鍋爐空氣預熱器構造及安裝方法
主要部件包括:冷端大梁、支撐軸承、主付支座板、中心筒、轉子、驅動裝置、導向軸承、外殼板、熱端大梁、密封件、冷熱端連接板、吹灰沖洗裝置、滅火系統等,安裝總重量約120000kg。
2.主要施工過程及流程說明
空氣預熱器的吊裝工作要求在鋼架吊裝到第二層時開始存放。除空氣預熱器轉子外,其余均為散件吊裝。
空氣預熱器轉子需要350t吊機與筒吊從爐后配合吊裝;空氣預熱器上下大梁和中心轉子吊裝就位后,接著吊裝空預器外殼板;每臺空預器需緩裝一塊外殼板用于波形板和扇形倉
吊裝,其余可一次吊裝就位。波形板和扇形倉的吊裝則用5t卷揚機吊裝。
吊裝順序:
1冷端大梁及支撐軸承地面預組合及緊固
2冷端大梁組件吊裝
3熱端大梁吊裝
4中心筒吊裝
5冷端大梁復中心位及找正固定、支撐軸承找正
6主支座板吊裝、找正
7中心筒吊裝就位
8熱端大梁吊裝就位、焊接固定
9導向軸承吊裝找正
10傳動裝置存放
11熱端連接板吊裝、臨時固定
12外殼板吊裝(煙氣側付支座板緩裝)
13冷端連接板吊裝
14殼板整體找正
15傳動零部件、密封裝置存放
16扇形倉吊裝、圓度及水平度找正
17圍帶(傳動零部件)安裝找正
18傳動裝置安裝
19密封裝置安裝找正
20付支座板復裝
21附件安裝
22保溫
23試運轉。
篇2:容克式空氣預熱器著火預防措施
據統計,容克式空氣預熱器(以下簡稱空預器)每運行6×106h會出現一次著火,即平均每年約800臺運行的這種空預器中有一臺著火。而近幾年國內火電廠卻連續發生數次大型燃煤鍋爐容克式空預器著火,損失嚴重。
1著火原因分析
大量未燃盡的可燃物沉積在傳熱元件上是空預器著火的必要條件,也是關鍵所在。空預器的傳熱元件由薄板組成,排列很密,單位體積受熱面很高,在其下部金屬溫度低,低負荷運行時最低,很容易積灰。在鍋爐最初調試階段,在點火(油點火)以及長期低負荷運行的情況下(投油),因燃燒不完全,從爐膛帶來的凝結油霧和未燃盡的可燃物堆積在空預器中層下部及冷端傳熱元件上,這是著火的根源。
造成大量油霧和未燃盡可燃物堆積在空預器上的主要原因有:
(1)機組設備故障多,運行調試人員經驗不足,造成調試周期過長,燒油過多,而且燃燒不好;
(2)油壓或霧化汽壓不適當,汽孔、油孔堵塞,霧化不佳;
(3)配風不當;
(4)點火器漏油;
(5)長期低負荷運行,鍋爐啟停次數多;
(6)空預器吹灰器未能有效投入。在鍋爐啟動和低負荷運行時,由于冷端金屬溫度低,使空預器易積灰,這時應加強吹灰。然而由于某些原因啟動初期吹灰介質的汽壓和汽溫不足,過熱度低,吹灰效果不理想。
2著火的預防措施
2.1盡量減少在空預器上沉積未燃盡可燃物
其關鍵是使燃料完全燃燒。用油點火及低負荷投油時,油溫、油壓、汽壓應合適,使油霧化良好,配風正確;油槍不堵塞,不漏油;燃燒穩定、充分,以盡量減少未燃盡的可燃物。
2.2加強對空預器的監視
機組啟動前應對空預器全面檢查,若發現或判斷空預器有較多未燃盡的可燃物堆積時,決不能投入熱態運行,一定要進行水清洗,然后烘干。應保證吹灰器能正常投入,吹灰介質參數合格。
運行過程中,特別是啟動、熱備用后再啟動以及空預器突然停轉和停爐后,應嚴密監視空預器的端點溫度(空預器煙風進、出口溫度)。若其中的一點或多點溫度不正常升高,則應立即分析研究,以便即時發現著火。例如,運行時排煙溫度超過正常值30℃左右就預示可能著火,若繼續升高就認為已著火,若溫度繼續升高肯定著火。當停爐后,空預器已停止轉動,入口煙溫不變或變化很小時,而出口煙溫起初緩慢增加,后急劇上升,也表示空預器著火。運行人員應監視爐膛火焰,定期觀察煙囪。空預器轉子停轉后,應觀察傳動電機電流。
