景區開發建設和保護規劃應由具有相應規劃資質的單位編制,經旅游行政管理部門同意后,按規定程序報批。任何單位和個人都有保護旅游資源的義務,有對破壞旅游資源行為進行制止、檢舉、控告的權利。

第七條旅游區及旅游建設項目的開發建設,應當符合旅游資源保護和開發利用規劃,統籌安排,合理布局,協調發展。

第八條開發建設(包括新建、擴建、改建)旅游區,應當經市旅游行政主管部門對其旅游價值、環境質量等進行評價并出具評價意見。

第九條旅游區和重點旅游建設項目的建設,建設單位在申領建設工程規劃許可證前,應當取得市旅游行政主管部門的審核意見。

第十條在旅游景區內新建、改建、擴建旅游建設項目,應當嚴格按照控制性規劃和修建性詳細規劃進行,應當充分論證,合理布局;項目完工后,應當經旅游行政主管部門參與驗收并簽署意見。

第十一條禁止在旅游區建設污染環境、破壞景觀和生態的項目;禁止在旅游景區從事污染環境、破壞景觀和生態的生產經營活動。

第十二條旅游景區建設選址必須符合全市旅游發展總體規劃,開發建設單位在向國土資源部門申請用地前,必須將旅游景區項目規劃書和可行性研究報告報市旅游行政主管部門備案。

第十三條旅游景區管理機構應當制定旅游區管理制度,加強對旅游區的管理,維護正常旅游秩序,保持旅游設施完好和清潔衛生,完善服務設施。

第十四條開發建設旅游景區,不得有下列行為:

(一)損害旅游資源、破壞生態環境以及景區風貌;

(二)在旅游景區內進行開山、開荒、采石、開礦、修墳立碑等破壞景觀、植被、地形地貌的活動;

(三)盲目、重復建設,或者未經有關部門批準建設旅游景區項目及配套設施;

(四)在核心旅游景區內建設賓館、飯店、招待所、培訓中心、療養院等與旅游資源保護無關的建筑物。

第十五條利用自然資源開發旅游項目,應當采取嚴格的保護措施,不得破壞景觀、污染環境;開發旅游景區建設項目,應當進行環境影響評價,()其建筑規模和風格應當與周圍景觀相協調。任何組織和個人不得破壞旅游資源。

第三章管理與經營

第十六條旅游行政管理部門管理旅游景區應履行下列職責:

(一)宣傳有關法律、法規;

(二)監督旅游景區經營者保護和合理利用旅游資源;

(三)監督旅游景區經營者制定景區管理制度;

(四)監督管理旅游景區經營者的旅游服務活動;

(五)維護旅游者的合法權益,并接受其投訴;

(六)其他依法應履行的職責。

第十七條旅游景區的經營者應當遵循誠實信用、公平競爭的原則,合法經營,接受旅游行政管理部門和有關行政管理部門的監督和管理。

第十八條旅游景區的旅游從業人員應當參加職業技能培訓。國家規定應當具備崗位資格或職業資格的,必須取得相應的資格證書、持證上崗。

第十九條旅游景區的經營者應遵守下列規定:

(一)制定景區旅游管理制度或措施,并負責落實;

(二)設置為旅游者提供服務和受理投訴的游客服務中心和符合國家標準的公共信息圖形標志;

(三)公開服務收費項目和收費標準,保證服務質量,不得對旅游者進行欺詐、勒索、脅迫或誤導;

(四)建立安全管理責任制,配備與安全管理工作相適應的專(兼)職人員和必要的安全設備、設施;

(五)對具有危險性的場所或項目設立明顯的提示或者警示標志,并采取必要的安全防護措施;

(六)負責旅游景區的環境衛生工作;

(七)其他依法應履行的義務;

第二十條旅游景區的經營者對發生的旅游安全事故應及時采取救護措施,并向旅游、公安、安全生產的行政管理部門報告。

第二十一條在旅游景區從事經營和服務,不得有下列侵害旅游者合法權益的行為:

(一)不履行或者不完全履行與旅游者的合同或者約定;

(二)不按照國家標準、行業標準提供服務;

(三)強迫旅游者接受服務;

(四)對服務范圍、內容、標準等作虛假的、引人誤解的宣傳;

(五)提供質次價高的服務;

(六)出售假冒偽劣的商品;

(七)侵害旅游者人身和財產安全;

(八)其他侵害旅游者合法權益的行為。

第二十二條旅游景區的經營者的合法權益受法律保護,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侵犯。對侵犯其合法權益的行為,有權檢舉和控告。

第二十一條旅游者在旅游景區內進行旅游活動時,應當遵守有關法律、法規和社會公德;尊重當地民族風俗習慣;保護旅游資源、環境和設施;遵守旅游景區安全、衛生等規定。

第四章法律責任

第二十二條違反本條例依法應當給予行政處罰的行為,由有關行政管理部門依法予以處罰。

第二十三條拒絕、阻礙旅游行政管理部門及其工作人員依法執行公務的,構成違反治安處罰條例行為的,由公安機關依法予以處罰;以暴力、威脅阻礙旅游管理部門工作人員依法執行職務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第二十四條旅游行政管理部門工作人員玩忽職守、濫用職權、徇私舞弊或不履行法定職責的,使旅游者和旅游經營者的合法權益受到嚴重損害的,由其所在的單位或上級主管機關給予行政處分;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第二十五條當事人對行政處罰決定不服的,可以依法申請行政復議或者提起行政訴訟。縣景區管理局年終工作計劃旅游景區管理模式論文

篇2:旅游景區安全管理規定

一、旅游景區管理部門應制定景區安全責任制,明確規定領導、部門、員工各自的崗位安全職責。

二、建立健全景區安全檢查制度。進行以貫徹執行國家安全法規政策的情況、景區安全管理、安全條件、存在的隱患等方面的安全檢查,主要內容包括:

1.對各單位、各級領導、部門、員工落實安全責任制、安全培訓、崗位安全技能方面進行檢查;

2.對景區的環境、標志、安全設施方面進行檢查;

3.對所屬單位的安全機構、人員、職能、制度、經費投入等安全管理效能,進行全面系統檢查,促使各單位完善安全管理,提高安全管理效能。

4.除每日進行經常性安全檢查外,每年應定期進行2—4次群眾性大檢查。包括普遍檢查、專業檢查和季節性檢查。

5.開展安全檢查,必須有明確的目的、要求和具體計劃,檢查要有臺帳記錄。依靠群眾邊檢查、邊改進,發現隱患及時整改排除。

三、制定全員安全教育培訓制度:

景區員工包括各級領導必須經過安全教育培訓合格后方能上崗工作,安全教育工作按《安全培訓教育規定》的要求進行。特殊工種必須按《特種作業人員安全技術培訓考核管理辦法》的規定,經考試合格后持證上崗。

四、旅游景區內有潛在危及游客安全的地域、通道要設有明顯的警示標志,提醒游客注意安全。在危險地段要安置防護設施以保證游客的安全。

五、景區內的纜車、高架索道、游樂等設備,必須符合有關安全標準,并應經常檢查保養,確保安全運轉。

六、要制訂突發安全事故應急救援預案,對可能發生的旅游安全事故制訂相對應的援救措施。景區內應備有常用應急藥品,以便能及時為游客提供幫助。

七、景區必須有專職或兼職安全員,負責對景區進行經常性的巡查,發現有不安全因素、安全隱患,及時報告管理部門。并應及時采取有效措施排除隱患,確保景區安全。

八、景區環境必須清潔、干凈,及時清除旅游垃圾,保護景區不被人為污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