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鋼結構崗位職責任職要求
建筑鋼結構崗位職責
崗位職責
1.負責組織裝配式建筑技術研發,推廣及應用工作。
2.負責組織裝配式建筑的集成設計、裝修設計工作。
3.負責組織裝配式建筑標準、圖集的編制及各類試驗、測試等工作。
4.負責裝配式建筑的施工圖設計審核以及項目施工現場的技術支持等。
5.負責為裝配式建筑項目的投標、采購等提供技術支持。
任職資格
1.工民建專業,本科及以上學歷。
2.對裝配式建筑設計有一定研究,熟悉國內外裝配式行業及建筑工業化的政策和技術標準;
3.有5年以上建工類企業設計部門、設計院等設計工作經驗,熟悉建筑圖、施工圖設計組織管理工作。
4.具備良好的表達、溝通、協調能力,具有團隊精神,能承受較高工作壓力。
建筑鋼結構崗位
篇2:高層建筑中鋼結構施工技術人員要求
高層建筑中鋼結構施工技術人員的要求
如今,為了節約土地資源,鋼結構工程建筑都選擇使用高層建筑來規劃商業區和住宅去。在如今的高層建筑中,普遍使用鋼結構進行設計和施工。鋼結構對于混凝土結構,更具有時代的要求性。
不同層面鋼結構房屋技術人員應具備的專業技能
1、高層工程技術人員
①、具備全面的鋼結構的設計、制造、安裝工程技術技能。在設計上應有多座大型鋼結構建筑的作品。還應至少有超過10個以上的復雜鋼結構的設計經驗。如:大型空間旋轉鋼梯、8米以上懸臂的玻璃雨蓬結構、高層用觀光電梯框架的設計等。應清楚和了解我國頒布的不同時期的三個《鋼結構設計規范》的基本內容和其特點。在制作上精通鋼結構制作技術。熟悉焊接變形與焊接收縮規律。并能準確的計算出焊接收縮量。精通各類鋼結構加工工藝和工裝胎具的設計。具有組織和領導鋼結構加工技術工作項目50個以上的經驗。特別是安裝工程技術技能出類拔萃。具有豐富的施工經驗和解決問題的超高能力。
②、有著豐富的起重吊裝技術技能和起重吊裝現場施工經驗。有從事多座大型工業廠房吊裝的工程經驗。熟悉了解汽車吊、輪胎吊的機械特性。從事過土法起重技術工作。進行過獨角扒桿、靈機扒桿、人字扒桿、龍門架、三腳架的設計和應用。能夠不借助任何書籍和資料進行迅速的吊裝機索具的設計、計算和選擇。對于現場出現的安裝技術問題能夠迅速的提出1-3個解決問題的方法和施工要求。
③、精通塔式起重機的設計、制造、使用技術。熟悉其它起重機的使用技術。起碼針對在高層鋼結構工程用的塔式起重機的一種型號進行過全面的了解和掌握其結構特點。熟練的對塔式起重機的大臂、塔身、起升鋼絲繩在定點裝配時產生的組合位移進行精確計算。包括垂直和水平兩個作用面。目的:對鋼構件進行精確安裝。熟練的對塔式起重機附著錨固工況進行分析計算。根據實際錨固作用力判斷鋼結構框架的承載力。在安裝鋼結構時充分考慮該因素對安裝工藝的影響。熟練的對塔式起重機內爬工況的作用力進行分析計算。根據實際作用力判斷鋼結構框架的承載能力。在安裝鋼結構時充分考慮該因素對安裝工藝、安裝質量的影響。
④、熟悉掌握與鋼構工程有關的國家規范、標準。如:鋼結構與砼結構設計規范。質量驗收規范。鋼管腳手架規范、塔式起重機設計規范和有關安全施工方面的規范等。
⑤、了解和掌握國際與國內的類似工程的施工技術狀況、工藝等。
⑥、掌握本單位的施工隊伍技術現狀。
⑦、掌握系列工程技術人員的現狀和各自的崗位責任制情況。
⑧、掌握現場施工組織設計與方案制定與落實情況。
⑨、精通鋼結構工程的經濟分析技能。熟練的掌握安裝工程的費用預算情況。
