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械設備購置標準
一、購置計劃程序及要求
1.由機械管理部門根據需要,會同有關部門和申請購置部門共同提出設備購置的項目、數量、型號和規格。
2.由計劃部門落實資金來源,提出年度申請計劃,經主管領導批準后,向上級主管部門申報。
3.申請計劃經上級主管部門審核批準后,按批準的名稱、型號、規格、數量訂貨采購。
二、機械設備購置的資金來源
企業實現技術裝備,資金來源是一個重要的前提條件。在設備購置程序中,落實財務對購置款源的支付保證,是首先必須考慮的。
1.工程預算所列的技術裝配費。
2.企業按規定留用的固定資產折舊資金(含大修理基金的結余部分)。
3.企業利潤中的生產發展基金。
篇2:大型設備購置立項論證效益評估制度
根據衛生部、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財政部制定的《大型醫用設備配置與使用管理辦法》,結合《四川省大型醫用設備配置與使用管理辦法》,特制定本制度。
一、大型醫用設備管理品目分為甲、乙兩類。大型醫用設備的管理實行配置規劃和配置證制度。甲類大型醫用設備的配置許可證由國務院衛生行政部門頒發;乙類大型醫用設備的配置許可證由省級衛生行政部門頒發。
二、醫院根據醫療技術的發展和實際需要,使用科室提出大型設備的申購計劃,經醫院預算委員會、醫療設備管理委員會、院長辦公會議討論,并組織設備科、臨床相關科室專家實地考察,由使用科室提出論證報告,對大型設備的先進性、經濟性、實用性進行專業技術論證,其中包括:
(一)、申請配置的必要性和依據
1、醫療機構基本情況分析(包括醫療機構地理位置、性質、規模、經營狀況和財務狀況、學科建設規劃等)。
2、當地醫療服務需求分析(包括醫療機構所在地經濟社會發展狀況、人群健康狀況和疾病譜、人群對該設備的醫療服務需求、社會效益)。
3、醫療機構目前醫療服務的利用情況及相關設備的利用情況分析。
(二)、申請購買該類設備的技術發展前景(技術的先進性、可靠性、質量安全性)及對臨床、科研工作的作用。
(三)、申請購買該類設備的技術發展前景(技術的先進性、可靠性、質量安全性)及對臨床、科研工作的作用。
(四)、購置總投資、經費的來源和籌措計劃、該設備的預期使用情況及社會經濟效益分析(必須包括年預期診療人次、預期使用年限、診療次均成本和投資回收期等內容)。
(五)、經濟效益分析:
1、預期使用年限
2、每周診療使用時間、人次數
3、年預期診療人次
4、診療次均成本
5、年經濟收入
6、年折舊費用
7、年維修、消耗費用估計
8、科室直接人員費用
9、醫院相關管理費用
10、年收支結余率
11、成本回收期
(六)、配套條件說明
1、房屋、水電等條件,防護、環保等實施方案
2、有無零配件、消耗品來源,能否滿足要求
3、有無排污放射等問題解決措施
4、其它
(七)、維修和保養條件
三、醫院將大型設備計劃以文件的形式向市衛生行政部門提出申請,并附《醫療機構配置大型醫用設備申請表》上報逐級審批:
(一)、甲類大型醫用設備的配置,由醫院按屬地化原則向市衛生行政部門提出申請,逐級上報,經省級衛生行政部門審核后報國務院衛生行政部門審批;
(二)、乙類大型醫用設備的配置,由醫院按屬地化原則向市衛生行政部門提出申請,逐級上報至省級衛生行政部門審批;
(三)、《醫療機構配置大型醫用設備申請表》申請材料及主要內容:
1、新增大型醫用設備
(1)、申請報告。主要內容包括:申請機構基本情況;擬申請設備名稱、規格和主要配件;相關輔助配套設備名稱、數量和使用人員取得崗位培訓證書情況;
(2)、可行性論證報告、需求分析。主要內容包括:申請配置的主要理由;所申請設備的技術發展前景;在臨床、科研中的作用;預期使用率;人員取得崗位資質情況;購置經費來源以及經濟分析等。
2、更新大型醫用設備
(1)、設備的更新理由、購置時間;
(2)、申請更新設備的《大型醫用設備配置許可證》復印件;
(3)、使用情況:包括每年的診療人次,開機天數診療時間;
