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山縣社會撫養費征收工作規范
東山縣社會撫養費征收工作規范
為了認真貫徹落實國家《中華人民共和國人口與計劃生育法》、《社會撫養費征收管理辦法》、《河南省人口與計劃生育條例》、《東山縣社會撫養費征收管理辦法》,規范征收程序,按時足額征收社會撫養費,特制定《東山縣社會撫養費征收工作規范》如下:
一、立案
1、鄉鎮人民政府發現違法生育現象,要先初步核準,再于三日內認真填寫《違法生育立案報告書》上報縣計生局。
2、縣計生局接到鄉鎮所報的《違法生育立案報告書》,于二日內上會研究是否立案。若符合立案要求,行政領導(法人代表)即在立案報告書上簽字,立案生效。
3、對決定立案的,由縣計生局填寫《違法生育立案決定書》一式二聯,送鄉鎮人民政府一聯。
4、鄉鎮人民政府接到縣計生局轉送的立案決定書后即進入調查。
二、調查、取證
1、對已立案的違法生育現象的調查,必須是具有計劃生育執法資格的二名工作人員進行。
2、調查人員在調查過程中要講求策略,恰當詢問,認真作好筆錄,同時要搜集有關的證件及物證。
3、調查材料應包括證人證言,當事人陳述、書證、物證(結婚證、身份證、戶口本、出生證、判決書、收入標準等)。
4、干部職工違法生育的調查由縣計生局直接調查取證。
5、調查取證結束后,由調查人填寫《違法生育案件調查表》,連同所有調查取證材料一并上報縣計生局。
三、征收
1、縣計生局根據調查取證研究后提出征收意見,填寫《征收社會撫養費事先告知書》(一式三聯),交由鄉鎮計生辦送達當事人,并帶上送達回執。
2、當事人收到事先告知書并在送達回執上填字,后由鄉鎮計生辦送交縣計生局。
3、縣計生局及鄉鎮調查人員依法做好舉行聽證會的工作。
4、縣計生局研究后作出征收決定,填寫《東山縣社會撫養費征收決定書》,委托鄉鎮人民政府征收。職工干部的由縣計生局直接征收。
5、鄉鎮人民政府將《社會撫養費征收決定書》務必在三日內送達當事人,并填寫送達回執交縣計生局。
6、當事人接到決定書之日起30日內向鄉鎮人民政府繳清社會撫養費,鄉鎮人民政府應向當事人出據蓋有東山縣社會撫養費征收專用章的專用票據。
7、鄉鎮人民政府在收到當事人所繳的社會撫養費后于三日內繳存縣財政專戶。
8、當事人一次性繳納社會撫養費確有實際困難的,應當在30日內向縣計生局提出書面申請,并提供有關的證明材料。當事人的證明材料需經鄉鎮人民政府審核后簽注意見,加蓋印章,由當事人送交縣計生局。
9、縣計生局作出對當事人是否分期繳納的批準決定,填寫書面通知書,轉鄉鎮人民政府送達當事人。鄉鎮人民政府按批準決定負責征收社會撫養費。
四、行政復議及訴訟
1、當事人對縣計生局作出的征收決定不服的,可在接到征收決定書之日起60日內向寶雞市計劃生育行政主管部門或縣人民政府提出行政復議,或者向縣人民法院提出行政訴訟。
2、當事人提出行政復議或者行政訴訟期間,征收社會撫養費的決定不停止執行,鄉鎮人民政府應繼續做好征收工作。
五、收繳滯納金及強制執行
1、當事人在接到征收決定之日起30日內既不繳納社會撫養費,又不提起行政復議或行政訴訟,從第31日起每月加收欠繳社會撫養費的千分之二的滯納金。
2、當事人在規定的30日內未繳撫養費的,鄉鎮人民政府應填寫《加收滯納金申請書》上報縣計生局,由縣計劃生育局填寫《征收社會撫養費加收滯納金告知書》交鄉鎮送到當事人手中,再簽寫送達回執交縣計生局。
3、當事人在接到加收滯納金告知書一月后仍未交納的,由縣計生局申請縣人民法院強制執行。
六、結論
當事人在規定的時限內繳清了社會撫養費,又按時落實了節育措施,落實了黨政紀處分,由縣計生局發給《違法生育結論證》以作結論,不再追究。
七、法律文書樣表
1、違法生育立案報告書
2、違法生育立案決定書
3、調查筆錄
4、違法生育案件調查情況表
5、征收社會撫養費事先告知書
6、送達回證
7、舉行聽證會告知書
8、聽證委托書
9、聽證筆錄
10、社會撫養費征收決定書
11、社會撫養費分期繳納通知書
12、加收社會撫養費滯納金申請書
13、加收社會撫養費滯納金通知書
14、征收社會撫養費強制執行申請書
15、違法生育案件調查處理結案表
16、違法生育案件查處結論證
篇2:東山縣社會撫養費征收工作規范
東山縣社會撫養費征收工作規范
為了認真貫徹落實國家《中華人民共和國人口與計劃生育法》、《社會撫養費征收管理辦法》、《河南省人口與計劃生育條例》、《東山縣社會撫養費征收管理辦法》,規范征收程序,按時足額征收社會撫養費,特制定《東山縣社會撫養費征收工作規范》如下:
一、立案
