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制度大全 > 工地衛生防疫制度

工地衛生防疫制度

2024-07-25 閱讀 4242

一、施工區衛生管理

(一)、環境衛生管理的責任區

為創造良好的工作環境,養成良好的文明施工作風,增進職工身體健康,施工區域和生活區域應有明確劃分,把施工區和生活區分成若干片,分片包干,建立責任區,從道路交通、消防器材、材料堆放、垃圾、廁所、廚房,宿舍、火爐、吸煙都有專人負責,使文明施工保持經常化。

(二)、環境衛生管理措施

1、施工現場要天天打掃,保持整潔衛生,場地平整,道路暢通,作到無積水,有排水措施。

2、施工現場嚴禁大小便,發現有隨地大小便現象要對責任區負責人進行處罰。施工區、生活區有明確劃分,設置標志牌,標牌上注明姓名和管理范圍。

3、衛生區的平面圖應按比例繪制,并注明責任區編號和負責人姓名。

4、施工現場零散材料和垃圾,要及時清理,垃圾臨時存放不得超過三天,如違反本條規定處罰工地負責人。

5、辦公室內作到天天打掃,保持整潔衛生,做到窗明地凈,文具報告擺放整齊,達不到要求。對當天衛生值班員罰款。

6、職工宿舍鋪上、鋪下做到整潔有序,室內和宿舍四周保持干凈,污水和污物、生活垃圾集中堆放,及時外運,發現不符合此條要求,處罰當天衛生值班員。

7、冬季辦公室和職工宿舍取暖爐,必須有驗收于續。合格后方可使用。

8、食堂必須辦理食品衛生許可證,炊具經常洗刷,生熟食品分開存放,食物保管無腐爛變質,炊事人員必須辦理健康證。

9、樓內清理的垃圾,要用容器或小推車,用塔吊或提升欄運下,嚴禁高空拋撤。

10、施工現場的廁所,做到有頂、門窗齊全并有紗,做到天天打掃,每周撒白灰或打藥一二次,消滅蠅蛆,便坑加蓋。

11、為了廣大職工身體健康,施工現場必須設置保溫桶和開水(水杯自備),公用杯子必須采取消毒措施。

(三)、環境衛生定期檢查記錄

施工現場的衛生要定期進行檢查,發現問題,限期改正.

二、生活區衛生管理

(一)、宿舍衛生管理規定

1、職工宿舍做到天天打掃,保持室內窗明地凈。

2、宿舍內鋪上、鋪下要做到整齊美觀,被子疊放整齊,提包和鞋,按規定碼放,不得到處亂放。

3、宿舍內保持清潔衛生,清掃垃圾倒在指定的垃圾站堆放,及時清理。

4、生活廢水應有污水池,做到衛生區內無污水,無污物。廢水不得亂流。

(二)、宿舍衛生值班記錄

宿舍值班人員負責當天的衛生工作,禁止其它人員亂扔廢紙、廢物,不準隨地吐痰。

(三)、宿舍冬季取暖爐安裝驗收合格證

冬季取暖爐的防煤氣中毒設施必須齊全、有效,建立驗收合格證制度,經驗收合格發證后,方準使用。

(四)、辦公室的衛生管理規定

1、辦公室的衛生山辦公室全體人員輪流值班,負責打掃,排出值班表。

2、值班人員負責打掃衛生、打水,做好來訪記錄,整理文具。文具應擺放整齊。做到窗明地凈,無蠅、無鼠。

3、冬季負責取暖爐的看火,落地爐灰及時清掃,爐灰按指定地點堆放,定期清理外運,防止發生火災。

三、食堂衛生管理

(一)、食堂衛生管理規定

根據《食品衛生法》規定,依照食堂規模的大小,入伙人數的多少,應當有相應的食品原料處理、加工,貯存等場所及必要的上、下水等衛生設施。要做到防塵、防蠅,與污染源應保持一定的距離,并保持內外環境的整潔。

〈一〉食品衛生

1.采購運輸

(1)采購外地食品應向供貨單位索取縣以上食品衛生監督機構開具的檢驗合格證或檢驗單。認為必要時,請當地食品衛生監督機構進行復驗。

(2)采購食品用的車輛,容器要清潔衛生,做到生熟分開,防塵、防蠅,防雨、防曬。

(3)不得采購制售腐敗變質、霉變、生蟲、有異味或《食品衛生法》規定禁止生產經營的食品。

2.貯存、保管

(1)根據《食品衛生法》的規定,食品不得接觸有毒物,不潔物。建筑上用的防凍鹽(亞硝酸鈉)等有毒有害物質,各施工單位要設專人專庫存放,嚴禁亞硝酸鹽和食鹽同倉共貯,要建立健全管理制度。

