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制度大全 > 生物科學與技術中心儀器設備管理制度

生物科學與技術中心儀器設備管理制度

2024-07-25 閱讀 1683

實驗室是實驗教學、科研的基地。儀器設備是實驗室的物質基礎,是保證實驗教學、科研工作順利進行的重要條件。為了加強管理,提高儀器設備的利用率、完好率,提高使用效益,特制定儀器管理制度

一、實驗室的儀器設備由實驗室主任宏觀管理,建立、健全崗位責任制度。實驗室設儀器設備管理人員,其具體負責儀器設備的領用、安裝、調試、保管、維修、維護、保養、標定、計量、調度等整體工作,建立并保管好固定資產賬、卡及技術檔案資料,做好主要儀器設備使用情況及成果的統計工作。各實驗室負責人具體管理各實驗室設備,其它公用儀器設備由實驗室指定人員具體負責,統一管理。

二、實驗室的大中型儀器的管理必須按要求建立技術檔案,各種資料應完整保存,歸檔資料包括:訂貨申請、訂貨合同、裝箱單、說明書、安裝調試驗收報告、儀器設備零配件、登記表和維護記錄。做到賬、物、卡及存檔資料完全相符。

三、儀器設備及附件要定位存放,儀器設備說明書由各實驗室負責人管理。

四、實驗室工作人員變更時,必須嚴格履行交接手續。接收人要作好儀器設備的交接工作,交出者要移交資料(如說明書,使用記錄,維修記錄等),說明儀器設備現狀。清點儀器設備附件、備件數量。

五、按照儀器設備的不同性能與要求分別做好防火、防潮、防塵、防熱、防凍、防震、防爆、防銹、防腐、防盜等工作,并經常檢查,防止損壞和丟失。

六、實驗室大型儀器設備實行專人操作使用和培訓使用兩種型式,特別貴重及操作復雜的儀器設備由專人操作使用,一般大型儀器需經過培訓后方可使用。中小型儀器設備通過實驗教師講解、示范,便可操作使用。

七、管理人員要加強對儀器設備的維護。一般儀器設備要做到隨時保養和維護,精密貴重儀器設備更要精心養護,定期檢修和檢測,對其性能和指標要進行定期檢驗、計量和標定,以確保儀器設備的精度和性能,使儀器設備經常處于完好狀態。并督促其儀器設備使用人員按求操作儀器設備。

八、管理人員應密切注意儀器設備運行情況。若發現設備有故障,如果是軟故障,管理人員應自己解決,并把解決情況填入工作日志;如果是硬故障,應在維修記錄上填寫儀器設備的名稱、設備號、所在位置、故障現象、故障日期等欄目。如發生重大故障,應立即報進行處理。實驗室將組織人員進行責任認定,并提出處理意見。重大事故交由學校進行處理。

九、維修人員在維修設備時,應在維修記錄上填寫維修日期、故障原因、故障排除情況及所需元器件等詳細情況。

十、儀器設備負責人作好儀器設備的功能開發和效益開發工作。詳細記錄師生實驗、實習的人次、時間以及完成的科研成果,作好儀器設備的使用成果考核。

十一、實驗室定期開展經驗交流,使用技術培訓、評比等工作。

十二、儀器設備報廢需通過儀器設備負責人、實驗教學中心主任,經系領導簽字蓋章,上報主管部門批準后方可執行。

篇2:試驗儀器設備管理制度

(1)儀器設備的使用人即是責任人。

(2)儀器設備、計量器具必須按照國家標準計量部門的有關規定定期進行檢定。對檢定合格的儀器設備、計量器具其檢定證書應保管并建立臺帳。

(3)使用貴重、精密、大型儀器、設備者,均應經培訓考核合格,取得操作許可證。

(4)儀器、設備責任人應負責所保管設備的清潔衛生、清洗、換油。不用時,應罩上防護罩。長期不用的電子儀器,每隔三個月應通電一次,每次通電時間不得少于半小時。

(5)檢測儀器、設備不得挪作他用,不得從事與檢測無關的其它工作。

(6)設備管理員除對所有儀器、設備按周期進行計量檢定外,還應對它們進行不定期的抽查,以確保其功能正常,性能完好,精度滿足檢測工作的要求。

(7)全部檢測儀器,設備的使用環境均應滿足說明書的要求。

篇3:醫院醫療儀器設備管理委員會職責

人民醫院醫療儀器設備管理委員會的職責

(一)監督檢查醫院貫徹執行國家及有關部門關于醫療器械、計量、商檢、政府采購、招投標等法律、法規的執行情況。

(二)制訂醫院醫療儀器設備的中長期發展規劃。

(三)審核本年度醫療裝備計劃的執行情況及下年度醫療設備的裝備計劃。

(四)對單價在十萬元(二級醫院為五萬元)以上的醫療設備進行可行性論證。

(五)評估當年購置的大型精密醫療設備的臨床應用及效益。

(六)審定大型醫療設備(單價在十萬元、二級醫院為五萬元以上)的報損工作,并監督報損醫療設備的處理。

(七)審查醫療器材的消耗量及合理性,評估醫療器材的質量情況。

(八)醫療儀器設備管理委員會由醫療設備科負責處理日常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