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制度大全 > 信號設備防雷接地安全操作規程

信號設備防雷接地安全操作規程

2024-07-24 閱讀 7461

4.10.1信號室內外設備的接地連接方式、接地所使用的線纜等應符合相關技術標準的規定。

4.10.2室外設備接地應符合下列安全要求:

1信號室外設備的接地應就近與貫通地線的接地連接端子連接,其引接線截面積應符合設計要求。

2室外設備進行接地連接前,應檢查和測試貫通地線或綜合接地連接端子的接地電阻不應大于1Ω。

3信號防雷設備安裝前必須先做好接地連接。

4信號設備在進行通電前,必須做好接地連接。

5信號設備安全地線、屏蔽地線和防雷地線等的設置應符合設計要求。接地導線上嚴禁設置開關、熔斷器或斷路器。

6信號設備防雷及接地裝置的設置應符合設計要求。接地線與接地體之間應可靠連接,嚴禁虛焊虛接。

7電力牽引區段有綜合接地系統時,信號機構與梯子、繼電器箱、道岔握柄、帶柄道岔表示器以及距離接觸網帶電部分5m范圍以內信號設備的金屬結構物應接入貫通地線接地端子,無綜合接地系統時應可靠接地。

4.10.3電源室(電源引入處)防雷箱處、防雷分線室(或分線盤)處的接地匯集線應單獨設置,并分別就近與環形接地裝置單點冗余連接。

4.10.4信號設備防雷接地施工應按表4.10.4進行安全作業檢查,并認真填寫檢查記錄表。當檢查發現不符合規定的情況時,應按表2.2.4簽發安全檢查整改通知單,限期整改,并跟蹤驗證。

篇2:防雷接地焊接規范要求

1、建筑結構內防雷鋼筋的焊接必須對鋼筋大小、焊接長度、焊縫的密實等嚴格實施,并密切配合土建施工。鋼筋用圓鋼雙面焊接,焊接長度不得小于6倍D。

2、防雷帶、支架、避雷針等焊接處做好防腐,遇到伸縮縫的做煨彎處理。

3、屋面防雷帶(女兒墻上防雷帶必須做在抹灰層內)施工與土建密切配合,不得影響防水等其它項施工,做好屋頂引下線及測試點。

4、等電位聯結線纜的大小:最小截面積必須滿足主干線16mm2,支線6mm2。

5、等電位盒安裝位置準確,平直穩固,盒內接線端牢固可靠,盒體清潔無污物。

6、接地電阻測試隱蔽記錄、試驗記錄、施工記錄、自檢記錄,記錄及時。

篇3:機房設備的防雷接地環境要求措施

一、通信設備的防雷措施

(一)天饋線避雷

1.通信局(站)的天線必須安裝避雷針,避雷針必須高于天線最高點的金屬部分lm以上,避雷針與避雷引下線良好焊接,引下線直接與地網線連接。

2.天線饋線金屬護套應在頂端及進入機房人口處的外側作保護接地。

3.出人站的電纜金屬護套,在人站處作保護接地,電纜內芯線在進站處應加裝保安器。

4.在架空避雷線的支柱上嚴禁懸掛電話線、廣播線、電視接收天線及低壓架空線等。

5.通信局(站)建筑物上的航空障礙信號燈、彩燈及其他用電設備的電源線,應采用具有金屬護套的電力電纜,或將電源線穿人金屬管內布放,其電纜金屬護套或金屬管道應每隔l0m就近接地一次。電源芯線在機房入口處應就近對地加裝保安器。

(二)供電系統避雷

1.交流變壓器避雷

(1)交流供電系統應采用三相五線制供電方式。當電力變壓器設在站外時,宜在上方架設良導體避雷線。

(2)電力變壓器高、低壓側均應各裝一組避雷器,避雷器應盡量靠近變壓器裝設。

2.電力電纜避雷

(1)當電力變壓器設在站內時,其高壓電力線應采用地埋電力電纜進入通信局(站),電力電纜應選用具有金屬愷裝層的電力電纜或其他護套電纜穿鋼管埋地引入通信局(站)。

(2)電力電纜金屬護套兩端應就近接地。

(3)地埋電力電纜與地埋通信電纜平行或交叉跨越的隔距應符合設計要求。嚴禁采用架空交、直流電力線引出通信局(站)。

(4)通信局(站)內的工頻低壓配電線,宜采用金屬暗管穿線的布設方式,其垂直部分應盡可能靠近墻,金屬暗管兩端及中間應就近接地。

3.電力設備避雷

(三)太陽電池、風力發電機組、市電混合供電系統防雷措施

(四)接地系統的檢查

二、通信設備的環境要求

(一)機房溫度要求

1.根據不同用途的機房,溫度要求各不相同。

2.在正常情況下,機房溫度是指在地板上l.5m和設備前方0.4m處測得的數值。

3.長期工作的設備,機房溫度一般保持在18~28℃之間。

4.短期工作的設備,機房溫度一般保持在10~35℃之間。短期工作指連續工作不超過48小時或年累計不超過15天。

5.有人長期工作的機房,機房溫度一般保持在18~23℃之間。

(二)機房濕度要求

1.在正常情況下,機房濕度是指在地板上1.6m和設備前方0.4m處測得的數值。

2.長期工作的設備,機房相對濕度一般保持在40%~70%之間。

3.短期工作的設備,機房相對濕度一般保持在10%~-90%之間。

4.有人長期工作的機房,機房相對濕度一般保持在40%~70%之間。

(三)機房防塵要求

(四)機房抗干擾要求

(五)機房照明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