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防儀器維修工作操作規程
一、通防儀器的檢查。
1、通防儀器主要包括光學瓦斯機、便攜數字式瓦斯檢查報警儀、自救器等,通防儀器必須每班檢查一次,發現問題及時查明原因進行檢修,不得讓儀器帶病工作。
2、瓦檢儀每班必須檢查其氣密性、光譜的清晰度,燈泡的亮度,藥品的有效性。
3、便攜儀必須在班后及時檢查一次,然后充電。
4、自救器每班必須檢查其封印條和橡膠套,每月檢查一次氣密性。
二、光學瓦斯機的檢修
1、氣球的檢修:主要檢查氣球是否破裂,若破裂要更換新氣球或用膠補,其次應檢查氣門活塞,若活塞老化,封閉不嚴密,要更換新活塞。
2、干燥管組的檢修:
(1)檢查干燥管氣密性,若干燥管破裂,應更換新管子,若接頭螺絲漏氣,可用硅油涂抹。
(2)檢查藥品有效性:若藥品呈粉狀或大塊狀,必須更換新藥品。
3、氣室組檢修:
先檢查整個氣室密封性,若不漏氣,即檢查完畢,若漏氣,須接著按如下順序檢查:
(1)氣密膠管老化,應更換新管。
(2)氣室玻璃開膠,玻璃損壞,應重新膠合,或更換氣室玻璃。
(3)金屬件開焊,應用電烙鐵焊好。
4、電路檢修:
(1)燈泡損壞,應換新燈泡。
(2)燈泡接觸片彈性差或銹蝕,可調整接觸片的彈性角度,用砂紙打磨接觸片銹蝕部分。
5、目鏡組檢修
(1)保護玻璃劃傷嚴重或破碎,應換新品。
(2)若目鏡上有異物,應取出接目鏡和場鏡,擦拭干凈。
6、查找光譜
(1)先按要求裝好各棱鏡組。
(2)調整聚光鏡和平面鏡及折光棱鏡,反復調整即可在目鏡里看到光譜。
三、自救器的檢修
1、外觀檢修
(1)先查橡膠套,橡膠套磨損嚴重及破裂后不得繼續使用,應及時更換。
(2)封印條損壞,應暫停使用,必須進行氣密性檢修后再使用。
2、氣密性檢修
將自救器放入氣密性檢查儀中,若檢查無漏氣現象,即檢查完畢,若漏氣應按如下順序檢修:
(1)打開封印條和自救器上下蓋后,檢查密封橡膠圈,若橡膠圈老化,要更換新的,并涂上硅油,以防橡膠圈老化。若橡膠圈內有異物,取出異物,再涂上硅油即可。
(2)合上外殼,扣上封扣帶,將封印條錫焊即可。
3、稱重
經前兩項檢查后還需對自救器稱重,若自救器增重超過10克,則自救器報廢,若增重小于10克,可繼續使用。
四、便攜儀的檢修
1、每班要清理隔煤罩上的煤塵,以保證儀器的正常使用。
2、下井前須檢查便攜儀零點和電壓值,不符合要求時禁止發放使用。
3、便攜儀嚴格按產品說明書進行操作,嚴禁擅自調校和拆開儀器。
4、每隔10天對便攜儀的零點、精度、報警點進行一次調校,并做好記錄,使各項指示符合規定,否則,禁止使用。
5、超過說明書規定使用年限或精度達不到要求時,要及時更換有關元器件或修理。
篇2:通防儀器儀表管理員崗位安全生產責任制
一、在通風區長的領導下負責通防儀器、儀表的保管與管理工作。
二、掌握各種儀器、儀表性能構造、工作原理及技術知識。
三、通防儀器儀表要統一編號,掛牌管理,分類擺放,整齊有序,對精度儀器儀表要專人專用,保持儀器儀表清潔干凈。
四、對儀器儀表損壞、報廢、丟失鑒定核實,以及新儀器儀表進入,及時在臺帳中填清注明,并上報有關領導。
五、嚴禁儀器儀表亂丟亂放,擺放整齊。
篇3:通防安全儀器管理制度范本
1、通防安全儀器的購置,必須按照通防安全措施工程計劃的要求,提出申請,經有關礦領導審批,由供應科購買。
2、訂購儀器,必須質量可靠。型號準確,精確度符合要求,有“CMC”標志。
3、儀器領出后,檢查證件(出廠合格證,質檢證,說明書等)是否齊全,新儀器必須送當地計量測試所,經校驗合格后方可投入使用。
4、正常使用的儀器要每日一檢查,十天一校驗,及時更換藥品、電池。使用蓄電池的,每天一充電。
5、儀器按規定時間檢定,無周檢合格證不準使用,不準超期使用。風表、瓦斯檢定器每年檢定一次,報警器半年檢定一次探頭,測塵儀一年檢定一次。
6、愛護儀器,專人專用。無故損壞,個人賠償維修費。使用人員要每天檢查、擦試干凈,干燥放置。發現失準及時送交維修室。
7、儀器室、維修室整潔衛生,防塵、防震、防潮、恒溫。維修工具齊全,專人修理。
8、儀器維修人員對每臺儀器詳細記錄,數據準確、齊全,精確度符合標準。
9、儀器做好記錄、臺帳,報廢要有審批手續。
10、儀器配套物件、藥品,設專人保管,易燃、易爆、有毒有害物質要妥善放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