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修輪胎的成品檢驗方法的說明
輪胎翻修的最后一道質量檢驗工序是出廠檢驗,即成品檢驗。這特別重要,因為它關系到整個輪胎翻修的質量及企業的名譽和形象問題,成品檢驗人員的責任重大,漏檢、誤判、錯判都會給企業帶來不應有的損失。成品檢驗人員要有翻胎技術才能快速、準確判斷成品的質量;還要有一定的文化水平和良好的口才,方可將檢驗的成品缺陷進行系統地統計、歸納和總結,盡快找出問題的關鍵,正確地制定出科學的解決的方法;良好的語言表達能力,對于質量缺陷能夠準確清楚地表達,與各方面進行良好溝通,便于領導及時了解情況,從而防止產品質量缺陷,減少經濟損失,適應現代競爭的生存環境。
在生產實踐中,對成品檢驗人員還有商業技術和經濟的要求。所謂商業技術即在保證最低質量標準和一定的安全前提下,適當靈活地滿足部分客戶的特殊要求。所謂經濟方面的考慮即是在處理輪胎質量問題時,要衡量翻修后的輪胎其實用價值與經濟利益的平衡點。
此外,要求一個成品檢驗人員在檢查輪胎時還要有正確的工作和檢驗方法。
在多年的工作實踐中,我借用中醫學上的“望、聞、問、切”來表達成品檢驗的工作方法。望,即是觀察。觀察是檢查輪胎的基本程序和首要步驟。首先要觀察輪胎的四個面(胎冠面、胎里面、兩側面),“四條線”(輪胎兩側的防水線、防擦線),“兩個圈”(與輪輞著合的胎圈)。觀察胎面時主要看花紋塊是否錯位、圓角、明疤、禿花、蜂窩、無須,模縫是否同心(錯位)、溢膠(俗稱大邊),花紋塊裂口,花紋溝基部是否見底、裂口,胎面是否凹凸不平,胎肩是否失圓,胎面是否欠硫、過硫等。
觀察側面部分是否漏檢、漏補。修補處是否有缺陷,兩線處是否有暗傷。胎里面則較為復雜,主要觀察胎里襯墊的封口膠、膠漿的顏色等各修補處是否按施工卡修補,胎里是否有凹陷、內拱。兩個胎圈是否變形、有無明疤、趾口脫空等。此外,還要觀察成品胎里、胎外的顏色,色澤鮮亮的一般都會有問題。
聞,即是聽。就是用驗胎錘敲擊胎面花紋塊、胎肩、胎側和胎里,以判斷胎體是否脫膠、脫層及其面積的大小、深度(第幾層),正確地用蠟筆畫出脫空的范圍,以便正確地切割、修補等施工。這一步驟既困難又重要,因為所謂聽的內容都是指暗傷,不能用眼睛看到,這就要求檢驗人員要靠自己的經驗,仔細推敲和揣摩,或借助其它的工具再進行檢查。比如用一把小鉆子可從脫空處的胎體外部輕輕地刺下去(但不能刺穿),這樣一般都可以較準確地感覺到脫空的深度。鋼絲子午線輪胎和胎體較厚的工程胎則最為困難。問,即是調查了解。發現某條輪胎質量有問題時,有的能直接找出質量問題的原因,比如外傷,漏補等。有的質量問題是由一種原因造成的,有的則是由幾種原因共同造成的。由于翻新輪胎從洗胎到成品,中間要經過幾十道工序,相應地也要示每一道工序的工作人員一定要按照廠方制定的工藝標準進行作業和記錄,否則就會給檢驗等在處理輪胎質量缺陷時帶來很大的困難,何況還有許多意想不到的外在因素呢?要求成品檢驗人員進行調查了解時,各工序的工作人員一定要密切配合,據實回答,以免檢驗人員誤判。任何一個成品檢驗人員絕不可以憑自己的主觀意志和經驗妄下斷語,要有耐心與各工序人員進行溝通和了解。
切,就是對于你所看到的、聽到的、了解到的信息進行分析、歸納和總結。把各項信息收集好后,進行“四維分析法”,即:工藝分析、配方分析、模具結構分析。通過分析最后找出原因并提出一種或多種解決問題的方法,從中選出一種最佳的方案予以解決。
最后,成品檢驗人員要把當天或當月的質量缺陷分布及趨向進行分類、歸納,分清主、次或一般等問題,以及各質量缺陷占總產量的百分比,對于重大缺陷(返工、報廢)或同類缺陷重復出現超標時,繪成表格或逐條排列出來總結上報主管部門或廠部,作為解決問題的依據。這里必須強調的是,成品檢驗人員必須據實、詳細上報,以便主管部門迅速正確地下達指令,及時遏制其質量缺陷的繼續發生。
