器械銷售員崗位職責任職要求
器械銷售員崗位職責
崗位職責:
1、完成公司下達的指標任務。制定合理的月度、季度、年度指標完成計劃,設定計劃。結合廠家制定的銷售政策,敦促客戶完成指標;
2、加強渠道開發和管理,積極拓展醫用耗材和設備新品種,主動向客戶介紹新產品,推薦公司代理的品種;
3、市場按進度完成主推品種的銷售和推廣目標,做到每周至少不低于一次與廠家溝通,完成廠家對品種推廣的工作要求,配合廠家參與系列產品培訓和患者教育等活動;
4、搜集市場信息和銷售動向,開拓新業務關系,不斷擴大業務工作范圍,嚴格審核新增業務客戶資信并及時上報;
5、醫療市場嘗試院內醫療耗材管理項目的開發,協助推進物流延伸項目的多模式合作;
6、逐步建立并完善客戶檔案,掌握客戶信息,三級醫療客戶每周至少拜訪兩次,二級以下客戶每周至少拜訪一次,對客戶的問題和需求及時反饋,采取有效措施予以解決,與客戶建立良好的業務合作關系;
7、按回款規定及時清理應收帳款,加大資金的周轉速度,保證資金呈良性循環。每月將客戶應收明細與票據核對準確,并與客戶對帳,賬貨相符率100%;
8、在授權范圍內開展業務活動,客戶變動及時調整,做好交接手續,無遺留問題;
9、做好職責范圍內的其它工作,完成領導交辦的臨時任務。
任職資格:
1、大專或以上學歷,醫藥學或市場營銷、經濟學等相關專業;
2、一年以上醫藥行業相關工作經驗;
3、能夠熟練操作辦公軟件;
4、抗壓能力強、有醫療器械行業經驗的優先考慮;
5、工作踏實,思路清晰,對工作有飽滿的熱情,執行力強;
6、國、粵語流利,并且具有較好的人際溝通能力、學習能力、市場開拓能力、臨場應變能力;
7、核心素質:高度責任心、主動性、客戶導向服務意識、堅韌抗壓性、良好的團隊精神;
8、富有創新意識、擁有不斷學習和探索新領域的激情,愿與企業共同成長。
器械銷售員崗位
篇2:危險化學品銷售員安全規范范例
⑴危險品銷售前,必須首先查看、確認客戶的危險品購買資質,特別是易制毒品和劇毒爆炸品的購買資質。
⑵必須按公司統一表式要求做好易制毒品和劇毒爆炸品的銷售記錄并按時上報和歸檔備查。
⑶對易制毒品和劇毒爆炸品的銷售,公司實施定點定人的銷售開單審核管理,嚴禁非定點和非指定人員的銷售開單。
⑷被指定從事易制毒品和劇毒爆炸品的銷售開單審核人員必須經過國家授權部門7的安全培訓并經考試合格取得相應資格證書后方可上崗。
⑸危險品銷售開單后,應當向客戶宣傳國家有關用戶自提、委托運輸危險化學品,特別是劇毒爆炸品的相關規定。
⑹嚴禁向無資質的單位和個人銷售危險化學品,特別是易制毒品和劇毒爆炸品,嚴禁攜帶危險品乘坐公共交通車輛,嚴禁在普通貨物中夾帶危險化學品、將危險化學品匿報或者謊報為普通貨物托運。
篇3:銷售員出差個人安全注意事項
作為一名營銷人員,追求卓越的工作業績是必須的,但是如何有效保證自己在出差工作期間人身和財產的安全,這更是開展工作的首要前提。對此要注意如下事項:
一、按規定選乘合適的交通工具,不要乘坐非法運營的車輛,在車上應妥善保管好個人的財物等。在乘坐交通工具時,應注意以下相關事項:
1、乘坐火車注意點:
①加強時間觀念。一般應于火車開動前30分鐘提前進站,以免因人多擁擠和尋找檢票口而耽誤上車時間。
②注意旅途安全。火車行駛時,不要將頭部或四肢伸到窗外。不要向車外扔雜物,以免傷人及污染環境。到茶爐間打開水或是在座位上喝開水時,都應特別小心,因為火車的晃動容易使人站立不穩,也容易使杯中的開水潑出。睡在上、中層臥鋪,應防止睡覺時從鋪上掉下摔傷。行李中不能帶有易燃易爆等危險物品。
③講究旅途衛生。列車上人多擁擠,增加了疾病和細菌傳播的機會。除了飯前便后洗手外,還要多喝水,最好能自帶一些治療痢疾等急性傳染病和腸胃病的藥物,不吃腐爛變質的食物。同時,途中還要提高警惕,以防被盜被搶被騙。如果發生上述情況,要及時報告給列車員或乘警,尋求他們的幫助。
2、乘坐汽車注意點:
①不能攜帶汽油、酒精、爆竹等易燃、易爆危險物品乘車。
②車輛行駛過程中,不要將身體的任何部分伸出車外。
③汽車行駛當中,最好不要吃東西,尤其是糖豆、花生一類的食品,它們容易在汽車晃動時嗆到氣管中,同時,在車上吃東西也容易受到細菌的污染。
④不要將玻璃瓶、罐頭盒等物品扔出車外,以免傷人。
二、如需在外住宿,盡可能住一些正規的賓館,并注意個人的人身和財產安全。
①入住酒店后,應了解酒店安全須知,熟悉酒店的安全門、安全出路、安全樓梯的位置、安全轉移的路線。
②不要將自己住宿的酒店、房號隨便告訴陌生人,不要讓陌生人隨便進入房間;出入房間要鎖好房門,離開房間時要把貴重物品帶走,睡覺前注意門窗是否關好。
③遇緊急情況,千萬不要慌張。發生火警時不要搭乘電梯或隨意跳樓;鎮定地判斷火情,主動地實行自救。不能用手直接開金屬門把手;若身上著火,可就地打滾,或用重衣物壓火苗;必須穿過有濃煙的走廊、通道時,用浸濕的衣物披裹身體,捂著口鼻,貼地、順墻爬走;大火封門無法逃出時,可采用浸濕的衣物披裹身體,用被褥堵門縫或潑水降溫的方法等待救援或搖動色彩鮮艷的衣物呼喚救援人員。
三、保持良好的衛生環境,注意個人飲食的健康和衛生,尤其是夏季更要防止食物中毒等。
離開宿舍,應鎖好門窗關門,注意宿舍防盜工作。
注意保持宿舍整潔、衛生的舒適環境,常通風,保持新鮮的室內空氣;宿舍內床、桌椅等應擺放整齊。
注意宿舍用電安全等,宿舍如發生火災等,具體應對措施參照第2條。
工作業余時間,晚上最好不要一個人到魚龍混雜的娛樂場所,時刻注意個人安全。
在日常生活中,養成吃東西以前洗手的習慣;生吃瓜果要洗凈,如果不清洗干凈,不僅可能染上疾病,還可能造成農藥中毒;不吃腐爛變質的食物,吃了這些食物會造成食物中毒;不隨意購買、食用街頭小攤販出售的劣質食品、飲料;不喝生水,喝開水最安全。
4、戶外工作時,在一些天氣條件比較惡劣的情況下(如雨雪、大風天氣),務必要注意交通安全。
遇到特別惡劣的天氣,應盡量減少出行或戶外活動;行人應在人行道內行走,沒有人行道的要靠路邊行走。通過路口或橫過道路應當走斑馬線或者過街設施,確認安全后通過。騎自行車要各行其道,不要占用機動車道,在沒有非機動車道的道路上,應在車行道的右側行駛。需要轉彎時,應看清車后是否安全并及早打出手勢。