1、鄉鎮人民政府發現違法生育現象,要先初步核準,再于三日內認真填寫《違法生育立案報告書》上報縣計生局。
2、縣計生局接到鄉鎮所報的《違法生育立案報告書》,于二日內上會研究是否立案。若符合立案要求,行政領導(法人代表)即在立案報告書上簽字,立案生效。
3、對決定立案的,由縣計生局填寫《違法生育立案決定書》一式二聯,送鄉鎮人民政府一聯。
4、鄉鎮人民政府接到縣計生局轉送的立案決定書后即進入調查。
二、調查、取證
1、對已立案的違法生育現象的調查,必須是具有計劃生育執法資格的二名工作人員進行。
2、調查人員在調查過程中要講求策略,恰當詢問,認真作好筆錄,同時要搜集有關的證件及物證。
3、調查材料應包括證人證言,當事人陳述、書證、物證(結婚證、身份證、戶口本、出生證、判決書、收入標準等)。
4、干部職工違法生育的調查由縣計生局直接調查取證。
5、調查取證結束后,由調查人填寫《違法生育案件調查表》,連同所有調查取證材料一并上報縣計生局。
三、征收
1、縣計生局根據調查取證研究后提出征收意見,填寫《征收社會撫養費事先告知書》(一式三聯),交由鄉鎮計生辦送達當事人,并帶上送達回執。
2、當事人收到事先告知書并在送達回執上填字,后由鄉鎮計生辦送交縣計生局。
3、縣計生局及鄉鎮調查人員依法做好舉行聽證會的工作。
4、縣計生局研究后作出征收決定,填寫《東山縣社會撫養費征收決定書》,委托鄉鎮人民政府征收。職工干部的由縣計生局直接征收。
5、鄉鎮人民政府將《社會撫養費征收決定書》務必在三日內送達當事人,并填寫送達回執交縣計生局。
6、當事人接到決定書之日起30日內向鄉鎮人民政府繳清社會撫養費,鄉鎮人民政府應向當事人出據蓋有東山縣社會撫養費征收專用章的專用票據。
7、鄉鎮人民政府在收到當事人所繳的社會撫養費后于三日內繳存縣財政專戶。
8、當事人一次性繳納社會撫養費確有實際困難的,應當在30日內向縣計生局提出書面申請,并提供有關的證明材料。當事人的證明材料需經鄉鎮人民政府審核后簽注意見,加蓋印章,由當事人送交縣計生局。
9、縣計生局作出對當事人是否分期繳納的批準決定,填寫書面通知書,轉鄉鎮人民政府送達當事人。鄉鎮人民政府按批準決定負責征收社會撫養費。
四、行政復議及訴訟
1、當事人對縣計生局作出的征收決定不服的,可在接到征收決定書之日起60日內向寶雞市計劃生育行政主管部門或縣人民政府提出行政復議,或者向縣人民法院提出行政訴訟。
2、當事人提出行政復議或者行政訴訟期間,征收社會撫養費的決定不停止執行,鄉鎮人民政府應繼續做好征收工作。
五、收繳滯納金及強制執行
1、當事人在接到征收決定之日起30日內既不繳納社會撫養費,又不提起行政復議或行政訴訟,從第31日起每月加收欠繳社會撫養費的千分之二的滯納金。
2、當事人在規定的30日內未繳撫養費的,鄉鎮人民政府應填寫《加收滯納金申請書》上報縣計生局,由縣計劃生育局填寫《征收社會撫養費加收滯納金告知書》交鄉鎮送到當事人手中,再簽寫送達回執交縣計生局。
3、當事人在接到加收滯納金告知書一月后仍未交納的,由縣計生局申請縣人民法院強制執行。
六、結論
當事人在規定的時限內繳清了社會撫養費,又按時落實了節育措施,落實了黨政紀處分,由縣計生局發給《違法生育結論證》以作結論,不再追究。
七、法律文書樣表
1、違法生育立案報告書
2、違法生育立案決定書
3、調查筆錄
4、違法生育案件調查情況表
5、征收社會撫養費事先告知書
6、送達回證
7、舉行聽證會告知書
8、聽證委托書
9、聽證筆錄
10、社會撫養費征收決定書
11、社會撫養費分期繳納通知書
12、加收社會撫養費滯納金申請書
13、加收社會撫養費滯納金通知書
14、征收社會撫養費強制執行申請書
15、違法生育案件調查處理結案表
16、違法生育案件查處結論證
篇3:陜西省社會撫養費征收管理辦法
陜西省社會撫養費征收管理辦法
第一條為實施國務院《社會撫養費征收管理辦法》,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人口與計劃生育法》和《陜西省人口與計劃生育條例》,結合本省實際,制定本辦法。
第二條不符合《中華人民共和國人口與計劃生育法》和《陜西省人口與計劃生育條例》(以下簡稱計劃生育法律法規)有關規定生育或者收養子女的公民,應當依法繳納社會撫養費。
第三條縣級以上人民政府計劃生育行政部門負責本行政區域內的社會撫養費的征收管理工作。
財政、工商行政管理、稅務、價格、審計、監察等行政部門,按照各自的職責做好社會撫養費征收的相關管理和監督工作。
第四條社會撫養費的征收由縣級人民政府計劃生育行政部門作出書面征收決定。
