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服企業安全管理的六輕六重
1
---真理惟一可靠的標準就是永遠自相符合克服企業安全管理的“六輕六重”
摘要:本文列舉了企業在安全生產上存在的“六輕六重”問題,已成為企業安全生產管理上的一個頑癥,一直困擾著企業。要“醫治”好這個頑癥,必須對癥下藥,狠抓安全生產管理,促進企業安全生產水平持續改進提高。
安全生產歷來是社會關注、人民關心、國家重視的突出問題。長期以來,企業為確保安全生產,制定許多管理目標,采取了行之有效的措施,但還未能從根本上改變嚴峻的局面。筆者認為,安全管理上的“六輕六重”是我們安全生產狀況不穩的重要原因:
一是重形式輕實于。一些單位雖然經常講“安全第一,預防為主”,但是口頭上說得多,細致工作做得少;布置工作多,檢查落實少;表面文章多,真抓實干少。特別是有些干部習慣坐在辦公室打電話、聽匯報,盡管忙忙碌碌,但安全生產的形勢變化不大;有的領導干部即使至基層、到現場,但發現和解決問題不多,發現問題也避重就輕,大事化小,小事化了。
二是重措施輕兌現。長期以來,企業為確保安全制定了不少安全措施。可以說,每發生一次事故,就要制定一些安全措施,但是真正一絲不茍一以貫之地抓落實的不多。有些措施只有定性要求,沒有定量標準,更沒有具體考核。因而在現實管理中,常常是有措施無考核,有要求無檢查,有布置無驗收。還有一些管理措施,是寫在紙上、貼在墻上,掛在嘴上,兌現率不高,流于形式。
2
---真理惟一可靠的標準就是永遠自相符合三是重治標輕治本。有些單位抓安全習慣于打“人海戰術”,搞表面上轟轟烈烈,實際上很不扎實,重治標,輕治本,急功近利。有的頭疼醫頭,腳疼醫腳,顧此失彼,結果是按下葫蘆浮起瓢。還有單位抓安全時緊時松,安全不好時抓安全,安全好了就忘安全。“安全第一”的方針缺乏具體落實的一貫性。特別是在強本固基方面,盡管國家一再強調工作重心要下移,管理控制到崗位,但具體到企業往往不能很好解決。
四是重處罰輕教育。片面強調物質利益和經濟制裁:有些單位甚至以罰代、教,以罰代管,圖簡單省事,不善于解決來自社會、來自生產中影響安全生產的思想故障,不能緊緊把握職工在生產過程中的思想動向。即使抓安全生產思想教育,也只是照本宣科,講大而空的道理,缺乏創造性,針對性和實效性。
五是重靜態輕動態。熱衷于就事論、事等靜態式的常規方法,而不是從動態信息人手,建立信息收集、反饋、分析處理系統,及時捕捉不安全因素,從中找出規律性的東西,認真吸取教訓。
六是重事后輕事前。做亡羊補牢的多,抓預防控制的少。安全好的單位,很難查出不安全因素;出了事故后,處處都是不安全隱患。未出事故的單位:即使指出其存在的問題,對方也不一定在乎;發生事故的單位,似乎到處都是隱患。
以上“六輕六重”是安全生產管理上的一個頑癥,一直困擾著企業。要“醫治”好這個頑癥,必須從以下幾個方面下功夫。
3
---真理惟一可靠的標準就是永遠自相符合第一,注重實干,力戒形式主義。首先帶頭人要有一種強烈的事業心,要率先垂范,少說空話,多干實事。同時,從制度、標準、考評幾方面規范干部的作風、行為。
第二,注意考核,確保措施兌現。一方面要按照精簡、實用的原則,對原有的規章制度和各項措施進行清理,好的繼續堅持推行,不足的修改補充、完善,并進行系統化、細化、量化和強化;另一方面,建立起各項安全責任狀,實行目標管理,實行定項目、定數量、定標準的“三定”管理,堅持運用量化考核手段,促進責任狀的落實。
第三,既要治標,更要治本,而且要把治本作為重中之重。要強化干部職工安全生產的法律意識,強化質量管理基礎。
第四,注重教育,嚴禁以罰代教。職工違章違紀或發生事故,不能只用簡單的行政處罰和經濟制裁,還必須輔之以有效的思想教育,有針對性地消除一些帶傾向性的心理障礙。開展經常性的安全思想教育,強化職工的安全意識。綜合運用行政、經濟、組織等手段,做到教育本人、警示眾人。注重動態,力防就事論事,強化動態管理,隨時掌握現場動態變化情況,以便及時發現和糾正各個作業環節上的偏差,切實消除隱患,及時解決問題。