夏季高溫天氣,更要注意防暑。夏日出門記得要備好防曬用具,盡可能避免高溫時段在烈日下出行,如果此時必須外出,一定要做好防護工作,如打遮陽傘、戴太陽鏡,有條件的最好涂抹防曬霜;在炎熱的夏季,防暑降溫藥品如仁丹、風油精和飲用水或飲料等一定要備在身邊,以防應急之用;夏天日長夜短,氣溫高,充足的睡眠,可使大腦和身體各系統都得到放松,既利于工作,也是預防中暑的措施,睡眠時注意不要正躺在空調的出風口和電風扇下,以免患上空調病和熱傷風。
雨天,要使用雨傘或者雨衣,無論是走在人行道上還是穿過馬路、穿過交叉路口,更加要小心,注意來往車輛。下雨的時候,有時還會打雷閃電,遇到這種天氣,還要防雷電傷害,不要使用帶有金屬尖端傘把的雨傘,不要站在大樹、電線桿下面躲雨。有時還會伴隨著刮大風,遇到這種天氣,還要防高空落物的傷害。
冬季下雪天外出步行首先要避開有冰的路面,要穿鞋底條紋深的防滑鞋。其實踏在雪上并不滑,只有踩到發亮的雪地和覆蓋著薄雪的冰上才最容易滑倒,要隨時注意觀察四周,不要只顧腳下,因為雪天車輛也是很難控制的,防止被車輛所傷。
5、在外工作期間,有任何問題可及時與公司和家人保持聯系。
應急處置須知
一、一般原則
(一)發生狀況時,應派一人打電話求救,說明狀況、發生地點所在,扼要且迅速的敘述發生狀況及原委。
(二)注意環境安全,脫離災區才施救。
(三)盡量使傷者有適當之舒適姿勢,解開衣領使呼吸順暢。
(四)傷者若有窒息現象,應立即施以人工呼吸。
(五)檢查傷者身體各受傷部位,并設法止血。
(六)傷者腹部受創或神智不清時,絕對不可飲食。給予傷者適當保暖,送急救中心再做進一步治療。
二、平時應注意事項
(一)記住急救用具放置的場所。(如安全出口、消防栓、防毒面具等)。
(二)每一作業場所應指定急救合格人員,并加以訓練。
(三)平時應檢查、維護急救器具、以確保其性能。
(四)預先約定急救時送醫的醫院。
三、幾種常見的傷害處置方式:
(一)大出血
1、出血會使血液流失,喪失紅血球而降低身體氧合能力,甚至會使得血流量降低、心跳速率上升,進而血壓下降。若出血嚴重或失去控制將會產生休克現象。所以止血是在意外現場處理外傷傷患最重要的步驟之一。
2、出血處置方法:
(1)直接加壓止血法:
最快速、最有效及簡單的止血方法。使用無菌紗布或干凈敷料(如手帕、毛巾)直接覆蓋,并在傷口上施加壓力。若沒任何敷料或繃帶,則可用手或手指貼肉壓在傷口上。
覆蓋在傷口上的敷料如有血液滲出不要除去敷料,可加敷料繼續施壓。
(2)抬高患肢止血法:
使用手指、手掌、及敷料直接加壓在傷口上,并將受傷之肢體部位抬高(高于心臟25公分以上),此法可以減緩血流和加速凝血。
如果懷疑患者有脫臼、骨折或脊椎受傷時,不要抬高受損之傷肢。
(3)止血帶止血法:
止血帶止血法是用于其它止血法均無法止血時的最后一道防線,只能用于四肢,非萬不得以不要使用。使用止血帶于患肢出血部位之進心端,并將厚敷料墊于其上,以達到止血效果,但必須避開關節。
使用止血帶時,只用寬度和強度足夠的布,而勿將電線、繩索、縫線或其它狹窄的東西用作止血帶。
(二)休克
