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制度大全 > 渦輪分子泵抽氣系統的基本操作方法

渦輪分子泵抽氣系統的基本操作方法

2024-07-24 閱讀 4846

渦輪分子泵抽氣系統的基本操作方法:

一個裝有單獨粗抽管路的渦輪分子泵抽氣系統的操作方法與擴散泵抽氣系統相似。在開始粗抽以前,高真空閥和粗抽閥是關著的,而前級管道閥是打開的。

1、首先關閉前級閥,啟動粗抽泵(兼前級泵),打開粗抽閥開始對真空室進行抽氣。在真空室內的壓力降到150~100Pa時關閉粗抽閥,打開前級管道閥,

2、再啟動渦輪分子泵(需先接通冷卻系統)。如果分子泵入口處裝有液氮冷阱,則應在泵加速到額定轉速后(一般需5~10min)加注液氮。粗抽系統的配置隨真空室的容積的大小而有所不同。對500L/s或更小的渦輪分子泵來說,可采用一臺雙級旋片泵;1000L/s以上的渦輪分子泵則采用以機械泵為前級泵的羅茨泵機組。在壓力為100到150Pa時關閉粗抽閥,把真空室切換到渦輪分子泵上。對某些泵,這樣做會引起輕微而滯后的瞬時減速,但這對抽氣并無影響。正如擴散泵抽氣系統那樣,渦輪分子泵系統中的最主要的物質是水蒸氣,其抽氣時間將受液氮冷阱抽速的支配。如果不用液氮冷阱,那么這個系統抽除水蒸氣的速度就會比同樣抽速的無冷阱擴散泵略慢一些。在高真空抽氣過程的起始階段,泵的很大的未經烘烤的內表面會吸附水,然后再在較低的壓力下重新釋放出來。這種效應在無閥門的系統中更為明顯,因為它可能比未暴露在壓力高于150Pa的空氣環境的有閥門的系統吸附更多的水蒸氣。

3、系統停機時,先關閉高真空閥,如果有液氮冷阱的話,還要將冷阱加熱。在冷阱達到平?溫度后,關掉前級管道閥,再切斷渦輪分子泵電動機的電源使分子泵的轉子減速。一般來說,到泵轉子完全停止需要十分鐘或更長的時間。在分子泵轉子減速期間,來自前級管道的碳氫化合物和渦輪分子泵的潤滑油蒸氣會迅速地向泵的進氣口上方區域擴散。為了防止機械泵油蒸氣和渦輪分子泵潤滑油蒸氣的返流,在切斷渦輪分子泵電動機的電源后,要用一股干燥的反向氣流對分子泵進行放氣。例如,應該在泵轉子速度下降到最大轉速的50%左右時,在泵進氣口上方的某處或在轉子組件上部連續充入氬氣或氮氣,直到泵內壓力達到大氣壓。通過從閥門3(見圖1)充入氣體就可適當地完成這一操作。當渦輪分子泵以額定速度運轉時,不應經常充入壓力為大氣壓的氣流。這樣做對軸的壽命是不利的。當前級管道閥關閉后,即可關掉機械泵系統,并用放氣閥對機械泵內進行放氣。停機后應立即關掉冷卻水以防止內部冷凝。在正常工作時,可把水溫調節到略高于露點來消除泵體外部可能形成的冷凝物。啟動系統要先接通冷卻水流,打開前級管道閥門,再同時啟動機械泵和渦輪分子泵。在泵加速到額定轉速(一般為5到10min)后,就可加注液氮冷阱。此后就可按上節所介紹的步驟對真空室進行抽氣。

4、下面一種所給出的是不用高真空閥門的抽氣系統的操作要比有閥門的抽氣系統簡便得多。操作時:先打開冷卻水和前級管道閥,并同時啟動機械泵和渦輪分子泵。如粗抽泵選擇得當使真空室的粗抽時間等于加速時間,那么真空系統就能在沒有泵油蒸氣返流的情況下把真空室抽到其本底壓力。

5、無閥門系統在放氣和停機:

1)首先關閉前級管道閥,等泵轉速下降到最大轉速的50%時再在泵的上方充入干燥氣體。當系統充到大氣壓時應關閉放氣閥門,否則會造成真空室過壓。

2)然后按上述介紹的方法關掉機械泵并停掉冷卻水。沒有單設粗抽管路的渦輪分子泵系統的操作:先打開分子泵冷卻系統和前級管路閥,并同時啟動前級(粗抽)機械泵和渦輪分子泵。如果粗抽泵(前級泵)選擇得當,使真空室的粗抽時間等于分子泵的加速(啟動)時間,則真空系統就能在沒有泵油蒸汽返流的情況下把真空室抽到其本底壓力。

3)該系統在停機前,要先關閉前級管路閥,然后切斷分子泵電源和關閉冷卻水。等分子泵轉速下降到額定工作轉速的一半時,再在泵的入口處充入干燥氣體,當系統充到大氣壓力后,應關閉放氣閥門。根據需要在前級閥關閉后的任何時候停掉前級泵系統。

