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制度大全 > 電氣標準規范之低壓配電設計規范2

電氣標準規范之低壓配電設計規范2

2024-07-25 閱讀 2642

第三章配電設備的布置

第一節一般規定

第3.1.1條本章的規定適用于工業廠房和民用建筑一般場所內的配電設備的布置。

變電所低壓配電室的配電設備布置,應符合國家標準《10kV及以下變電所設計規范》(GB50053-94)的規定。

第3.1.2條配電室的位置應靠近用電負荷中心,設置在塵埃少、腐蝕介質少、干燥和震動輕微的地方,并宜適當留有發展余地。

第3.1.3條配電設備的布置必須遵循安全、可靠、適用和經濟等原則,

并應便于安裝、操作、搬運、檢修、試驗和監測。

第3.1.4條配電室內除本室需用的管道外,不應有其它的管道通過。室內管道上不應設置閥門和中間接頭;水汽管道與散熱器的連接應采用焊接。配電屏的上方不應敷設管道。

第3.1.5條落地式配電箱的底部宜抬高,室內宜高出地面50mm以上,室外應高出地面200mm以上。底座周圍應采取封閉措施,并應能防止鼠、蛇類等小動物進入箱內。

第3.1.6條同一配電室內并列的兩段母線,當任一段母線有一級負荷時,母線分段處應設防火隔斷措施。

第3.1.7條當高壓及低壓配電設備設在同一室內時,且二者有一側柜頂有裸露的母線,二者之間的凈距不應小于2m。

第3.1.8條成排布置的配電屏,其長度超過6m時,屏后的通道應設兩個出口,并宜布置在通道的兩端,當兩出口之間的距離超過15m時其間尚應增加出口。

第3.1.9條成排布置的配電屏,其屏前和屏后的通道最小寬度應符合表3.1.9的規定。

注:1.受限制時是指受到建筑平面的限制、通道內有柱等局部突出物的限制;

2.控制屏、柜前后的通道最小寬度可按表3.1.9的規定執行或適當縮小;

3.屏后操作通道是指需在屏后操作運行中的開關設備的通道。

第二節配電設備布置中的安全措施

第3.2.1條在有人的一般場所,有危險電位的裸帶電體應加遮護或置于人的伸臂范圍以外。

注:①置于伸臂范圍以外的保護僅用來防止人無意識地觸及裸帶電體;

②伸臂范圍是指人手伸出后可能觸及的區域。

第3.2.2條標稱電壓超過交流25V(均方根值)容易被觸及的裸帶電體必須設置遮護物或外罩,其防護等級不應低于《外殼防護等級分類》(GB4208-84)的IP2X級。

第3.2.3條遮護物和外罩必須可靠地固定,并應具有足夠的穩定性和耐久性。

第3.2.4條當需要移動遮護物、打開或拆卸外罩時,必須采取下列的措施之一:

一、使用鑰匙或其它工具;

二、切斷裸帶電體的電源,且只有將遮護物或外罩重新放回原位或裝好后才能恢復供電。

第3.2.5條當裸帶電體用遮護物遮護時,裸帶電體與遮護物之間的凈距應滿足下列要求:

一、當采用防護等級不低于IP2X級的網狀遮護物時,不應小于100mm;

二、當采用板狀遮護物時,不應小于50mm。

第3.2.6條容易接近的遮護物或外罩的頂部,其防護等級不應低于《外殼防護等級分類》(GB4208-84)的IP4X級。

第3.2.7條當采用遮護物和外罩有困難時,可采用阻擋物進行保護,阻擋物應能防止下列情況的發生:

一、人體無意識地接近裸帶電體;

二、操作設備過程中人體無意識地觸及裸帶電體。

注:阻擋物用于防止無意識地觸及裸帶電體,不能防止故意繞過阻擋物而有意識地觸及裸帶電體。阻擋物是指欄桿、網狀屏障等。

第3.2.8條在有人的一般場所,人距裸帶電體的伸臂范圍應符合下列規定:

一、裸帶電體布置在有人活動的上萬時,裸帶電體與地面或平臺的垂直凈距不應小于2.5m;

