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型壓縮機機組管理制度(2)
第六章大型機組運行管理
第二十六條大型機組的投運必須經使用單位的設備管理部門和生產、技術、安全、所在車間以及保運單位等相關部門確認后方可進行。
第二十七條操作人員和維護人員必須經過技術培訓和考核合格,取得相應資格后方能上崗。
第二十八條使用單位應制定大型機組操作規程,組織相關人員認真學習,并嚴格按操作規程操作,嚴禁機組在超溫、超壓、超負荷、超速情況下運行。
第二十九條操作人員必須嚴格執行巡回檢查制度,按巡回檢查路線、內容和標準對大型機組各部位進行檢查,及時發現問題、隱患及不安全因素,認真記錄機組運行、操作、缺陷和巡檢情況。
第三十條操作人員發現大型機組運行不正常時,應立即檢查原因、采取措施、及時報告。為保證機組和人員安全,在緊急情況下,操作人員有權按操作規程采取果斷措施直至立即停機。
第三十一條對于大型機組存在且不能及時處理的缺陷,使用單位設備管理部門應立即報告公司設備管理部,并組織有關部門和單位,認真研究并采取應對措施。機組故障停機后,應立即上報公司,并認真檢查、分析原因,不得盲目開機。
第三十二條加強機組潤滑管理,各有關單位應認真執行設備潤滑管理制度,全面管理好潤滑油、密封油、控制油及相關設備。使用單位必須定期分析在用油品質量,提倡應用鐵譜分析、光譜分析等先進技術,及時檢測設備磨損情況。
第三十三條使用單位應做好備用機組定期維護保養工作,使之處于完好備用狀態。
第三十四條機械、電氣、儀表保運人員應按各自專業管理要求,對機械設備、電氣設備、控制儀表、聯鎖保護設施進行巡回檢查和日常維護保養工作,不斷提高設備完好率、儀表控制率,聯鎖投用率應達到100%。
第三十五條為了保證機組安全,聯鎖保護系統必須投入自動狀態。
第三十六條大型機組開停機時,有關專業技術人員應到場監護。
第三十七條應積極采用先進的監測技術,搞好大型機組狀態監測和故障診斷工作,使用單位必須定期對大型機組運行狀況數據進行分析評估,提高大型機組運行狀態預知管理水平。
第七章大型機組特級維護管理
第三十八條大型機組實施特級維護管理(簡稱“特護”)。各有關單位必須加強特護管理工作的領導,建立健全特護管理組織網絡,按照“日巡檢、周聯檢、月分析、季考核、年評比”的原則開展特護工作,堅持以“機、電、儀、管、操”五位一體的管理模式開展特護小組活動。
第三十九條使用單位必須成立由主管設備的領導擔任組長,成員為相關管理、操作、維護裝置的保運部門領導組成的關鍵機組特護管理領導小組。實施特護的大型機組必須逐臺成立由使用單位設備管理部門牽頭的以設備專業管理、機械、電氣、儀表保運和操作人員等組成的“特級維護”小組,組長由設備管理部門指定專人擔任,成員應是本專業的技術骨干。特護人員應保持穩定,未經許可,不得任意變動。
第四十條特護領導小組職責
(一)認真貫徹有關設備管理制度、規定、規程和標準,制定特護管理工作細則和程序,組織開展本單位的特護管理工作。
(二)對機組存在的問題及時組織處理,暫時不能處理的應組織有關人員共同研究制訂措施,保證機組安全運行。研究并提出提高機組運行水平和可靠性的措施。
(三)每月組織一次本單位的特護工作例會,對大型機組的運行狀態進行分析評估,對存在的問題提出整改意見,形成閉環管理。
(四)定期對本單位各特護小組的活動進行檢查和考核,不斷提高特護管理工作水平和實效。
第四十一條特護小組職責
(一)每臺大型機組應在現場設立醒目的特護標牌,標牌中應包括明顯的巡檢標志。
(二)每臺大型機組均要制定相應的巡檢工作內容和標準,特護小組成員每天至少巡檢一次,并填寫巡檢記錄,發現問題要及時處理和上報。
(三)特護小組組長每周組織一次特護小組成員共同參加的聯合巡檢,并填寫聯檢記錄,發現問題要及時處理和上報。
(四)公休日及節假日期間各單位大型機組的特護巡檢工作和要求必須照常進行;節假日的特護聯檢工作各單位可根據情況安排節前或節后進行。
第四十二條要加強對關鍵機組的狀態監測工作,對所有的關鍵機組均應有監測手段,每周至少應對監測結果進行趨勢分析一次,每月結合月分析例會進行機組運行評估,對有缺陷和隱患的機組要適當加大監測頻率。
第四十三條使用單位設備管理部門應制定機組用油、換油標準,對大型機組的使用的潤滑油進行定期、定點常規指標分析(每月至少一次),及時判定和采取相應措施,確保在用油品合格。根據具體情況,原則上每季度安排一次重點機組潤滑油鐵譜分析檢測,將檢測結果作為狀態分析和故障診斷的參考。
第四十四條使用單位設備管理部門應對每臺關鍵機組建立特護檔案,檔案中應對該機組的超標、故障、隱患、停車、檢修等情況,潤滑油分析單以及相關技術分析等情況詳細記錄在案。
