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制度大全 > 羅湖區企業安全生產標準化活動制度范本――焊接作業安全操作規程

羅湖區企業安全生產標準化活動制度范本――焊接作業安全操作規程

2024-07-24 閱讀 8028

一.焊工安全通則

1.電焊、氣焊工均為特種作業,應身體檢查合格,并經專業安全技術學習、訓練和考試合格,領取《特殊工種操作證》后,方能獨立操作。

2.工作前檢查焊接場地,氧氣瓶與乙炔氣瓶相距不小于5m,距施焊點不小于10m。并在l0m以內禁止堆放其它易燃易爆物品,(包括有易燃易爆氣體產生的器皿管線),并備有消防器材,保證足夠照明和良好通風。

3.操作時(包括打渣)所有工作人員必須穿戴好工作服,防護眼鏡或面罩。不準赤身操作,仰面焊應扣緊衣領、扎緊袖口、戴好防火帽、電焊作業時不得戴潮濕手套。

4.對受壓容器、密閉容器、各種油桶,管道、沾有可燃氣體和溶液用的工件進行操作時,必須事先進行檢查,并經過沖除掉有毒、有害、易燃、易爆物質,解除容器及管道壓力,消除容器密閉狀態(敞開口,旋開蓋),再進行工作。

5.在焊接,切割密閉空心工件時,必須留有出氣孔。在容器內焊接,外面必須設專人監護,并有良好通風措施,照明電壓采用12V。禁止在已做油漆或噴涂過塑料的容器內焊接。

6.電焊機接地零及電焊工作回線都不準搭在易燃、易爆的物品上,也不準接在管道和機床設備上。工作回線應絕緣良好,機殼接地必須符合安全規定。

7.在有易燃、易爆物的車間、場所或管道附近動火焊接時,必須辦理“危險作業申請單”。消防、技安部門到現場檢查,采取嚴密安全措施后,方可進行操作。

8.高空作業應系安全帶,并采取防護設施,地面應有專人監護。嚴禁將工作回線纏在身上。

9.焊件必須放置平穩,牢固才能施焊,不準在天車吊起或叉車鏟起的工件上施焊,各種機器設備的焊修,必須停車進行,作業地點應有足夠的活動空間。

10.操作者必須注意助手的安全,助手應懂得電(氣)焊的安全常識。

11.嚴格禁止使用未經批準的乙炔發生器進行氣焊作業。

二.手工弧焊工

1.工作前應檢查焊機電源線,引出線及各接點是否良好,線路橫越車行道應架空或加保護蓋,焊機二次線路及外殼必須有良好接地,其接地電阻不得超過4歐姆;焊條的夾鉗絕緣和隔熱性能必須良好。

2.下雨天不準露天電焊。在潮濕地帶工作時,要站在鋪有絕緣物品的地方,并穿好絕緣鞋。

3.移動或電焊機從電力網上接線或檢線、接地等工作均應由電工進行。

4.推閘刀開關時,身體要偏斜些,要一次推足,然后開啟電焊機;停機時,要先關電焊機,才能拉斷電源閘刀開關。

5.移動電焊機位置,須先停機斷電,焊接中突然停電,應立即關好焊機。

6.在人多的地方焊接時,要安設遮攔擋住弧光,無遮欄時應提醒周圍人員不要直視弧光。

7.換焊條時要戴好手套,身體不要靠在鐵板或其他導電物品上。敲渣子時要戴上防護眼鏡。

8.焊接有色金屬器件時,要加強通風排毒,必要時使用過濾式防毒面具。

9.在焊鉗與工件短路的狀態下,電源開關不應合閘;停止工作時,焊鉗應與工件分開,應將焊鉗放在絕緣良好的地方,只準在非工作狀態下切斷電源。

三.手工氣焊(割)工

1.一般規定

1)嚴格遵守《焊工一般安全規程》和有關壓力調節器、橡膠軟管、氧氣瓶、溶解乙炔氣瓶的安全使用規則及焊(割)的安全操作規程。

2)工作前或較長時間停工后工作時,必須檢查所有設備。氧氣瓶、溶解乙炔氣瓶,壓力調節器及橡膠軟管的接頭、閥門及緊固件應牢固,不準有松動、破損和漏氣現象。氧氣瓶及其附件,橡膠軟管、工具上不能沾染油脂及油垢。

