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屬結構工程師崗位職責任職要求
金屬結構工程師崗位職責
職責描述:
1、技術支持:負責項目方案評審,與設計院的溝通、聯絡,設計出圖的審查,專業技術指導,
部門管理,外部協調;
2、技術研究:負責專項問題研究與分析,包括行業技術研究、系統技術研究報告等;學習、搜集國家、
行業標準與規范;編寫工作相關的專利或論文;
3、技術培訓:負責內外部技術交流、培訓支持;負責供應商或設計院技術交流。
任職要求:
1、本科以上學歷;
2、6年以上相關經驗;
3、能熟練使用Office、AutoCad、PKPM等軟件;
4、熟悉光伏行業的相關設計、施工及驗收規范。
金屬結構工程師崗位
篇2:金屬結構及啟閉機安裝專項安全施工措施
為確保電站金屬結構及啟閉機安裝工程能按期保質的完成,特制訂本安全措施:嚴格遵守國家頒發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安全生產法》相關的法令、法規。樹立“責任重于泰山”的責任感,建立以“預防為主”的安全文明施工環境,項目經理為安全第一責任人;參加施工的人員都必須對文明生產負責,樹立安全為了生產,生產必須安全的觀念,嚴格執行操作規程,嚴格遵守安全防護措施。安全檢查人員應負起監督檢查責任,加強巡視,防患于未然,施工中嚴格執行各種安全措施。根據我公司以往的金結結構及啟閉機安裝經驗,結合本工程特點,本工程施工安全防范重點有以下3個方面:1、防止重大件吊裝作業事故;2、防施工用電事故;3、防止高空作業事故。安全組織機構項目總工:第二責任人)專職安全員:項目經理:(第一責任人)
2.安全文明管理人員設置見下表;序號名稱人數部門1項目負責人1項目部2項目技術主管1項目部3專職安全員1項目部4兼職安全員3作業隊班組長四、施工安全保證措施1、成立以項目經理為組長的安全小組,全面負責并領導本項目的安全生產工作。在現場常設具有安全工作經歷且熟悉施工工作的專職安全員,負責制定現場安全規則,檢查安全、文明、環保執行情況,對職工進行安全教育,采取各種預防措施,防止事故的發生。2、本項目實行安全生產三級管理,即一級管理由項目經理,項目經理是施工項目安全管理第一責任人,二級管理由項目專職安全員負責,三級管理由施工作業隊班組長負責。3、實施安全文明生產目標管理,層層簽定安全文明生產責任書,落實各級管理人員和操作人員的安全生產負責制,全員承擔安全生產責任,并堅持定期考核,獎懲兌現。4、開工前項目部組織有關人員編制承包項目施工安全技術措施計劃,由項目部組織全體人員進行詳細的安全技術交底,專職安全員對安全技術措施的執行情況進行監督檢查,并作好記錄。5、堅持在計劃、布置、檢查、總結、評比生產的同時,計劃、布置、檢查、總結、評比安全文明生產工作。6、嚴格現場安全管理,定期組織安全檢查,及時整改隱患,不斷完善和規范安全防護設施。7、特種工種的操作人員的安全教育、考核、復驗,嚴格按照《特種作業人員安全技術考核管理規定》考核合格,獲取操作證方能持證上崗。8、認真執行安全檢查制度。對檢查中發現的安全問題,按照“三不放過”的原則立即制定整改措施,定人限期進行整改,保證“管生產必須管安全”的原則落實。9、實施安全檢查:(1)日常性安全檢查:班前班后的崗位檢查、文明施工責任區檢查包括作業環境、安全設施、操作人員、機械設備、工器具、個人防護用品、通道、材料堆放等的自檢、互檢以及交接班的檢查;(2)階段性安全檢查:主要有鋼絲繩、吊環等吊裝前的檢查、卷揚機啟動前檢查、載荷試驗前的檢查等。(3)專業性安全檢查:起重機械安全檢查、施工用電設施安全檢查的安全檢查等。五、主要安全技術措施1、施工現場除設置安全宣傳標語牌外,危險地點掛按照《安全色》和《安全標志》規定的警示標牌。2、認真貫徹落實動火規定等消防管理制度,實施期間配備臨時消防器材。3、施工現場臨時用電方案按《施工現場臨時用電安全技術規范》的要求進行設計、施工和檢查。在電源開關下端施工接線時,關閉開關、掛牌示意禁止合閘等警示,或派有監督,以免誤合閘事故發生,作好安全接地工作。4、大件吊裝對起吊設備、吊具、捆綁方式進行嚴格檢查,吊物下嚴禁站人。門機機部件吊裝需有質檢、質檢、安全人員聯合檢查簽證同意,方能實施。5、根據施工現場情況設置安全網、防護欄并涂以警告識別色標,安全標志醒目。6、施工現場要保持整潔,進入施工現場工作的人員,必須戴安全帽、穿戴好防護用品和必要的安全防護用品。7、施工現場要有足夠的照明,個別地方備有安全手提燈并備有手電。8、做好勞動保護,清掃及打磨機件時,應戴口罩和防護眼鏡。