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壓澆注機鑄工安全操作規程
1.檢查設備、電器儀表、氣路、閥門等是否正常,常用工具如撬杠、錘子等是否準備好。放出壓縮空氣氣包中的積水。
2.下澆注管前,坩堝口必須清理干凈。保證密封良好,以免澆注時跑火燙傷。
3.下芯時,手未離開前不準合模,以防擠傷。兩人操作時,必須精神集中,互相配合,互相照顧。澆注好的鑄件應疊放整齊、平穩。堆放高度要適中,并注意留有人行通道。
4.遇有芯頭,芯板損壞或合模不嚴,
不得澆注。當合模澆注時,壓鑄機前面不得站人,以免跑火燙傷。出現嚴重跑火等緊急事故時,應立即放氣,切斷電源。對跑火流出的金屬液體,要及時處理。
5.吊運工作應遵守掛鉤工安全操作規程。鋼絲繩使用前應檢查有無損壞,吊鉤應掛牢掛穩方能起吊。
6.漏斗、快速測溫計、熱電偶涂料等要烘干后方可使用。
7.烘烤模型時,煤氣管應放穩,防止燒傷。
8.完工后應將各閥門關閉,切斷設備電源,清理工作現場。
篇2:鑄工澆注包安全檢查表模板
鑄工澆注包安全檢查表
說明
鑄工淬注包的包殼厚度應符合設計允許值,且應每年檢查一次淬包包殼的腐蝕情況。如超過設計的允許值或有裂紋應報廢。
在起吊澆包時,應與行車工密切配合,務必使澆包吊運平穩。嚴禁有漏包現象,以防發生燙傷事故。
1設備檢查
1.1澆包的轉動機構(蝸輪機構)必須自鎖可靠。
1.2澆包與包體與吊包軸的吊鉤之間必須有彈簧保險卡銷。
1.3澆包包殼必須有適當數量的排氣孔。
1.4包殼與吊軸的連接必須采用鉚接或螺釘螺母連接。
1.5吊軸每年必須作無損探傷檢查一次,發現裂紋應立即報廢。
1.6大梁與大鉤之間必須采用磷接或螺釘螺母連接。
1.7大梁、大鉤每年應檢查一次,如腐蝕情況超過設計允許范圍或發現裂紋,應予以報廢。
1.8鐵水包的包襯厚度應符合下表要求:
鐵水包容量包襯厚度不小于
100~500kg30~60mm
500~1000kg60~80mm
1000~3000kg80~100mm
3000~5000kg100~120mm
1.9鋼水包容量在3000kg以下時,包襯厚度與鐵水包同;3000~5000kg的鋼包必須用普通耐火磚砌筑,磚縫間隙不得大于1.6mm,且其厚度應不小于120mm。
1.10陶塞桿上的耐火磚必須完好無缺陷。螺栓、螺母不準有滑絲現象。
1.11滑板機構應運轉靈活,潤滑良好。
2行為檢查
2.1澆包在盛裝鐵(鋼)水之前必須干烘并預熱。
2.2金屬溶液不準盛裝過滿,液面不準超過內壁全高的7/8。
3作業環境
3.1搪襯工作場地應保持濕潤、平整。
3.2搪襯工作場地必須有人行通道,通道上不得堆放其它雜物。
3.3鑄鋼澆包搪襯工作場地應有通風除塵裝置。
篇3:低壓澆注機鑄工安全操作規程
1.檢查設備、電器儀表、氣路、閥門等是否正常,常用工具如撬杠、錘子等是否準備好。放出壓縮空氣氣包中的積水。
2.下澆注管前,坩堝口必須清理干凈。保證密封良好,以免澆注時跑火燙傷。
3.下芯時,手未離開前不準合模,以防擠傷。兩人操作時,必須精神集中,互相配合,互相照顧。澆注好的鑄件應疊放整齊、平穩。堆放高度要適中,并注意留有人行通道。
4.遇有芯頭,芯板損壞或合模不嚴,不得澆注。當合模澆注時,壓鑄機前面不得站人,以免跑火燙傷。出現嚴重跑火等緊急事故時,應立即放氣,切斷電源。對跑火流出的金屬液體,要及時處理。
5.吊運工作應遵守掛鉤工安全操作規程。鋼絲繩使用前應檢查有無損壞,吊鉤應掛牢掛穩方能起吊。
6.漏斗、快速測溫計、熱電偶涂料等要烘干后方可使用。
7.烘烤模型時,煤氣管應放穩,防止燒傷。
8.完工后應將各閥門關閉,切斷設備電源,清理工作現場。
——摘自《機械工人安全技術操作規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