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制度大全 > 鍋爐事故處理

鍋爐事故處理

2024-07-25 閱讀 7743

9.鍋爐事故處理

9.1.事故處理原則

9.1.1.全廠事故處理的指揮者是當班值長。當單元機組發生故障或事故時,由機長負責事故處理的指揮,同時接受值長的領導。值長的命令除對人身及設備有直接危害外,各崗位值班人員均必須堅決執行。

9.1.2.發生事故后應立即采取一切可行的辦法,防止事故擴大,限制事故范圍或消除事故根本原因,保持或恢復機組正常運行。

9.1.3.機組發生故障時,運行人員一般應按下列步驟進行工作,消除故障:

9.1.3.1.首先根據儀表顯示或報警信號,以及機組外部現象,判明是本機故障還是系統或廠內其它設備故障。

9.1.3.2.當判明是本機故障時應迅速查明故障性質,故障點及故障范圍,然后進行匯報處理。

9.1.3.3.當判明是系統或其它設備故障時,應采取措施,維持機組正常運行,以便有可能盡快恢復整套機組正常運行。

9.1.3.4.當確定設備不具備運行條件或繼續運行對人身、設備有直接危害時,應立即停運。嚴禁拼設備,防止人身和設備事故的發生。

9.1.3.5.當發生本規程舉例以外的事故及故障時,值班人員應根據自已的經驗和判斷,主動采取對策,迅速進行處理。

9.1.3.6.在事故及故障的處理過程中,達緊急停爐、停機規定時,就立即緊急停爐、停機;輔機達緊急停運規定時,就立即停運該輔機。

9.1.3.7.事故及故障處理過程中,非當值值班人員,只能在當值值班人員許可的情況下,并按其要求進行處理操作。未征得當值值班人員同意,任何人不得進行任何操作。

9.1.3.8.事故及故障處理完畢后,值班人員應實事求是地把事故發生的時間,現象及處理過程記錄在交接班記錄上,并聯系有關人員打印有關參數的趨勢曲線、報警清單及事故追憶等資料交部門以便于事后事故原因的分析。

9.1.3.9.在鄰機或其它崗位發生事故時,應堅守崗位,密切監視本機組運行工況,作好可能波及的事故預想,保證本機組穩定運行。

9.2.鍋爐故障停運

9.2.1.遇有下列情況之一時,應緊急停爐:

9.2.1.1.鍋爐受熱面、過熱蒸汽管道、再熱蒸汽管道、給水管道等嚴重爆破。

9.2.1.2.鍋爐尾部煙道發生再燃燒,空預器出口煙溫不正常升高超過200℃。

9.2.1.3.鍋爐壓力達到安全門動作壓力,所有安全閥拒動。

9.2.1.4.爐內發生爆炸,使設備遭到嚴重損壞。

9.2.1.5.鍋爐發生火災,直接影響鍋爐的安全允許時。

9.2.1.6.MFT保護動作條件存在而MFT未動作。

9.2.2.遇有下列情況之一時,應申請停爐:

9.2.2.1.鍋爐給水、蒸汽品質嚴重惡化,經過采取措施無法恢復正常。

9.2.2.2.鍋爐承壓部件泄漏無法消除,但尚能維持運行。

9.2.2.3.鍋爐嚴重結焦、堵灰已嚴重影響正常運行。

9.2.2.4.鍋爐安全閥動作,無法使其回座。

9.2.2.5.鍋爐汽溫和受熱面壁溫嚴重超溫,經多方調整無法恢復正常。

9.2.2.6.兩臺電除塵所有電場電源均故障短時間內無法恢復供電。

9.2.2.7.冷灰斗嚴重積渣、搭橋,無法疏通時。

9.2.2.8.主要輔機故障無法維持鍋爐運行時。

9.2.3.緊急停爐的處理

9.2.3.1.同時按下兩只MFT按鈕,檢查MFT動作正常,并檢查確認下列設備動作正常,否則立即手動執行。

a.所有一次風機、磨煤機、給煤機停運,MTR動作。

b.所有磨煤機煤閥關閉。

c.OFT動作,輕油跳閘閥、回油快關門關閉,所有油槍油角閥、霧化閥關閉,并閉鎖油槍吹掃。

d.過熱器減溫水、再熱器減溫水調節門、電動隔絕門關閉。

e.停止吹灰,所有吹灰槍退出。

f.汽輪機、發電機跳閘。

g.電除塵器跳閘。

9.2.3.2.MFT后送、引風機未跳閘,則進行熄火后吹掃。由于送、引風機引起的MFT或MFT后送、引風機跳閘,則進行自然通風。如尾部煙道發生再燃燒時,按相關規定處理。

