儀器設備驗收保管降級和報廢制度
儀器設備驗收、保管、降級和報廢制度
一、儀器設備到貨后由工地實驗室和財務部門共同驗收,依據合同核對發票、運單,檢查型號、規格和數量是否相符并盡快調試儀器設備,若發現存在質量問題,應立即向供貨單位(制造商)提出質疑、索賠或退貨。
二、接收新儀器設備后,若是固定資產,應填寫《檢測設備固定資產驗收單》,建立固定資產臺賬等,做到賬物相符;若為低值易耗品,則應登賬。所有儀器設備應建立檔案袋和使用記錄。
三、使用貴重、大型、精密進口儀器設備的人員均通過有關業務部門培訓,考核合格者方準使用。
四、儀器設備保管人員應會同有關使用人根據說明書的要求制定操作規程。經實驗室主任審核后,書寫整齊上墻,并嚴格按操作規程使用。
五、使用儀器設備前,使用人員必須檢查儀器設備是否完好,運轉是否正常。使用完畢后應清掃干凈,并做好使用記錄。
六、儀器設備在使用時如發生故障或有異常情況時應立即停止使用并及時通知維修人員檢修。檢修完畢,調試正常經檢定合格后,方準恢復使用。
七、精密、貴重、大型儀器設備的安放位置不得隨意變動,如需變動,事先應征得負責人同意,安裝后應重新進行檢定或校驗。
八、檢測儀器設備不得挪作它用,對于長期不用的電子儀器設備,每月應通電運轉一次,每次不少于30分鐘,并做好記錄。
九、儀器的外借應經實驗室主任批準。借出與退還都應仔細檢查設備的功能是否正常,附件是否齊全,并辦理交接手續。
十、儀器設備的檢定、校驗周期期滿時,不論在此期限內否使用或次數多少均應進行周檢。經檢定,校驗合格后方準繼續使用。
十一、儀器設備除周期檢定、校驗外,保管人還應會同使用及修理人員不定期地進行檢修以確保其功能正常、性能完好、精度滿足檢測工作的要求。
十二、所有檢測儀器設備均由保管人根據檢定、校驗和檢修結果,分別帖上合格證(綠色)、準用證(黃色)、停用證(紅色)三種標志。檢定、校驗、維修、記錄和證書,應及時存入儀器設備檔案袋內。
十三、檢測儀器設備技術性能降低時,應由檢定校驗或維修人員根據檢定、校驗和檢修結果,提出使用范圍建議,經主任批準后,實施降級限制使用處理。降級使用情況應存入儀器設備檔案。
十四、儀器報廢時,應由實驗室負責人提出報廢申請,填寫《檢測設備報廢申請單》,按照局《工程試驗檢測管理辦法(試行)》逐級上報,辦理報廢手續。
篇2:儀器設備使用保管發放制度
地測儀器和設備是完成地測工作的必須條件。為加強儀器和設備管理,充分發揮設備應有的作用,保證各項工作順利進行,特制定本制度。
1、儀器設備的保管,應放在清潔、干燥、通風良好的室內。儀器較多時,應有存放儀器的專用倉庫。
2、要建立儀器技術檔案。檔案中除填寫儀器名稱,制造廠名、規格、單價、來由及時間等之外,應有檢視和歷次檢校的記錄,損傷和修理的記載,適用作業等級的說明等。
3、新到儀器進行全面檢視與檢校,查明儀器質量狀況,并立即建立儀器技術檔案。
4、應定期查看,室內存放的儀器,如發現有生銹和發霉現象,須查明其原因,并采取相應措施。
5、各專業級使用的儀器,設備必須由專業人員進行使用和保養,定期進行檢查。特種儀器如:測距儀、陀螺儀等,必須由專人使用。
6、所使用的儀器要每季全面檢查一次。
7、儀器設備的使用期、各種儀器的操作,必須嚴格按規程和說明進行。
8、電氣設備(測距儀、陀螺儀、地震儀等)用于井下時,必須符合防爆要求,否則不得使用。
9、如儀器在使用過程中,發生故障,必須及時呈報科(隊)負責人,由專業人員查清事故原因,進行校正或維修,因管理不善造成儀器及工具損壞,要追究責任者。
10、未經主管領導批準,任何人不準隨意攜帶儀器,外出干活,否者將根據情節,給當事者以適當的處罰。
篇3:儀器設備工具使用保管制度
地質測量儀器設備、工具是國家貴重財產,是地測人員開展工作的必備武器,對地測儀器設備工具的使用保管工作,應遵守以下幾點:
1、地質測量儀器設備工具,均應建立臺帳、和專門卡片,并責成專人妥善保管。
2、儀器設備工具應存放在專門用框內,并要通風良好,防潮,防震地點,以防受潮、霉污、延長使用壽命。
3、地測儀器,外出作業時,必須由觀測人員攜帶,不得用自行車或牲畜馱運。
4、地測儀器,建立隨時完好狀態卡,必須定期檢查校正并將其結果記入臺帳卡片中,儀器任何一部分發現故障,要及時檢查修理,使儀器永遠保持幾何關系正確,設備完好。
5、儀器工具每次用完后應洗凈擦干,裝好箱,存放原來位置,不得亂放,經常保持整潔。
6、儀器外借時必須持有科長指示的借據,方可借出,要借出或歸還,都必須進行嚴格檢查,以防損壞儀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