(2)貯存食品要隔墻、離地,注意做到通風、防潮、防蟲、防鼠,有條件的單位應設冷藏設備。主副食品、原料、半成品,成品要分開存放。

(3)盛放醬油、鹽等副食調料耍做到容器物見本色,加蓋存放,清潔衛生。

3.制售過程的衛生

(1)制做食品的原料要新鮮衛生,認真做到不用、不賣腐敗變質的食品,各種食品要燒熟煮透,以免食物中毒的發生。

(2)制售過程及刀、墩、案板、盆、筐、水池子,抹布和冰箱等工具要嚴格做到生熟分開,售飯時要用工具銷售直接入口食品,飯票要消毒。

(3)生吃涼拌菜必須洗凈消毒,剩飯、菜要回鍋徹底加熱再食用,一旦發現變質,不得食用。

(4)公用食具要洗凈消毒,應有上下水洗手和餐具洗滌設備。

〈二〉個人衛生

1、炊管人員每年要進行一次健康檢查,持有健康合格證及衛生知識培訓證后,方可上崗。凡患有痢疾、肝炎、傷寒、活動性肺結核、滲出性皮膚病以及其它有礙食品衛生的疾病,不得參加接觸直接入口食品的制售及食品洗滌工作。

2、炊管人員操作時必須穿戴好工作服、發帽,并保持清潔整齊,做到文明生產,不赤背,不光腳,禁止隨地吐痰。

3、炊管人員必須做好個人衛生,要堅持做到四勤(勤理發、勤洗澡、勤換衣、勤剪指甲)。

(二)、炊事人員健康證

為加強建筑工地食堂管理,嚴防腸道傳染病的發生,杜絕食物中毒,把住病從口入關,各單位要加強對民工食堂的治理整頓。凡在崗位上的炊管人員。必須持有所在地區防疫部門辦理的健康證。民工炊管人員無健康證不準上崗,否則予以經濟處罰,責令關閉食堂,并追究有關領導的責任。

篇2:施工現場環境保護與衛生防疫管理制度

一、環境保護基本要求

(一)基本規定

1.工程的施工組織設計中應有防治揚塵、噪聲、固體廢物和廢水等污染環境的有效措施,并在施工作業中認真組織實施。

2,施工現場應建立環境保護管理體系,責任落實到人,并保證有效運行。

3.對施工現場防治揚塵、噪聲、水污染及環境保護管理工作進行檢查。

4.定期對職工進行環保法規知識培訓考核。

(二)防治大氣污染基本要求

1.施工現場主要道路必須進行硬化處理。施工現場應采取覆蓋、固化、綠化、灑水等有效措施,做到不泥濘、不揚塵。施工現場的材料存放區、大模板存放區等場地必須平整夯實。

2.遇有四級風以上天氣不得進行土方回填、轉運以及其他可能產生揚塵污染的施工。

3.施工現場應有專人負責環保工作,配備相應的灑水設備,及時灑水,減少揚塵污染。

4.建筑物內的施工垃圾清運必須采用封閉式專用垃圾道或封閉式容器吊運,嚴禁凌空拋撒。施工現場應設密閉式垃圾站,施工垃圾、生活垃圾分類存放。施工垃圾清運時應提前適量灑水,并按規定及時清運消納。

5.水泥和其他易飛揚的細顆粒建筑材料應密閉存放,使用過程中應采取有效措施防止揚塵。施工現場土方應集中堆放,采取覆蓋或固化等措施。

6.從事土方、渣土和施工垃圾的運輸,必須使用密閉式運輸車輛。施工現場出入口處設置沖洗車輛的設施,出場時必須將車輛清鯉干凈,不得將泥沙帶出現場。

7.市政道路施工銑刨作業時,應采用沖洗等措施,控制揚塵污染。

灰土和無機料拌合,應采用預拌進場,碾壓過程中要灑水降塵。

8.規劃市區內的施工現場,混凝土澆注量超過100立方米以上的工程,應當使用預拌混凝土,施工現場設置攪拌機的機棚必須封閉,并配備有效的降塵防塵裝置。

9.施工現場使用的熱水鍋爐、炊事爐灶及冬施取暖鍋爐等必須使用清潔燃料。施工機械、車輛尾氣排放應符合環保要求。

10.拆除舊有建筑時,應隨時灑水,減少揚塵污染。渣土要在拆除施工完成之日起三日內清運完畢,并應遵守拆除工程的有關規定。

(四)防治水污染基本要求

1.攪拌機前臺、混凝土輸送泵及運輸車輛清洗處應當設置沉淀池,廢水不得直接排人市政污水管網,經二次沉淀后循環使用或用于灑水降塵。

2.現場存放油料,必須對庫房進行防滲漏處理,儲存和使用都要采取措施,防止油料泄漏,污染土壤水體。

3.施工現場設置的食堂,用餐人數在100人以上的,應設置簡易有效的隔油池,加強管理,專人負責定期掏油,防止污染。

(五)防治施工噪聲污染

1.施工現場應遵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筑施工場界噪聲限值》制定降噪措施。在城市市區范圍內,建筑施工過程中使用的設備,可能產生噪聲污染的,施工單位應按有關規定向工程所在地的環保部門申報。

