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制度大全 > 機械設備管理操作程序

機械設備管理操作程序

2024-07-24 閱讀 7204

一、計劃

項目部進場一個月內,根據本項目整體施工進度要求,編制主要施工機械設備初步進場計劃。機械設備進場時間的安排,應邀請先使用先安排的原則,避免盲目擁有。機械設備進場計劃編制后上報公司物資設備部。其中龍門架、自拼裝架橋機、安裝導架、支撐架等設備上報時必須編制相應的設計計算書。計算書包括:整體設想、力學計算和主要組成部件。設計計算書必須報公司質安部審核、總工批準后有效。

二、機械設備的組織

機械設備進場計劃報到公司物資設備部后,物資設備部根據目前管理的分工將分別通知三大實體。三大實體必須按照項目部所計劃的時間上報可以提供的設備清單給物資設備部。項目部在計劃有改變時,應及時做好計劃調整,并同時通知公司物資設備部。物資設備部、三大實體、項目部在公司機械設備短缺時應通過各種渠道向外租賃,以滿足施工的需要。公司將出臺各類常用機械租賃的指導價,項目部自行向外租用的設備,其單價不應超過指導價,在簽訂租賃合同后書面上報公司物資設備部,并在辦理完交接手續后及時到物資設備部備案。需要新購設備的,根據公司《工程機械設備管理辦法》規定,不任資金來源如何,機械設備的采購一律由公司物資設備部按照公司設備采購程序進行。任何項目部不得隨意采購機械設備。

三、機械設備的交接

機械設備進、出場,項目部與三大實體及出租方必須辦理交接手續,并要求提供產品合格證、生產許可證及相應的檢驗合格證書。項目部機料科對所提供的設備進行驗收,是否滿足項目部的要求。驗收時重點要檢查機械設備性能是否完好,安全設施的配備是否符合規定,雙方對一些易損件的磨損程度進行確認,機械試運轉是否正常等。機械設備交接后,雙方必須形成文字記錄,并經雙方簽字同意。

機械設備出場時,項目部與三大實體及出租方也必須辦理移交手續。三大實體分管設備按雙方合同規定進行。

四、合同

機械設備交接后,項目部必須與三大實體及出租方簽訂機械設備租賃合同(附合同樣本)。合同中單價由雙方協商決定,但最高不能超過公司核定的指導價(外單位租用不限)。合同中必須明確雙方的權利和義務,明確機械在使用期間安全責任的歸屬等。考試大監理工程師

五、使用中的管理

機械設備進場使用后,必須聽從項目部相關人員的安排和指揮。操作人員在自己的責任范圍內做好機械的日常維護、使用記錄,在機械發生故障時應及時通報三大實體進行維修。當日工作結束后,機械應該停放到項目部指定的場所。項目部機料科要建立機械設備臺帳,對每一臺機械的進出場進行登記,還要組織人員對使用中的大小機械設備進行日常檢查,發現故障應立即組織人員進行維修。對違反機械使用操作規程的行為要立即給予制止。對嚴重違反操作規程,造成機械損壞的,機料科要立即向物資設備部匯報,協助物資設備部開展事故調查,并對事故責任人做出相應的處罰。

六、協調

為了提高機械的利用率,合理安排機械的使用,項目部、三大實體、物資設備部之間要保持經常性的聯系。物資設備部每月將向各項目部在公司網站上提供所有機械設備動態信息,三大實體必須及時上報機械設備的使用動態;項目部機料科要充分掌握工程進展情況,向三大實體通報機械設備撤場時間,以便使三大實體、物資設備部有規劃地調配機械設備做出決策。

七、使用記錄

機械設備使用期間,各個使用單位要做好機械使用記錄。

三大實體分管設備在工地使用期間,由操作工負責日常使用記錄,主要記錄使用時間、燃潤料消耗、主要的狀態參數等;修理班長負責修理記錄;每月底將使用記錄和修理記錄上報三大實體,三大實體機料科將記錄匯總后在“工程機械履歷書”上進行登記。

篇2:施工機械設備管理制度

為滿足施工生產需要,確保工程質量、安全及工期,規范設備使用管理,提高設備利用率,減低機械使用成本,制定本制度。

一、設備的進、退場

1、作業隊根據施工組織設計的要求,編寫詳細的設備進場計劃,在要求設備進場前15天上報指揮部審批,設備進場計劃包括設備名稱、用途、規格型號、數量、進場日期、使用期等。

2、設備進場計劃的落實由指揮部組織完成,作業隊積極配合。指揮部負責對進場設備進行驗收檢查、設備租賃合同的簽定及設備進場的組織。

3、指揮部負責對構成固定資產的設備購置計劃進行審核、上報;負責新設備的開箱驗收;負責督促產品供應方完成設備采購合同的各項承諾。

二、設備使用的日常管理

1、各作業隊要本著經濟、合理、安全的原則,做好設備的日常使用管理工作,提供設備停放、用水、用電、維修、清洗等所必須的硬件設施,建立健全設備臺帳和技術檔案,制定設備保養、檢查制度,制定機械操作安全規程和相應的獎懲辦法。