3)檢查設備、附件及管路是否漏氣時,只準用肥皂水試驗。試驗時,周圍不準有明火。嚴禁用火試驗漏氣。

4)氧氣瓶、溶解乙炔氣瓶與明火間的距離應在l0m以上。如條件限制,也不準低于5m,并應采取隔離措施。

5)禁止用易產生火花的工具去開啟氧氣或乙炔氣閥門。

6)設備管道凍結時,嚴禁用火烤或用工具敲擊凍塊。氧氣閥、溶解乙炔氣閥或管道要用40℃以下的溫水溶化;回火防止器及管道可用熱水或蒸汽加熱解凍,或用23~30%氧化鈉熱水溶液解凍、保溫。

7)焊接場地應備有相應的消防器材。露天作業應防止陽光直射在氧氣瓶、溶解乙炔氣瓶上。

8)工作完畢或離開

篇2:羅湖區企業安全生產標準化活動制度范本――焊接作業安全操作規程

一.焊工安全通則

1.電焊、氣焊工均為特種作業,應身體檢查合格,并經專業安全技術學習、訓練和考試合格,領取《特殊工種操作證》后,方能獨立操作。

2.工作前檢查焊接場地,氧氣瓶與乙炔氣瓶相距不小于5m,距施焊點不小于10m。并在l0m以內禁止堆放其它易燃易爆物品,(包括有易燃易爆氣體產生的器皿管線),并備有消防器材,保證足夠照明和良好通風。

3.操作時(包括打渣)所有工作人員必須穿戴好工作服,防護眼鏡或面罩。不準赤身操作,仰面焊應扣緊衣領、扎緊袖口、戴好防火帽、電焊作業時不得戴潮濕手套。

4.對受壓容器、密閉容器、各種油桶,管道、沾有可燃氣體和溶液用的工件進行操作時,必須事先進行檢查,并經過沖除掉有毒、有害、易燃、易爆物質,解除容器及管道壓力,消除容器密閉狀態(敞開口,旋開蓋),再進行工作。

5.在焊接,切割密閉空心工件時,必須留有出氣孔。在容器內焊接,外面必須設專人監護,并有良好通風措施,照明電壓采用12V。禁止在已做油漆或噴涂過塑料的容器內焊接。

6.電焊機接地零及電焊工作回線都不準搭在易燃、易爆的物品上,也不準接在管道和機床設備上。工作回線應絕緣良好,機殼接地必須符合安全規定。

7.在有易燃、易爆物的車間、場所或管道附近動火焊接時,必須辦理“危險作業申請單”。消防、技安部門到現場檢查,采取嚴密安全措施后,方可進行操作。

8.高空作業應系安全帶,并采取防護設施,地面應有專人監護。嚴禁將工作回線纏在身上。

9.焊件必須放置平穩,牢固才能施焊,不準在天車吊起或叉車鏟起的工件上施焊,各種機器設備的焊修,必須停車進行,作業地點應有足夠的活動空間。

10.操作者必須注意助手的安全,助手應懂得電(氣)焊的安全常識。

11.嚴格禁止使用未經批準的乙炔發生器進行氣焊作業。

二.手工弧焊工

1.工作前應檢查焊機電源線,引出線及各接點是否良好,線路橫越車行道應架空或加保護蓋,焊機二次線路及外殼必須有良好接地,其接地電阻不得超過4歐姆;焊條的夾鉗絕緣和隔熱性能必須良好。