經驗表明,著火最有可能發生在停爐后的幾小時之內,而此時大部分運行人員已撤離現場,留守人員往往不注意空預器的端點溫度,當突然發現著火時,一般已燒了1h以上,使損失增加。因此,熟悉預熱器性能和操作規程是監視空預器的前提。
2.3裝設著火探測系統
紅外線著火探測系統:在空預器空氣側入口或出口安裝數個紅外線探頭,探頭做直線運動,在預熱器轉動時,對所有傳熱元件進行1次掃描約需10min。若空預器局部著火,發出的紅外線超出正常水平,系統就發出報警信號。該系統的優點是靈敏度高,能早期探測出著火情況。這時立即投入大量水滅火,一般很快就能將火撲滅。
2.4有效吹灰
大量的積灰除容易產生著火外,還會降低傳熱效率、增加空預器的阻力。因空預器冷端最容易積灰,所以通常在空預器出口煙氣側裝有吹灰器。為防止著火必須有效吹灰,正常運行時一般8h吹1次;啟動期間每4h吹1次;停爐前也應吹灰;點火期間、長期低負荷運行或堵灰嚴重時應增加吹灰次數。
啟動初期,若吹灰蒸汽參數達不到要求,可用壓縮空氣吹掃。
2.5正確水清洗
空預器吹灰器的作用是有限的,例如空預器中間層下部傳熱元件易堵灰,吹灰器一般不能清除。因此進行正確的水清洗也很重要。另外,某些可燃物結垢也只能用水沖洗來清除。一般水清洗周期為1~2次/年。水清洗后一定要烘干空預器,否則空預器將很快發生腐蝕、堵灰。
2.6增設消防水系統
在空預器的煙氣側、一次風和二次風側均裝有環行消防水管道,管道上安裝數十個噴咀。
3空預熱器著火處理
空預器的著火常起源于中間層下部和冷端傳熱元件。從局部極小面積著火到大面積燃燒需要較長時間,通常需1~2h,有時更長。為了減少損失,就盡快判斷是否著火。通常從空預器端點溫度著手,有時通過空預器空氣出口入的觀察孔觀測是否著火,如發現著火應立即關閉觀察孔,著火嚴重時有煙氣泄漏或明顯輻射,煙囪冒黑煙。
當發現空預器已著火,應立即手動MFT,停止引風機運行,隔離空預器,關閉空預器進、出口擋板。空預器保持轉動,消防水和多噴咀清洗水管路立即投入滅火,同時打開煙風道上的排水口。經驗表明,用泡沫、化學物或蒸汽來悶熄火焰效果均不好,此時保證消防水量很關鍵。空預器著火后絕不能打開入孔,防止空氣進入助燃。萬不得已時,如消防水和清洗水管道故障而沒有水投入,可以打開入孔,用電廠消防水滅火。注意滅火一定要徹底,并認真檢查決不留后患。(王仁志高華)
篇3:預熱器清堵危險分析安全作業保障措施要求
危險分析危險后果安全作業保障措施要求職業危害1.預熱器外殼具有高溫散發熱輻射1.穿戴防護用品2.保持一定距離2.生料粉塵2、穿戴防護用品(口罩)3.清理預熱器系統結皮,高溫氣體、火焰刺眼,易對眼睛造成損傷3.捅堵時佩戴好防護面罩4設備噪音4、戴耳塞摔傷、扭傷1.上下樓梯時,人員易摔傷、扭傷1上下樓梯時,雙手扶住扶手。2、護欄加護網.高處墜落1.電梯元件老化或超載運行導致突然停機或蹲底1.嚴格按操作規程操作,嚴禁超載運行.2.定期檢查和更換電器元件2.在塔架每層作業時應與安全防護欄桿保持一定距離3.在預熱器頂作業時應系安全帶4.站在平臺上捅堵時,易掉落摔傷所有平臺加做防護欄物體打擊1.捅堵時,大塊結皮掉落易砸在捅堵鐵管的頭部,鐵管受力尾部上翹易擊傷人1.鐵管尾部做彈性保護2.戴防護頭盔2.清理結皮時,氣管和鐵管突然分離傷人使用前將鐵管和氣管連接牢固3.