第五,健全制度,促進信息流動。要建立健全安全信息管理制度,堅持實行定人、定時、定流程、定標準、定分析、定考核的“六定”管理,做到逐級收集、反饋、分析、處理,讓各種信息在整個安全管理活動中流動起來,有效地避免就事論事的靜態管理方法,使安全管理趨于程序化、科學化。
篇2:如何克服安全管理工作的不良行為
1
---真理惟一可靠的標準就是永遠自相符合如何克服安全管理工作的不良行為摘要:本文剖析了安全管理工作中常見的不良行為,希望從事安全管理的同行們能引以為戒,促進安全管理工作水平的不斷提高。
一是克服報喜不報憂不良行為。一些部門明明在安全管理上存在各種各樣的問題,可在向領導匯報工作時,專撿順耳的話講,講優點多,談缺點少;講成績多,講問題少,使上級領導認為形勢―片大好,形成決策偏頗,使早該解決的問題得不到及時重視和解決,掩蓋了矛盾與真相。
二是克服管理上縮手縮腳,欺上瞞下的不良行為。主管部門對一些違反規章制度的行為或人和事,不敢碰硬、糾正和大膽管理,而是搞平衡,甚至和稀泥,在某些具體工作上,采取欺上瞞下,弄虛作假的手段,使“三違”現象愈演愈烈,乃至發生事故。
三是克服做表面文章不良行為。安全工作是一門綜合性、科學性、實干性很強的技術工作,要把安全生產落到實處,不是發幾個文件、開幾次會、湊幾個數字就能解決問題的,而必須下大氣力真抓實干,應堅決杜絕口號多、實事少,喊的多、干的少,想法多、落實少的務虛行為。
四是克服外行參與安全管理的不良行為。安全管理是嚴肅的科學,既含技術成份又有管理藝術,需不斷學習、提高、出新,這樣開會、講話、辦事才能敲在點子上,才會有人聽,指揮才不致失靈,安全管理不能紙上談兵,要真正做到懂
2
---真理惟一可靠的標準就是永遠自相符合工藝、懂設備、知環境、了解人。只有做到知己知彼,方能掌握安全管理的主動權。
五是種別人的田,荒安全的地不良行為。安全管理工作橫到邊、縱到底、錯綜復雜。怎樣去抓去管都不為過,在自己的范圍內有干不完的事,工作中也必須緊緊圍繞安全二字做文章。那種所謂為提高安全知名度,干與安全無關的事,其結果是別人的田綠了,安全的地荒了。殊不知有為才有威,有為才有位。
六是克服不檢查不整改的不良行為。安全管理是一項長期而艱巨的工作,不能有一時一刻的松懈,這就要求管理部門常檢查、抓落實、促整改。因為不檢查就不知道隱患在那兒,也談不上整改,而光檢查不整改,等于沒有檢查。最后只是走過場,搞形式。
七是克服“撿芝麻丟西瓜”的不良行為。安全管理必須抓重點、抓大事,抓與職工切身利益相關的事,抓易造成事故的事,切記不可亂抓一氣,“頭疼治頭,腳疼治腳”,“眉毛胡子一把抓”,結果什么也沒抓好,小事故不斷,大事故出現。
八是克服不切實際的不良行為。上級下達的政策規定,各單位在執行過程中必須結合本單位實際,制定出切實可行的細則,有的放矢,才能貫徹好,落實對,出成效,而不能脫離實際,腦子一熱,突發奇想,弄一個很不成熟的點子,急匆匆的去搞,結果耗費了大量精力,卻是有始無終瞎忙乎。
九是克服害經濟紅眼病的不良行為。安全管理人員必須清醒地認識到,把安全工作搞好了,企業不出事故,職工不受傷害,就為企業創了效益,為職工贏得了幸福,這本身就是對管理人員的最大回報,而不能看別人的收益好,整天也想
3
---真理惟一可靠的標準就是永遠自相符合著怎樣去創收,盤算自己的小九九,忙于自己的生意。自己的利益看得重了,安全的砝碼就輕了。
十是克服安全管理人員違章的不良行為。安全管理人員有意無意的違章,是最不可小視的事,因為它造成的影響非常惡劣,危害也大。職工看到管安全的違章,你再去管職工時,職工就會產生逆反心理。俗話說:“打鐵先要自身硬”。自己都做不到,又怎能理直氣壯地要求他人。一旦這種事實形成,就很難挽回影響,最后放松管理,給安全生產埋下了無形的隱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