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制度大全 > 弱電維修工安全操作規程

弱電維修工安全操作規程

2024-07-24 閱讀 6307

1.檢修及維護人員要熟悉所用設備的性能、原理,不要隨意拆卸電器設備。使用噴燈應遵守噴燈安全操作規程。

2.維修人員應做好值班監視工作,經常巡視各種機械動作是否正常,定期測試,定期檢查。

3.經常保持機房和機械設備的清潔。

4.進行高處作業時,嚴格遵守“高處作業安全操作規程”。

5.在處理線路故障時,要注意弱電與強電交叉接觸處。如辨別不清時,應先驗電。

6.總機電話間、機要室、電力室等嚴禁明火作業。易燃物品必須妥善保管。用汽油或酒精擦洗設備時,必須加入70%的四氯化碳。清洗時應戴上防毒面具。

7.充電時應按充電工安全操作規程進行。

篇2:電鍍維修工安全操作規程

電鍍維修工安全操作規程(三)

1、進入電鍍車間之前應該佩戴相應的勞保用品(如口罩、工衣、勞保鞋等)。

2、在所有藥水缸及其附件維修作業時,或需要接觸藥水或附有藥水的零部件時必須佩戴防護眼鏡,防毒手套和口罩,尤其在銀缸,預鍍銀缸等處,根據情況可以佩戴防毒口罩。

3、維修機械傳動部分或在傳動部分周圍維修(比如銀缸鏈條,后卷器等)時,一定要將袖口扣緊,防止衣袖卷入其中。

4、維修電氣部分、水泵等時,應戴絕緣手套,電閘處掛"正在維修,請勿合閘"警示牌,誰掛誰取,在維修試機時,注意觀察,出現異常立即切斷電源。

5、電箱內剪斷的電線要用絕緣布分頭包好,更換保險絲時,要符合允許的安全電流,不可以隨便用其他金屬代替。

6、在維修電器設備時(如馬達),注意不要將水弄進電器內,以防短路發生危險。

7、同時拆裝多個零部件時,一定要擺放有序,不要重疊堆放,防止滑落砸傷人和導致部件的損壞。

8、在高空或半高空作業(如電柜風機進風口濾芯的更換,風柜保養等)時,一定要站穩扶好,梯子一定要放穩后方可上去。

9、進行機械裝配時,一定要將所有緊固螺絲擰緊,保證所有零件裝配完,裝配完畢一定要試機,確認完好后方可離開。

10、維修過程中泄漏的液體、產生的帶毒碎布、手套等不要亂倒亂丟,要按規定要求進行處理。

11、清洗零件時嚴禁有明火作業,清洗零件的廢液要倒入指定的容器內,不準隨便亂倒或倒入下水道。

12、維修后上下缸蓋一定要蓋好,防止開啟時碰頭,在新做工程時,一定要注意考慮安全隱患,不可以存在僥幸心理。

13、工作時要保持精力充沛,集中注意力,在遇到緊急情況時應該采取果斷措施。

14、維修后隨時保持場地清潔,使其達到5S標準要求。

篇3:井下機械維修工操作規程(4)

井下機械維修工操作規程(四)

一、一般規定

1.井下機械維修工(以下簡稱維修工)必須具備一定的鉗工及液壓基礎操作知識,經過培訓考試合格后,持證方可上崗。

2.維修工必須熟知自己的職責范圍,熟練掌握所維修設備的技術性能、完好標準、檢修工藝和檢修質量標準,并了解周圍環境及相關設備的配合關系。

3.下井前,要由維修工作負責人向有關人員講清工作內容、步驟、人員分工和安全注意事項,維修工要根據當日工作的需要認真檢查所帶工具是否完好、齊全,材料、備件是否充足,是否與所檢修和維修設備需要的材料備件型號相符,并備好專用停電牌。