翻新的成品胎也就象人一樣,一旦有病就有一定程度的表面現象?!搬t生”要觀察入微。比如:當我們看到一條輪胎胎面沒有毛須,我們首選要想到它的胎面花紋塊有可能蜂窩或脫空。在檢查胎里時要用驗胎錘仔細地敲聽每一塊花紋。尤其是空氣介質硫化的輪胎。有了這種實感就可以有效地控制和杜絕漏檢和誤判。
對那些需要返修和報廢的輪胎,要進一步觀察切割后脫空的部分到底在那一層面,是胎面脫空還是胎體脫空,是原來就有的脫空還是經高溫硫化后才有的脫空。通過解剖后就一目了然,不會犯主觀上錯誤,也避免錯判或誤判。比如:成品胎內襯墊脫空,有的檢驗人員會馬上判斷是成型時壓合不好,其實這并不恰當。正確的方法是把其脫空的襯墊剝下來(俗稱“撬老包”或“撬老皮”),再仔細的觀察,或許會發現并不是壓合的問題,而是內磨的問題或汽油未干、積膠、失內壓、水胎破等其他的問題。
翻修工藝、配方、模具設計等方面都有一定的差異,有些方面還相差很大,如果某些施工人員違反工藝操作規程,那就更要求成品檢驗人員一定要切實地去學習每一項工藝和熟悉各項生產流程,有條件的還可以了解每一副模具的設計、膠料配方特點等,以便在處理輪胎成品質量問題時找到有力的證據。
篇2:大巷翻修安全技術措施
一、說明:+1600運輸大巷,因壓力較大,巷道斷面變小,滿足不了通風、運輸和行人的需要,嚴重影響到我礦的安全生產,必須對+1600大巷進行翻修,為了翻修工作的順利進行和翻修的安全,特制定此翻修安全技術措施。
二、翻修地點:
+1600運輸大巷
三、工作量:
翻修工作量預計60m。
四、施工時間:2010年3月5日~2010年3月31日
五、安全技術措施:
1、翻修人員必須由有經驗的老工人擔任,每組不得少于三人。
2、+1600大巷只準一伙翻修人員進行翻修,翻修處逐架翻修,禁止大撒手施工。
3、翻修過程中首先要用木板挑好頂、幫,必須先支后拆,給好新棚再拆除原支護。
4、翻修巷道支護為梯型工字鋼支護,斷面5.04m2,棚梁凈長1.8m,底寬3.0m,凈高2.1m,用2.3m棚腿(柱窩0.2m)。
5、翻修要求支架符合下列要求:保證支架架設牢固構件齊全,無空幫、空頂等隱患,支架棚距不超過0.5米,嚴禁空頂作業。
6、翻修前,先把巷道懸掛的電纜及管道落地,用遮蓋物蓋好再進行翻修,防止損壞電纜和管道。
7、翻修時,如果工作面冒頂,必須用木垛接頂,并且接嚴接實,接頂時有一老工人進行監護,發現危險及時撤人。
8、當班翻修當班給棚,不得給下班留空當。翻修完畢后將工作面衛生打掃干凈。
9、翻修時及時清理水溝,不能因為翻修出貨不及時影響排水。翻修完及時將翻修的貨清理干凈,保證翻修地點通風、行人、運輸暢通。
10、翻修工作面必須配專職瓦斯檢查員,加強通風管理,檢查本區各地點的風流及瓦斯情況如有異常及時處理。
11、其它執行《煤礦安全規程》及有關規定。
富源縣大河鎮金晶煤礦
2010年3月5日
篇3:翻修輪胎的成品檢驗方法的說明
輪胎翻修的最后一道質量檢驗工序是出廠檢驗,即成品檢驗。這特別重要,因為它關系到整個輪胎翻修的質量及企業的名譽和形象問題,成品檢驗人員的責任重大,漏檢、誤判、錯判都會給企業帶來不應有的損失。成品檢驗人員要有翻胎技術才能快速、準確判斷成品的質量;還要有一定的文化水平和良好的口才,方可將檢驗的成品缺陷進行系統地統計、歸納和總結,盡快找出問題的關鍵,正確地制定出科學的解決的方法;良好的語言表達能力,對于質量缺陷能夠準確清楚地表達,與各方面進行良好溝通,便于領導及時了解情況,從而防止產品質量缺陷,減少經濟損失,適應現代競爭的生存環境。
在生產實踐中,對成品檢驗人員還有商業技術和經濟的要求。所謂商業技術即在保證最低質量標準和一定的安全前提下,適當靈活地滿足部分客戶的特殊要求。所謂經濟方面的考慮即是在處理輪胎質量問題時,要衡量翻修后的輪胎其實用價值與經濟利益的平衡點。
此外,要求一個成品檢驗人員在檢查輪胎時還要有正確的工作和檢驗方法。
