鑄工技術安全規則
一、實訓區內的一般安全規則:
1.實訓區內主要運輸通道和人行通道不能堆放雜物。
2.造型區的砂箱堆放在指定地方,堆放應穩定可靠,以免倒塌。
3.人力搬運重物要動作協調,用力一致。
4.各實訓部總閘在接通時應先檢查保險,開指示燈、看是否三相有電,然后再合閘。
5.加熱設備有專人負責,并訂有操作規程。
6.易燃、易爆及有毒物品應嚴格管理,不得亂放。
二、熔煉、澆注操作技術安全規則:
1.電坩堝使用前應清理檢查有無燒穿現象,并涂耐火涂料層。
2.送電前檢查線路接頭有無松動、短路現象,遇有漏電現象應立即修理。
3.嚴格加料次序及操作規程,保證熔化正常及金屬質量并提高熔化效率。
4.去氣處理時應有排氣罩,以免操作人員中毒及防止實訓區有害氣體超標。
5.澆注時應對準澆口,不能垂直去看澆、冒口是否澆滿,以免金屬液濺出燙傷。
三、清砂處理技術安全規則:
1.清砂前應戴好口罩、眼鏡和手套等防護用具。
2.去毛刺及打斷澆冒口要注意周圍環境,以免傷人。
3.不可用手、腳觸及未冷卻的鑄件。
四、失蠟澆注安全操作規則:
1.熔化蠟料要有專人看管,防止火災。
2.配置涂料過程要帶橡膠手套。
3.硬化模殼要戴橡膠手套,使用氯化銨、硬化劑要有通風設施。
4.回收舊蠟要有專人看管電爐、不得離開工作崗位,防止蠟液溢出造成火災。
五、操作完畢必須關閉電氣源開關,清理工具,打掃工作場地。
篇2:連鑄工崗位安全通則
1必須認真貫徹執行“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的方針,連鑄各崗位人員必須經過三級安全教育,考試合格后方能上崗。
2連鑄操作室消防器材,設有專人負責看管,嚴禁挪用、丟失或損壞。
3連鑄車間要配備足夠的照明,如有損壞應及時修復。
4連鑄操作室嚴禁非操作人員入內,非本操作室人員不得隨意開閉各種開關。
5嚴禁戴有油污手套接觸氧氣、煤氣、丙烷氣;嚴禁在煤氣、丙烷氣、氧氣、高壓容器及管道等危險源附近停留或休息;嚴禁在煤氣、丙烷氣、氧氣管道周圍堆放易燃易爆物品。
6進入二冷室須兩人以上,上下同時作業時,需有專人看護,指揮協調。
7停機檢修或處理機坑時,除掛牌設有明顯標志外,必須有專人監護。
8連鑄機區域內使用的電風扇必須有安全可靠的防護罩。
9生產中使用的氧氣、丙烷氣、煤氣、割把、烘烤器的膠帶及接頭必須無破損、無漏氣,并按規定裝好安全閥。
10吊運中包的大繩及所有工具,使用前要認真檢查,發現大繩過熱、銹蝕、磨損超標、斷股或工具開焊,應及時更換,否則不準使用。
11鑄機水溫表、水壓表、流量計必須安裝齊全、數據可靠,并能夠進行聯鎖報警。
12切割把、燒氧管不得朝向人,以防燒傷。
13指揮天車吊運物品時,必須認真檢查吊具確認完好無損,要注意周圍環境,喊開周圍人員,指揮手勢明確清楚。
篇3:澆鑄工安全操作規程
1.必須穿戴整齊勞保用品后,方可進入工作崗位。
2.打哨應了解所澆注的工件,掌握溫度高低和鋼水用量,及時擋渣引火,避免形成缺陷。做到判斷準確,口令響亮,指揮得當。
3.抬包時必須先在包內加入適量脫氧劑,站在絕緣物上,將包抬正爐嘴附近,前爐傾倒時不得將包放下,抬包時不許帶手套。
4.抬包人應得相互配合,保持鋼包平穩,以免鋼水濺出。
5.澆注前必須根據所澆注工件大小和形狀對溫度進行調整后進行澆注。
6.澆注時必須對準澆口,按照先慢后快的原則澆注,澆注速度不易過快以免鋼水傷人。
7.澆注時必須聽從打哨指揮不得盲目澆注,鋼水不夠不得強澆注。按工藝要求清理粘砂、砸澆口.
8.特殊工件按特殊工藝要求進行操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