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制度大全 > 煤礦設備檢修工安全操作規程

煤礦設備檢修工安全操作規程

2024-07-24 閱讀 5806

1.操作人員在檢修設備時,必須穿好緊身工作服,戴好袖套和橡膠耐油手套和防滑膠鞋。

2.操作人員在檢修設備時,一定要按工藝進行檢修,拆除部件時,一定要規范拆除和裝卡,

3.扒取對輪和軸承時,一定使用合宜的模具和輔助工具進行扒取。

4.使用的扳手、鉗子、螺絲刀、銼刀、板牙、絲錐、套筒扳手、斷絲取出器、鏨子、手錘、大錘、管鉗、橇棍、等工具,一定要配備好手把和輔助架后進行安全使用。

5.使用的游標卡尺、塞尺、鋼板尺、盒尺、中心高度游標卡尺、千分尺、內外卡鉗等測量工具,必須合理正確的使用。

6.檢修過程中,擊打鏨子時,手錘擊打方向不的正對他人,使用手錘人員不的戴手套,手錘把上應該上防滑膠套,操作人員必須戴防護眼鏡。

7.檢修大型設備時,吊裝繩索一定要牢固安全,起吊時由專人統一指揮進行吊裝,在檢修現場不得有與檢修無關的其他物件。

8.在檢修過程中拆除下的部件,一定要進行編號排放,清洗部件時必須使用毛刷進行清洗。

9.檢修人員在設備檢修完畢,必須進行調試保證設備良好運行。

篇2:煤礦鍋爐檢修工安全責任制

1、嚴格按規程進行設備的檢查檢修,時刻把安全記在心上,做到“三不傷害”。

2、熟悉分管鍋爐的結構、性能、完好標準及檢修質量標準,及時處理日常工作中發生的各種故障,保證鍋爐及附屬設施正常運轉。

3、了解掌握設備運轉情況,對司機在設備運行中反映的問題要及時查明解決。并對設備進行經常性的全面檢查,發現問題及時處理。

4、定期對安全閥等保護裝置進行檢查試驗,確保動作可靠。

5、定期對電器部分進行換機清掃,搞好預防性檢修。

6、認真填寫每班的檢修記錄,并做好設備檢修后的交接驗收工作。妥善使用和保管公用工器具,做到不損壞、不丟失。

7、遵守勞動紀律,增強責任心,不擅自離崗,不做與工作無關的事。

8、搞好車間及周圍環境衛生,做到文明生產。

篇3:某煤礦皮帶檢修工司機崗位作業書

(一)上崗條件

皮帶隊皮帶機修理工必須熟悉帶式輸送機的性能及構造原理和作業規程,能夠按完好標準維護、保養帶式輸送機,經培訓,考試合格,方可持證上崗操作。

(二)崗位描述

1、持證上崗,訓練有素,會安全熟練操作和檢修皮帶輸送機。

2、懂設備的具體結構、性能,會維護保養。

3、能熟練處理設備的各種故障。

4、按要求正確使用各種檢修工具和安全設施。

(三)崗位責任制

1、皮帶機修理工工必須經過專門培訓,持證上崗,做到三知四會(知設備的結構,性能,安全設施的原理,會操作,會維修,會保養,會排除一般故障,并嚴格執行三大規程,按程序作業),并對本崗位安全工作負責,爭創“精品崗位”。

