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職責大全 > 交換局蓄電池放電試驗實施方案

交換局蓄電池放電試驗實施方案

2024-07-23 閱讀 4707

交換局蓄電池放電試驗,根據開關電源的不同種類和特點,可分別采用以下幾種實施方案:

一、系統輸出電壓可調整的開關電源系統

(一)核對性放電試驗

1、交換局蓄電池放電試驗應在夜間零點以后進行,相關的交換、傳輸等通信設備應提前做好數據備份、應急預案等準備工作,并安排相應的技術骨干值守。

2、放電試驗前應檢查柴油發電機組狀況并試機,放電期間油機室應安排專人值守,隨時準備啟動發電機組供電。

3、零點之后,調整開關電源輸出電壓至46V,利用開關電源所帶實際負荷作為負載,蓄電池開始放電,放電期間做好電池端電壓等相關記錄,密切注意動力環境監控系統中電池組總電壓和每只電池的端電壓,達到下列三個條件之一,應停止放電:(1)放出蓄電池額定容量的30~40%;(2)蓄電池組總電壓達到46V;(3)單體電池電壓達到1.85V。根據放電電流、電壓、放電時長、環境溫度等估算蓄電池組的容量。

(二)容量試驗

1.交換局蓄電池放電試驗應在夜間零點以后進行,相關的交換、傳輸等通信設備應提前做好數據備份、應急預案等準備工作,并安排相應的技術骨干值守。

2.放電試驗前應檢查柴油發電機組狀況并試機,放電期間油機室應安排專人值守,隨時準備啟動發電機組供電。

3.零點之后,拆除蓄電池組側一組電池的電纜端子,分別接出延長電纜,利用智能假負載以10小時放電率進行恒流放電,放電時做好電池端電壓記錄,密切注意動力環境監控系統中的電池組端電壓和每只電池的電壓。單體電壓達到終止電壓1.80V時停止放電,利用智能假負載計算蓄電池組容量。

4.將蓄電池組接回開關電源系統方法:

(1)方法一:將放電完畢的蓄電池組靜置15分鐘后,調低開關電源輸出電壓與其總電壓一致,將電池組負極先接好,然后將正極接好(接正極時,會有輕微打火現象,動作應迅速、果斷)。

(2)方法二:利用另外的備用開關電源,將拆下的蓄電池組充電到原系統浮充電壓值后,將電池組負極先接好,然后將正極接好。

二、系統輸出電壓不可直接調整的開關電源系統

(一)核對性放電試驗

1.交換局蓄電池放電試驗應在夜間零點以后進行,相關的交換、傳輸等通信設備應提前做好數據備份、應急預案等準備工作,并安排相應的技術骨干值守。

2.放電試驗前應檢查柴油發電機組狀況并試機,放電期間油機室應安排專人值守,隨時準備啟動發電機組供電。

3.方法一:

(1)零點之后,拆除蓄電池組側一組電池的電纜端子,分別接出延長電纜,利用智能假負載以10小時放電率進行恒流放電,放電時做好電池端電壓記錄,密切注意動力環境監控系統中的電池組總電壓和每只電池的端電壓。放出蓄電池額定容量的30~40%,利用智能假負載計算蓄電池組容量。

(2)接回開關電源系統方法:

a.用另外的備用電源,將拆下的蓄電池組充電到原系統浮充電壓值后,將電池組負極先接好,然后將正極接好(接正極時,會有輕微打火現象,動作應迅速、果斷)。

b.將電池組靜置15分鐘后,將電池組負極先接好,然后將正極接好(接正極時,會有打火現象,動作應迅速、果斷)

4.方法二:

零點以后,將開關電源交流輸入斷電,用該電源系統所帶實際負荷作為負載進行在線放電。放電期間做好電池端電壓等相關記錄,密切注意動力環境監控系統中電池組總電壓和每只電池的端電壓,達到下列三個條件之一,應立即停止放電,恢復開關電源的交流供電:(1)放出蓄電池額定容量的30~40%;(2)蓄電池組總電壓達到46V;(3)單體電池電壓達到1.85V。根據放電電流、電壓、放電時長、環境溫度等估算蓄電池組的容量。