篇2:渦輪分子泵抽氣系統的基本操作方法

渦輪分子泵抽氣系統的基本操作方法:

一個裝有單獨粗抽管路的渦輪分子泵抽氣系統的操作方法與擴散泵抽氣系統相似。在開始粗抽以前,高真空閥和粗抽閥是關著的,而前級管道閥是打開的。

1、首先關閉前級閥,啟動粗抽泵(兼前級泵),打開粗抽閥開始對真空室進行抽氣。在真空室內的壓力降到150~100Pa時關閉粗抽閥,打開前級管道閥,

2、再啟動渦輪分子泵(需先接通冷卻系統)。如果分子泵入口處裝有液氮冷阱,則應在泵加速到額定轉速后(一般需5~10min)加注液氮。粗抽系統的配置隨真空室的容積的大小而有所不同。對500L/s或更小的渦輪分子泵來說,可采用一臺雙級旋片泵;1000L/s以上的渦輪分子泵則采用以機械泵為前級泵的羅茨泵機組。在壓力為100到150Pa時關閉粗抽閥,把真空室切換到渦輪分子泵上。對某些泵,這樣做會引起輕微而滯后的瞬時減速,但這對抽氣并無影響。正如擴散泵抽氣系統那樣,渦輪分子泵系統中的最主要的物質是水蒸氣,其抽氣時間將受液氮冷阱抽速的支配。如果不用液氮冷阱,那么這個系統抽除水蒸氣的速度就會比同樣抽速的無冷阱擴散泵略慢一些。在高真空抽氣過程的起始階段,泵的很大的未經烘烤的內表面會吸附水,然后再在較低的壓力下重新釋放出來。這種效應在無閥門的系統中更為明顯,因為它可能比未暴露在壓力高于150Pa的空氣環境的有閥門的系統吸附更多的水蒸氣。

3、系統停機時,先關閉高真空閥,如果有液氮冷阱的話,還要將冷阱加熱。在冷阱達到平?溫度后,關掉前級管道閥,再切斷渦輪分子泵電動機的電源使分子泵的轉子減速。一般來說,到泵轉子完全停止需要十分鐘或更長的時間。在分子泵轉子減速期間,來自前級管道的碳氫化合物和渦輪分子泵的潤滑油蒸氣會迅速地向泵的進氣口上方區域擴散。為了防止機械泵油蒸氣和渦輪分子泵潤滑油蒸氣的返流,在切斷渦輪分子泵電動機的電源后,要用一股干燥的反向氣流對分子泵進行放氣。例如,應該在泵轉子速度下降到最大轉速的50%左右時,在泵進氣口上方的某處或在轉子組件上部連續充入氬氣或氮氣,直到泵內壓力達到大氣壓。通過從閥門3(見圖1)充入氣體就可適當地完成這一操作。當渦輪分子泵以額定速度運轉時,不應經常充入壓力為大氣壓的氣流。這樣做對軸的壽命是不利的。當前級管道閥關閉后,即可關掉機械泵系統,并用放氣閥對機械泵內進行放氣。停機后應立即關掉冷卻水以防止內部冷凝。在正常工作時,可把水溫調節到略高于露點來消除泵體外部可能形成的冷凝物。啟動系統要先接通冷卻水流,打開前級管道閥門,再同時啟動機械泵和渦輪分子泵。在泵加速到額定轉速(一般為5到10min)后,就可加注液氮冷阱。此后就可按上節所介紹的步驟對真空室進行抽氣。

4、下面一種所給出的是不用高真空閥門的抽氣系統的操作要比有閥門的抽氣系統簡便得多。操作時:先打開冷卻水和前級管道閥,并同時啟動機械泵和渦輪分子泵。如粗抽泵選擇得當使真空室的粗抽時間等于加速時間,那么真空系統就能在沒有泵油蒸氣返流的情況下把真空室抽到其本底壓力。

5、無閥門系統在放氣和停機:

1)首先關閉前級管道閥,等泵轉速下降到最大轉速的50%時再在泵的上方充入干燥氣體。當系統充到大氣壓時應關閉放氣閥門,否則會造成真空室過壓。

2)然后按上述介紹的方法關掉機械泵并停掉冷卻水。沒有單設粗抽管路的渦輪分子泵系統的操作:先打開分子泵冷卻系統和前級管路閥,并同時啟動前級(粗抽)機械泵和渦輪分子泵。如果粗抽泵(前級泵)選擇得當,使真空室的粗抽時間等于分子泵的加速(啟動)時間,則真空系統就能在沒有泵油蒸汽返流的情況下把真空室抽到其本底壓力。

3)該系統在停機前,要先關閉前級管路閥,然后切斷分子泵電源和關閉冷卻水。等分子泵轉速下降到額定工作轉速的一半時,再在泵的入口處充入干燥氣體,當系統充到大氣壓力后,應關閉放氣閥門。根據需要在前級閥關閉后的任何時候停掉前級泵系統。

