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位內部會計監督與內部控制制度
---真理惟一可靠的標準就是永遠自相符合單位內部會計監督與內部控制制度
一、單位內部會計監督
1.單位內部會計監督的概念
單位內部會計監督,是指為了保護單位資產的安全、完整,保證其經營活動符合國家法律、法規和內部有關管理制度,提高經營管理水平和效率,而在單位內部采取的一系列相互制約、相互監督的制度和方法。
《會計法》第二十七條中規定:“各單位應當建立、健全本單位內部會計監督制度。”
單位內部會計監督的保證作用主要表現在以下方面:
1)保證單位經營管理目標的實現和單位各項經濟活動在法定范圍內進行。
2)保護單位資產的安全完整,保證賬面資產與實存資產定期核對相符。
3)保證業務活動按照適當的授權進行,保證資產和記錄的接觸、處理均經過適當的授權。
4)保證所有交易和事項以正確的金額、在恰當的會計期間及時記錄于適當的會計賬簿,使會計報表的編制符合會計準則的相關要求。
---真理惟一可靠的標準就是永遠自相符合5)保證會計記錄的可靠性和及時提供真實的會計信息。
2.單位內部會計監督的主體和對象
1)單位內部會計監督的主體
單位內部會計監督的主體是各單位的會計機構和會計人員。
2)單位內部會計監督的對象
單位內部會計監督的對象是本單位的經濟活動。
3.單位內部會計監督制度的基本要求
《會計法》第二十七條規定:“各單位應當建立、健全本單位內部會計監督制度。單位內部會計監督制度應當符合下列要求:
(一)記賬人員與經濟業務事項和會計事項的審批人員、經辦人員、財務保管人員的職責權限應當明確,并相互分離、相互制約;
(二)重大對外投資、資產處置、資金調度和其他重要經濟業務事項的決策和執行的相互監督、相互制約程序應當明確;
(三)財產清查的范圍、期限和組織程序應當明確;
(四)對會計資料定期進行內部審計的辦法和程序應當明確。”
4.建立內部會計監督制度的原則
---真理惟一可靠的標準就是永遠自相符合1)合法性原則。2)適應性原則。3)規范性原則。4)科學性原則。
5.單位負責人在內部會計監督中的職責
《會計法》第二十八條第一款規定:“單位負責人應該保證會計機構、會計人員依法履行職責,不得授意、指使、強令會計機構、會計人員違法辦理會計事項。”
6.會計機構、會計人員在單位內部會計監督中的職權
《會計法》第二十八條第二款規定:“會計機構、會計人員對違反本法和國家統一的會計制度規定的會計事項,有權拒絕辦理或者按照職權予以糾正。”第二十九條規定:“會計機構、會計人員發現會計賬簿記錄與實物、款項及有關資料不相符的,按照國家統一的會計制度的規定有權自行處理的,應當及時處理;無權處理的,應當立即向單位負責人報告,請求查明原因,作出處理。”
1.內部會計控制規范---基本規范(試行)
1)內部會計控制的三大目標和六項原則(建議大家掌握“目標”,以此派出原則)
2)內部會計控制的九項內容
3)內部會計控制的八種方法
---真理惟一可靠的標準就是永遠自相符合不相容職務互相分離控制、授權批準控制、會計系統控制、預算控制、財產保全控制、風險控制、內部報告控制、電子信息技術控制等。
其中:
④預算控制。預算控制要求單位加強預算編制、執行、分析、考核等環節的管理,明確預算項目,建立預算標準,規范預算的編制、審定、下達和執行程序,及時分析和控制預算差異,采取改進措施,確保預算的執行。來源:考試大來源:考試大
⑥風險控制。風險控制要求單位樹立風險控制點,建立有效的風險管理系統,通過風險預警、風險識別、風險評估、風險分析、風險報告等措施,對財務風險和經營風險進行全面防范和控制。
4)內部會計控制的三項檢查
①內部專門機構或專門人員的監督檢查。
②中介機構或相關專業人員的評價。
③財政部門的監督檢查。
2.內部內容控制規范-----貨幣資金(試行)
1)崗位分工及授權批準
出納人員不得兼任稽核、會計檔案保管和收入、支出、費用、債權債務賬目的登記工作。