2、中層工程技術人員
①、具備鋼結構的安裝工程技術技能。掌握現場使用的塔式起重機基本性能和技術參數。
②、有一定的起重吊裝技術技能和起重吊裝現場施工經驗。
③、熟悉掌握《鋼結構工程質量驗收規范》、《鋼結構設計規范》、焊接專業技術、涂層專業技術等。
④、掌握自己管理的施工隊伍技術現狀。
⑤、清楚現場施工組織設計與方案的具體內容。并組織貫徹執行。
⑥、具有解決現場一般技術事件的能力。
⑦、具有很高的鋼結構圖紙視圖、繪圖能力。掌握現狀鋼結構部件與圖樣的一致性。
⑧、能夠完成一般的鋼構安裝工程的經濟分析。
⑨、能夠繪制安裝工程進度網絡圖和相應技術指標分析用圖。
3、現場工程技術人員
①、具有一般的鋼結構圖紙視圖能力。具有一般的現場繪制施工草圖的能力。
②、掌握一般的鋼結構施工計算工作。如:一般的起重吊裝用機索具的強度與承載能力的計算。
③、能夠理解和執行現場施工組織設計與方案。
④、能夠貫徹執行上級布置的技術工作。
⑤、基本掌握現場使用的塔式起重機基本性能和技術參數。
⑥、能夠編寫和辦理施工現場施工技術洽商。
⑦、能夠編寫施工現場技術工作日志。
⑧、能夠編寫施工現場各類監理驗收報表。如:分步、分項工程記錄表、原材料進場報驗表、隱蔽工程報驗表等。
⑨、具備及時溝通與監理、甲方、上級的工程技術信息的能力。
篇3:鋼結構建筑工程施工工藝
鋼結構建筑工程施工工藝
9.1適用范圍
適用于主體采用鋼結構、墻面和屋面采用彩色金屬壓型板作維護的結構建筑工程。
9.2施工流程
施工流程見圖9-1。
9.3工藝流程說明及主要質量控制要點
9.3.1施工準備
(1)技術準備。
1)圖紙會檢:嚴格按照國家電網公司《電力建設工程施工技術管理導則》(簡稱導則)的要求做好圖紙會檢工作。
2)技術交底:應按照導則規定,每個分項工程必須分級進行施工技術交底,技術交底內容要充實,具有針對性和指導性,全體參加施工的人員都要參加交底并簽字,并形成書面交底記錄。
(2)機具準備。按照施工措施要求的工器具進行準備和檢查。
(3)構件進場、驗收及堆放。
1)進場時,鋼柱、鋼梁、鋼支撐、壓型鋼板、金屬板材和輔助材料、密封材料均應有產品合格證和性能檢測報告,材料的品種、規格、性能等應符合現行國家標準和設計要求。
2)構件和材料進場后應按照《電力建設施工質量驗收及評定規程第1部分:土建工程》DL/T5210.1-2005中表5.11.21進行外形尺寸和外觀質量檢查。
3)構件堆放應有專門堆放場地,堆放場地應平整、堅實、排水暢通。壓型板堆放應分層,堆放高度不大于1.5m并應鋪墊木條,墊木間距不大于1.5m。室外堆放應用油布遮蓋。
9.3.2基礎及地腳螺栓復測
(1)基礎復測:基礎支承面和杯底標高用水平儀進行復測,基礎杯底標高取最高點數據,并做好記錄。基礎軸線、地腳螺栓位置用經緯儀復測,用紅漆做好基礎中心線標識。
(2)基礎頂面的支承面、地腳螺栓位置的質量標準應符合:
1)支承面的標高偏差:≤±3.0mm;
2)支承面的水平度偏差:≤L/1000mm;
3)螺栓中心偏移:≤5.0mm。
9.3.3框架柱、梁的排桿、組裝
(1)根據施工圖和廠家構件安裝說明,繪制構件地面排桿圖。
(2)構件運輸、卸車排放時組裝場地應平整、堅實,按照構件地面排桿圖進行一次就近堆放。
(3)排桿時應將構件墊平、排直,每段鋼柱應保證不少于兩個支點墊實。
(4)框架柱組裝時用道木將其墊平、排直,每段鋼柱兩端保證兩根道木墊實,且每基鋼柱組裝的道木應保證在同一平面上,見圖9-2(略)。
