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械設備安裝工程施工及驗收通用規范GB5023198(二)
第四節離合器、制動器裝配
第5.4.1條濕式多片摩擦離合器裝配后,摩擦片應能靈活地沿花鍵軸移動;在接合位置超過規定扭力時,應有打滑現象;在脫開位置時,不應有阻滯現象。
第5.4.2條干式單片摩擦離合器裝配時,各彈簧彈力應均勻一致;各連接銷軸部分應靈活,無卡住現象。摩擦片的連接鉚釘頭應低于表面0.5mm以上。
第5.4.3條圓錐離合器的內外錐面應接觸均勻,其接觸面積不應小于85%。
第5.4.4條牙嵌式離合器回程彈簧的活動應靈活;其彈力應能使離合器脫開;嵌齒部分應無毛刺。
第5.4.5條滾柱超越離合器的內外環表面應光滑無毛刺,其各調整彈簧彈力應均勻一致;彈簧滑銷應能在孔內自由滑動,不得有卡住現象。
第5.4.6條盤式制動器裝配應符合下列要求:
一、制動盤的端面跳動不應大于0.5mm。
二、同一副制動器兩閘瓦工作面的平行度不應大于0.5mm。
三、同一副制動器的支架端面與制動盤中心線平面間距離h(圖5.4.6/1)的允許偏差為±0.5mm;制動器支架端面與制動盤中心平面的平行度不得大于0.2mm。
四、閘瓦與制動盤的間隙應均勻,其值宜為1mm。
五、各制動器制動缸的對稱中心與主軸軸心在鉛垂面內的重合度△值不應大于3mm(圖5.4.6/2)。
第5.4.7條瓦塊式制動器(圖5.4.7)裝配時,應符合下列要求:
一、制動器各銷軸應在裝配前清洗潔凈,油孔應暢通;裝配后應轉動靈活,無阻滯現象。
二、同一制動輪的兩閘瓦中心應在同一平面內,其允許偏差不得大于2mm。
三、閘座各銷軸軸線與主軸軸線的鉛垂面M/M間的水平距離b的允許偏差為±1mm。
四、閘座各銷軸軸線與主軸軸線水平面N/N的垂直距離h的允許偏差為±1mm。
五、閘瓦鉚釘應低于閘皮表面2mm;制動梁與擋繩板不應相碰,其間隙c值應小于5mm。
六、松開閘瓦時,制動器的閘瓦間隙s應均勻,且不應大于2mm。
七、制動時,閘瓦與制動輪接觸應良好、平穩;各閘瓦在長度和寬度方向與制動輪接觸不得小于80%。
八、油壓或氣壓制動時,達到額定壓力后,在10min內壓力降不應大于0.196MPa。
第5.4.8條帶式制動器(圖5.4.8)各連接銷軸應靈活,無卡住現象;摩擦內襯與鋼帶鉚接應牢固,不得松動。鉚釘頭應埋于內襯內,其鉚釘頭與內襯表面的距離不得小于1mm;制動帶退距ε值應按表5.4.8選取。
第5.5.1條裝配前應測量孔和軸的配合部位尺寸及進入端倒角角度與尺寸。根據實測的平均值,應按設計要求和本規范附錄十六選擇裝配方法。
第5.5.2條在常溫下裝配時應將配合面清洗潔凈,并涂一薄層不含二硫化鉬添加劑的潤滑油;裝入時用力應均勻,不得直接打擊裝配件。
第5.5.3條縱向過盈連結的裝配宜采用壓裝法。壓裝設備的壓力,宜為壓入力的3.25~3.75倍;壓入或壓出速度不宜大于5mm/s。壓入后24h內,不得承受負載。壓入力可按下列公式計算:
第5.5.4條用液壓充油法裝卸配合件時,應先按技術要求檢查配合面的表面粗糙度。當無規定時,其粗糙度應在Ra1.6~0.8μm之間。對油溝、棱邊應刮修倒圓。
第5.5.5條橫向過盈連結的裝配宜采用溫差法,并應符合下列要求:
一、加熱包容件時,加熱應均勻,不得產生局部過熱。未經熱處理的裝配件,加熱溫度應小于400℃;經過熱處理的裝配件,加熱溫度應小于回火溫度。熱裝的最小間隙,可按表5.5.5選取。加熱溫度可按下式計算:
二、冷卻被包容件時,冷裝的最小間隙可按表5.5.5選取,冷卻溫度可按下式計算:
冷裝所需的常用冷卻劑可按本規范附錄十七選取。
第5.5.6條溫差法裝配時,應按設備技術文件規定檢查裝配件的相互位置及相對尺寸。加熱或冷卻均不得使其溫度變化過快;并應采取防止發生火災及人員被灼傷或凍傷的措施。
第六節滑動軸承裝配第5.6.1條軸瓦的合金層與瓦殼的結合應牢固緊密,不得有分層、脫殼現象。合金層表面和兩半軸瓦的中分面應光滑、平整及無裂紋、氣孔、重皮、夾渣和碰傷等缺陷。
第5.6.2條厚壁軸瓦裝配應符合下列要求:
一、上、下軸瓦瓦背與相關軸承孔應接觸良好,并應按設計文件規定檢驗接觸要求;當無規定時,其接觸要求應符合表5.6.2-1的規定。
二、上、下軸瓦的接合面應接觸良好。未擰緊螺釘時,應采用0.05mm塞尺從外側檢查接合面,其塞入深度不得大于接合面寬度的1/3。
三、動壓軸承的頂間隙可按與滑動速度關系曲線(圖5.6.2)進行調整或按表5.6.2-2、表5.6.2-3的規定進行調整。
四、單側間隙應為頂間隙的1/2~2/3。
五、上、下軸瓦內孔與相關軸頸的接觸應符合表5.6.2-4的要求。
六、配制的瓦口墊片應與瓦口面的形狀相同,其寬度應小于瓦口面1~2mm;其長度應小于瓦口面1mm;墊片應平整無棱刺。瓦口兩側墊片的厚度應一致;墊片在任何情況下都不得與軸頸相接觸。
第5.6.3條薄壁軸瓦裝配應符合下列要求:
一、軸瓦與軸頸的配合間隙及接觸狀況應由機械加工精度保證,其接觸面一般不允許刮研。檢查薄壁軸瓦頂間隙時,應符合設備技術文件的要求;無規定時宜符合表5.6.3的規定。
二、瓦背與軸承座應緊密地均勻貼合,用著色法檢查。軸瓦內徑小于180mm的,其接觸面積不應少于85%;內徑大于或等于180mm的,其接觸面積不應少于70%。
三、裝配后,在中分面處采用0.02mm的塞尺檢查,不得塞入。
第5.6.4條軸頸與軸瓦的側間隙可用塞尺檢查;軸頸與軸瓦的頂間隙可用壓鉛法檢查(圖5.6.4)。鉛絲直徑不宜超過頂間隙的3倍。項間隙可按下列公式計算:
第5.6.5條靜壓軸承的裝配應符合下列要求:
一、液體靜壓軸承的裝配,油孔、油腔應完好,油路應暢通。節油器、軸承間隙不應堵塞。軸承兩端的油封槽不應與其他部位相通,并應保持與主軸的配合間隙。
二、空氣靜壓軸承裝配前應檢查,軸承內、外套的配合尺寸及精度應符合要求,兩者應有30
篇2:商品房設備安裝工程施工方法
商品房設備安裝工程施工方法
一、施工準備
土建工程開工后,設備安裝工程進入施工前的準備階段:當進入基礎(地下室)工程的施工時,設備安裝工程的預埋工作開始,設備安裝人員配合土建進行施工。
二、施工方法
本工程設備安裝工程的施工工期比較緊張,設備安裝人員必須穿插進行施工。設備安裝采取分路同時安裝,根據施工進度、天氣情況,隨時調整。
1.給水、排水管道安裝
管道安裝:安裝前必須清除內部污垢和雜物,防止阻塞。
管架制作安裝:嚴格按施工圖紙要求下料、焊接,經過防銹處理后,安裝在承重結構上,位置要正確,埋設平整牢固,與管道接觸緊密。
