局部放電試驗操作步驟
局部放電是指高壓電器中的絕緣介質在高電場強度作用下,發生在電極之間的未貫穿的放電。試驗的目的是發現設備結構和制造工藝的缺陷。例如:絕緣內部局部電場強度過高;金屬部件有尖角;絕緣混入雜質或局部帶有缺陷產品內部金屬接地部件之間、導電體之間電氣連接不良等,以便消除這些缺陷,防止局部放電對絕緣造成破壞。
局部放電試驗是非破壞性試驗項目,從試驗順序而言,應放在所有絕緣試驗之后。通常是以工頻耐壓作為預加電壓持續數秒,然后降到局部放電測量電壓(一般為Um/√3的倍數,變壓器為1.5倍,互感器為1.1~1.2倍),持續時間幾分鐘,測局部放電量;預加電壓是模擬運行中的過電壓(例如雷擊),預加電壓激發的局部放電量不應由局部放電試驗電壓所延續,即系統上有過電壓時所激發的局部放電量不會由長期工作電壓所延續。這一方法是使變壓器或互感器在Um/√3長期工作電壓下無局部放電量,以保證變壓器能安全運行,使局部放電起始電壓與局部放電熄滅電壓都能高于Um/√3。
具體操作步驟
1.選擇試驗線路確定試驗電源局部放電試驗回路的連接方法,應依照國標GB7354-2003《局部放電測量》及行標DL417-91《電力設備局部放電現場測量導則》進行。選擇試驗線路的同時應參考目前擁有試驗電源及容量。
對試驗電源的要求:
1.1電壓互感器:為防止勵磁電流過大,電壓互感器試驗的預加電壓,推薦采用150Hz或其它合適頻率的試驗電源。一般可采用電動機―發電機組產生的中頻電源,三相電源變壓器開口三角接線產生的150Hz電源,或其它形式產生的中頻電源。當采用磁飽和式三倍頻發生器作電源時,因容易造成波形嚴重畸變,使峰值與真有效值電壓之間的幅值關系不是√2倍的倍數關系,可能造成一次繞組實際電壓峰值過高,造成試品損壞,故必須在被試品的高壓側接峰值電壓表監測電壓。電壓波形應接近正弦波形。當波形畸變時,應以峰值除以√2作為試驗電壓值。
1.2電流互感器:一般可選用頻率為50Hz的試驗電源。1.3變壓器:一般采用50Hz的倍頻或其它合適的頻率。三相變壓器可三相勵磁,也可單相勵磁。
2、確定局放允許水平選擇標準脈沖進行校準依據DL/T596-1996《電力設備預防性試驗規程》和有關反事故技術措施之規定,結合地區局部放電標準和行業標準,確定試品的局部放電允許水平(試驗判據)。
確定試驗判據以后,可選擇標準脈沖進行試驗回路的校準。如局放允許水平為50PC,可選擇50PC標準脈沖進行校準。
3、加壓測量
3.1互感器試驗:試驗電壓應在不大于1/3規定測量電壓下接通電源,再開始緩慢均勻上升到預加電壓保持10秒后,降到規定測量電壓,保持1分鐘以上,再讀取放電量;最后降到1/3測量電壓以下,方能切除電源。
3.2變壓器試驗:試驗電壓應在不大于1/3規定測量電壓下接通電源,再開始緩慢均勻上升至規定測量電壓,保持5分鐘;然后試驗電壓升到預加電壓,5秒后降到規定測量電壓,30分鐘內無上升趨勢時即可降低電壓到1/3測量電壓以下,切除電源。如對所測量局放不穩定的變壓器,應延長測量時間,在不危及變壓器安全的前提下,達到局放穩定時為止。對局放大的變壓器,應測量局放的起始放電電壓和熄滅放電電壓,以便確定故障的性質。
起始放電電壓:電壓從低值緩慢均勻上升,一直到放電量剛剛超過局放規定值,此時所加電壓即為起始放電電壓熄滅放電電壓:當電壓升過起始放電電壓后(一般高10
篇2:細孔放電機安全操作規程
1.目的
指導細孔加工操作過程,使操作都能安全、高效正確地完成穿孔加工,做出合乎要求的產品。