9.2.3.3.檢查汽泵跳閘后,應及時啟動電泵(爐管爆管除外),以10%BMCR給水量向鍋爐進水,直至啟動分離器有水位。

9.2.3.4.過熱器壓力達到26.7MpaPCV閥不動作應開啟PCV閥泄壓。

9.2.3.5.其它操作按正常停爐及相關事故處理規定進行。

9.3.鍋爐主、再蒸汽壓力異常

9.3.1.現象:

9.3.1.1.主汽壓力偏離變壓運行的設定壓力,再熱汽壓力再熱蒸汽壓力偏離當前負荷對應正常值。

9.3.1.2.主汽壓力偏差高(或低)報警。

9.3.1.3.機組負荷短時大于(或小于)設定值。

9.3.1.4.主、再汽壓力高于安全門(包括PCV)整定壓力時,安全門動作。

9.3.1.5.主、再蒸汽安全門、高低旁就地有泄漏聲,高低旁減溫器后溫度高或高低旁減溫水門開啟。

9.3.1.6.主蒸汽流量可能不正常低于給水流量,鍋爐泄漏檢測裝置報警。

9.3.2.原因:

9.3.2.1.燃料或給水量控制異常。

9.3.2.2.主機主汽門、調門異常動作。

9.3.2.3.突然甩負荷。

9.3.2.4.主蒸汽安全門、PCV誤動啟座或嚴重內漏造成主蒸汽壓力低。

9.3.2.5.高旁誤開或嚴重內漏造成主蒸汽壓力低。

9.3.2.6.主、再蒸汽系統嚴重泄漏。

9.3.2.7.抽汽系統異常。

9.3.3.處理:

9.3.3.1.機組切至TF方式運行;根據機組負荷,手動改變燃料量或給水量,密切監視分離器出口溫度、燃水比、主汽溫度,待鍋爐操作穩定后,查明原因后并處理后將燃料或給水切至自動。

9.3.3.2.PCV誤動將PCV切至關閉位,安全門誤動應聯系檢修處理;處理無效應作故障停爐。

9.3.3.3.高低旁誤開造成主蒸汽壓力低應立即進行手動關閉,如高旁關閉無效或內漏嚴重,關其隔絕門。

9.3.3.4.主、再汽門、調門動作異常時,應切至BF或手動方式,聯系檢修進行處理。

9.3.3.5.主、再蒸汽系統嚴重泄漏按過熱器或再熱器損壞進行處理。

9.3.3.6.抽汽系統異常加熱器故進行處理。

9.4.鍋爐主蒸汽溫度異常

9.4.1.現象:

9.4.1.1.主汽溫度高于548℃或低于538℃,控制站監視器上參數超限指示。

9.4.1.2.主汽溫度高或低報警。

9.4.1.3.一、二級減溫水調節門全開或全關。

9.4.2.原因:

9.4.2.1.燃水比失調。

9.4.2.2.過熱器減溫水控制失靈,使減溫水流量不正常地減小或增大。

9.4.2.3.高加投停引起給水溫度變化。

9.4.2.4.總風量異常或爐底水封失去。

9.4.2.5.鍋爐嚴重結焦或積灰,或在此情況下進行吹灰。

9.4.2.6.燃料結構或燃燒工況變化。

9.4.2.7.主汽系統受熱面或管道嚴重泄漏。

9.4.2.8.過熱器處發生可燃物再燃燒。

9.4.3.處理:

9.4.3.1.改變燃料量或給水量,根據分離器出口溫度控制燃水比在合理范圍。

9.4.3.2.過熱器減溫水自動控制失靈時,應切至手動控制。

9.4.3.3.調整風量和燃燒工況。

9.4.3.4.爐底水封失去時應適當降低風量、爐膛負壓及燃燒器擺角,盡快恢復爐底水封。

9.4.3.5.根據鍋爐結焦或積灰情況,加強受熱面吹灰,在鍋爐嚴重結焦或積灰情況下吹灰應控制投運吹灰槍的數量。

9.4.3.6.若汽溫高是由于受熱面泄漏、爆破或煙道內可燃物再燃燒引起,除按汽溫過高處理外,還應分別按相應之規定處理。

9.4.3.7.經處理后如主熱器溫度仍無法控制,過熱器金屬壁溫高報警后仍繼續升高則應申請停爐;主熱汽溫升高至572℃,鍋爐MFT,否則應手動執行;主熱汽溫低應按汽機規程處理。

9.5.鍋爐再熱蒸汽溫度異常

9.5.1.現象:

9.5.1.1.再熱蒸汽溫度高于574℃或低于564℃,控制站監視器上參數超限指示。

9.5.1.2.再熱蒸汽溫度高或低報警。

9.5.1.3.燃燒器擺角在極限位置和再熱器減溫水全開或全關。

9.5.2.原因:

9.5.2.1.燃燒器擺動機構動作失靈、再熱器減溫水調門故障。

9.5.2.2.鍋爐嚴重結焦、積灰或在此情況下進行吹灰。

9.5.2.3.燃料結構或燃燒工況變化。

9.5.2.4.再熱系統受熱面、管道嚴重泄漏。

9.5.2.5.再熱器處發生可燃物再燃燒。

9.5.2.6.總風量異常、爐底水封失去。

9.5.2.7.燃燒器損壞、爐前風門擋板故障或爐膛配風不合理。

9.5.3.處理:

9.5.3.1.再熱減溫水或燃燒器擺角自動調節不正常時,應立即將其切至手動,手操調節使之恢復正常。

9.5.3.2.調整風量、燃燒、爐膛配風,恢復燃水比。

9.5.3.3.如爐底水封失去,適當降低爐膛負壓、總風量、燃燒器擺角,盡快恢復爐底水封。

9.5.3.4.當鍋爐嚴重結焦、積灰造成再熱蒸汽溫度異常應及時進行本體吹灰,在吹灰時適當控制吹灰器的數量。

9.5.3.5.經處理后如再熱器溫度仍無法控制,再熱器金屬壁溫高報警后仍繼續升高則應申請停爐;再熱汽溫升高至598℃,鍋爐應MFT,否則應手動執行;再熱汽溫低應按汽機規程處理。

9.5.3.6.對故障的燃燒器擺動執行機構、減溫水閥門、爐前風門擋板、燃燒器應付檢修處理。

9.6.省煤器損壞

9.6.1.現象:

9.6.1.1.鍋爐泄漏檢測裝置報警,凝器補水量增大;省煤器附近有異聲,損壞嚴重時,爐外能聽到明顯的響聲,省煤器灰斗不嚴密處冒汽、冒水。

9.6.1.2.省煤器灰斗堵塞。

9.6.1.3.損壞嚴重時,給水流量不正常地大于蒸汽流量,給泵轉速升高,燃水比明顯失調,泄漏點后沿程溫度升高,減溫水調節門不正常開大。

9.6.1.4.省煤器后兩側煙溫偏差大,泄漏側煙溫降低;省煤器進、出口煙氣差壓增大。

9.6.1.5.損壞嚴重時,爐膛壓力升高或吸風機電流上升。

9.6.2.原因:

9.6.2.1.省煤器管材質存在缺陷或后期制造、安裝對管材產生損傷。

9.6.2.2.省煤器防磨瓦安裝位置不正確、掉落過多、檢修周期過長造成管壁磨損減薄爆管。

9.6.2.3.給水品質長期不合格,造成管內結垢,管壁腐蝕。

9.6.2.4.省煤器處發生再燃燒造成省煤器管超溫損壞。

9.6.2.5.省煤器吹灰器位置不正確,疏水未疏盡,吹損管壁。

9.6.3.處理:

9.6.3.1.停止鍋爐吹灰,小心打開省煤器附近的檢查門進行聽診,并進行儀表分析和參數的趨勢分析。

9.6.3.2.確認省煤器損壞,如泄漏不嚴重,給水流量能夠滿足機組負荷需要,各水冷壁金屬溫度不超溫、分離器出口溫度正常,則降低機組負荷和主汽壓力、維持凝器水位正常,以防止損壞面積擴大及給泵、吸風機超負荷,維持短時間運行,并注意監視各受熱面沿程溫度,密切關注泄漏情況的發展,匯報總工程師并申請停爐。

9.6.3.3.加強對給水、過熱汽溫自動調整的監視和控制,必要時切手動控制。

9.6.3.4.如省煤器爆破,爆破點后工質溫度急劇升高無法維持正常運行時,應立即手動MFT。

9.6.3.5.停爐后,應保留一側送、引風機運行,維持低風量(不大于15%BMCR)吹掃泄漏的汽水,待不再有汽水噴出后可停止送、引風機運行。

9.7.水冷壁損壞

9.7.1.現象:

9.7.1.1.鍋爐泄漏檢測裝置報警,凝器補水量增大;爐膛有異聲,損壞嚴重時爐外能聽到明顯的響聲;如水冷壁爐膛外泄漏能看到泄漏處冒汽、冒水。

9.7.1.2.損壞嚴重時,給水流量不正常地大于蒸汽流量,給泵轉速升高,燃水比明顯失調,泄漏點后沿程溫度升高,過熱器減溫水調節門不正常開大,機組負荷降低。

9.7.1.3.損壞嚴重時,爐膛壓力升高、吸風機電流增大。

9.7.1.4.燃燒不穩甚至熄火。

9.7.2.原因:

9.7.2.1.水冷壁管材質存在缺陷或后期制造、安裝對管材產生損傷;

9.7.2.2.給水品質長期不合格或局部熱負荷過高,使水冷壁管內結垢嚴重,造成管材腐蝕減薄或超溫爆管。

9.7.2.3.部分水冷壁管內部存在雜物堵塞、水冷壁管縮孔不當、水冷壁管焊口錯位、水動力工況不正常等原因造成管內質量流量低,噴燃器損壞、配風不合理、爐膛嚴重結焦等原因造成爐膛局部熱負荷高,上述原因造成部分水冷壁內工質流量與管外熱負荷不相適應,造成管壁超溫爆管。