(二)容量試驗:

1.放電試驗方法與“系統輸出電壓可調整的開關電源系統”相同。

2.將蓄電池組接回開關電源系統的方法:

利用另外的備用開關電源,將拆下的蓄電池組充電到原系統浮充電壓值后,將電池組負極先接好,然后將正極接好。

篇2:直流系統蓄電池充放電方案安全措施

項目名稱:直流系統蓄電池充放電

工作時間:2009年10月11日--2009年10月14日

工作地點:主廠房#2蓄電池室

現場負責人:劉建軍

安全監護人:劉海斌

技術負責人:暴素先

工作負責人:董東

工作人員:檢修維護部繼電保護班

一、工作前的準備

1、將所需工器具及備品備件準備好,并檢查工器具是否完好。

2、在開工前組織相關人員學習安全技術措施,并做好事故預想。

3、在開工之前應與運行人員配合,將蓄電池組從直流系統分離出來,改變運行方式對蓄電池進行均充,電壓設置為244V。

4、使用#2機組Ⅱ段直流母線帶#2機組直流系統,在蓄電池充放電期間,盡量減少開關操作。

二、直流系統蓄電池概述:

我廠直流系統蓄電池容量為800Ah,該設備可保證我廠正常運行情況下的各種直流負荷的供電,同時也能滿足事故狀態下的事故照明及直流油泵的正常運行。直流系統蓄電池運行維護的好壞直接關系到直流系統運行是否穩定、供電是否可靠,決定著我廠主系統運行的可靠性。

三、本次蓄電池充放電總體安排:

此次充放電將蓄電池組退出運行,由#2機組Ⅱ段直流母線提供電源,將#2機組Ⅰ段104個蓄電池全部投入充放電,同時通過在放電過程中對蓄電池組的現場記錄值進行分析,為確保充放電過程中直流系統的穩定運行,在充放電過程中隨時注意觀察蓄電池單體電池電壓不低于1.8V,為保證充放電過程中出現意外時,及時提供電源做準備,當在充放電過程#2機組Ⅱ段直流母線充電裝置發生故障時或系統故障時,立即將蓄電池投入運行,確保正常的直流供電。

四、技術措施:

(一)放電(10小時放電率)

1、從蓄電池組出線側銅排接線柱端處接放電電纜至放電裝置直流輸入接線柱,紅色接正極,黑色接負極。

2、取檢修電源箱交流220V電源接至蓄電池放電裝置。

3、檢查放電接線,控制接線,確認正確無誤。

4、檢查并調整當前運行方式,將1ZK切換至Ⅱ段母線位置,3ZK位置指向Ⅰ段母線位置,檢查直流系統供電正常。

5、檢查放電回路接線正確后,將放電裝置控制器上電。設置參數后,開始放電。

6、放電電流不超過10小時率的電流。即放電電流控制在80A。放電量應為額定容量的80%以上。放電期間,始終將放電電流保持在80A左右。

7、前3個小時之內,每小時測量一次單個蓄電池的電壓及室內溫度,并做好記錄。

8、后2小時之內,每0.5小時測量一次單個蓄電池的電壓及室內溫度,,并做好記錄。

9、在蓄電池放電后期,測量單個蓄電池的電壓,若單體蓄電池電壓低于1.8V后停放電設備,停止放電。

(二)充電(80A恒流充電)

1、在終止放電工作結束后,檢查蓄電池溫度符合規定即可開始充電。

2、本廠使用GFM閥控式免維護鉛酸蓄電池,充電時采用恒壓限流的充電方法進行充電。

3、對Ⅰ段蓄電池進行均充,檢查1ZK處于Ⅱ段母線位置,將3ZK切換至Ⅱ段母線位置,檢查直流系統供電正常。

4、充電柜系統根據蓄電池的工作狀況,自動運行充電程序,控制充電器對蓄電池進行均充或浮充,使蓄電池始終運行在最佳狀態。

5、開啟充電機管理系統,調整充電電壓為244V(2.35V*104),充電限流80A,開啟手動均充。開始對蓄電池進行充電(充電時間約10小時-16小時)。電池組虧電較深,充電電流大,則進入恒流充電階段。當電池電壓逐漸上升至均充電壓,充電電流開始減小至電池組限流值以下,電池充電進入恒壓充電階段。充電電流繼續下降,當小于“均充轉浮充電流”時,開始進入浮充狀態。$h2Y"