清理地面衛生時,由于高空落物傷人1、禁止向下拋物。2、確須拋扔時設警戒區域,并留專人監護。機械傷害1.啟動設備時,易傷人1.啟動設備前,檢查確認檢修作業人員已撤離設備。2..巡檢設備應做好自我保護2.巡檢設備時,人員有可能受到傷害1.巡檢設備時,應與設備保持一定安全距離2.正確穿戴勞動保護用品3.嚴禁從運轉的絞刀蓋子上面經過3.檢修設備時,造成人員傷害1.嚴格遵守“拉閘斷電”程序,掛檢修牌2.切斷檢修設備主電源燙傷、燒傷1.捅堵或清理結皮時熱氣或物料外噴,造成人員受傷1.打開門時側身開門,如有氣外冒,與中控室聯系調至負壓2.捅堵時人員穿戴好全套耐高溫消防服、包括防護面罩頭盔、帶防燙手套、穿消防靴。3.清堵時篦冷機周圍、鏈斗機地坑、鏈斗機周圍、窯頭平臺應設警戒線進行圍擋,禁止有人,防止捅堵時預熱器內物料垮塌,從窯內噴出的物料對人員造成傷害。4.空氣炮停開,斷開氣源5.捅堵人站在上風區,如有料垮塌從捅堵孔往外沖出煙氣或高溫物料,捅堵人員應先往上風區躲避,待確定無高溫煙氣、無高溫物料垮塌向外噴出時再靠近進行下一次捅堵。6.斷氣抽管時要注意返氣7.開吹捅氣要聯系,身體在門側旁,要有人監護,無關人員撤離9、清堵工作2人一組進行清堵,其余人員撤離到安全地帶,輪換作業。10、在預熱器入口處放置“禁止進入”的警示牌。11、打開捅料孔進行清堵,確保始終站在捅料孔之上的工作平臺進行捅料。12、向下移動前,確保高處的捅料孔處于關閉狀態;捅堵時應從上向下清理,并在清堵前將上級預熱器的下料管鎖風閥關閉(停料捅堵時),上層所有捅料孔全部關閉卡死,防止上級預熱器塌料、噴出高溫物料傷人,每次只能打開一個捅料孔。13、清堵工作組每工作45分鐘應休息15分鐘。對工作人員進行觀察,確認其沒有處在熱疲勞狀態14、用高壓水槍清堵時,嚴禁將水槍對準人員噴射水流;泵操作者監視并控制泵壓力的升降,同時必須始終注意噴槍操作者,以便其一旦遇到困難或發出疲勞信號時能立即作出反應,還應注意出現其它隱患。一旦出現任何意外情況,泵操作者必須立即降低泵壓力或停機,直到隱患排除再重新作業。清堵工作結束后,應進行以下工作:確認所有捅料孔都處于關閉狀態對工作平臺上的高溫物料進行隔離、防止燙傷人員,并為之后的清除工作做準備關閉空氣炮和周期性清堵系統的放氣閥,開鎖后重新手工啟動設備通知中控室,檢查并確保旋風筒中為負壓狀態將空氣炮和周期性清堵系統調至自動運行狀態將鼓風機風量調至正常狀態,重新點火,將窯調至正常的運轉速度對廢氣溫度進行檢查,確保其恢復正常清除現場的設備、撤走預熱器入口處的警示牌通知中控室,預熱器清堵工作完畢相關工作區域可以進入,并將所有被隔離的高溫物料的位置也報告給中控室2.清理地面積料時,由于物料高溫,易燙傷人及時清理積料,禁止將物料往下拋,來不及清理時,要掛警示牌“熱料勿蹋”作好圍欄.3.日常檢查料流時系統正壓,氣體易燙傷眼、臉1.打開捅料孔、觀察孔、取樣孔時,面部不要正對檢查孔。2.戴好消防防護面罩或防護頭盔。4.設備外殼溫度高燙傷與熱設備保持一定距離,穿戴防護用品.5.空氣炮釋放時,由于壓力大,熱氣外噴,可能造成人員傷害1釋放空氣炮時人員撤開至安全地帶,預熱器所有檢查、捅料孔、處于密閉狀態。2.遵守《空氣炮使用安全規定》。6.捅堵現場要清潔無雜物并首先確立逃生通道。1.清堵現場無雜物,2.吹堵皮管、鐵管不要放在通道和樓梯口處。3.確立合理的逃生通道,無關人員不要觀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