9.7.2.4.爐膛內熱負荷不均或水動力工況不正常造成水冷壁管間溫差過大,爐膛膨脹受阻,鍋爐冷卻和升溫速度過快造成應力撕裂水冷壁管。

9.7.2.5.水冷壁吹灰器位置不正確,疏水未疏盡,吹損管壁。

9.7.2.6.爐膛內大塊焦渣脫落,砸壞水冷壁管或爐膛發生嚴重爆炸,使水冷壁管損壞。

9.7.3.處理:

9.7.3.1.停止鍋爐吹灰,小心打開爐膛看火門聽診,并進行儀表分析和參數的趨勢分析。

9.7.3.2.確認水冷壁損壞,如泄漏不嚴重,給水流量能夠滿足機組負荷需要,各水冷壁金屬溫度不超溫、分離器出口溫度正常,水冷壁管間溫差在允許范圍,則降低機組負荷和主汽壓力,以防止損壞面積擴大及給泵、吸風機超負荷、維持凝器水位正常,維持短時間運行,注意監視各受熱面沿程溫度和水冷壁金屬溫度,密切關注泄漏情況的發展,匯報總工程師并申請停爐。

9.7.3.3.加強對給水和過熱汽溫自動調整的監視和控制,必要時切至手動控制。

9.7.3.4.在水冷壁泄漏處增設圍欄并懸掛標示牌,防止汽水噴出傷人。

9.7.3.5.如水冷壁爆破,爆破點后工質溫度急劇升高或水冷壁管間溫度偏差超過允許值無法維持正常運行時,應立即手動MFT。

9.7.3.6.停爐后,應保留一側送、引風機運行,維持低風量(不大于15%BMCR)吹掃泄漏的汽水,待不再有汽水噴出后可停止送、引風機運行。

9.8.過熱器損壞

9.8.1.現象:

9.8.1.1.鍋爐泄漏檢測裝置報警,凝器補水量增大;過熱器附近有異聲,損壞嚴重時爐外能聽到明顯的響聲,從孔、門處向外噴煙氣和蒸汽。

9.8.1.2.損壞嚴重時,給水流量不正常地大于蒸汽流量,給泵轉速升高,燃水比明顯失調,泄漏點后沿程溫度升高或減溫水調節門不正常開大,主汽壓力下降,機組負荷降低。

9.8.1.3.過熱器損壞側煙溫降低,兩側煙溫偏差增大。

9.8.1.4.損壞嚴重時,爐膛壓力升高或吸風機電流上升。

9.8.1.5.泄漏段過熱器管壁溫度偏差增大。

9.8.2.原因:

9.8.2.1.過熱器管材質存在缺陷或后期制造、安裝對管材產生損傷;

9.8.2.2.過熱器防磨瓦安裝位置不正確、掉落過多、檢修周期過長造成管壁磨損減薄爆管;

9.8.2.3.蒸汽品質長期不合格,管內積鹽造成管材長期超溫爆管;

9.8.2.4.制粉系統運行方式不合理造成爐膛熱負荷不均或設計不當、部分吹灰器損壞,管屏積灰不一致、管屏間距支撐或管卡損壞造成管屏或部分管子出列過熱器產生熱偏差,部分過熱器管長期超溫爆管;

9.8.2.5.過熱器管內雜物堵塞或焊口錯位造成通流量低,管材超溫爆管;

9.8.2.6.協調、過熱器自動跟蹤不良或過熱器長期超溫運行造成長期超溫爆管;

9.8.2.7.運行不當造成過熱器進水或過熱器嚴重超溫造成短期超溫爆管;

9.8.2.8.過熱器吹灰器位置不正確,疏水未疏盡,吹損管壁。

9.8.3.處理:

9.8.3.1.停止鍋爐吹灰,小心打開過熱器檢查門進行聽診,并進行儀表分析和參數的趨勢分析。

9.8.3.2.確認過熱器損壞,如泄漏不嚴重,泄漏點后沿程溫度能維持正常運行,降低機組負荷和主汽壓力,以防止損壞面積擴大及給泵、吸風機超負荷、維持凝器水位正常,維持短時間運行,注意監視各受熱面沿程溫度和泄漏段管壁溫度,密切關注泄漏情況的發展,匯報總工程師并申請停爐。

9.8.3.3.加強對給水和過熱汽溫自動調整的監視和控制,必要時切至手動控制。

9.8.3.4.如過熱器爆管,爆管點后溫度急劇升高無法維持正常運行或相鄰管壁溫度超過允許溫度,應立即手動MFT。

9.8.3.5.在過熱器泄漏不嚴重維持運行期間,在泄漏點人孔、檢查孔處增設圍欄并懸掛標示牌,防止蒸汽噴出傷人。

9.8.3.6.停爐后,應保留一側送、引風機運行,維持低風量(不大于15%BMCR)吹掃泄漏的汽水,待不再有汽水噴出后可停止送、引風機運行。

9.9.再熱器泄漏

9.9.1.現象:

9.9.1.1.鍋爐泄漏檢測裝置報警,凝器補水量增大;過熱器附近有異聲,損壞嚴重時爐外能聽到明顯的響聲,從孔、門處向外噴煙氣和蒸汽。

9.9.1.2.再熱汽壓力降低,機組負荷降低。

9.9.1.3.損壞側煙溫煙溫降低,泄漏段兩側煙溫偏差增大、煙氣差壓增大。

9.9.1.4.泄漏點后沿程溫度升高,泄漏段管壁溫度偏差增大。

9.9.2.原因:

9.9.2.1.再熱器管材質存在缺陷或后期制造、安裝對管材產生損傷;

9.9.2.2.再熱器防磨瓦安裝位置不正確、掉落過多、檢修周期過長造成管壁磨損減薄爆管;

9.9.2.3.蒸汽品質長期不合格,管內積鹽造成管材長期超溫爆管;

9.9.2.4.制粉系統運行方式不合理或爐膛熱負荷不均或設計不當、部分吹灰器損壞管屏積灰不一致、管屏間距支撐或管卡損壞造成管屏或部分管子出列再熱器產生熱偏差,部分再熱器管長期超溫爆管;

9.9.2.5.再熱器管內雜物堵塞或焊口錯位造成通流量低,管材超溫爆管;

9.9.2.6.協調、再熱器自動跟蹤不良或維持再熱器長期超溫運行造成長期超溫爆管;

9.9.2.7.事故減溫水使用不當造成再熱器進水或再熱器嚴重超溫造成短期超溫爆管;

9.9.2.8.鍋爐啟動期間再熱器干燒,煙氣溫度超過再熱器管材許用溫度超溫損壞;

9.9.2.9.再熱器吹灰器位置不正確,疏水未疏盡,吹損管壁。

9.9.3.處理:

9.9.3.1.停止鍋爐吹灰,小心打開再熱器檢查門進行聽診,并進行儀表分析和參數的趨勢分析。

9.9.3.2.確認再熱器損壞,如泄漏不嚴重,泄漏點后沿程溫度、泄漏段管壁溫度能維持正常運行,降低機組負荷,以防止損壞面積擴大、吸風機超負荷、維持凝器水位正常,注意監視再熱器沿程溫度和泄漏段管壁溫度,關注泄漏情況的發展,匯報總工程師并申請停爐。

9.9.3.3.如再熱器爆管,泄漏點后溫度急劇升高無法維持正常運行或相鄰管壁溫度超過允許溫度應立即手動MFT。

9.9.3.4.在再熱器泄漏不嚴重維持運行期間,在泄漏點人孔、檢查孔處增設圍欄并懸掛標示牌,防止蒸汽噴出傷人;

9.9.3.5.停爐后,應保留一側送、引風機運行,維持低風量(不大于15%BMCR)吹掃泄漏的汽水,待不再有汽水噴出后可停止送、引風機運行。

9.10.鍋爐滅火

9.10.1.現象:

9.10.1.1.爐膛負壓異常波動,爐膛火焰監視、控制站無火焰顯示,看火孔內無火光,煙囪冒黑煙。

9.10.1.2.機組負荷下降,蒸汽流量迅速下降,各段工質溫度、汽壓下降,氧量值驟增。

9.10.1.3.鍋爐MFT動作。

9.10.2.原因:

9.10.2.1.鍋爐制粉系統、燃油系統故障,造成燃料量大幅度減少或中斷。

9.10.2.2.鍋爐負荷過低,燃燒工況不穩而無油槍助燃,或有油槍助燃而燃油中大量帶水或雜質過多使油槍阻塞,或霧化空氣壓力過低。

9.10.2.3.煤質變差,揮發份過低,煤粉過粗,煤粉的水份過大,磨煤機出口溫度太低,配風擋板故障等燃燒工況惡化。

9.10.2.4.爐內大面積垮焦。

9.10.2.5.水冷壁嚴重爆破或鍋爐吹灰操作不當,使燃燒室進入大量水蒸汽將火焰吹熄。

9.10.2.6.風量不平衡,爐膛負壓過大。

9.10.3.處理:

9.10.3.1.如果MFT保護拒動時,應按緊急停爐進行處理,停止供給燃料。

9.10.3.2.確認所有燃料切斷,并對鍋爐充分吹掃。

9.10.3.3.查明熄火原因,并設法消除,對鍋爐進行全面檢查,確認設備正常后,方可重新啟動。

9.11.尾部煙道二次燃燒

9.11.1.現象:

9.11.1.1.煙道、省煤器出口及空預器進、出口煙氣溫度不正常升高。

9.11.1.2.一、二次熱風溫度不正常升高。

9.11.1.3.空預器二次燃燒有熱點監測報警并且空預器入口煙氣溫度和出口熱風溫度差降低甚至為負值。

9.11.1.4.爐膛和煙道壓力急劇波動,煙道差壓增大。

9.11.1.5.再燃燒處相應的受熱面工質溫度不正常升高。

9.11.1.6.再燃燒處附近人孔、檢查孔、吹灰孔等不嚴密處向外冒煙和火星,煙道、省煤器或空預器灰斗、空預器殼體可能會過熱燒紅,再燃燒處附近有較強熱輻射感。

9.11.1.7.煙囪冒黑煙,吸風機軸承溫度升高。

9.11.1.8.如空預器再燃燒,空預器火災報警裝置將報警。

9.11.2.原因:

9.11.2.1.燃燒調整不當、風量不足或配風不合理。

9.11.2.2.長時間低負荷運行或啟、停過程中燃燒不良。

9.11.2.3.燃燒器運行不正常,煤粉細度過粗長期超過標準。

9.11.2.4.爐膛負壓大,使未完全燃盡的燃料帶入煙道。

9.11.2.5.燃油時,油槍霧化不良或油槍噴嘴脫落或配風不合理。

9.11.3.處理:

9.11.3.1.發現煙道內受熱面的金屬溫度及工質溫度不正常升高時,應立即查明原因,并進行燃燒調整,改變不正常的燃燒方式,對受熱面進行吹灰,及時消除可燃物在煙道內再燃燒的苗子。

9.11.3.2.鍋爐運行中發生尾部煙道再燃燒,空預器出口煙溫不正常升高超過200℃,應作緊急停爐處理。停爐后繼續保持空預器運行,并立即停運所有送風機和吸風機,關閉各風門、擋板及門孔,嚴禁通風,根據再燃燒部位,決定是否要進行小流量進水冷卻省煤器。

9.11.3.3.強制投入再燃燒區域的吹灰器進行滅火。

9.11.3.4.如果空預器受熱面再燃燒,空預器能正常運行,提升扇形密封板,必要時聯系檢修縮回所有密封裝置,保持空預器正常運行;空預器發生卡澀,主驅動馬達和輔助驅動馬達跳閘,除提升扇形密封板,必要時聯系檢修縮回所有密封裝置外,聯系檢修連續手動盤動空預器轉子。投入空預器蒸汽吹灰進行滅火,必要時投入空預器清洗水、消防水進行滅火。

9.11.3.5.各人孔和檢查孔不再有煙氣和火星冒出后停止蒸汽吹灰或消防水。打開人孔和檢查孔檢查確認再燃燒熄滅后,開啟煙道排水門排盡煙道內的積水后開啟煙風擋板進行通風冷卻;

9.11.3.6.爐膛經過全面冷卻,進入再燃燒處檢查確認設備無損壞,受熱面積聚的可燃物徹底清理干凈后方可重新啟動鍋爐。

9.12.蒸汽或給水管道損壞

9.12.1.現象:

9.12.1.1.管道輕微泄漏時,保溫層潮濕,冒汽或滴水,有泄漏聲。

9.12.1.2.管道爆破時,發生巨響,并有大量汽、水噴出。

9.12.1.3.蒸汽或給水壓力下降,流量變化異常

9.12.2.原因:

9.12.2.1.管材不良,管道設計、制造、安裝或焊接質量不合格。

9.12.2.2.管道長期超壓或超溫運行。

9.12.2.3.運行時間過長,易磨損部位(如彎頭、孔板附近)局部管壁減薄,使管材強度降低。

9.12.2.4.投運時暖管不充分,產生嚴重水沖擊。

9.12.2.5.運行中發生流量、溫度、壓力大幅度沖擊。

9.12.2.6.給水品質不良,造成管壁腐蝕

9.12.3.處理:

9.12.3.1.如管道損壞不嚴重,且不致于很快擴大故障,尚能維持鍋爐正常的給水流量及保持運行工況正常時,降低機組負荷,以防止損壞擴大、維持凝器水位正常,匯報總工程師并申請停爐。

9.12.3.2.泄漏或爆破處周圍應做好安全措施,防止汽水噴出傷人,密切監視損壞部位的發展趨勢。

9.12.3.3.管道爆破,使爆破點后工質溫度急劇升高,導致管壁嚴重超溫,無法維持鍋爐正常運行或威脅人身、設備安全時,應立即緊急停爐處理。

9.13.汽水管道水沖擊

9.13.1.現象:

9.13.1.1.水沖擊時,壓力、流量大幅度波動。

9.13.1.2.有水擊聲,管道發生振動,嚴重時支吊架損壞。

9.13.1.3.汽水分離器滿水時,分離器水位高報警,當滿水嚴重時,包覆過熱器及以后的工質溫度明顯下降。

9.13.2.原因:

9.13.2.1.給水管道或省煤器充水時未排盡空氣。

9.13.2.2.蒸汽管道通流前暖管不充分,疏水未排盡或操作過快。

9.13.2.3.熱態啟動時,由于省煤器、冷渣斗處工質處于汽化狀態而進水量大時,管內工質的壓力、流量、溫度發生劇烈變化。

9.13.2.4.管內蒸汽溫度突降。

9.13.2.5.汽水分離器滿水造成水沖擊。

9.13.3.處理:

9.13.3.1.給水管道或省煤器水沖擊時,應適當降低流量充分暖管、排盡空氣,直至恢復正常。

9.13.3.2.蒸汽管道通汽充壓時發生水沖擊,應降低流量充分暖管、疏水,待水沖擊消失后,方可逐步增加流量。

9.13.3.3.熱態啟動或停爐后進水時,如省煤器、冷渣斗處發生水沖擊時,應迅速降低給水流量。熱態啟動進水過程中要待爐本體各點工作溫度均低于飽和溫度后,方可增大給水流量。

9.13.3.4.由于分離器滿水而造成水沖擊時,應迅速確認分離器水位控制閥A、B的開度及其前隔絕門開啟狀態。若系閥門未開啟應立即手動開啟,恢復分離器水位正常。

9.13.3.5.當汽水管道內的水沖擊消失后,應及時檢查設備及支吊等有否損壞。

9.14.鍋爐結焦

9.14.1.現象:

9.14.1.1.鍋爐水冷壁、燃燒器、冷灰斗等處有焦渣聚集。

9.14.1.2.分離器出口溫度、過熱器出口或沿程溫度、再熱器出口或沿程溫度、過熱器減溫水調門或燃燒器擺角不正常。

9.14.1.3.燃燒器結焦嚴重可能造成燃燒不穩定,爐膛熱負荷不均,受熱面金屬溫度偏差增大,燃燒器擺動機構卡澀。

9.14.1.4.鍋爐排渣量增大。

9.14.1.5.冷灰斗可能堵渣。

9.14.2.原因:

9.14.2.1.燃煤品質發生變化。

9.14.2.2.鍋爐長時間超出力運行。

9.14.2.3.爐膛配風不合理或火焰中心偏斜貼壁。

9.14.2.4.磨煤機出口溫度過高、一次風量過低、煤粉調整過細、燃料風偏小造成著火點提前。

9.14.2.5.制粉系統運行方式不合理造成局部熱負荷過高。

9.14.2.6.運行中氧量設置過低。

9.14.2.7.水冷壁吹灰長期不能投入或吹灰參數設置不當。

9.14.3.處理:

9.14.3.1.鍋爐應控制在額定出力以下運行,如果爐膛結焦嚴重,通過吹灰和調整燃燒仍然不能改善應降低鍋爐出力運行。

9.14.3.2.調整和保持合理的配風,燃燒器損壞或結焦應及時處理,防止火焰貼壁造成結焦。

9.14.3.3.保持正常的磨煤機出口溫度、一次風量和煤粉細度,如果燃燒器附近結焦嚴重可適當降低磨煤機出口溫度、適當增加一次風量、適當增加燃料風風量和適當降低煤粉細度,將著火點適當延后。

9.14.3.4.維持正常的制粉系統運行,如部分磨煤機檢修不得已非正常方式運行,可視情況調整配風和各磨煤機的負荷分配,如果通過加強吹灰和調整無法解決應降低鍋爐出力運行。

9.14.3.5.鍋爐結焦嚴重可適當降低風箱與爐膛差壓,適當降低燃盡風量并增加整體爐膛的過量空氣系數運行。

9.14.3.6.水冷壁吹灰器應按要求正常投入,爐膛結焦嚴重時應適當提高吹灰頻率。

9.15.過、再熱器管壁超溫

9.15.1.現象:

9.15.1.1.過、再熱器管壁金屬溫度高于正常值。

9.15.1.2.過、再熱器管壁金屬溫度存在偏差。

9.15.2.原因:

9.15.2.1.制粉系統運行方式不合理、爐膛熱負荷不均或設計不當、部分吹灰器損壞,管屏積灰不一致、管屏間距支撐或管卡損壞造成管屏或部分管子出列、爐膛嚴重結焦造成過、再熱器產生熱偏差。

9.15.2.2.過、再熱器管內結垢造成管壁超溫。

9.15.2.3.過、再熱器管內雜物堵塞或焊口錯位造成通流量低。

9.15.2.4.主、再熱汽溫度超溫運行造成管壁超溫。

9.15.3.處理:

9.15.3.1.盡量維持制粉系統正常方式運行,如部分制粉系統檢修不能投入運行應通過調整配風和各制粉系統的出力使爐膛熱負荷趨于均勻,經過調整仍不能使金屬溫度將至正常值以下應降低過、再熱蒸汽溫度運行。