2.下雨天不準露天電焊。在潮濕地帶工作時,要站在鋪有絕緣物品的地方,并穿好絕緣鞋。

3.移動或電焊機從電力網上接線或檢線、接地等工作均應由電工進行。

4.推閘刀開關時,身體要偏斜些,要一次推足,然后開啟電焊機;停機時,要先關電焊機,才能拉斷電源閘刀開關。

5.移動電焊機位置,須先停機斷電,焊接中突然停電,應立即關好焊機。

6.在人多的地方焊接時,要安設遮攔擋住弧光,無遮欄時應提醒周圍人員不要直視弧光。

7.換焊條時要戴好手套,身體不要靠在鐵板或其他導電物品上。敲渣子時要戴上防護眼鏡。

8.焊接有色金屬器件時,要加強通風排毒,必要時使用過濾式防毒面具。

9.在焊鉗與工件短路的狀態下,電源開關不應合閘;停止工作時,焊鉗應與工件分開,應將焊鉗放在絕緣良好的地方,只準在非工作狀態下切斷電源。

三.手工氣焊(割)工

1.一般規定

1)嚴格遵守《焊工一般安全規程》和有關壓力調節器、橡膠軟管、氧氣瓶、溶解乙炔氣瓶的安全使用規則及焊(割)的安全操作規程。

2)工作前或較長時間停工后工作時,必須檢查所有設備。氧氣瓶、溶解乙炔氣瓶,壓力調節器及橡膠軟管的接頭、閥門及緊固件應牢固,不準有松動、破損和漏氣現象。氧氣瓶及其附件,橡膠軟管、工具上不能沾染油脂及油垢。

3)檢查設備、附件及管路是否漏氣時,只準用肥皂水試驗。試驗時,周圍不準有明火。嚴禁用火試驗漏氣。

4)氧氣瓶、溶解乙炔氣瓶與明火間的距離應在l0m以上。如條件限制,也不準低于5m,并應采取隔離措施。

5)禁止用易產生火花的工具去開啟氧氣或乙炔氣閥門。

6)設備管道凍結時,嚴禁用火烤或用工具敲擊凍塊。氧氣閥、溶解乙炔氣閥或管道要用40℃以下的溫水溶化;回火防止器及管道可用熱水或蒸汽加熱解凍,或用23~30%氧化鈉熱水溶液解凍、保溫。

7)焊接場地應備有相應的消防器材。露天作業應防止陽光直射在氧氣瓶、溶解乙炔氣瓶上。

8)工作完畢或離開

篇3:廠區叉車安全操作規程

叉車安全操作規程

  1.適用范圍 本規程適用于廠區內所有叉車.

  2.操作規程

  2.1廠內機動車輛是指限于公司范圍內運行及作業的機動車輛。

  2.2廠內機動車輛駕駛員,必須經過上級交通管理部門考核合格,領取駕駛證或者取得上級規定部門頒發的《廠內機動車輛操作合格證》,方準駕駛車輛。

  2.3 廠內機動車輛必須按車輛管理機關規定的期限接受檢驗,未按規定檢驗或檢驗不合格的,不準繼續行駛。

  2.4車輛的整車技術狀況、污染物排放、噪聲應符合程序文件的規定。

  2.5車輛必須保持車容整潔,車身周正,車況良好;車輛的裝備、安全防護裝置及附件應齊全有效。

  2.6廠內機動車輛在公司內行駛最高時速10公里,出入公司的時速5公里,嚴禁超速行駛。嚴禁在公司內鳴汽喇叭。

  2.7廠內機動車輛嚴禁無證駕駛;嚴禁穿拖鞋駕駛;嚴禁在廠區超車;嚴禁在駕駛車輛時吸煙、飲食、閑談或有其他妨礙安全行車的行為;廠內機動車不準亂停亂放。

  2.8貨運汽車裝載貨物須均衡平穩,捆扎牢固,嚴禁超重、超高、超寬載貨。

  2.9 叉車嚴禁拖帶掛車或牽引車輛。

  2.10 叉車嚴禁載人行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