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制度大全 > 生物科學與技術中心儀器設備損壞賠償制度

生物科學與技術中心儀器設備損壞賠償制度

2024-07-25 閱讀 3625

一.發生損壞、遺失儀器設備的事故后,當事人應及時寫出書面報告,詳細說明情況。由中心主任會同儀器設備管理員提出初步處理意見,并報系領導及有關部門。

二.系負責人、中心負責人、技術人員、儀器設備管理人員組成鑒定小組,進行鑒定、凡屬責任事故,當事人要承擔責任和經濟賠償。凡屬非責任事故,可以不賠償,但要研究事故原因,防止再次出現事故。

三.在計算經濟賠償時可考慮以下情況:

1、損壞、遺失配件的,只計算配件的損失價值。

2、局部損壞可以修復的,只計算修理費。

3、損壞后質量顯著下降,但仍能使用的,應按其質量下降程度酌情計算損失價值。

4、損壞或遺失儀器設備一般可按新舊程度合理折價。

四.賠償償還期一般不得超過半年。賠償金額較大,賠償者一次交款有困難時,可申請分期或緩期交清。屬于幾個人共同承擔責任事故的,應根據各人責任大小和認識態度,分別承擔賠償費。

五.賠償費的收入作為修理或補充儀器設備的經費。

篇2:儀器設備安全管理制度

1、儀器、設備的管理使用,必須專人負責。要經常進行檢查、保養、維修,發現問題應及時報告和整改。

2、儀器、設備的使用,必須遵守有關規定,不得違章操作,不帶電修理,不準超負荷使用。并確保機房環境條件(溫度、濕度)達標,符合儀器、設備的要求,落實清潔防塵各種措施。

3、儀器、設備應安裝安全指示器,工作結束后,應及時切斷電源,做到人離電斷。

4、儀器、設備在運行過程中,如發現漏電,短路等情況,應立即停止使用,并及時進行修理。

5、維修人員遇有儀器、設備故障申報,應立即進行搶修,待確認故障排除后,方可交付使用,并對搶修情況作書面記錄。

6、維修人員應全面負責本科儀器、設備的管理,定期檢查儀器、設備接地的可靠性,以防電擊。

7、凡新安裝或經大修后的各種儀器、設備,應按確定的技術參數(標準)進行驗收,合格后方可使用。在使用中的儀器設備,應定時作性能的狀態檢測。

篇3:醫療儀器設備維修管理制度范例

一、裝備處設備維修部負責全院醫療儀器設備的維修維護管理工作,發現問題及時處理。

二、裝備處設備維修部維修技術人員應定期對所負責的儀器設備進行安全檢查,及時發現問題,消除隱患,防止發生意外事故。

三、各科室醫學設備出現故障時,由使用人員及時向設備維修部報修,說明設備所在科室、設備名稱、故障現象等情況。

四、設備維修部設有專人值班,負責接待日常業務和應付緊急維修任務,值班人員接到報修任務,要做好報修記錄并及時通知維修人員到現場維修,對急修設備、搶救設備優先處理,做到隨叫隨到。

五、維修人員接到維修任務,根據設備故障情況帶好維修工具盡快到現場維修,設備修復后,由使用人員驗收設備正常工作,填寫儀器維修記錄單,設備交付科室使用。

六、對現場不能修復的大型、急救設備,維修人員及時逐級上報組長和設備維修部負責人,組織人員搶修,需要外修或購置特殊配件時,由使用科室填寫《科室購置配件、維修申請表》報批執行。

七、對設備常用的零配件、易損件等,設備維修部制定配件目錄,組織論證、比價后由設備管理科統一采購、入庫,根據科室需要按招購置/領用,列入使用科室支出。

八、維修技術人員應對所修理的醫學設備做出鑒定,凡屬使用科室違章操作或管理不當造成的損壞,要及時上報,按相關規定處理。

九、未經裝備處批準,任何人不得維修醫院設備,因私自維修造成的損失由責任人負責。

十、醫療儀器設備因老化或不能修復等原因需報廢時,按照醫院報廢制度執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