2、機械設備的使用遵循“定機定人,專人專管”的原則。按技術規程進行保養維修。做到班前班后例行保養,定期進行一、二級保養;做到清潔、潤滑、緊固、調整、防腐好,工作達到規定要求。

三、設備使用的安全管理

1、凡屬超限運輸的大型機具設備的運輸、安裝,事前必須制定可行的施工及響應的防護措施,報指揮部審核;嚴禁私自更改設備的的機械構造,嚴禁機械帶病作業,并加強對壓力容器、用電、供油等設備的管理,做到有專人負責,并設立明顯的安全標志。

2、加強對設備操作者的業務技術培訓和安全教育,嚴禁無證操作機械,確保人身和設備的安全。

3、對發生的人身傷害及機破事故要及時上報,由指揮部參與對機械事故的分析,督促落實整改并負責上報,對事故責任者按規定進行處罰。

4、加強對機械配件及運行材料的管理,做到防火、防盜、防凍。

篇3:工程現場機械設備管理制度

1、為更好地搞好械設備管理工作,提高工作效力,控制由于機械設備故障而造成的安全事故,各分公司、項目部要建立健全機械設備管理制度。

2、分公司、項目部機械設備管理人員須根據工程需要,填寫工程設備、應急救援設備請購申請和采購計劃,經主管領導批準后由采購部門統一采購。

3、杜絕使用國家、行業和地方明文規定的淘汰的施工生產設備,采購到項目部的機械設備或應急救援設備入庫前,必須經分公司或項目部設備管理部門和有關人員對申請表一一進行核對,對規格、品種、型號、數量、合格證、許可證、生產廠家、隨機配件、工具、說明書等進行檢查,對質量進行確認合格后方可入庫。進庫設備按倉庫保管制度進行存放,不合格的機械設備、物資不得入庫。

4、應急救援設備和物資應根據特殊需要和使用,存放于非常醒目和方便使用的位置,并告知相關人員。

5、大型機械的安裝、拆卸必須先編制施工方案審批后方可進行。任何人不得違章指揮,不懂機械設備的人員嚴禁進行裝、拆作業。

6、大型機械安裝后必須經檢測部門進行驗收檢測合格后方可投入使用;施工電梯的防附裝置必須經檢測合格后方可安裝;大型機械設備的限位、保險裝置必須齊全有效。

7、雙籠電梯卸料平臺的兩側邊必須封閉嚴實規范,安全門要規范化、定型化;通訊聯絡裝置規范。

8、所有大型機械設備的裝拆工、塔吊司機、掛鉤指揮、電梯司機都必須經過專業的安全技術培訓,經考核合格后持證上崗。

9、作業人員必須遵守安全操作規程,做到“精心操作,杜絕違章”,勤檢查,勤保養,禁止設備帶病運轉,并做好機械臺班運行記錄。

10、施工機械實行“定人、定機、定崗位”禁止無證作業。

11、項目部定期對機械設備進行檢查,對檢查出的隱患即時反映及排除,以保證機械設備的使用安全。

12、塔吊、施工電梯必須做好運轉記錄和維修保養記錄,操作中嚴格遵守安全技術操作規程,嚴禁違章作業和酒后操作。塔吊嚴格禁止斜拉斜吊或超負荷起吊,雙籠電梯人、貨嚴禁超越,一經發現,除給予罰款外還獎吊銷其操作證。

13、中小型機械進場后必須經驗收合格后方可投入使用;中小型機械做到定人、定機,操作人員必須持證上崗。

14、所有機械都必須落實維修保養責任人,定期檢查、定期保養;中小型機械必須做到每天清潔保養。

15、分公司、項目部要嚴格設備租賃管理,對租賃方的資質、資格、近五年的業績等進行調查和評價,對進場的設備進行評價,同時報當地勞動部門進行檢測,檢測合格后方可簽訂租賃合同并投入使用。不具備條件的任何人不得使用。

16、對租賃方要嚴格按照本公司安全管理制度以及國家有關規定進行管理,操作人員持證上崗率一定要達100%。

17、當設備的技術性能落后無改造價值和破損嚴重無配件來源時,應對設備作報廢處理。大、中型機械設備報廢由分公司申請報公司材料設備處進行鑒定、公司領導審批后辦理報廢手續,小型機械設備由項目部報工程處批準后方可報廢。

18、特種設備(如鍋爐、壓力容器等)的采購、使用應進行重點控制,按規定到有關部門進行登記和備案,定期組織檢驗檢測,對其安裝、拆除等環節進行嚴格控制,特種設備的司機及有關作業人員必須經過有關部門的專門培訓,做到持證上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