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生產技術通則
1.目的:為了落實平時安全基礎工作、使公司各項生產活動得到有效安全控制
2.范圍:全公司員工
3.責任者:安全部、保衛科、各車間、部門
4.程序:
4.1"安全生產,人人有責"。全廠職工必須牢固樹立"安全第一"的思想,增強法制觀念,認真貫徹執行黨和國家有關安全生產,勞動保護政策、法令、規定。嚴格遵守安全技術操作規程和各項安全生產管理制度。嚴禁違章指揮。
4.2新工人入廠和調換工種的人員,未經三級安全教育或考試不合格者,不準上崗參加生產操作。操作工人必須持有《安全技術作業證》。電氣、起重、焊接(切割)、壓力容器等特種作業的工人均應經專業技術培訓和技術考試合格后,持有《特種工種作業證》方準獨立操作。
4.3職工進入生產崗位前,必須按規定穿工作服,戴工作帽和配戴好其它勞動保護用品。不準穿短褲、裙子、拖鞋、高跟鞋,不準披長發,圍長圍巾;有可能被傳動機械絞傷的作業,不準戴手套。
4.4職工在班前和班中不準喝酒。工作中應嚴格遵守勞動紀律,集中精力,堅守崗位,不準擅自把自己的工作交給他人,不準打鬧、脫崗、睡崗和做與生產、工作無關的事。
4.5各崗位的重復操作、稱料、投料、主要控制技術必須經過認真核對,嚴格執行雙檢制。
4.6公司所有崗位必須制訂安全操作規程。
4.7一切機械設備、壓力容器嚴禁超溫、超壓、超負荷運行。嚴格安全操作規程,勤檢查,發現異常情況要立即報告,并采取有效措施進行處理。
4.8凡二人以上共同作業時,其中應指定一人負責安全工作。除在固定動火區內動火,其它動火一律要辦"動火許可證";凡進入容器內工作應辦理"入塔、進罐許可證";檢修是要辦理"檢修許可證";登高作業要辦理"高處作業許可證";其他高危作業要辦理安全許可證。凡在有毒區域內工作,必須配戴防毒面具。并有人監護。
4.9各崗位應按規定配備防毒面具、消防器材,及其它應急用品,有關部門應定期檢查,保證處于良好狀態。要熟記預防與急救方法,對防護器材消防器材要會正確使用和保管。消防設備嚴禁移作它用。
4.10高處作業、交叉作業或進入有可能被物體打擊的場所,必須佩戴安全帽,凡高處作業人員必須牢系安全帶,嚴禁向下亂拋物件,工具。搭架板必須堅實、牢固。
4.11廠區內禁止吸煙;禁止穿帶鐵釘的鞋。
4.12操作人員必須熟悉本崗位設備的性能和工藝流程,嚴格執行工藝指標,未經領導批準,不準從事本工種以外的設備操作。生產中凡遇到危及人身或設備安全,或可能發生火災,爆炸事故等緊急情況時,操作人員有權先處理,再上報。
4.13起重工具,應經常檢查、剎車有效、鋼繩完好,嚴禁乘人,嚴禁超載。
4.14電氣設備、線路的一切維修工作,必須由電工進行,其它人員一律禁止上述工作。嚴禁亂拉,亂接電線,檢修電氣設備時必須掛停電警示牌等。停電警示牌應由專人管理,誰掛誰取。
4.15一切儀表裝置的修理工作,應由儀表工進行,其它人員不得擅自亂動。
4.16各種設備、工具使用或開動前,要經過詳細的檢查,確認安全可靠后方可使用。
4.17各種防護裝置、信號、標志、儀表、指示器、安全裝置要經常檢查,定期校驗,保證齊全、完好、靈敏、可靠,未經批準,不得拆除、移動或停用。電氣線路和設備的接地(接零)必須良好,否則不準使用。
4.18行燈和機器設備上的照明燈電壓不得超過36伏。容器、溝道、潮濕場所使用的照明燈電壓為12伏,絕緣必須良好。進入設備內工作必須使用低壓防爆行燈。
4.19檢修(檢查)設備時,必須嚴格遵守安全生產檢修制度和有關操作規程。
4.20嚴禁違章搭棚,因生產需要在生產區內搭棚,由車間(部門)提出申請,經安全部審核批準,方可施工。
4.21設備在運行中(包括電風扇)不能用手或其他物件去碰撞或伸人,不能觸及傳動部位。移動設備時,必須先切斷電源,待設備停止轉動后方可移動。