4.維修工在進行檢修工作時,不得少于2人,在維修時應與司機配合好。

5.不允許在井下拆檢的設備、部件等,必須及時升井檢修。

6.在距檢修地點20米內風流中瓦斯濃度達到1%時,嚴禁送電試車,達到1.5%時,停止一切作業,并切斷電源。

7.在傾角大于150的地點檢修和維修時,下方不得有人同時作業。

二、操作前的準備

8.維修工進入現場后,要與所維修設備及相關設備的司機聯系,處理故障時,要確認故障的部位和性質。

9.在檢修現場,檢修負責人要講清工作內容、步驟、分工和安全措施,清點所帶材料、備件,應符合維修需要。

10.清理所維修設備的現場,應無妨礙工作的雜物。需吊掛起重裝備的支撐物應牢固,檢查周圍有無其它不安全因素,如有問題,應處理后方可作業。

11.對所維修的設備停電、閉鎖并掛停電牌,并與相關設備的司機或周圍相關環節的工作人員聯系,必要時也需對相關設備停電、閉鎖并掛停電牌。

三、操作

12.維修工對所負責的設備維護檢查時應注意:

⑴檢查各部緊固件應齊全、可靠。

⑵潤滑系統中的油嘴、油路應暢通、接頭及密封處不漏油,油質、油量應符合規定。

⑶轉動部位的防護罩應齊全、可靠。

⑷機械(或液壓)安全保護裝置應可靠。

⑸各焊件應無變形、開焊和裂紋。

⑹機械傳動系統中的齒輪、鏈輪、鏈條、刮板、托輥、鋼絲繩等部件磨損(或變形)無超限,運行正常。

⑺減速箱、軸承溫升正常。

⑻液壓系統中的連接件、油管、液壓閥、千斤頂等應無滲漏、無缺損、無變形;

⑼相關設備的搭接關系應合適,附屬設備應齊全完好;

⑽液力偶合器的液質、液量、易熔塞、防爆片應符合規定;

⑾輸送帶接頭可靠并符合要求,無撕裂、扯邊;

⑿上、下運輸送帶應檢查防逆止裝置,各項保護應齊全可靠;

⒀發現問題應及時處理,或及時向當班領導匯報。

13.在打開機蓋、油箱進行拆檢、換件或換油等檢修工作時,必須注意遮蓋好,嚴防落入煤矸、粉塵、淋水或其它異物等;注意保護設備的防爆面結合面,以免受損傷;注意保護拆下的零部件,應放在清潔安全的地方,防止損壞,丟失或落入機器內。

14.在吊運物件時,必須檢查周圍環境,檢查吊梁、吊具、繩套、滑輪、千斤頂起重設施和用具,應符合安全要求。

15.處理刮板輸送機浮鏈時,應停止本機。調整中部槽平直度時,嚴禁用腳蹬、手搬或用撬棍別運行中的刮板鏈。

16.進行縮短、延長中部槽作業時,鏈頭應固定,應采用卡鏈器,并在機尾處裝保護罩。

17.處理機頭或機尾故障、緊鏈、接鏈后,起動試車前,人員必須離開機頭、機尾,嚴禁在機頭、機尾上部伸頭察看。

18.處理輸送帶跑偏時,應停機調整上、下托輥的前后位置或調整中間架的懸掛位置,嚴禁用手腳直接拽蹬運行中的輸送帶。

19.檢修輸送帶時,工作人員嚴禁站在機頭、尾架、轉動滾筒及輸送帶等運轉部位的上方工作,如需處理事故必須站在上述部位工作時,要派專人停機、停電、閉鎖、掛停電牌后方可作業。

20.在更換輸送帶和輸送帶接頭時,應遠離轉動部位5米以外作業,如需點動開車并拉動輸送機時,嚴禁站在轉動部位上方和任何部位直接用手拉或用腳蹬踩輸送機。

21.需要在井下焊接作業時,必須按《煤礦安全規程》中的有關條款和安全技術措施執行。

四、收尾工作

23.維修工應會同司機對維修部位進行檢查驗收,并就檢修部位、內容、結果及遺留問題做好檢修記錄。

24.檢查清點工具及剩余材料、備品配件特別是運轉部位不得有異物。

25.認真清理檢修現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