在多年的工作實踐中,我借用中醫學上的“望、聞、問、切”來表達成品檢驗的工作方法。望,即是觀察。觀察是檢查輪胎的基本程序和首要步驟。首先要觀察輪胎的四個面(胎冠面、胎里面、兩側面),“四條線”(輪胎兩側的防水線、防擦線),“兩個圈”(與輪輞著合的胎圈)。觀察胎面時主要看花紋塊是否錯位、圓角、明疤、禿花、蜂窩、無須,??p是否同心(錯位)、溢膠(俗稱大邊),花紋塊裂口,花紋溝基部是否見底、裂口,胎面是否凹凸不平,胎肩是否失圓,胎面是否欠硫、過硫等。
觀察側面部分是否漏檢、漏補。修補處是否有缺陷,兩線處是否有暗傷。胎里面則較為復雜,主要觀察胎里襯墊的封口膠、膠漿的顏色等各修補處是否按施工卡修補,胎里是否有凹陷、內拱。兩個胎圈是否變形、有無明疤、趾口脫空等。此外,還要觀察成品胎里、胎外的顏色,色澤鮮亮的一般都會有問題。
聞,即是聽。就是用驗胎錘敲擊胎面花紋塊、胎肩、胎側和胎里,以判斷胎體是否脫膠、脫層及其面積的大小、深度(第幾層),正確地用蠟筆畫出脫空的范圍,以便正確地切割、修補等施工。這一步驟既困難又重要,因為所謂聽的內容都是指暗傷,不能用眼睛看到,這就要求檢驗人員要靠自己的經驗,仔細推敲和揣摩,或借助其它的工具再進行檢查。比如用一把小鉆子可從脫空處的胎體外部輕輕地刺下去(但不能刺穿),這樣一般都可以較準確地感覺到脫空的深度。鋼絲子午線輪胎和胎體較厚的工程胎則最為困難。問,即是調查了解。發現某條輪胎質量有問題時,有的能直接找出質量問題的原因,比如外傷,漏補等。有的質量問題是由一種原因造成的,有的則是由幾種原因共同造成的。由于翻新輪胎從洗胎到成品,中間要經過幾十道工序,相應地也要示每一道工序的工作人員一定要按照廠方制定的工藝標準進行作業和記錄,否則就會給檢驗等在處理輪胎質量缺陷時帶來很大的困難,何況還有許多意想不到的外在因素呢?要求成品檢驗人員進行調查了解時,各工序的工作人員一定要密切配合,據實回答,以免檢驗人員誤判。任何一個成品檢驗人員絕不可以憑自己的主觀意志和經驗妄下斷語,要有耐心與各工序人員進行溝通和了解。
切,就是對于你所看到的、聽到的、了解到的信息進行分析、歸納和總結。把各項信息收集好后,進行“四維分析法”,即:工藝分析、配方分析、模具結構分析。通過分析最后找出原因并提出一種或多種解決問題的方法,從中選出一種最佳的方案予以解決。
最后,成品檢驗人員要把當天或當月的質量缺陷分布及趨向進行分類、歸納,分清主、次或一般等問題,以及各質量缺陷占總產量的百分比,對于重大缺陷(返工、報廢)或同類缺陷重復出現超標時,繪成表格或逐條排列出來總結上報主管部門或廠部,作為解決問題的依據。這里必須強調的是,成品檢驗人員必須據實、詳細上報,以便主管部門迅速正確地下達指令,及時遏制其質量缺陷的繼續發生。
翻新的成品胎也就象人一樣,一旦有病就有一定程度的表面現象?!搬t生”要觀察入微。比如:當我們看到一條輪胎胎面沒有毛須,我們首選要想到它的胎面花紋塊有可能蜂窩或脫空。在檢查胎里時要用驗胎錘仔細地敲聽每一塊花紋。尤其是空氣介質硫化的輪胎。有了這種實感就可以有效地控制和杜絕漏檢和誤判。
對那些需要返修和報廢的輪胎,要進一步觀察切割后脫空的部分到底在那一層面,是胎面脫空還是胎體脫空,是原來就有的脫空還是經高溫硫化后才有的脫空。通過解剖后就一目了然,不會犯主觀上錯誤,也避免錯判或誤判。比如:成品胎內襯墊脫空,有的檢驗人員會馬上判斷是成型時壓合不好,其實這并不恰當。正確的方法是把其脫空的襯墊剝下來(俗稱“撬老包”或“撬老皮”),再仔細的觀察,或許會發現并不是壓合的問題,而是內磨的問題或汽油未干、積膠、失內壓、水胎破等其他的問題。
翻修工藝、配方、模具設計等方面都有一定的差異,有些方面還相差很大,如果某些施工人員違反工藝操作規程,那就更要求成品檢驗人員一定要切實地去學習每一項工藝和熟悉各項生產流程,有條件的還可以了解每一副模具的設計、膠料配方特點等,以便在處理輪胎成品質量問題時找到有力的證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