給排水管道安裝:給水橫管要有坡度,坡向泄水裝置:排水管徑和最小坡度應嚴格按設計要求其規范施工。
管道連接:給水管道采用鍍鋅鋼管,絲扣連接;室內排水管和出戶管采用排水鑄鐵管,石棉水泥接口。
防腐:明裝鍍鋅鋼管、鑄鐵管道表面要清理干凈,用防腐材料粉刷。
2.電氣安裝
電氣安裝交叉施工多、任務重,因此要做好相互協調工作,緊密配合土建、設備及其它工種。
配電:電力電纜埋地入戶。配電系統采用三要五線制。入戶處作一個接地系統,其接地電阻小于10歐姆。
3.防雷、接地:屋面上做避雷帶,沿其避雷帶線路將基礎底板內的4根Φ8分布鋼筋焊接貫通,形成導電網路。防雷引下線利用構造柱內兩根主筋焊接貫通,頂端與屋面防雷帶焊接,屋面金屬管件與防雷帶焊接,引下線底部與基礎內形成導電網路的4根Φ8分布筋焊接。防雷接地電阻小于10歐姆。預埋、預留、設備施工:現場施工的技術人員,應對預埋件、洞口尺寸位置進行檢查,填寫預埋件等隱蔽工程驗收單。設備工程中的預留洞,預留管道均應在土建施工中穿插進行,避免以后打洞開槽。鋼筋混凝土結構施工中,水、電等必須密切配合施工。在進行后期水施、電施設備安裝施工時,土建必須與設備相配合。
本工程主要分為以下幾個系統:給排水、照明電氣、消防滅火系統等。
篇3:磚混結構住宅樓設備安裝工程施工方法
磚混結構住宅樓設備安裝工程的施工方法
本工程主要分為以下幾個系統:給排水、采暖、消防系統、照明電氣、防雷接地系統、綜合布線等安裝工程的施工和管理。
1)施工準備
土建工程開工后,設備安裝工程進入施工前的準備階段:當進入基礎工程的施工時,設備安裝工程的預埋工作開始,設備安裝人員配合土建行施工。
2)施工方法
本工程設備安裝工程的施工工期比較緊張,設備安裝人員必須穿插進行施工。設備安裝采取分路同時安裝,根據施工進度、天氣情況,隨時調整。
①給水、排水管道安裝
管道安裝:安裝前必須清除內部污垢和雜物,防止阻塞。
管架制作安裝:嚴格按施工圖紙要求下料、焊接,經過防銹處理后,安裝在承重結構上,位置要正確,埋設平整牢固,與管道接觸緊密。
給排水管道安裝:給水橫管要有坡度,坡向泄水裝置:排水管徑和最小坡度應嚴格按設計要求其規范施工。
管道連接:給水管道采用鍍鋅鋼管,絲扣連接;室內排水管和出戶管采用排水鑄鐵管,石棉水泥接口。
防腐:明裝鍍鋅鋼管、鑄鐵管道表面要清理干凈,用防腐材料粉刷。
②電氣安裝
電氣安裝交叉施工多、任務重,因此要做好相互協調工作,緊密配合土建、設備及其它工種。
配電:電力電纜埋地入戶。配電系統采用三要五線制。入戶處作一個接地系統,其接地電阻小于10歐姆。
③防雷、接地:屋面上做避雷帶,沿其避雷帶線路將基礎底板內的4根Φ8分布鋼筋焊接貫通,形成導電網路。防雷引下線利用構造柱內兩根主筋焊接貫通,頂端與屋面防雷帶焊接,屋面金屬管件與防雷帶焊接,引下線底部與基礎內形成導電網路的4根Φ8分布筋焊接。防雷接地電阻小于10歐姆。預埋、預留、設備施工:現場施工的技術人員,應對預埋件、洞口尺寸位置進行檢查,填寫預埋件等隱蔽工程驗收單。設備工程中的預留洞,預留管道均應在土建施工中穿插進行,避免以后打洞開槽。鋼筋混凝土結構施工中,水、電等必須密切配合施工。在進行后期水施、電施設備安裝施工時,土建必須與設備相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