第五條社會撫養費征收標準依照下列規定確定:
(一)不符合計劃生育法律法規規定,生育第二個子女的,對夫妻雙方分別以所在地的縣級人民政府統計部門公布的縣、市、區城鎮居民上年人均可支配收入或者所在地的鄉、鎮農民上年人均純收入為基數,一次性征收三倍以上六倍以下的社會撫養費。本人實際收入超過基數的,還應當加收超過部分的一倍以上二倍以下的社會撫養費;
(二)超生兩個及兩個以上子女的,以超生一個子女應征收的社會撫養費為基數、以超生子女數為倍數計征社會撫養費;
(三)重婚生育一個子女或者有配偶者與他人生育一個子女的,對當事人雙方分別按照本條第(一)項規定的標準征收社會撫養費;生育兩個及兩個以上子女的,按照本條第(二)項的規定征收社會撫養費;
(四)未到法定婚齡生育第一個子女的,或者違反計劃生育法律法規規定,不夠間隔年限生育的,對當事人征收二千元以上三千元以下的社會撫養費;情節嚴重的,對當事人征收三千元以上五千元以下的社會撫養費;
(五)規避計劃生育法律法規非法收養子女的,視其收養子女數分別按照本條第(一)、(二)、(三)項的規定征收社會撫養費。
縣級人民政府根據上述計算原則確定具體標準,每兩年可以調整一次。
第六條當事人一方為城鎮居民,另一方為非城鎮居民的,由城鎮居民一方所在地的縣級人民政府計劃生育行政部門作出征收決定。
第七條不符合計劃生育法律法規生育子女的流動人口的社會撫養費征收,按照下列規定辦理:
(一)當事人的生育行為發生在其現居住地的,由現居住地縣級人民政府計劃生育行政部門按照本辦法第五條規定的征收標準作出征收決定;
(二)當事人的生育行為發生在其戶籍所在地的,由戶籍所在地縣級人民政府計劃生育行政部門按照戶籍所在地的征收標準作出征收決定;
(三)當事人的生育行為發生時,其現居住地或者戶籍所在地計劃生育行政部門均未發現的,由首先發現其生育行為的縣級人民政府計劃生育行政部門按照當地的征收標準作出征收決定。
當事人在一地已經被征收社會撫養費的,另一地不得重復征收。
第八條社會撫養費的征收按照下列程序辦理:
(一)縣級人民政府計劃生育行政部門應當對當事人的生育行為進行立案調查,收集有關證據。情況屬實的,依照本辦法作出征收決定;
(二)縣級人民政府計劃生育行政部門應當向當事人送達《社會撫養費征收決定書》。征收決定書自送達當事人之日起生效;
(三)征收社會撫養費應當向當事人出具由省財政部門統一印制的征收票據。
第九條當事人應當自收到《社會撫養費征收決定書》之日起三十日內到指定的銀行(信用社)一次性繳納社會撫養費。
未作出《社會撫養費征收決定書》或者未出具省財政部門統一印制的征收票據的,當事人有權拒絕繳納。
第十條當事人一次性繳納社會撫養費確有實際困難的,應當自收到征收決定之日起三十日內向作出征收決定的縣級人民政府計劃生育行政部門提出分期繳納的書面申請,并提供有關證明材料。縣級人民政府計劃生育行政部門應當自收到當事人申請之日起三十日內作出批準或者不批準分期繳納的決定,并書面通知當事人。
分期繳納的期限自批準之日起,不超過三年。第一年繳納的數額不低于征收總額的百分之四十。
第十一條有關單位和組織應當向縣級人民政府計劃生育行政部門如實提供當事人上年實際收入總額。當事人系職工的,由所在單位提供;當事人系個體工商戶的,由其經營所在地的工商行政管理部門會同稅務部門提供。
第十二條當事人未在規定期限內繳納社會撫養費的,自欠繳之日起每月加收欠繳社會撫養費千分之二的滯納金;超過規定期限三個月仍不繳納的,由作出征收決定的計劃生育行政部門依法申請人民法院強制執行。
第十三條當事人對征收決定不服的,可以依法申請行政復議或者提起行政訴訟。
第十四條社會撫養費及滯納金應當全額上繳國庫,納入縣級財政預算管理;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截留、挪用、貪污、私分。
計劃生育工作必需的經費,由各級人民政府財政予以保障。
第十五條違反法律、法規的規定,擅自增設與計劃生育有關的收費項目或者擅自提高社會撫養費征收標準的,或者截留、挪用、貪污、私分社會撫養費的,依照國務院《社會撫養費征收管理辦法》第十三條、第十四條的規定處理。
第十六條違反本辦法第八條規定程序征收社會撫養費的,由其上級主管部門或者監察機關,對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直接責任人給予警告直至撤職的行政處分。
第十七條本辦法從20*年8月1日起施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