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校管理小學班級安全管理制度
小學班級安全管理制度
班級安全管理制度
為進一步增強師生安全意識,確保班級公物和學生的人身安全,制定本制度。
1、班主任要做好班級學生安全教育和管理工作。、
2、班主任要對學生進行安全教育,防止火災、交通、中毒和其它安全意外事故的發(fā)生。
3、班主任要經常檢查教室內的電源開關、電線、門窗、照明燈具是否安全、牢固,發(fā)生問題要及時報告有關部門維修,并告之學生注意安全。
4、班主任要組織好班級各項活動,對安全隱患要有預見性,并采取積極有效的預防措施,要教育學生注意安全。
5、班主任要每天檢查學生的出勤情況,及時與無故未到校的學生家長取得聯系。
6、學生要做到:不打架罵人、不看色情、兇殺的書刊、不做損人利己的事、不吸煙喝酒、不損害公物、不在教室內打鬧。
7、嚴禁學生攜帶棍棒、利器等不安全物品進入學校。
8、學生在校期間因特殊情況離校,需持班主任簽發(fā)的出門證,方可出校門。
9、上課期間禁止學生會客。如遇公安機關來校約見學生,一般情況下,必須班主任或保衛(wèi)干部在場,陪同詢問。公安機關要將學生帶離學校,必須向校領導匯報,并同通知學生家長,方可將學生帶離學校。
10、學生出入教室,上、下樓梯要有禮、有序,嚴防混亂、擁擠造成的意外傷害事故的發(fā)生。
篇2:班級安全制度
為了增強師生的安全意識,提高安全防范能力,維護正常的教育教學秩序,確保校園平安穩(wěn)定,貫徹“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的方針,明確責任,齊抓共管。特制定班級安全管理制度。
1.班主任是班級安全工作第一責任人,對本班學生安全負責。
2.班主任及時傳達上級有關安全工作精神,向學生提出班級安全管理工作的具體要求。
3.班主任應對本班學生進行安全教育,預防火災、交通、中毒和其它意外事故的發(fā)生,做到經常、及時、有針對性教育。提高學生在各種場合下的安全意識和自我保護意識。
4、教育學生自覺遵守公共秩序,上下樓梯靠右行,*集合按指定路線有序出入,不擁擠、不推拉。
5、教育學生課間活動做有益身心的游戲,不追逐打鬧,不攀爬欄桿、陽臺,不在走廊上跑跳。
6、教育學生不攜帶硬塑料玩具、鋒利刀具、鐵器、危險玩具槍等進入校園,以免造成意外傷害。
7、教育學生自覺抵制黃、賭、毒的侵害,不進網吧、不進電子廳、不瀏覽不健康的讀物及網站。
8.班主任應對本班教室內各類設施的安全狀況及時、定期進行檢查,如存在安全隱患,及時處理或上報學校有關部門,并提醒學生注意。
9.班主任應每日按時做好學生點名工作,了解學生出席情況,如發(fā)現學生未按時到校,應在第一時間通知其監(jiān)護人。
10.班主任應認真負責地組織學生參加各類校內外班級活動,如主題班隊會、社會實踐、春秋游、衛(wèi)生勞動等,保證學生不因違紀、操作失誤、管理不到位等原因而發(fā)生安全事故。
11.班級學生在校內發(fā)生各類安全事故,班主任必須及時將其送到衛(wèi)生室或附近醫(yī)院就診,并及時通知家長、上報學校。
12、學生在校期間因特殊情況離校,需持班主任簽發(fā)的出門證,方可出校門。
13、班級管理安全責任依據分工不同,貫徹“誰組織活動,誰負責”的原則;同時依據“齊抓共管”原則,在無明確分工的管理工作中,班主任為第一責任人,其他有關教師為第二責任人,班主任不在的情況下,下班教師為第一責任人。
14、未盡事宜,依據相關安全法律法規(guī)和規(guī)章執(zhí)行。
對于違反以上要求導致事故發(fā)生或發(fā)生事故不及時上報而產生不良后果的,學校將根據情節(jié)的輕重給予該班主任取消評先評優(yōu)資格、扣發(fā)班主任津貼等處理,情節(jié)嚴重者將在教師聘任中實行一票否決。
篇3:班級安全制度范例
一、遵守幼兒安全制度。預防燙傷、外傷、藥物中毒,預防異物進入耳、鼻及氣管,預防幼兒走失。
二、認真進行安全檢查
1.關閉保險柜中的電視機,錄音機放進保險柜,鎖好保險柜。
2.洗衣機切斷電源,排水開關還原。
3.關好電扇(夏季)、電燈、水龍頭。
4.窗關好插好,門鎖好。
全日班周一至周六,寄宿班周三和周六,下班前均要進行上述檢查,沒有問題方可離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