六、安裝現場的安全措施1、安裝前應組織安裝的工作人員認真學習《水利水電工程鋼閘門制造安裝及驗收規范》DL/T5018—2004、《水利水電工程啟閉機制造安裝及驗收規范》SL381-2007和本安全措施。2、凡參加金屬結構及啟閉機安裝的工作人員,必須嚴格遵守各項規章制度,嚴格執行《水利水電工程鋼閘門制造安裝及驗收規范》DL/T5018—2004和《水利水電工程啟閉機制造安裝及驗收規范》SL381-2007的有關規定。3、安裝前應對安裝的單元,起重吊具,安裝工機具及吊具等進行全面的嚴格檢查,重要部件進行重點檢查。4、對特殊工作項目的專用工器具和安裝、診斷、測試設備,不符合要求的不準使用。對動力電源、保安設施,應仔細檢查。5、施工工作面、通道應照明充足。6、起重用具應安全可靠,嚴禁帶缺陷使用。起吊閘門前,應檢查起吊設備,并了解被吊閘門的重量,使用相應的吊具,采用合理的捆綁、掛吊方法。7、起重大物件時,嚴格執行有關操作規程。起吊的重物下面不得站人。8、搭設的腳手架,捆綁應牢固、可靠;鋪設的跳板應采用材質良好、厚度適合的板材,搭接的兩端必須緊固牢靠。9、高空防雜物墜落的其它裝置時。10高空作業必須系安全帶,工器具或零配件等物不準上下拋擲、傳遞,警惕高空墜落,進入現場的工作人員,一律按規程規定,戴安全帽。11、現場施焊時應采取可靠的防火措施。12、每個工作人員如發現安裝現場有不安全現象時,應立即停止工作,并即時向安全專責或領導匯報。13、堅持“安全第一”、“質量第一”、精心安裝,堅持三級驗收制度。各班組之間要互相支持,互相協作,養成良好的安全習慣,提高安全文明水平。1、現場應急救援小組:負責事故現場的緊急搶險救援工作,特別注意搶救人員的安全和防止搶救時造成傷員的第二次傷害。組長:副組長:成員:2、應急救援:項目部一切車輛都可應急調用,最遲五分鐘到事故地點,如有人員受傷可送往衛生院作必要的緊急處理,然后用車送往人民醫院,行走路線:金屬結構及啟閉機安裝人員共23人,其中:項目負責人1人專業工程師1人安全工程師1人安裝工8人起重工2人電焊工6人電工1人輔助工3人1、起重設備的保養工作。2、做好一切電氣設備的漏電和短路保護。3、做好一切設備的防盜工作。
篇3:金屬結構制作安全技術要求
(一)生產廠區要求:1.行走通道、其寬度不得小于1m,兩側用寬80mm的黃色油漆標明,通道內不得堆放物品。2.架空設置的安全走道,底板應為防滑鋼板,臨邊應設置帶有擋腳板的鋼防護欄桿。3.廠區內應布置接地網,各用電設備、電氣盤柜接地或接零裝置應與接地網連接,接地電阻不得大于4Ω,保護零線接地電阻不應大于10Ω。4.車間及操作場所光線充足,照明燈具應設有備用電源,或在值班崗位附近、主要通道、樓梯、進出口處設置自動應急燈等。5.機械設備、電氣盤柜和其它危險部位應懸掛安全標志。6.焊機外殼應有可靠的接地或接零保護。7.大型電焊作業應進行隔離,設置電焊防護屏,屏高應不低于1.8m。8.焊接現場配有足夠的通風、排煙設施,有害煙塵濃度應符合表1.6.2的規定。9.露天拼裝焊接時,應搭設防雨棚。10.高處焊割作業點的周圍及下方地面上火星所及的范圍內,應徹底清除可燃、易爆物品,并配置足夠的滅火器材。(二)氧氣、乙炔集中供氣系統安全技術要求:1.氧氣和乙炔管路在室外架設或敷設時,應按規定設置接地系統。2.氧氣和乙炔管路與其它金屬物之間絕緣應良好。3.供氣間應使用防爆電器。4.配備有足夠的滅火器材。5.貯氣罐、氣包等應定期進行檢驗并做好標識。6.氧氣、乙炔使用區域應有通風設施,防止氣體聚集;乙炔總管及各分管的出氣孔應有防回火裝置。7.氧氣、乙炔瓶在罐裝、搬運、儲存、使用中應按有關規定執行。(三)機械加工安全技術要求金屬加工設備防護罩、擋屑板、隔離圍欄等安全設施應齊全、有效、有火花濺出或有可能飛出物的設備應設有擋板或保護罩。(四)探傷拍片作業安全技術要求1.探傷作業應有防射線輻射措施,并符合一下規定。2.各類射線測試儀器應配備相應的防護用具。1.現場*射線探傷作業時,應劃定安全區域、懸掛明顯的警示標志。(五)防腐作業安全技術要求1.除繡設備應采取隔聲、減振等措施。2.設有獨立的排風系統和除塵裝置。3.操作人員應佩戴護目鏡、防塵面具和帶有空氣分配器的工作服。4.噴砂室應設有用不易碎材料制成的觀察窗,室內外均應設控制開關,并設有聲、光等聯系裝置。5.粒丸回收地槽應設有上下扶梯、照明和排水設施等。6.電動機的啟動裝置和配電設備應采用防爆型。7.涂料庫應配備相應滅火器和黃砂等消防器材,并設有明顯的防火安全警示標志。8.工作現場應配備通風設備或溫控裝置。9.配有供操作人員穿戴的工作服、防護眼鏡、防毒口罩或供氣式頭罩或過濾式防毒面具。10.噴漆室和噴槍應設有避免靜電聚積的接地裝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