1、休克是因中風、心臟病、大出血、燒燙傷等傷害或情緒過度刺激恐懼而引起血液循環量不足的情況,患者膚色蒼白、脈搏快而弱,呼吸淺而快,皮膚冷而潮,額角和掌心冒汗珠,感覺口渴并可能有嘔吐現象,若沒有實時處理,傷患會失去意識、體溫下降,并且可能死亡。
2、休克處置方法:
(1)讓病患平躺或側臥,并將足部抬高。
(2)松開緊身衣服,特別是圍繞頸部、胸部和腰部的衣物。保持病患體溫,避免過冷或過熱。
(3)讓患者吸到充足之新鮮空氣。
(4)如有需要,對患者施行人工呼吸或心肺復蘇術。并通知救護車。
(三)燒傷急救法:
(1)休克與細菌感染是灼傷最危險的并發癥,如適度保暖可減少燒傷引起的休克。(如有休克癥狀應先處理休克)
(2)大范圍灼傷:用干凈的布將燒傷部位覆蓋,以隔絕空氣。使患者臥下,使患者的頭部和胸部略低于其身體的其它部為。如可能將患者腿部抬高。立即送醫。
(3)小范圍灼傷:不要觸碰或切開水泡,如皮膚未破裂,把燒傷部位于清潔的冷水中或做冷敷以止痛,于患部覆蓋敷料后,用繃帶包扎。
除只有小塊皮膚發紅的輕度燒傷外,所有燒傷均應請醫師診治。
(4)酸堿灼傷:使用大量水沖洗傷部,并脫去衣物,至少要淋洗30分鐘,來減低皮膚表面的化學藥劑濃度。用清潔的覆蓋將燒傷部蓋起。若燒傷面積廣,則令傷者臥下,并安置其頭、胸部略低于體其它部位。如可能將傷者兩腿抬高,并緊急送醫。
勿于燒傷處涂敷油膏、油脂(包括奶油和人造奶油)、發酵粉或其它東西。如傷者神智清醒可以吞咽,可給予足量的非酒精性飲料。
(5)眼睛灼傷,應以大量清水沖洗,并翻開上下眼瞼緩緩沖洗5分鐘以上,并迅速送醫診治。
(6)酸、堿液灼傷,經清水沖洗后,未經醫師指示,不可涂抹任何藥物。
(四)人工呼吸法:
(1)仰臥頭部側向一邊,除去口中假牙及可能阻礙傷者呼吸的東西,并松開傷者衣領及束帶。
(2)將下巴提起,前額下壓,使頭向后傾。(頸部外傷者應小心)
(3)施救者以手指捏住傷者鼻孔,并向傷者口部吹氣至其胸部膨起止。
(4)施救者將口移開讓傷者自行呼氣,當聽到傷者呼氣完時,重復上述步驟,吹兩口氣后測脈搏。
(5)若脈搏正常,每分鐘重復實施十二次(每五秒一次),直至傷者恢復自然呼吸為止。
(五)中暑
1、中暑產生的癥狀有皮膚干而發紅,脈搏速而弱,患者神智不清。
2、中暑處置方法:
(1)請醫師或速與急救中心聯絡。延遲可能會應影響患者生命。
(2)用冷水擦患者身體或冷敷以降低患者體溫。
(3)勿給任何酒精性飲料。
(六)中毒
1、何時疑有中毒
(1)神智不清、精神混亂或突然病倒而有接觸毒物之可能。
(2)發現盛裝藥物或有毒化學品的瓶子或包裝被打開。
(3)口內有吃了野生果子或葉子之形跡。
(4)咽喉部有痛或燒灼感。
(5)呼吸中帶有異味。
2、吸入性中毒(煙、化學品或蒸汽)
(1)不嘗試獨自施救。
(2)保持接近地面或爬著去救護或被氣體或煙氣等中毒之患者。(限于毒氣之比重較空氣輕者)。
(3)不進入過熱地帶,除非戴著獨立式供氣設備。
(4)搬運或拖曳中毒者(勿令其步行)至有新鮮空氣處。勿給酒精性飲料。
(5)倘若呼吸停止,立即實施人工呼吸。
(6)保持患者保暖,并立即送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