(5)框架梁組裝時按照設計預起拱值進行起拱。要有專門組裝平臺用靠模將梁端安裝孔進行固定,梁堅固后再拆除靠模,對組裝后的鋼梁應進行幾何尺寸核對。
(6)螺栓安裝。
1)鋼梁組裝時宜遵循先下弦桿后上弦桿、先主材后腹材的組裝程序,螺栓穿入方向宜遵循水平面應由下向上、垂直面由里向外的原則,螺栓堅固后,外露螺紋應滿足相關要求。
2)法蘭式鋼柱采用普通螺栓連接,廠家應提供進貨螺栓實物最小載荷試驗報告,安裝方向應統一為:自下而上、由內向外穿入、螺栓不宜過長或過短,以擰緊后露出2~3扣為宜。
3)構件若采用高強度螺栓連接,應滿足《電力建設施工質量驗收及評定規程第1部分:土建工程》DL/T5210.1-2005第5.11.4條的規定。螺栓扭矩檢查應在終擰完成1h后、48h內進行,其檢查結果應符合設計要求。
9.3.4框架柱、梁、鋼支撐等吊裝
(1)按照圖紙要求將鋼柱基礎底板用水準儀調整在同一水平高度。
(2)根據場地條件宜采用旋轉法或滑移法吊裝,選擇合理吊點、吊具,進行強度和穩定性驗算,吊裝前根據構件重量、場地情況、吊車的機械性能選用合適吊車。
(3)先吊立中間兩個軸線的鋼柱、鋼梁,而后應將其之間的斜支撐安裝;形成穩定框架結構后再依次按照相鄰軸線吊立一個軸線的鋼柱、橫梁,再依次將其之間的斜撐安裝,見圖9-3(略)。
(4)所有鋼柱、鋼梁應連續安裝,在所有鋼柱、鋼梁調整結束以后,則應立即堅固和鎖緊安裝螺栓。
9.3.5框架柱、梁的調整、校正
觀測校正由班組測工負責,平面校正應根據基礎中心線進行根部的校正,立體校正用兩臺經緯儀同時在相互垂直的兩個面上檢測。校正時從中間軸線向兩邊校正,每次經緯儀的放置位置應做好記號,否則造成誤差,校正最好在早晚同一時間進行,避免日照影響;柱腳用千斤頂或起道機進行調整,上部用纜風繩糾偏。
9.3.6屋面彩板安裝
(1)屋面檁條安裝:安裝屋面板的檁條骨架必須平直、無彎曲,安裝前應檢查校正,符合規范要求后方能安裝壓型鋼板。
(2)金屬板材的吊裝應用專用吊具吊裝,不得損傷壓型鋼板。
(3)安裝前,應在屋面上架設臨時水平通道,水平通道設置應牢固可靠,并便于金屬板材的安裝。
(4)金屬板材安裝前,應設置控制線,根據板型和設計配板圖進行鋪設,板的位置與尺寸控制應做到:
1)每塊板與縱向軸線必須垂直,確保整體屋面方正與角尺;
2)板的搭接尺寸正確,保證每塊板的寬度模數尺寸;
3)控制每塊板的安裝誤差,減少積累差,使金屬板材的安裝與屋面尺寸相吻合,堅固板的同時,及時進行校正。
(5)金屬板材的鋪設順序要求:
1)垂直屋脊處由低處向高處鋪設;
2)平行屋脊處自一邊向另一邊順序鋪設;
3)屋脊的兩側應完成一側的板后再鋪設另一側坡度的板;
4)屋脊一側的板,如自右向左鋪設,則另一側的板應自左向右鋪設,屋面彩色壓型板的安裝見圖9-4(略);
5)雙層隔熱壓型板的鋪設應先鋪底板,再放保溫材料,最后鋪設面板。
(6)金屬板材的搭接要求:
1)相鄰兩塊板應順年最大頻率風向搭接;
2)上下兩塊板應順水流方向搭接;
3)壓型板的橫向搭接不小于一個波,縱向搭接不小于200mm。
(7)壓型板應采用帶防水墊圈的熱鍍鋅螺栓(螺釘)固定,固定點應設在波峰上。
(8)順坡方向壓型板搭接處,上下兩塊屋面板的上表面應搭接在支座上,搭接鋼板部分用拉鉚釘連接。
(9)壓型板屋面的細部防水構造安裝要求:
1)屋面的泛水板,與突出屋面的墻體搭接高度不應小于250mm;收頭處應釘壓并用密封材料封嚴。泛水板與屋面板搭接寬度應不小于一個波,并不小于200mm。
2)金屬板材屋面檐口挑出的長度不應小于200mm,檐口應用異型金屬板材的堵頭封檐板。
3)天溝用金屬板材制作時,應伸入屋面金屬板材下不小于100mm,壓型板伸入檐溝內的長度不小于150mm,見圖9-4和圖9-5(略)。
4)屋面脊部應用金屬屋脊蓋,并在屋面板端頭設置泛水擋水板和泛水堵頭板。
9.3.7墻面彩板安裝
(1)安裝墻板的檁條構件必須平直、無彎曲,安裝前應檢查校正,符合要求后,方能安裝墻板,見圖9-6(略)。
(2)伸縮縫的墻架應斷開,以保證墻面的伸縮變形需要。
(3)墻面壓型板應自下而上,從墻面的一邊向另一邊依順序進行安裝,墻面檁條的安裝見圖6。
(4)第一塊彩板安裝時,在屋面女兒墻吊一根垂線,作為彩板安裝的基準線。該垂線和第一塊彩板將成為后續彩板安裝和校正的引導線,以后每塊彩板安裝將其邊搭接在前一塊彩板上。
(5)墻板搭接應緊貼,搭接長度與方向應符合下列要求:
1)豎向應順水搭接,搭接長度應符合設計要求且不小于120mm;
2)橫向應順年風向搭接,搭接一個波峰和波谷。
9.3.8節點板、門窗框安裝
(1)門窗洞口處施工,先安裝門框及窗框,同時放置窗臺泛水、窗側、門側包角、門窗頂泛水,見圖9-7(略)。
(2)泛水板與彩板之間用自攻螺絲固定,在與彩板肋相切方向每隔一肋固定一顆,與彩板肋同方向每500mm固定一顆,泛水板搭接處應用密封材料嵌填密實。
(3)安裝前應對門窗框的位置尺寸進行檢驗,做好包角、泛水板的配置。
(4)需要截剪的板料及墻面孔洞等應在安裝前量好尺寸,截剪成料后再安裝,不得隨意切割。
(5)墻身陰陽角均應放置陰陽偶包板,屋頂女兒墻均應放置壓檐,壓檐板接縫處應用密封材料嵌填密封。
9.3.9質量驗收
按照《電力建設施工質量驗收及評定規程第1部分:土建工程》DL/T5210.1-2005第5.11條和第5.22.9條進行檢查驗收,主要檢查項目如下。
屋架梁主要檢查項目標準:
受壓構件(桿件)彎曲矢高:≤L/1000,且不大于10mm(L為桿件長度);
屋架受力支托表面至第一安裝孔距離偏差:±1.0mm;
屋架最外端兩個孔偏差:當L≤24m時,+3~-7mm;當L>24m,+5~-10mm;
跨中高度偏差:±10mm;
屋架跨中拱度:設計要求起拱:±L/5000;設計未要求起拱:+10~-5mm。
鋼柱主要檢查項目標準:
構件長度偏差:±4.0mm;
構件彎曲矢高偏差:≤L/1000,且不大于10mm(L為桿件長度);
鋼柱垂直度偏差:當單節柱時,偏差不大于H/1000且不大于10mm;當多節柱全高時,偏差≤35mm。
壓型金屬板安裝的偏差(mm);
屋面檐口與屋脊的平行度偏差:≤12.0mm;
屋面壓型金屬板波紋對屋脊的垂直度偏差:≤L/800,且不應大于25.0mm;
屋面檐口相鄰兩塊壓型金屬板端部錯位偏差:≤6.0mm;
屋面壓型金屬板卷邊板件最大波浪高:≤4.0mm;
墻面墻板波紋線的垂直度偏差:≤L/800,且不應大于20.0mm;
墻面墻板包角板的垂直度偏差:≤L/800,且不應大于25.0mm;
墻面相鄰兩塊壓型金屬板的下端錯位偏差:≤6.0mm。
9.4示例圖片
屋面彩色壓型板的示例見圖9-8(略),墻面彩色壓型板的示例見圖9-9和圖9-10(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