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制度大全 > 光控自動噴霧降塵裝置通用技術條件MT503―1996

光控自動噴霧降塵裝置通用技術條件MT503―1996

2024-07-25 閱讀 2847

中華人民共和國煤炭工業部1996―03―13批準1996―08―01實施

1主題內容與適用范圍

本標準規定了煤礦用光控自動噴霧降塵裝置的技術要求、試驗方法、檢驗規則、標志、包裝、運輸和貯存。

本標準適用于煤礦用光控自動噴霧降塵裝置(以下簡稱裝置)。

2引用標準

GB191包裝儲運指示標志

GB998低壓電器基本試驗方法

GB2423.1電工電子產品基本環境試驗規程試驗A:低溫試驗方法

GB2423.2電工電子產品基本環境試驗規程試驗B:高溫試驗方法

GB/T2423.4電工電子產品基本環境試驗規程試驗Db:交變濕熱試驗方法

GB2423.5電工電子產品基本環境試驗規程試驗Ea:沖擊試驗方法

GB2423.10電工電子產品基本環境試驗規程試驗Fc:振動(正弦)試驗方法

GB3836.1爆炸性環境用防爆電氣設備通用要求

GB3836.2爆炸性環境用防爆電氣設備隔爆型電氣設備“d”

GB3836.4爆炸性環境用防爆電氣設備本質安全型電路和電氣設備“i”

GB/T4942.2低壓電器外殼防護等級

GB10111利用隨機數骰子進行隨機抽樣的方法

3術語

光控自動噴霧降塵裝置

物體或人體遮擋光源時,光信號的變化被光控傳感器轉換成電信號,此信號通過控制器控制電磁閥開啟或關閉,實現自動噴霧的裝置。

4技術要求

4.1裝置應符合本標準的規定,并按照經規定程序審批的圖樣和技術文件制造。

4.2外觀:

裝置表面應平整,涂、鍍層均勻,外殼無變形、開裂、腐蝕及機械損傷。

4.3裝置使用防爆電磁閥,水壓適應范圍:0.2~7.0MPa。

4.4裝置探測范圍:≥5m。

4.5裝置控制器輸入信號:4~20mA或1~5V。

4.6裝置適應電壓波動范圍:±20%。

4.7裝置動作維持時間范圍:5~120s,設定時間允許誤差為±3s。

4.8裝置接線端子與金屬外殼之間的絕緣電阻不低于20MΩ。

4.9交變濕熱試驗后,裝置接線端子與金屬外殼之間的絕緣電阻不低于1MΩ;耐壓試驗應無擊穿、閃絡現象。

4.10裝置應能適應下列環境條件:

a.工作溫度:5~40℃;

b.儲存溫度:-40~+55℃;

c.相對濕度:≤95%;

d.有瓦斯、煤塵爆炸危險性的場所。

4.11裝置的防爆性能應符合GB3836.1、GB3836.2、GB3836.4的有關規定。

4.12裝置外殼防護性能為IP54。

4.13裝置經工作溫度、儲存溫度、交變濕熱、振動、沖擊和運輸試驗后,均應符合4.4、4.5、4.7、4.8和4.9的要求。

5試驗方法

5.1試驗環境溫度:15~25℃。

5.2試驗設備和器材:

a.電壓、電流源;

b.萬用電表:準確度2.5級;

c.調壓器:0~250V,3kVA;

d.升壓變壓器;0~1000V,3kVA

篇2:光控自動噴霧降塵裝置通用技術條件MT503―1996

中華人民共和國煤炭工業部1996―03―13批準1996―08―01實施

1主題內容與適用范圍

本標準規定了煤礦用光控自動噴霧降塵裝置的技術要求、試驗方法、檢驗規則、標志、包裝、運輸和貯存。

本標準適用于煤礦用光控自動噴霧降塵裝置(以下簡稱裝置)。

2引用標準

GB191包裝儲運指示標志

GB998低壓電器基本試驗方法

GB2423.1電工電子產品基本環境試驗規程試驗A:低溫試驗方法

GB2423.2電工電子產品基本環境試驗規程試驗B:高溫試驗方法

GB/T2423.4電工電子產品基本環境試驗規程試驗Db:交變濕熱試驗方法

GB2423.5電工電子產品基本環境試驗規程試驗Ea:沖擊試驗方法

GB2423.10電工電子產品基本環境試驗規程試驗Fc:振動(正弦)試驗方法

GB3836.1爆炸性環境用防爆電氣設備通用要求

GB3836.2爆炸性環境用防爆電氣設備隔爆型電氣設備“d”

GB3836.4爆炸性環境用防爆電氣設備本質安全型電路和電氣設備“i”

