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制度大全 > 管理專業崗位職責任職要求

管理專業崗位職責任職要求

2024-07-25 閱讀 8931

管理專業崗位職責

職責描述:

1、根據立項,委托編制標底,獨立制定招標方案、編制招標文件;

2、組織踏勘,收集招標疑問,組織招標答疑;

3、組織回標、技術標和樣板評審;

4、組織經濟標公開招標商務談判,

5、組織招標結果整理和審批、通知等;

6、完成材料設備定價工作委托,根據市場詢價結果分析并定位,完成相應報批審核;

7、根據任務指標制定計劃、完成招標工作總結;

8、負責工作臺賬更新,跟蹤各類招標文件、合同會簽,歸檔、整理、分類資料;

9、遵循保密原則,嚴格管理公司各類文件。

任職要求:

1、工民建、建筑材料、工程造價等相關專業;大專以上學歷;3年及以上房產企業工程、材料招標采購經驗;具備造價員證或招標師資格;

2、熟練掌握工程、材料招標技能,熟悉工程施工工序及工程技術知識;熟悉建筑工程材料分類、渠道和市場價格;熟悉房地產行業合同條款、國家法律法規;

3、具備相關工程造價及成本控制的經驗,良好成本、質量意識;熟悉工程量清單及定額計價;

4、良好的職業操守,良好的溝通、協調能力;

管理專業崗位

篇2:鉆井專業防雷防靜電管理安全生產禁令

一、嚴禁在井場內吸煙,在崗飲酒,酒后上崗,違者予以解除勞動合同。

二、嚴禁高處作業不系安全帶、違章拆立及起放井架,違者予以解除勞動合同。

三、嚴禁無操作證從事電氣、電氣焊、起重、司鉆、井控、場(廠)內專用機動車輛作業,違者予以解除勞動合同。

四、嚴禁未經驗收審批擅自決定鉆開油氣層或進行試油、試氣作業,違者予以解除勞動合同。

五、嚴禁違反操作規程進行用火、進入受限空間、臨時用電、甩鉆具、起重作業,違者予以解除勞動合同。

六、嚴禁違反井控安全操作規程、井控坐崗人員擅離崗位、不按規定拆安防噴器,違者予以責任人離崗培訓;造成嚴重后果的,解除勞動合同。

七、嚴禁使用機械摩擦貓頭、轉盤崩扣,不安裝鉗尾繩的B型大鉗和不按規定配置及使用防碰天車,違者予以責任人離崗培訓;造成嚴重后果的,解除勞動合同。

八、嚴禁違反操作規程操作鍋爐、高壓閥門和含硫化氫油氣井等危險設備和設施,違者予以責任人離崗培訓;造成嚴重后果的,解除勞動合同。

九、嚴禁使用未安裝漏電保護裝置的電氣設備、電動工具,違者予以責任人離崗培訓;造成嚴重后果的,解除勞動合同。

十、嚴禁在易燃易爆區域使用非防爆通訊、照明器材等,違者予以責任人離崗培訓;造成嚴重后果的,解除勞動合同。

十一、嚴禁違章指揮及其他違章作業,違者造成嚴重后果的,予以解除勞動合同。

篇3:煉化專業工業用火作業安全管理規定

第一章總?則

為加強工業用火安全管理,保障員工生命和國家財產安全,特制定本規定。

本規定適用于中國石油天然氣股份有限公司化工與銷售分公司所屬企業的工業用火管理。

第二章用火分類及安全管理

生產用火:指鍋爐、加熱爐、焚燒爐等生產性設備用火,此類用火安全管理執行操作規程和安全規程。

第四條?固定用火:指在生產廠區內的安全地帶經常有明火作業。此類作業場地稱為固定用火區。固定用火區域的審定由固定用火申請單位向區域所在單位安全部門提出申請,對設置的固定用火區域進行風險評價并提出相應安全措施,畫出固定用火范圍平面圖,經單位安全部門審查,單位(廠、處級)主管領導簽字后,報公司安全、消防部門審批。固定用火區域審批有效期不超過一年。

固定用火區必須具備:

(一)邊界外五十米范圍內不準有易燃易爆物品;

(二)制定固定用火區域管理制度,指定防火負責人。

(三)配備足夠的消防器材;

(四)設有明顯的“固定用火區”標志,并標明用火區域界限。

(五)建立應急聯絡方式和應急措施。

審批后的固定用火區域主管部門應定期對其管理情況進行檢查。

第五條?臨時用火是指在生產區域內可能導致事故發生的明火作業。主要包括:

(一)電焊、氣焊、釬焊、塑料焊等焊接切割

(二)電熱處理、電鉆、砂輪、熱煨管、風鎬等及臨時用電作業;