二、裸帶電體布置在有人活動的側面或下方時,裸帶電體與平臺邊緣的水平凈距不應小于1.25m;

三、當裸帶電體具有防護等級低于IP2x級的遮護物時,伸臂范圍應從遮護物算起。

第3.2.9條在正常的人工操作時手中需執有導電物件的場所,計算伸臂范圍時應計入這些物件的尺寸。

第3.2.10條配電室通道上方裸帶電體距地面的高度不應小于下列數值:

一、屏前通道為2.5m;當低于2.5m時應加遮護,遮護后的護網高度不應低于2.2m;

二、屏后通道為2.3m,當低于2.3m時應加遮護,遮護后的護網高度不應低于1.9m。

第3.2.11條安裝在生產車間和有人場所的開敞式配電設備,其未遮護的裸帶電體距地面高度不應小于2.5m;當低于2.5m時應設置遮護物或阻擋物,阻擋物與裸帶電體的水平凈距不應小于0.8m,阻擋物的高度不應小于1.4m;阻擋物內屏前、屏后的通道寬度應符合本規范第3.1.9條的規定。

第三節對建筑的要求

第3.3.1條配電室屋頂承重構件的耐火等級不應低于二級,其它部分不應低于三級。

第3.3.2條配電室長度超過7m時應設兩個出口,并宜布置在配電室的兩端。當配電室為樓上樓下兩部分布置時,樓上部分的出口應至少有一個通向該層走廊或室外的安全出口。配電室的門均應向外開啟,但通向高壓配電室的門應為雙向開啟門。

第3.3.3條配電室的頂棚、墻面及地面的建筑裝修應少積灰和不起灰;頂棚不應抹灰。

第3.3.4條配電室內的電纜溝應采取防水和排水措施。

第3.3.5條當嚴寒地區冬季室溫影響設備的正常工作時,配電室應采暖。炎熱地區的配電室應采取隔熱、通風或空調等措施。有人值班的配電室,宜采用自然采光。在值班人休息間內宜設給水、排水設施。附近無廁所時宜設廁所。

第3.3.6條位于地下室和樓層內的配電室,應設設備運輸的通道,并應設良好的通風和可靠的照明系統。

第3.3.7條配電室的門、窗關閉應密合;與室外相通的洞、通風孔應設防止鼠、蛇類等小動物進入的網罩,其防護等級不宜低于《外殼防護等級分類》(GB4208-84)的IP3X級。直接與室外露天相通的通風孔還應采取防止雨、雪飄入的措施。

篇2:高低壓配電室主電室消防安全管理制度

高低壓配電室及主電室消防安全管理制度

一、變(配)電室是要害部位和重點防火部位,非崗位人員未經許可不得入內。

二、在崗人員及檢修人員必須嚴格遵守各項管理制度和操作規程。

三、室內要根據實際需要安裝消防安全報警裝置,并定期檢查其可靠性能。

四、發生電氣設備火災事故,必須首先切斷電源,邊補救、邊報警,禁止在斷電前用水撲救。

五、所屬電纜層、溝、蓄電池、電容器室嚴禁煙火,卻需動火時,必須嚴格履行審批手續。

六、所轄范圍要配備充足的消防器材、設施、搞好維護保養,使之處于良好的備用狀態,崗位人員都要掌握其使用方法和滅火技能,確保所屬部位的安全。

七、如是高壓配電室,室內照明必須是防爆燈具。

篇3:低壓配電房設備管理制度

1、遵守供電管理制度,嚴格按照電工操作規程作業;對低壓配電房實施專職電工專人管理,保證供電正常。

2、每天巡視設備的運行情況,如實填寫運行記錄。發現設備異常及時檢修,確保設備的運行正常。

3、定期對設備進行維護保養,保持配電房整潔,防止塵物污染及小動物進入造成短路事故。除必要的配套工具外,配電房不得存放易燃易爆及其他物品。

4、設備檢修時必須斷電操作,并確保在需停電檢修設備的回路上有一個明顯的斷開點;此外,在斷開點上懸掛“有人操作嚴禁合閘”的警示標牌。

5、特殊情況必須帶電作業時,應有可靠的防護措施,并按照安全操作規程進行作業,現場有專人監護,以防觸電事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