GB/T4942.2低壓電器外殼防護等級

GB10111利用隨機數骰子進行隨機抽樣的方法

3術語

光控自動噴霧降塵裝置

物體或人體遮擋光源時,光信號的變化被光控傳感器轉換成電信號,此信號通過控制器控制電磁閥開啟或關閉,實現自動噴霧的裝置。

4技術要求

4.1裝置應符合本標準的規定,并按照經規定程序審批的圖樣和技術文件制造。

4.2外觀:

裝置表面應平整,涂、鍍層均勻,外殼無變形、開裂、腐蝕及機械損傷。

4.3裝置使用防爆電磁閥,水壓適應范圍:0.2~7.0MPa。

4.4裝置探測范圍:≥5m。

4.5裝置控制器輸入信號:4~20mA或1~5V。

4.6裝置適應電壓波動范圍:±20%。

4.7裝置動作維持時間范圍:5~120s,設定時間允許誤差為±3s。

4.8裝置接線端子與金屬外殼之間的絕緣電阻不低于20MΩ。

4.9交變濕熱試驗后,裝置接線端子與金屬外殼之間的絕緣電阻不低于1MΩ;耐壓試驗應無擊穿、閃絡現象。

4.10裝置應能適應下列環境條件:

a.工作溫度:5~40℃;

b.儲存溫度:-40~+55℃;

c.相對濕度:≤95%;

d.有瓦斯、煤塵爆炸危險性的場所。

4.11裝置的防爆性能應符合GB3836.1、GB3836.2、GB3836.4的有關規定。

4.12裝置外殼防護性能為IP54。

4.13裝置經工作溫度、儲存溫度、交變濕熱、振動、沖擊和運輸試驗后,均應符合4.4、4.5、4.7、4.8和4.9的要求。

5試驗方法

5.1試驗環境溫度:15~25℃。

5.2試驗設備和器材:

a.電壓、電流源;

b.萬用電表:準確度2.5級;

c.調壓器:0~250V,3kVA;

d.升壓變壓器;0~1000V,3kVA

篇3:礦業噴霧降塵管理規定

1轉載點噴霧

在裝載點安設轉載點噴霧,噴頭數量不少于1個,懸掛在轉載點的前上部600mm處,迎風流方向45°,噴霧直接對準落煤點,落煤點上部至轉載點處加設紗網防塵罩,掛牌管理,責任人為轉載點運輸司機,必須做到轉載點運行時必須開啟轉載點噴霧。

2采、掘面風流凈化水幕

礦井主要進風大巷及回風巷、采煤工作面進回風巷、掘進工作面的迎頭、噴漿機回風流下方5米范圍內都必須安裝風流凈化水幕;各采掘工作面每周必須對巷道進行沖刷一次。

2.1采煤工作面風流凈化水幕的具體位置:

a.進風巷內設置兩道全斷面水幕,第一道水幕在采煤工作面進風巷口向里10-15米范圍內,第二道水幕在采煤工作面進風巷安全出口以外30米范圍內。

b.回風巷內至少設置三道全斷面水幕,第一道水幕在回風巷安全出口以外30米范圍內,第二道水幕與第一道水幕間距不得大于20米,第三道水幕在工作面回風聯絡巷口下風側10-15米范圍內。

2.2掘進工作面風流凈化水幕的具體位置:

?a.掘進工作面剛開口時在開口位置的下風側10-15米范圍內設置一道水幕。

?b.掘進工作面掘進長度超過50米不超過80米時,應在掘進巷道內設置一道全斷面水幕,距迎頭不超過50米。

?c.掘進工作面掘進長度超過80米時,應在掘進巷道內增加兩道水幕,第一道水幕距正頭不超過50米,第二道水幕與第一道水幕間距不超過20米,且第三道水幕在巷道回風口10-15米范圍內。

2.3噴霧特別管理規定

a.全斷面水幕5米范圍內巷道底板進行硬化(要求:以水幕安裝位置為起點,上風側1米,下風側4米底板進行硬化)。

b.在皮帶側挖設一個(長×寬×高=1米×1米×1米)水池用來儲存水幕流下的積水,水池內安裝一臺風泵,利用池內積水沖刷巷道、灑水降塵;多余積水由風泵導入水溝或排水管排出工作面。

3懲罰辦法:

對未安裝水幕、噴頭數量少、不能覆蓋全斷面,發現一處對責任單位處以500元的罰款;發現噴霧不開或成霧質量差,發現一次對責任單位處以200元的罰款;對巷道內積塵嚴重沒按規定時間沖刷巷道的對施工單位處以500元罰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