9.15.3.2.根據煙溫偏差情況,適當調整SOFA燃燒器水平方向的角度。

9.15.3.3.加強鍋爐本體吹灰,吹灰器損壞應及時處理投入運行。

9.15.3.4.加強化學監督,如鍋爐運行時間長,過、再熱器管內積鹽嚴重應降低主、再熱蒸汽溫度運行。盡早安排鍋爐酸洗。

9.15.3.5.如部分過、再熱器管壁超溫應適當降低蒸汽溫度運行并在鍋爐停爐時安排割管檢查。

9.15.3.6.調整主、再熱汽溫度至正常范圍。

篇2:酒店鍋爐事故處理預案(7)

酒店鍋爐事故處理預案(七)

為了保障酒店鍋爐安全運行,確保酒店財產的安全,盡可能地杜絕人為出現的鍋爐事故,保證蒸汽鍋爐正常運轉。特特制定鍋爐事故處理預案:

一、組織領導

組長:zz

副組長:zz

成員:運行人員

二、責任分工

組長負責全面指揮,對突發的鍋爐事故采取緊急的應救措施,對所需的人員和物品進行統籌安排。

副組長及時進行通訊聯絡,如出現鍋爐事故,保證技術人員及時趕到現場。

成員要保證鍋爐應急搶修物品及時到位,做好充分準備,保證搶修工作順利進行。

運行人員主要負責事故的技術處理,如鍋爐重要部位出現事故不能自行解決的,可建議酒店與鍋爐技術部門聯系,保證在最短時間內解決所出現的問題。

三、具體要求及應急措施

1、酒店制定鍋爐工的職責及要求,使鍋爐工在鍋爐運行期間按酒店營業要求去完成其工作任務。

2、酒店所雇傭的鍋爐工必須經過鍋爐技術部門的培訓,必須持證上崗,熟悉司爐的操作過程。

3、對鍋爐上的壓力表、水位表及安全閥要按照要求進行年檢、測量,保證其安全使用。

4、在鍋爐停機期間,酒店的水電修理人員要對鍋爐房的所有設備及其他整套附屬設施進行檢修,把可能出現的故障消滅在萌芽中。

5、在鍋爐運行期間鍋爐事故處理領導小組的所有成員的手機要晝夜開機,使其信息暢通,便于酒店主要領導與各方面人員的聯系。

6、鍋爐開機期間如果出現臨時性的漏水、漏汽、鍋爐斷水和停電等事故,酒店及時組織有關修理人員進行搶修,防止事故的擴大。

7、鍋爐開機期間如果出現突發鍋爐爆管、排管堵塞、爐體某部位斷裂等嚴重事故,首先要做好防范措施,保證司爐人員及酒店員工的人身安全,然后馬上與有關的鍋爐技術部門聯系,爭取在最短時間內進行搶救與維修,保證鍋爐運行的正常進行。

8、若鍋爐發生火災或爆炸等事故:①領導小組組長要在第一時間內向酒店領導匯報,同時撥打119求助;②領導要在第一時間內趕到現場指揮搶險;③電工要在第一時間內切斷電源;④若有人員受傷,搶救組應立即將其送往附近的衛生員搶救,若傷勢過重,應立即向120求救。

篇3:某鍋爐緊急事故處理預案

鍋爐與鍋爐設備在運行中如發生意外事故應急處理如下:

1、天然氣泄漏,當班人員首先判斷泄漏部位,切斷應急鍋爐電源,關閉陰井中的天然氣閥門,撥打燃氣公司搶險電話和生產部電話,說明停爐原因,并向上級領導匯報。

2、突然停電停水,根據實際情況,查明原因,當班人員主動和用汽部門聯系,向上級匯報并請示是否停爐。

3、燃燒機和其它設備,突然故障,當班人員在不影響生產的情況下,啟動另一臺鍋爐,并作對故障判斷和維修,作好當班記錄。如兩臺鍋爐,同時有故障時當班人員,應及時和生產車間聯系,并向上級領導匯報。

4、當鍋爐運行時出現缺水和假水位,當班人員首先正確判斷,進行叫水,還不能明確判斷之下,停爐處理,并啟動另一臺鍋爐,而不影響生產。

以上當班人員,應在確保人身、機械安全的情況下進行處理。

壓力管道在運行中如發生意外事故應急方案

1壓力管道在運行中如發生泄漏、爆管等事故,當班人員首先應判斷泄漏和爆管的部位,并查明原因,及時向上級領導匯報。

2根據實際情況,立即切斷壓力源,并及時和用壓部門聯系以防止事故擴大。

3立即疏散非工作人員,杜絕人員傷亡,并配合維修人員搶修,盡快恢復生產。

4以上當班人員,應在確保人身、機械設備安全的情況下進行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