(三)噴燈、火爐、電爐、噴砂、熬瀝青、炒沙子、黑色金屬撞擊等明火作業。

(四)機動進入正在生產的煉化裝置、在生產區域內設置自帶動力源的發電機和自帶動力源的空氣壓縮機。

第六條?根據用火部位危險程度,臨時用火分為三級。

(一)?在以下地點用火為一級用火

1、處于生產狀態的工藝生產裝置區(爆炸危險場所以內區域);

2、各類油罐區、可燃氣體及助燃氣體罐區、有毒介質區、液化石油氣站;

3、可燃液體、可燃氣體、助燃氣體及有毒介質的泵房與機房;

4、可燃液體和氣體及有毒介質的裝卸區和洗槽站;

5、工業污水場、易燃易爆的循環水場、涼水塔和工業下水系統的各種井、池、管道等(包括距上述地點15米以內的區域);

6、危險化學品庫、油庫、加油站等;

7、儲存、輸送易燃易爆液體和氣體的容器、管線。

(二)在下列地點用火為二級用火:

1、裝置停車大檢修,工藝處理合格,經廠組織檢查認定后,可以按二級用火管理;

2、運到安全地點并經吹掃處理用火分析合格的容器、管線;

3、爆炸危險場所區域以外的場所用火;

4、在生產廠區內,不屬于一級用火和特殊用火的其它臨時用火。

(三)特殊用火

在帶有可燃、有毒介質的容器、設備和管線上不允許用火。確屬生產需要必須用火時,按特殊用火處理。特殊用火必須經廠級主管領導和有關部門及用火單位對所從事的作業共同進行風險評價,制定可靠的施工方案和安全措施及應急計劃后方可用火。

對非可燃有毒帶壓介質設備管線和可燃帶壓介質設備管線不置換施焊用火,由各地區分公司根據實際情況制定《非可燃有毒帶壓介質設備管線搶修用火安全管理規定》和《可燃帶壓介質設備管線不置換搶修用火安全管理規定》。

第七條?臨時用火必須辦理“用火作業票”(式樣附后)后方可從事用火作業,“用火作業票”一式三聯,一聯安全部門或安全員留存;二聯用火人持有;三聯監護人持有。“用火作業票”存根(即一聯)由地方分公司明確的主管部門保存。

?第三章?用火作業票的申請及審批

第八條?申請“用火作業票”時由用火單位向用火所在車間提出申請,由用火所在車間人員填寫“用火作業票”的申請欄,并對特種作業人員的資格進行審查。

第九條?用火所在車間作業負責人(專業技術人員)會同有關人員和用火人員對從事的作業分別進行生產工藝和施工作業的風險識別并制定削減風險措施,填寫“風險識別及削減風險措施”欄,如需采取欄中所列措施劃√,不需采取的措施劃×,如欄內所列措施不能滿足時,可在空格處填寫其它削減風險措施。

第十條?在反應器、罐、塔、槽等有限空間內或容器本體用火作業,必須對有限空間內的氣體進行分析,其分析報告單由作業負責人填寫或粘貼在“用火作業票”上。

第十一條?一級用火作業票,由車間和廠主管部門檢查安全措施制定和落實情況后,由地區公司明確的主管部門或負責單位負責人審批;二級用火作業票,由車間安全監督檢查安全措施制定和落實情況后,由車間負責人(主任、副主任)批準生效;特殊用火作業票,由車間、廠安全監督檢查安全措施落實情況,由車間負責人簽發,經廠領導審查同意后批準生效。

第十二條?以上所有填寫“用火作業票”的有關人員都必須到用火現場查看,并在相應欄內簽字。

第十三條?特殊用火作業票及“一級用火作業票”有效時間不超過8小時,二級“用火作業票”有效時間不超過72小時。

第十四條?節假日期間一般情況下不允許從事用火作業,如生產需要必須用火時,須將用火作業等級相應提高一級。

第十五條?在用火作業票有效時間內,如用火作業條件發生變化,需要繼續用火作業應重新辦理“用火作業票”。

第十六條?各單位在行政區域內或在公用管網、公用場所的用火作業,涉及其它單位的安全時,由用火單位與相關單位安全部門聯系,共同采取安全措施并在“用火作業票”相應欄內簽署意見。“用火作業票”仍由該單位按規定程序簽發、審批。

第四章?用火的監護及安全措施落實

第十七條?用火作業監護一般由二人擔任。車間和施工單位各派一人,以車間人員為主。車間應指派熟悉用火現場情況人員做監護人;

第十八條?用火的安全措施中的退料、吹掃、置換、分析等工藝措施,由生產人員落實。如需加盲板、設防火屏障等措施由車間提出,監督施工單位實施。一般情況,滅火器材的準備、含油污水井的封蓋,裝置界區內的由車間負責,界區外的由用火單位負責。上述作業無論何種情況,雙方必須共同落實好各項安全措施,安全措施沒有落實不準用火。