2、每班必須提前到崗,做到勤聽、勤看、勤更換零部件及時排除故障隱患,處理設備運轉中發生的故障。

3、對更換下來的設備及配件,及時升坑,妥善保管,不得丟失、埋壓。

4、搞好崗位文明生產,做到設備擺放整潔,電纜,電器吊掛整齊,無積塵,保持灑水設施要靈活,可靠,滅塵效果好。

5、嚴格執行設備包機制,交接班制和四檢制。

6、有權拒絕違章指揮。

(四)崗位操作規程

1、修理工應熟悉所使用設備的結構性能、動作原理和技術性能,并備有日常維護的工具。

2、應經常注意電機變速箱運行情況和電機軸承的溫度變化,電機軸承溫度不超過75度。

3、應密切注意電器設備的溫聲和電壓、電流的變化,電壓不得超過規定值(660v),電流不得超過額定值,發現異?,F象立即處理,不許拖延。

4、皮帶運行過程中,修理工應堅持巡回檢查,看是否有皮帶接頭不合格、跑偏、觀察各機頭清掃器、保護靈敏程度、上下托輥轉動情況。

5、處理事故時應反轉換開關打到零位并且要切斷電源。

(五)崗位工作流程

對設備進行停電操作→懸掛停電牌→檢修工檢修設備→確認檢修完成→人員離開設備→摘停電牌→送電試運行→確認設備完好→檢修完畢。

(六)作業標準

1班前準備

執行《通用標準》的有關程序。

2接班

(1)進入接班地點

①膠帶維護工與上班膠帶司機聯系接班。

②維護工向上班司機詢問上班膠帶運行情存在問題、處理措施及本班注意事項等。

(2)接班檢查及試運行

①維護工從膠帶機頭開始進行檢查各滾筒運轉是否正常、h架有無傾倒、連接管有無脫落、吊掛鐵絲是否斷開。

②檢查煤堆保護、溫度保護、防滑保護、查煙霧保護,超溫自動灑水裝置、防跑偏裝置是否完好、靈敏、可靠。

③主要運輸巷內要檢查漲緊力下降保護裝置和防撕裂保護裝置,傾斜井巷還要檢查制動裝置。檢查上下托輥是否齊全、完好、轉動靈活,膠帶有無嚴重跑偏、撒煤或摩擦機架的現象,膠帶的漲緊程度是否適當。

④檢查膠帶接口皮帶扣是否齊全、連接牢靠如有缺扣、開口現象時應先補齊接口,防止斷帶。

⑤檢查機尾架是否平直、緩沖托輥是否齊全、機尾滾筒是否牢固,有無塞煤、卡矸現象如有應立即處理。

⑥檢查行人過橋的固定及完好情況。

⑦檢查傳動裝置電動機,減速機,液力耦合器或軟啟動,驅動滾筒聲音、溫度是否正常。

⑧檢查機頭語音信號裝置及各種線纜是否齊全完好,可靠。

(3)問題處理

①上下兩班協同一起檢查,發現問題及時處理,處理完后,通知膠帶司機聯合進行試運。

②上下兩班將工具交接清楚,遇有斷帶、撕帶等責任事故時,應明確責任范圍,落實處理措施,并及時向驗收員或隊部匯報。

(4)履行手續。

①履行交接班手續。

3、作業

(1)接受任務及作業前準備

①交接完畢之后,在接到班組長的工作任務之后,進入自己的工作崗位。

②通過電話沿線電話或信號與膠帶司機聯系,開啟膠帶機,同時觀察膠帶啟動情況,如膠帶啟動困難或長時間達不到正常速度,根據情況分析是否有帶松打滑、過載等原因并進行處理。

(2)巡回檢查

①在膠帶正常運行之后,應在膠帶機頭與機尾之間巡回檢查,發現異常立即處理。

②巡回檢查途中,維護人員要將膠帶上撒落的浮煤及時裝入膠帶。滾下的大炭,大矸要打碎成小塊裝入膠帶。發現體積或長度較大的可能造成撕帶、機頭堆煤現象的物料在運行的膠帶上,要立即打停機信號,停機后進行處理。

