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制度大全 > 機械設備技術試驗標準

機械設備技術試驗標準

2024-07-25 閱讀 1728

一、機械設備技術試驗規定

1.新購機械設備或經過大修、改裝的機械設備,在投入使用前必須進行檢查、鑒定和試運轉,以測定機械設備的各項技術性能和工作性能。

2.新購機械設備的技術試驗由建制單位組織,在機械技術負責人的指導監督下進行。

3.參加機械設備技術試驗的人員,事先必須詳細研究原廠技術文件,了解機械設備技術性能,掌握技術操作規程。

4.大修或改裝后的技術試驗,由承建單位生產部門負責組織,在技術負責人的指導和監督下,由主修人或原機機長會同進行。

5.承修單位應事先通知送修部門派員參加,使試驗和驗收工作結合進行。

二、機械設備的技術試驗

1.外部檢查。主要檢查裝配是否正確,是否有缺件漏裝,潤滑部位是否涂油或注油,螺紋連接是否緊固等。

2.無負荷試驗和負荷試驗。主要是試驗機械設備的工作性能,包括機械設備的起動性能、動力性能、制動性能、操作性能和安全性能等,是否達到正常使用的技術要求。

3.技術試驗后的復查。主要檢查試驗后的機械設備是否異常,消除試驗中發現的缺陷和故障,并做好潤滑、調整和緊固工作。

4.填寫機械設備技術試驗記錄表。把各項技術試驗情況填入表中,并由參加試驗的各級人員簽字,經機械技術負責人審查合格后,列入該機械的技術檔案。

篇2:機械設備動力配電柜箱安全技術要求

機械設備的動力柜(箱)是車間配電系統的最末級,具有電力接收、分配、保護、控制功能的基礎設施。在機械工廠中動力柜(箱)的擁有量多,分布面大,安裝地點環境復雜,與作業現場各類人員接觸的可能性最大;在企業管理中是薄弱環節,容易處于忽視的失控狀態。尤其在進行設備檢修、處理機械故障時,操作者與維修人員配合不當,極易發生觸電事故。因此,保證設備動力箱(柜、板)的安全可靠性是十分必要的。

1.動力柜(箱)安全符合作業環境要求

電氣設計安裝規程規定,對不同的作業環境下所安裝的動力柜(箱)及其線路有不同的要求。

(1)觸電危險性小的一般生產場所和辦公室,可采用開啟式的配電板。

(2)觸電危險性大或作業環境較差的加工車間、鑄造、鍛造、熱處理、鍋爐房、木工房等場所,應采用封閉式箱柜。

(3)有導電性粉塵或產生易燃易爆氣體的危險作業場所,必須采用密閉式或防爆型的電氣設施。

2.動力柜(箱)內安全要求

柜(箱)內整潔、完好、無雜物、無積水,有足夠的操作空間。不論哪種形式的箱、柜,均應符合電氣設計安裝規范要求。

(1)各類電氣元件、儀表、開關和線路應排列整齊,安裝牢固,操作方便,內無積塵、積水和雜物。

(2)落地安裝的箱、柜底面應高出地面50~100mm,操作手柄中心距地面一般為1200~1500mm;箱、柜、板前方1.2m的范圍內無障礙物(因工藝布置設備安裝確有困難時可減至0.8m,但不得影響箱門開啟和操作)。

3.箱體PE可靠

動力柜(箱)的所有金屬構件,凡因漏電可能呈現對地電壓處,必須有可靠的接地故障保護。接地故障保護的選擇應根據配電系統的接地形式確定。在380/220V三相四線制變壓器中性點直接接地系統中,必須把電氣設備在正常情況下不帶電的金屬部分與電網的零線可靠地連接起來,不得利用箱體代替工作零線載流;在對地絕緣系統中必須將電氣設備在正常情況下不帶電的金屬部分與大地可靠地連接起來,且有要求如下:

(1)由同一臺變壓器供電的系統中,只允許采用同一種接地故障保護方式,而且應構成一個保護網。

(2)必須保持導電的連續性,不得有任何脫節現象。

(3)電氣設備的接地或接零支線應單獨與接地或接零干線相連接,接地或接零支線之間不準串聯。

(4)PK線必須有足夠的機械強度和防松脫措施,有足夠的導電能力和熱穩定性。

(5)采取保護接地要有一個符合最大允許接地電阻值要求的接地體,并要定期檢測其接地電阻值。

4.各種電氣元件及線路安全要求

各種電氣元件及線路接觸良好,連接可靠,無嚴重發熱、燒損現象。

5.柜(箱)內插座安裝要求

(1)單相兩孔插座,面對插座右極接相線,左極接零線。

(2)單相兩孔插座必須上下安裝時,零線在下方,相線在上方。

(3)單相三孔插座,面對插座上孔接PE線,右極接相線,左極接工作零線。

(4)四孔插座只準用于380V電源,上孔接PE線。交流、直流或不同電壓的插座在同一場所時,應有明顯區別或標志。

6.保護裝置齊全,與負載匹配合理

(1)一般熔斷元件的額定工作電流應不大于導線允許載流量的2.5倍。如按負荷計算,熔斷元件短路保護額定電流可為1.5~2.5倍負荷額定工作電流。

(2)對于自動開關,單相短路電流不應小于脫扣器整定電流的1.5倍。

7.外露帶電部分屏護完好

(1)柜(箱)以外不得有裸帶電體外露。

(2)必須裝設在箱、柜外表面或配電板上的電氣元件,必須有可靠的屏護。

8.編號、識別標記齊全、醒目

(1)柜(箱)都應有設施本身的編號,企業可根據有利于管理的實際情況確定編號形式和內容。

(2)柜(箱)上每一處開關,每一組熔斷器,都應有表明控制對象的名稱、標記及對應圖示,并與實際情況相符。

篇3:電工機械設備防火措施滅火策略

(一)電工機械設備的防火措施

電工機械火災通常是因為電工機械設備的絕緣老化、接頭松動、過載或短路等因素導致過熱而引起的。尤其是在易燃易爆場所,上述電工機械線路隱患危害更大。為防止電工機械火災事故的發生,必須采取防火措施。

(1)經常檢查電工機械設備的運行情況,檢查接頭是否松動,有無電火花發生,電工機械設備的過載、短路保護裝置性能是否可靠,設備絕緣是否良好。

(2)合理選用電工機械設備。有易燃易爆物品的場所,安裝使用電工機械設備時,應選用防爆電器,絕緣導線必須密封敷設于鋼管內。應按爆炸危險場所等級選用、安裝電器設備。

(3)保持安全的安裝位置。保持必要的安全間距是電工機械防火的重要措施之一。為防止電工機械火花和危險高溫引起火災,凡能產生火花和危險高溫的電工機械設備周圍不應堆放易燃易爆物品。

(4)保持電工機械設備正常運行。電工機械設備運行中產生的火花和危險高溫是引起電工機械火災的重要原因。為控制過大的工作火花和危險高溫,保證電工機械設備的正常運行,應由經培訓考核合格的人員操作使用和維護保養。

(5)通風。在易燃易爆危險場所運行的電工機械設備,應有良好的通風,以降低爆炸性混合物的濃度。其通風系統應符合有關要求。

(6)接地。在易燃易爆危險場所的接地比一般場所要求高。不論其電壓高低,正常不帶電裝置均應按有關規定可靠接地。

(二)電工機械設備的滅火規則

(1)電工機械設備發生火災時,著火的電器、線路可能帶電,為防止火情蔓延和滅火時發生觸電事故,發生電工機械火災時應立即切斷電源。

(2)因生產不能停頓,或因其他需要不允許斷電,必須帶電滅火時,必須選擇不導電的滅火劑,如二氧化碳滅火器、1211滅火器、二氟二溴甲烷滅火器等進行滅火。滅火時救火人員必須穿絕緣鞋和戴絕緣手套。

當變壓器、油開關等電器著火后,有噴油和爆炸的可能,最好在切斷電源后滅火。

(3)滅火時的最短距離。用不導電滅火劑滅火時,10kV電壓,噴嘴至帶電體的最短距離不應小于0.4m;35kV電壓,噴嘴至帶電體的最短距離不應小于0.6m。若用水滅火,電壓在110kV及以上,噴嘴與帶電體之間必須保持3m以上;220KV及以上者,應不小于5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