(4)、對更新設備的處理意見和擬裝備設備的檔次。
四、嚴禁購置進口二手大型醫用設備。購置其他醫療機構更新替換下來的大型醫用設備,必須按本辦法規定的程序辦理配置審批。
五、嚴禁使用國家已公布的淘汰機型。
六、醫院獲得《大型醫用設備配置許可證》后,方可購置大型醫用設備。對于乙類設備,省衛生廳對配置申請做出批復意見,書面反饋給市衛生局,市衛生局收到批復意見后,做好配置批復登記并通知醫院領取,醫院領取配置批復后按相關規定開展采購配置工作。
七、購置的大型醫用設備必須具有國家頒發的生產或進口注冊證;必須按國家規定的采購方式進行采購,政府撥款資助的設備采購必須按規定實行政府采購。
篇3:物業轄區設備購置規程制度
物業轄區設備購置規程
1目的
為規范設備購置程序,特制定本規程。
2適用范圍
適用于公司管轄范圍內新增設備的購置。
3操作規程
3.1項目的提出
使用部門根據經營的需要提出購置申請。設備的設置要遵循"技術上先進、經濟上合理、經營上可行"的原則。
3.2項目調查
3.2.1設備購置方案提出后,應進行項目調查,以掌握詳細而準確的調查研究材料和文件,為以后進行技術、經濟綜合分析和各種方案的比較和論證做準備。
3.2.2公司方面
應調查現有設備的利用率和潛力情況,安裝設備的環境條件;能源和材料的供應情況;資金來源;操作和維護的技術水平;人員配備。
3.2.3設備制造廠家方面
應調查該廠家的技術水平、經營情況、售后服務情況、設備的規格和技術性能、配件供應、維修專用工具的代售等。
2.2.5費用方面
應調查該設備售價水平、運輸費、安裝費、保險費、培訓費、運行成本、修理折舊等。
3.3項目論證
3.3.1項目論證就是進行可行性研究和設定效果分析,其目的是為了避免設備購置的盲目性,增加可行性。
3.3.2工程技術部負責會同使用部門進行項目論證,并以報告的形式呈報給總經理審閱。
3.3.3項目論證主要內容
項目論證的主要內容包括:
a)總論
該項目方案的背景和歷史條件,所研究結果的概要說明以及方案存在的問題和解決這些問題的建議;
b)與方案有關的市場狀況和前景;
c)設備所需能源、原料及配件的情況;
d)設備的環境條件
是否具備設置設備的地點,其地質條件、運輸條件、可使用面積和施工安裝是否具備條件以確保設備實施方案的順利進行;
e)技術方案
闡述設備的主要技術原理、結構、規模和安裝方案,一般是提出幾個技術方案,并說明各種方案的優缺點以便做出最優決策;
f)環境保護
設備運行是否存在廢氣、廢水、廢料和噪聲污染問題,并說明治理的方法和措施;
g)對運行操作人員和管理人員的要求,如必要的話應說明所需人員的專業工種、文化程度和培訓計劃等;
h)設備投資方案的經濟評價
應說明投資總額、投資方案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
i)不確定性分析;
j)方案的實施計劃;
k)可行性研究的結論。
綜合各項分析,從技術、經濟方面而得出可行性意見,并明確存在的問題和提出解決這些問題的建議。
3.3.4工程技術部和使用部門在完成可行性論證后應對其以報告的形式呈報給總經理審閱,總經理審閱批準后,由工程技術部配合使用部門選擇設備。如果是所有權屬于業主的設備,則應在購買前報業主委員會批準。
3.4設備的選擇
3.4.1應按適應性、技術性、可靠性、維修性、安全性、節能性、環保性、配套性、制造廠家的售后服務等標準進行設備選型。
3.4.2在對重要設備進行購置或更新之前,必須設計幾個可供選擇的技術方案,并對各個方案進行經濟分析和評價,通過對比分析,最后選擇最優方案。
3.5編制計劃
3.5.1設備選擇定型后,應將最后方案交由總經理審閱批準。
3.5.2總經理批準后,工程技術部和使用部門負責編制采購計劃,交財務部和總經理審核批準進行采購。
3.6設備的采購
設備的采購按財務部的相關采購規定執行。
4記錄
可行性論證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