③清理機頭清煤器、中間清煤器及機尾滾筒清煤器中的積煤,以防塞煤,引起膠帶摩擦。

(3)調整中部膠帶

①中部膠帶跑偏撒煤時,通過改變托輥與膠帶中心線的夾角來調整,調整托輥時,應在停機狀態下進行。

②面向膠帶運行方向,當膠帶向左跑偏時,可將托輥左端向前擺或將右端向后擺;當膠帶向右跑偏時,可將托輥右端向前擺或將左端向后擺。

③用以上方法逐漸調整跑偏段托輥,直到膠帶正常為止。若調整托輥擺角后,膠帶仍不能正常,可聯系其他人員整體調整膠帶架。清理跑偏段掉落的浮煤。

④若跑偏原因是由于轉載點上煤位置不正,和轉載點司機共同調整。

(4)調整機頭、機尾跑偏

①機頭(尾)跑偏時,首先檢查換向滾筒是否有浮煤等異物塞堵,如有塞煤現象立即掏凈。膠帶機尾跑偏上煤點是否落在膠帶中心線上。上煤不正應設法調整。

②膠帶跑偏時,也可用扳手旋動滾筒軸座上的調偏螺栓桿、迫使滾筒軸擺動一定角度,擺動方法同3.2。

(5)檢修傳動系統

①維護工要經常檢查機頭驅動部分運轉是否正常、液力聯軸節和減速機有無滲漏水、超溫、噪音、打滑、振動等現象,發現異常,及時停機處理。

②調整順槽膠帶漲緊程度時,將漲緊絞車開關手把打至反轉位置,點動絞車,使絞車反轉松繩,到膠帶漲緊適宜為止。

③需漲緊膠帶時,在運行狀態進行。如不能正常運行,則應隨漲緊絞車正轉緊繩不斷點動膠帶,直至膠帶漲緊適宜為止。

(6)檢修維護

①斷帶處理

a.當發生膠帶撕裂時,要打緊急停機信號,立即緊急停機,并將膠帶上的載煤清理干凈。然后開動漲緊絞車松開機頭儲帶倉的膠帶。

b.人工或用絞車將斷開的膠帶拖攏到一塊,接好膠帶斷口。重新進行調試,正常后,將膠帶下的浮煤清至膠帶上拉走。

②釘扣

a.將所需修釘的皮帶接口開到適宜位置停機。

b.在適當位置處用專用夾具將膠帶夾緊并固定牢固。

c.開動漲緊絞車(松)、使膠帶松到一定程度后,停止漲緊絞車。

d.膠帶司機將膠帶機開關打到反轉位置,點動開機,人員站在做扣處架側幫安全地點,向后拉膠帶3-4m,然后停機閉鎖開關。

e.用角尺在舊接口100-200mm處切開,保證切口與膠帶縱面垂直,然后用釘扣機將兩邊卡口釘好后,用鋼條將釘好的卡口連接起來。

f.開動漲緊絞車,使膠帶張力達到一定程度后,去掉夾具。

g.正面點動膠帶,開動漲緊絞車,使膠帶張力達到規定要求后,停止漲緊絞車。

h.開機檢查膠帶是否跑偏,調整后方可正常開機。

i.更換膠帶

j.將新膠帶展開折疊于適當地方,然后將兩邊卡口釘好。

k.把膠帶上的煤拉空,將需更換膠帶的前一端卡口開至適當位置后停機。綁好撐皮帶和壓膠帶的架桿,保證新膠帶能順暢帶至膠帶架上件后將釘好卡的新膠帶一端固定于口上。

l.由專人與司機聯系帶膠帶,待新膠帶全部帶至舊膠帶上并開至適當位置后停機。

m.先松膠帶少許,然后分別在需更換的后端卡口后4m左右和儲帶倉大架處上,用專用夾工具將上、下膠帶固牢。

n.開動漲緊絞車,將儲帶倉膠帶松開。

o.在需更換膠帶前后卡口處將膠帶割開,釘好卡口與新膠帶連接起來。

p.組織人員翻出,翻下舊膠帶,碼放整齊。

q.其余同相關內容。

(7)檢查膠帶運料

①認真檢查維護底膠帶運料膠帶的上卸料斗和膠帶各種保護及噴霧降塵設施,發現題,及時處理。

(8)問題處理

①當膠帶運行過程中發生特殊或意外事故,要立即打信號停機斷電處理,及時向上匯報。

②電機或減速器等大型設備損壞時的更換。

a.要檢查起吊工具,觀察起吊處的頂板支護是否可靠、安全設施及工具齊全。

b.新更換件可運至離機頭最近處,再將更換件拖到規定地點。

c.處理,更換大件由多人合作。按規定要求進行更換下的舊件按要求及時運走。

4、交班

(1)交班前的準備

接到下班命令后,將各段膠帶,機尾架卸載點附近及機尾滾筒處的浮煤清理干凈,同時將設備認真檢查一次,并記清查出的問題。

(2)交班匯報

向接班人(下班司機及班長)匯報本班工作情況。

(3)接受檢查

接受、協助接班人現場檢查。

(4)問題處理

①發現問題立即協同處理。

②對遺留問題,落實責任向上匯報。

(5)履行手續

履行交接手續。

(6)下班

①下班:執行《通用標準》;

②上井匯報,填寫記錄。

(七)工作任務

保證膠帶輸送機的正常使用與維護,嚴格執行交接班程序。

(八)事故案例

1、案例一:

(1)事故經過

1984年7月18日,**煤礦**采煤工作面夜班檢修班,在接班試運轉后正常組織檢修,皮帶維修工張**負責對皮帶進行維修工作。由于試運轉過程中發現皮帶尾的導向滾筒損壞,隨向當班工長要求增加人員,更換滾筒。當班工長安排劉**、王**協同張**更換滾筒。在更換完滾筒后,張**、王**前往機頭,準備試運轉。在皮帶正常運行過程中,劉**為圖省事,怕累,跳上了運行中的皮帶,在即將到皮帶頭時,由于張**、王**在操作峒室內,未能及時發現劉**發出的信號,致使未能及時停機,劉**在別無選擇的情況下,從運行中的皮帶跳下,由于慣性的作用,劉**落地并摔倒,頭部摔在不倒翁上,造成頭部嚴重受傷,經搶救無效死亡。

(2)事故原因:

①劉**存在怕累,圖省事思想,違章乘坐運行的皮帶是造成此次事故的直接原因。

②劉**乘坐皮帶,違章作業是本次事故的重要原因。張**、劉**、王**自保、互保意識不強。

③當班工長工作安排未經特殊工種培訓的劉**參加皮帶維修工作,工作安排不當是本起事故的重要原因。

(3)防范措施:

①組織職工重新學習“三大規程”及安全技術措施,并結合此次事故教訓,舉一反三,深刻反思,開展好警示教育。

②深刻接受這次事故教訓,迅速開展“反事故、反三違、反四乎三慣、反麻痹、反松懈、反低境界管理、反低標準作業”活動,加大現場安全管理力度,強化現場精品工程意識。切實消滅不安全的隱患.真正做到不安全不生產。

③加強對皮帶運行的監管,堅決杜絕乘坐皮帶現象的發生。

④現場管理人員必須掌握當班特殊工種的持證情況,在安排工作的時候做到合理分配。

2、案例二:

(1)事故經過

2008年11月8日,某礦生產預備隊到東二巖石皮帶機巷,拆除皮帶機機頭部分。現場在拆卸卸載架連接螺栓時,使用手拉葫蘆平衡的卸載架在拆除最后一條螺栓后突然失衡后墜,造成前面機架彈起,把剛要起身的李某的頭部擠到u形棚上,經搶救無效死亡。

(2)事故原因

①死者自我保安意識不強,在現場拆卸操作時站位不當。

②用于平衡卸載架(含卸載滾筒)的手拉葫蘆懸掛位置不當,致使連接螺栓拆除后機架失衡。

③施工措施編制沒有結合現場實際,針對性不強。

(3)防范措施

①拆除、安裝吊拉起重必須規范,杜絕不規范的操作行為。

②規范施工措施的編制、審批,提高措施對現場施工操作的針對性,并落實到現場。

③嚴格落實互聯保責任,班隊長要動態進行隱患排查,及時消除安全隱患。

④加強職工的崗位技能培訓,提高職工的規范操作技能。

(九)皮帶機檢修工崗位6s標準

1、整理

作業現場的材料、工具、設備按照使用與否進行分類。將無關和近期不用的工具及廢舊閑置物資及時進行清理、升井。

2、整頓

材料、工具、備件、備用設備碼放整齊。所轄工作范圍不得有淤泥、積水、積塵、雜物。各類設備要掛牌管理,明確設備用途及包機責任人。

3、清掃

浮煤矸石等要及時清理。牌板表面應保持清潔,無浮塵。

4、清潔

作業地點前后20米范圍必須保持衛生、整潔。

5、素養

班前會能否準時參加及集體排班前會能否準時參加及集體排隊上下井情況是否良好。按規定準時準確填寫各項記錄。崗位精神狀態良好。

6、安全

熟練掌握崗位雙述。崗位安全設施能正常使用。崗位無“三違”和安全責任事故。設備檢修到位。

(十)常見事故及處理方法

1、減速機漏油的處理

(1)疏通減速器內回油溝,在軸上加裝擋油盤;更換氈墊及密封膠圈。

(2)緊固軸承壓蓋螺絲,更換損壞的墊片。

(3)減速器外殼對口處采用耐油橡膠墊,緊固對口螺栓,重新更換密封膠。

(4)緊固注油孔蓋螺絲,更換壞損墊片;平整或更換注油孔蓋。

(5)修補減速器外殼破損處;破損嚴重時,更換減速器外殼。

2、減速機四軸松的處理

(1)緊固四軸調節盤。

(2)更換四軸。

3、皮帶扣不合格、磨損嚴重的處理

重新做扣。

4、皮帶機動力不夠的處理

(1)檢查電機接線是否正確。調正正確的接線方式。

(2)檢查液力耦合器液體介質是否少。添加液體介質。

(3)檢查減速機個齒輪之間的嚙合是否正常。調正道正確的嚙合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