第十九條?生產區域內的基建、技措項目等在工程設計的同時必須考慮施工用火的安全及其措施,用火安全措施所需的材料、費用應同時列入工程預算。

第二十條?監護人的職責:

(一)應持有“用火作業票”第三聯,對“用火作業票”中安全措施的落實情況進行認真檢查,發現制定的措施不當或落實不到位及未按“用火作業票”規定用火等情況,立即制止用火作業;

(二)對用火現場負責監護,用火作業期間不得擅離現場。如發生火災要立即撲救并報警。

第二十一條?用火人的職責

(一)應持“用火作業票”第二聯作業,做到“四不用火”即“用火作業票”未經簽發不用火;“用火作業票”提出的安全措施沒有落實不用火;用火部位、時間與“用火作業票”不符不用火;監護人不在場不用火;

(二)出現異常或監護人提出停止用火時應立即停止用火。

(三)對于強行違章用火的指令有權拒絕。

(四)用火作業結束應清理現場,不得遺留火種。

?第五章?用火的綜合安全技術措施

第二十二條?用火前要對用火現場的移動及固定式消防設施全面檢查,確認完備后方可用火。

第二十三條?在存有可燃物料的設備、容器、管道上用火,須首先進行退料及切斷各種可燃物料的來源,徹底吹掃、清洗置換并將與之相連的各部位加好盲板(無法加盲板的部位應采取其它可靠隔斷措施),防止可燃物料的竄入或火源竄到其它部位,并應采樣分析;分析合格后超過30分鐘后用火,需重新采樣分析。盲板要符合壓力等級要求,嚴禁用鐵皮或石棉板代替。

第二十四條?用火分析及合格的標準

(一)用火分析應由有資格的分析人員進行。凡是在易燃易爆裝置、容器、管道、儲罐、閥室、管溝等部位及其它認為應進行分析的部位用火,用火作業前必須進行用火分析;

(二)用火分析的取樣點應由用火所在單位當班生產負責人負責提出,并帶領分析人員到現場進行取樣;取樣點要有代表性,特殊用火的分析樣品(采樣分析)應保留到動火結束。

(三)如果使用便攜式可燃氣體報警儀或其它類似手段進行分析時,檢測設備必須經有檢測資質單位標定合格并在有效期內;被測的可燃氣體或可燃液體蒸氣濃度應小于其與空氣混合爆炸下限的10%(LEL);

(四)使用色譜分析等分析手段時,被測的可燃氣體或可燃液體蒸氣的爆炸下限大于等于4%(V/V)時,其被測濃度應小于0.5%;當被測的可燃氣體或可燃液體蒸氣的爆炸下限小于4%時,其被測濃度應小于0.2(V/V)%;

第二十五條?在油罐、塔、釜或其它存有可燃介質的有限空間內用火,在將其內部物料退凈后,應進行蒸汽吹掃(或蒸煮)、氮氣置換或用水沖洗干凈,然后打開上、中、下部人孔,形成空氣對流,或采用機械強制通風換氣,嚴防出現死角。

第二十六條?進入塔、罐、釜、槽等有限空間內用火應同時執行《有限空間作業安全管理規定》;

第二十七條?處于運行狀態的裝置內,凡能拆移的用火部件,應拆移到安全地點用火。

第二十八條?高處用火(含在多層構筑物的二層及其以上用火)必須采取防止火花濺落的措施,并對火花可能發生濺落的措施確認。

第二十九條?風力五級以上應停止室外的高處用火,六級以上停止室外一切用火;

第三十條?離用火點30米內不準有液態烴泄漏;半徑15米內不準有其它可燃物泄漏和暴露;半徑15米內生產污水系統的漏斗、排水口、各類井、排氣管、管道等必須封嚴蓋實。

第三十一條?二級用火作業超過一天時,每天在開工前,應由用火人、監護人、安全監督共同檢查用火現場,核對安全措施,合格后方可用火。

第三十二條?用火作業結束后或下班前,施工人員要進行詳細檢查,不得留有火種。監火人應將用火作業票收回,并對用火作業現場進行無火種的確認。

第三十三條?儲裝氧氣的容器、管道、設備必須與用火部位隔絕(加盲板),用火前必須置換,保證系統氧含量不大于23.5%(體積)。

第三十四條?是用氣焊(割)動火作業時,氧氣瓶與乙炔氣瓶間距不小于5米,且乙炔氣瓶嚴禁臥放,二者與動火作業地點均不小于10米,并不準在烈日下暴曬。

第六章?附?則

第三十五?為保證本規定有效實施,各地區分公司參照本規定制定實施細則。

第三十六條?本規定由中國石油天然氣股份有限公司化工與銷售分公司質量安全環保處負責解釋。

第三十七條?本規定自發布之日起施行,原“工業用火安全管理規定”同時廢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