2.適用范圍
適用于本公司員工對穿孔機的操作。
3.操作步驟流程
3.1操作者認真閱讀機臺使用說明書,或者從另外方面獲得機臺的各項性能、參數的知識、熟悉機臺面板。
3.2穿戴勞保用品、注意工作的擺放,防止滑落,以及禁止超載加工。
3.3仔細閱讀圖紙,對圖紙中的加工要求做到了解透徹。
3.4核對工件,檢查是否能跟圖紙對號,是否有不可加工的小孔,或者材料是否殘缺,并去毛邊。
3.5工件架設時注意方向及行程,以及零點設定是否合理。
3.6電極管選擇時注意是否合理,有無彎曲,檢票眼膜是否清潔及皮塞是否有破損。
3.7對不同直徑的電極管合理設定加工能量,工作時觀察加工的過程,防止因能量大及水壓不夠而燒熔銅管。
3.8工作完畢后,工軸升起,用水清洗工件表面及機臺,必要時擦拭臺面,并檢查潤滑油是否不足。
4.安全注意事項
4.1未經許可,非工作人員不可操作機臺。
4.2操作前確認了解加工流程及機臺注意事項。
4.3機臺出現故障及時停機,進行檢查維修,排除故障后方可繼續工作。
4.4定時對機床進行點檢、維護,并保證周圍的衛生清潔,不可以有積水而引起漏電事件。
篇3:下放電纜鋪設安全措施
一、概述
河邊煤礦井下中央變電所安裝已基本結束,現需從中央變電所鋪兩根10kv高壓電纜分別至853運輸石門和937運料石門移動變電站處,作為運輸水平和回風水平的動力電纜線路。敷設兩趟低壓電纜至853石門作為局扇電源電纜線路。本次下放及敷設電纜型號高壓為MYJV22-3*35,937運料石門至井下中央變電所高壓電纜長約580米,從副井下放敷設。853石門至中央變電所高壓電纜長約320米,從主井下放敷設。兩趟低壓電纜型號為MYP-3*120+1*50,長約320米,均由副井敷設。
二、準備工作
1、組織所有參加人員學習本措施,熟悉運輸線路、施工現場,做好交底工作,參加學習的人員必須簽字。
2、準備好敷設電纜所需的工器具,捆綁用材料必須準備齊全。
3、檢查原電纜盤是否完好,若不能使用則必須重新加工電纜盤,并將電纜盤到新制作的電纜盤上。
4、提前派人檢查沿途經過的線路是否暢通、巷道支護情況等,有問題必須處理好后方可拖運。
三、安全技術措施
1、電纜盤及電纜用鏟車運至副井口,在副井口另設一道制動裝置(用木棍及鐵棍制作固定在副井口)。
2、由施工負責人到絞車房給絞車房司機下指令,拖運和敷設電纜期間嚴禁動絞車。
3、所有參與施工人員必須聽從統一指揮。
4、在拖運電纜時,所有拖運人員,要時刻注意腳下,以免滑倒摔傷。
5、下放時安排一人在前面引領,引領人下達停止或前進口令時,后面人員必須及時逐個往后傳達口令,直至地面井口。
6、下放時由人工緩慢轉動電纜盤,同時人工拖運電纜下放,直至電纜到達井下中央變電所,下放過程中如發現電纜下放速度開始加速時,必須馬上操作制動裝置,嚴格控制下放速度,以確保人員安全。
7、由人工肩運電纜沿副井下放,每隔8米左右安排一人肩運電纜。電纜拐彎處,不準人員站在內圈,以防將人擠傷。
8、電纜運至中央變電所尾部后,必須在中央變電所內多存放電纜10米左右,才能停止電纜運送。
9、電纜運送到位后,所有運送人員必須將電纜按要求懸掛在鋼絞線或電纜鉤上,并用塑料線卡拉緊鎖住在鋼絞線或電纜鉤上。
10、敷設電纜轉彎時,電纜彎曲半徑必須大于電纜外徑的15倍以上,敷設時應避免意外擠傷,撞傷電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