---真理惟一可靠的標準就是永遠自相符合單位不得由一人辦理貨幣資金業務的全過程。
2)現金和銀行存款的管理
單位必須根據《現金管理暫行條例》的規定,結合本單位的實際情況,確定本單位現金的開支范圍。
單位現金收入應當及時存入銀行,不得用于直接支付單位自身的支出。因特殊情況須坐支現金的,應事先報經開戶銀行審查批準。
單位取得的貨幣資金收入必須及時入賬,不得私設“小金庫”,不得賬外設賬,嚴禁收款不入賬。
單位應當指定專人定期核對銀行賬戶,每月至少核對一次。編制銀行存款余額調節表,使銀行存款賬面余額與銀行對賬單調節相符。
3)票據及有關印章的管理
單位應當加強銀行預留印鑒的管理,嚴禁一人保管支付款項所需的全部印章。
4)監督檢查
篇2:醫院財務會計監督制度
醫院財務管理制度--會計監督制度
一、會計監督是會計的主要職能之一,是保證會計核算的真實性、合法性的主要手段。要經常教育引導財務會計人員,提高認識,端正思想,秉公辦事,按照《會計法》和《會計人員職權條例》以及有關規定,堅決做好會計監督工作。
二、會計監督是每個會計人員的責任并在制定會計人員職責中均應具體、明確地作出規定并定期檢查落實。
三、會計人員在經辦每一項經濟業務時,都要取得合法的原始憑證和必要的審批手續,對不合法、不真實、不完整、不清楚、手續不健全的原始憑證,不予受理。并要求其更正、補充、補辦手續。
四、凡購入物都必須履行審批、采購、驗收入庫、入賬等手續。對不合格的設備、臨近到期藥品、殘次品以及非正當渠道購入的一切物品,或數量、規格、含量、金額不符的,保管員不予驗收,會計不予報銷。
五、經批準外購材料、設備,嚴格按合同辦事。對外地的一切托收要嚴加管理和控制,貨沒到或未到齊,以及品種、規格質量、數量、價格等與合同不符的,應立即提出拒付或部分拒付。
六、財務科長應對藥品、器械、收款處、住院處工作人員加強財務監督,定期或不定期檢查其財會工作,發現問題,及時糾正。
七、對于大型設備購置等基本建設項目嚴格計劃管理。超計劃、無計劃、無申報手續自行購置的物品,一律不予付款。
八、對違反財經紀律、財務制度的現象,要向領導提出意見和建議,無效時,一面執行,一面向上級有關部門反映,對控購商品的購置,要事先申報,未經批準,財務科不予報銷。
篇3:A醫院會計監督制度
醫院會計監督制度4
1、會計監督是會計的主要職能之一,是保證會計核算的真實性、合法性的主要手段。要經常教育引導財務會計人員,提高認識,端正思想,秉公辦事,按照《會計法》和《會計人員職權條例》以及有關規定,堅決做好會計監督工作。
2、會計監督是每個會計人員的責任。在制定各級會計人員職責中均應具體、明確地作出規定并定期檢查落實。
3、各級會計人員在經辦每一項經濟業務時,都要取得合法的原始憑證和必要的審批手續。對不合法、不真實、不完整、不清楚、手續不健全的原始憑證,不予受理。要求其更正、補充、補辦手續。
4、凡購入物都必須履行審批、采購、驗收入庫、入賬等手續。對不合格的設備、臨近到期藥品、殘次品以及非正當渠道購入的一切物品,或數量、規格、含量、金額不符的,保管員不予驗收,會計不予報銷。
5、經批準外購材料,設備,嚴格按合同辦事。對外地的一切托收要嚴加管理和控制,貨沒到或未到齊,以及品種、規格質量、數量、價格等與合同不符的,應立即提出拒付或部分拒付。
6、財務處長應對基層單位如營養室、職工食堂、服務公司、后勤等單位的會計及藥品會計,器械科會計,收款處、住院處工作人員加強財務監督,定期或不定期檢查財會工作,發現問題,及時糾正。
7、對于大型設備購置、基本建設項目嚴格計劃管理。超計劃、無計劃、無審報手續自行購置物品,一律不予付款。
8、對違反財經紀律、財務制度的現象,要向領導提出意見和建議,無效時,一面執行,一面向上級有關部門反映,對控購商品的購置,要事先申報,未經批準,財務科不予報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