第四十五條使用單位設備管理部門每月定期編制上報“關鍵機組運行月報”。月報內容應包括機組運行分析,連續運行天數,故障及檢修情況技術總結,存在缺陷和隱患情況,消缺檢修計劃等。
第八章機組檢修
第四十六條在大型機組檢修前,使用單位設備管理部門應根據有關檢修規程和機組運行狀況,以實現長周期運行為目標,組織制定檢修項目和內容,選擇技術力量雄厚、有實際經驗的檢修單位。對于按照相應檢修規程進行機組大修的,使用單位要編制并上報機組檢修方案,經公司設備管理部批準后方可實施。
第四十七條檢修單位應按機組檢修項目、內容和有關檢修規程,參考歷史檢修記錄,編寫檢修方案,并落實各項檢修準備工作。
第四十八條檢修單位必須建立質保體系,并按照HSE體系的要求落實各項檢修措施,保證安全、文明檢修,確保按時、按質完成檢修任務。
第四十九條在檢修過程中,檢修單位必須認真按檢修方案組織施工,加強檢修過程中的檢查和質量驗收。對于重要中間環節,必須由使用單位設備管理部門組織有關單位共同確認,并認真填寫記錄。
第五十條在檢修過程中,檢修單位必須認真、完整、真實地填寫檢查和修理記錄。
第五十一條大型機組檢修完成后,應進行機組試車,并做好試車記錄。機組試車合格后,方能投入運行。對于機組大修后的聯動試車,使用單位要編制和上報機組試車方案,經公司生產部批準后方可實施。
第五十二條檢修單位在機組投入運行正常后一個月內,將檢修資料和試車記錄交付使用單位設備管理部門存檔。
第五十三條加強大型機組的配件管理,落實公司備件管理制度的要求。物資裝備部要嚴格按公司設備管理部門提出的技術要求和計劃組織采購,確保配件質量,建立合理的配件儲備。
第九章大型機組更新、改造、調撥及報廢
第五十四條大型機組更新、改造應當圍繞公司的安全生產和技術發展規劃,有計劃、有重點的進行。
第五十五條當大型機組存在以下情況時,可考慮更新、改造
(一)存在嚴重缺陷或對安全生產構成嚴重威脅。
(二)超過原設計使用年限、零部件老化、技術性能落后、故障率高的。
(三)雖未超過設計使用年限,但機組技術性能落后、質量低劣、故障頻繁、維修費用高的。
(四)不能滿足生產條件的。
(五)國家明令淘汰的。
第五十六條使用單位設備管理部門應根據生產實際,在對現有機組狀態評估基礎上,提出更新、改造計劃,編制項目建議書。并上報公司主管部門。
第五十七條公司主管部門對大型機組的更新、改造項目應認真組技術經濟論證,按照總部、公司更新及改造投資管理有關規定,經審批后方可實施。要積極采用新技術,不斷改善和提高大型機組性能,達到安全可靠、經濟合理的目標,要選擇最優的方案,以確保獲得良好的設備投資效益。
第五十八條涉及調撥、報廢的機組,要按照總部、公司有關固定資產管理制度辦理相關手續。
第十章檢查與考核
第五十九條大型機組的檢查與考核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中石化股份化工設備考核辦法》相關規定部分改編及公司關鍵機組考核辦法有關規定執行。
篇2:加氣站壓縮機生產設備巡回檢查管理制度(CNG)
一、運行班壓縮機崗位及充裝崗位當班人員每隔30分鐘對壓縮生產、儲存、供應系統的所有設備、管線、儀器、儀表按工藝技術要求逐一進行安全檢查,發現問題要及時報告和處理,并作好記錄,以防事故的發生,確保生產安全。
二、巡回檢查路線:
1、壓縮機崗位:進氣過濾器——調壓器——緩沖罐——進氣分離器——再生干燥氣——壓縮機——控制柜——配電瓶——水泵。
2、充裝崗位:輸氣管線——充氣閥——充氣壓力——售氣機——充氣管線。
四、檢查內容:
1、機器運轉是否正常,各級、各點壓力、溫度是否符合工藝要求,有無超負荷,聲音是否正常;
2、干燥器再生壓力,溫度是否正常;
3、各控制閥門是否正常,儀表是否準確無誤;
4、配電屏,控制柜上各元件是否運轉正常;
5、氣瓶庫壓力,安全是否正??煽?
6、各連接點閥門有無泄漏。
篇3:空氣壓縮機安全使用管理規定
1空氣壓縮機應保持潤滑良好,壓力表準確,自動啟、停裝置靈敏,安全閥可靠,并應由專人維護;壓力表、安全閥及調節器等應定期進行校驗。1嚴禁用汽油或煤油洗刷空氣濾清器以及其他空氣通路的零件。3輸氣管應避免急彎。打開送風閥前,應事先通知工作地點的有關人員。4出氣口處不得有人工作,儲氣罐放置地點應通風,嚴禁日光曝曬或高溫烘烤。5運行中出現下列情況時應立即停機進行檢修:氣壓、機油壓力、溫度、電流等表計的指示值突然超出規定范圍或指示不正常;發生漏水、漏氣、漏油、漏電或冷卻液突然中斷;安全閥連續放氣或機械響聲異常且無法調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