篇3:渦輪增壓器常見故障排除措施

廢氣渦輪增壓器(以下簡稱增壓器)是一種很精密的裝置,廣泛應用在工程機械、發電機組等動力設備中,在不改變柴油機基本結構的基礎上,增壓器能增加動力30%甚至更多,使燃油油耗降低5%左右,收到很好的經濟效益。但是,增壓器在其使用過程中往往因安裝、使用不當,達不到預期的使用效果,現以增壓器的結構原理為基礎,分析增壓器的常見故障。

增壓器是利用排氣管中排出的廢氣,推動渦輪高速旋轉,同時通過轉子軸帶動壓氣機葉輪高速旋轉,其轉速可高達50000~230000r/min,高速旋轉的壓氣機葉輪將吸入的空氣增壓,使進入汽缸的空氣密度大大增加,提高了柴油機功率。

1增壓器常見的故障

1.1增壓效果差

主要表現在動力下降,冒黑煙,燃油經濟性差。

1.2增壓器一端或兩端漏油

這是比較常見的故障,也是影響增壓器使用壽命的主要原因。

1.3增壓器使用壽命離理想值相差太大

換上一個增壓器,很快就出現浮動軸承損壞、兩端漏油、動力下降等故障。

2故障原因

2.1增壓效果差

(1)空氣濾清器太臟,不能向發動機內提供高密度的潔凈空氣。

(2)葉輪破損,引起進氣量不足。

(3)進氣的灰塵太多,葉輪和增壓器殼接縫處有油泥,影響了增壓器葉輪轉速,造成進氣量不足。

2.2增壓器一端或兩端漏油

增壓器轉速很高,其浮動軸承的潤滑全靠來自油底殼的潤滑油潤滑。以正常壓力進入軸承間隙的機油在通過軸承工作面后,機油壓力變為零,靠自身重力流回油底殼,不會從增壓器兩端流出。并且在正常工作時,增壓器兩葉輪之間有一定的壓力,機油是不會從低壓的軸承區流向兩端高壓區的,況且兩葉輪和浮動軸承之間還有密封環,一般情況不會發生漏油現象。但在下列情況下機油有可能從增壓器兩端漏出:

(1)浮動軸承磨損。長期不換機油或空氣濾清器失效造成太多沙塵進入增壓器,嚴重磨損浮動軸承,造成軸承間隙過大,油膜不穩定,在增壓器的高轉速下,很快就出現增壓器的不平衡,引起轉子軸系振動加劇,破壞了兩端的密封,造成潤滑油泄漏。

(2)空氣濾清器太臟或堵塞。當空氣濾清器因灰塵過多或其他原因造成供氣不良時,會導致壓氣機進氣負壓太高,使壓氣機一端內壓高于外壓,機油在壓力差的作用下從進氣管一端流出。

(3)回油不暢。當機油從增壓器浮動軸承流出后,靠自身重力流回油底殼。當回油管路發生變形或堵塞,或當曲軸箱內因廢氣壓力過高造成回油管內有壓力時,從浮動軸承流出的機油就不會很暢快地流回油底殼,而沿轉子軸向兩端流出密封環,造成漏油。

(4)發動機長時間怠速運轉也會造成增壓器漏油。當發動機長時間怠速運轉時,會在增壓器渦輪及壓氣機葉輪后面產生負壓,從而造成從浮動軸承流出的機油在壓力差作用下向外泄漏。

3增壓器使用壽命縮短

3.1安裝不正確

按照要求,增壓器安裝時應先給浮動軸承加滿機油,避免在發動機啟動時機油不能及時供給浮動軸承,造成干磨而損壞浮動軸承。

3.2啟動不正確

增壓發動機啟動后必須怠速運轉幾分鐘,以保證機油到達浮動軸承后增壓器方可高速運轉。

3.3停機不正確

停機前應怠速運轉幾分鐘,使增壓器轉子逐漸減速、降溫。當發動機突然停車時,機油供應停止,而轉子在慣性作用下還要高速旋轉,這時就會造成浮動軸承因溫度高又缺少機油而磨損,甚至燒蝕。

3.4機油選擇不正確

裝有增壓器的發動機其熱負荷和機械負荷大大增加,要求潤滑油有好的粘溫特性、抗氧化性和耐磨性,必須要選用品質好的機油。

針對以上故障,在安裝、使用增壓器時應該嚴格按照使用說明書要求正確操作;定期檢查、清洗空氣濾清器,以保證進氣暢通;定期清除壓氣機葉輪上的油泥,同時檢查壓氣機葉輪固定螺絲和葉片使用情況,防止葉輪脫落造成大的事故;使用正規廠家出的符合使用標準的機油,按照操作規程操作發動機的啟動和停機,避免發動機長時間怠速運轉。

總之,只要嚴格按照使用說明書和操作規程去使用增壓器,就能避免一些故障的出現,從而讓增壓器最大程度的發揮作用,并延長其使用壽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