4.22無阻火器的機動車不準駛入廠區內禁火區,廠區行車速不得超過10公里/小時,轉彎車速不得超過5公里/小時。
4.23廠內道路必須保持暢通。占用道路或路面施工時,必須先到保衛部門或安全部門辦理審批手續,并在所占路面兩端設安全遮攔,懸掛禁行標志;夜間必須掛紅燈。通行道路必須保持整潔暢通。
4.24發生事故時,必須沉著、果斷,判斷準確,服從統一指揮,積極處理。發生重大事故或惡性未遂事故的現場應予保護,并立即報告公司領導和有關部門,同時盡力采取措施防止事故擴大。
篇2:生產技術部長安全生產職責
按照管生產必須管安全、誰主管誰負責的原則,生產技術部部長是本部門安全生產第一責任人,對本部門安全生產負直接領導責任。其主要職責如下:
一、認真貫徹執行國家有關安全生產的方針、政策、法規和公司有關規章制度,堅持生產與安全的“五同時”。根據公司年度安全目標,組織制定本部門的年度安全目標,并層層分解,落實責任,確保公司安全目標的實現。
二、配合安全生產管理部門,協調統一組織制訂、修訂本部門的安全生產規章制度,安全技術規程,并認真組織實施。
三、檢查和指導本部各車間、班組的安全生產工作,建立健全設備臺帳、安全檢查記錄、班組活動記錄等資料檔案,并經常深入生產第一線,幫助解決生產環節上的關鍵問題。
四、組織實施公司下達的安全標準化和安全文化建設規劃,按時組織編制本部門的“兩化”措施計劃并組織實施。
五、根據公司統一部署,組織開展本部門安全生產大檢查,對不安全因素和重大安全事故隱患,應及時制定整改措施,徹底消除。
六、加強安全措施落實的監督和指導,對于因技術監督不善和未采取有效措施,導致設備損壞、腐蝕、電氣絕緣老化、靜電與雷擊事故、儀器儀表保護失靈等而直接發生安全生產事故應負直接領導責任。
七、堅持貫徹執行安全作業票制度,并嚴格把好關。按照安全事故調查的規定程序,參加或主持有關事故的調查處理工作。
八、組織或參加制定重要檢修(施工、操作、技術改造)項目的安全措施,審查本部門擬定的有關生產安全技術措施、規程、標準及設備改造、系統改造設計方案。
九、在保證安全的前提下組織指揮和調度生產,發現違反安全生產制度和安全技術規程的行為,應及時制止,嚴禁違章指揮。
十、每月定期組織召開安全生產分析會,組織員工學習安全法規和崗位技能,提高本部門各級人員的安全意識,確保生產無事故。
篇3:安全生產技術副總經理安全職責
1按照管生產必須管安全,誰主管誰負責的原則,對企業安全生產、技術環保工作負主要責任。
2組織制定、修訂和審批安全生產技術環保管理制度,生產操作規程、安全技術規程,并組織實施。
3協助總經理召開安全生產委員會(或安全專題會議)、生產安全技術會,聽取各單位的有關安全生產環保工作匯報,分析安全生產動態以及需要進行技術改造的建議,及時解決安全生產技術環保中存在的問題。
4組織開展安全教育,抓好中層干部和管理人員的安全教育和考核,以及全員安全培訓。
5堅持“五同時”原則,監督檢查生產、安全、設備安全生產大檢查,落實整改,負責審批特級動火、特殊登高作業證,組織審批開停車方案及維修計劃中的安全措施。
6審批勞保用品計劃,按國家規定配備勞保防護用品。
7負責或配合本職業務范圍內各類事故的調查處理,負責審核和落實防范措施。
8組織主持重大事故調查處理上報工作。協助搞好工傷事故等勞動鑒定工作。
9嚴格貫徹執行新、改、擴、大修工程和新產品項目的“三同時”原則;認真執行計劃、布置、檢查、總結、評比時的“五同時”原則。10組織好公司進行的各項安全活動,推廣先進經驗,獎勵先進部門和個人。
11按照安全職責制定安全技術改造工作計劃,落實在具體工作中。
12組織編制、修訂安全生產環境事故應急預案,并定期組織演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