2.施工現場的電鋸、電刨、攪拌機、固定式混凝土輸送泵、大型空氣壓縮機等強噪聲設備應搭設封閉式機棚,并盡可能設置在遠離居民區的一側,以減少噪聲污染。

3.因生產工藝上要求必須連續作業或者特殊需要,確需在22時至次日6時期間進行施工的,建設單位和施工單位應當在施工前到工程所在地的區、縣建設行政主管部門提出申請,經批準后方可進行夜間施工。

建設單位應當會同施工單位做好周邊居民工作。并公布施工期限。

4.進行夜間施工作業的,應采取措施,最大限度減少施工噪聲,可采用隔音布、低噪聲振搗棒等方法。

5.對人為的施工噪聲應有管理制度和降噪措施,并進行嚴格控制。承擔夜間材料運輸的車輛,進入施工現場嚴禁鳴笛,裝卸材料應做到輕拿輕放,最大限度地減少噪聲擾民。

6.施工現場應進行噪聲值監測,監測方法執行《建筑施工場界噪聲測量方法》,噪聲值不應超過國家或地方噪聲排放標準。

二、環境衛生和防疫基本要求

1.施工現場辦公區、生活區衛生工作應由專人負責,明確責任。

2.辦公區、生活區應保持整潔衛生,垃圾應存放在密閉式容器中,定期滅蠅,及時清運。

3.生活垃圾與施工垃圾不得混放。

4.生活區宿舍內夏季應采取消暑和滅蚊蠅措施,冬季應有采暖和防煤氣中毒措施,并建立驗收制度。宿舍內應有必要的生活設施及保證必要的生活空間,內高度不得低于2.5m,通道的寬度不得小于1m,應有高于地面30cm的床鋪,每人床鋪占有面積不小于2m2,床鋪被褥干凈整潔,生活用品擺放整齊,室內保持通風。

5.生活區內必須有盥洗設施和洗浴間。應設閱覽室、娛樂場所。

6.施工現場應設水沖式廁所,廁所墻壁屋頂嚴密,門窗齊全,要有滅蠅措施,設專人負責定期保潔。

7.嚴禁隨地大小便。

8.施工現場設置的臨時食堂必須具備食堂衛生許可證、炊事人員身體健康證、衛生知識培訓證。建立食品衛生管理制度,嚴格執行食品衛生法和有關管理規定。施工現場的食堂和操作間相對固定、封閉,并且具備清洗消毒的條件和杜絕傳染疾病的措施。

9.食堂和操作間內墻應抹灰,屋頂不得吸附灰塵,應有水泥抹面鍋臺、地面,必須設排風設施。

操作間必須有生熟分開的刀、盆、案板等炊具及存放柜櫥。

庫房內應有存放各種作料和副食的密閉器皿,有距墻距地面大于20cm的糧食存放臺。

不得使用石棉制品的建筑材料裝修食堂。

10.食堂內外整潔衛生,炊具干凈,無腐爛變質食品,生熟食品分開加工保管,食品有遮蓋,應有滅蠅滅鼠滅蟑措施。

11,食堂操作間和倉庫不得兼作宿舍使用。

12.食堂炊事員上崗必須穿戴潔凈的工作服帽,并保持個人衛生。

13.嚴禁購買無證、無照商販食品,嚴禁食用變質食物。

14.施工現場應保證供應衛生飲水,有固定的盛水容器和有專人管理,并定期清洗消毒。

15.施工現場應制定衛生急救措施,配備保健藥箱、一般常用藥品及急救器材。為有毒有害作業人員配備有效的防護用品。

16.施工現場發生法定傳染病和食物中毒、急性職業中毒時立即向上級主管部門及有關部門報告,同時要積極配合衛生防疫部門進行調查處理。

17.現場工人患有法定傳染病或是病源攜帶者,應予以及時必要的隔離治療,直至衛生防疫部門證明不具有傳染性時方可恢復工作。

18.對從事有毒有害作業人員應按照《職業病防治法》做職業健康檢查。

19.施工現場應制定暑期防暑降溫措施。

篇3:衛生防疫工作管理制度

一、本工地加強職工食堂、職工宿舍衛生管理,食堂盡量做到無蠅、無鼠,隔夜飯菜不能給職工食用。宿舍要求干凈整潔,無蚊蠅。

二、要求職工不買小販食品,否則后果自負。

三、現場門口和臨場邊沿,嚴禁小販停留販賣。

四、生活區設專人清理衛生。

五、食堂附近,生活區內設滲水池和洗漱池。

六、施工現場內和生活區內嚴禁隨地大小便。

七、每間宿舍要有一名舍長,負責宿舍衛生和安全。

八、領導要經常了解職工生活和健康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