6、充電開始后,每間隔2小時測量一次單個電池的電壓及室內溫度,并做好記錄。

(三)直流系統恢復運行:

1、蓄電池充放電結束后,觀察蓄電池無異?,F象,即可將蓄電池恢復為運行狀態。

2、直流系統運行正常后,結束工作票,結束蓄電池充放電工作。

五、安全措施:

1、工作開始前工作負責人應辦理電氣第二種工作票。

2、充放電期間,電氣運行人員應密切監視直流母線電壓,如有下降應立即通知現場工作人員進行調整,如發現直流系統失電的現象,立即關閉放電裝置并將1ZK切換至Ⅰ段位置,檢查3ZK指向Ⅰ段位置,檢查直流母線電壓正常,以保證直流系統的正常運行,檢查并排除故障后再恢復開始的充放電運行方式。

3、放電過程中,若在短時間內,發現個別蓄電池電壓降到1.8V以下,應及時匯報,并做好記錄。

4、充放電過程中,應在蓄電池室內及放電設備附近配備足夠的滅火器。

5、充電期間,蓄電池單體溫度保持在15--40℃之間,最高不得超過45℃。若溫度過高,應采取有效措施降溫。

6、若發現個別蓄電池極板有彎曲、變形、開裂、脫落等現象,及時匯報,必要時停止充放電工作。

7、在充電過程中,應監視充放電電流保持在80A。

8、開始充電,蓄電池室內嚴禁有明火現象,嚴禁非工作人員入內。

9、蓄電池室通風設備應齊全,并能可靠投入運行。

六、注意事項:

1、本次采用大電流放電,恒壓限流充電方式進行,充放電過程中應密切監視蓄電池極板的變化情況。

2、充放電過程中,請值長及有關運行單位領導,要求運行人員盡量減少合閘操作。

七、危險因素及控制措施

(一)危險因素:火災

控制措施:1、嚴禁煙火。

2、室內通風良好,門窗密閉。

3、配備消防器材。

(二)危險因素:蓄電池爆炸

控制措施:1、嚴密監視蓄電池的溫度。

2、當溫度超過50℃時,應立即停止充放電工作,當溫度降到27℃以下時再繼續充放電工作。

3、保證室內的軸流風機設備完好,確保室內溫度在規定范圍內。

檢修維護部繼電保護班

2009年10月10日

篇3:直流系統蓄電池充放電方案安全技術措施

項目名稱:直流系統蓄電池充放電

工作時間:2013年04月07日--2013年04月09日

工作地點:主廠房#2蓄電池室

現場負責人:劉建軍

安全監護人:劉海斌

工作負責人:董東

工作人員:?檢修維護部繼電保護班

一、工作前的準備

1、將所需工器具及備品備件準備好,并檢查工器具是否完好。

2、在開工前組織相關人員學習安全技術措施,并做好事故預想。

3、在開工之前應與運行人員配合,將蓄電池組從直流系統分離出來,改變運行方式對蓄電池進行均充,電壓設置為244V。

4、使用#2機組Ⅱ段直流母線帶#2機組直流系統,在蓄電池充放電期間,盡量減少開關操作。

二、直流系統蓄電池概述:

我廠直流系統蓄電池容量為800Ah,該設備可保證我廠正常運行情況下的各種直流負荷的供電,同時也能滿足事故狀態下的事故照明及直流油泵的正常運行。直流系統蓄電池運行維護的好壞直接關系到直流系統運行是否穩定、供電是否可靠,決定著我廠主系統運行的可靠性。

三、本次蓄電池充放電總體安排:

此次充放電將蓄電池組退出運行,由#2機組Ⅱ段直流母線提供電源,將#2機組Ⅰ段104個蓄電池全部投入充放電,同時通過在放電過程中對蓄電池組的現場記錄值進行分析,為確保充放電過程中直流系統的穩定運行,在充放電過程中隨時注意觀察蓄電池單體電池電壓不低于1.8V,為保證充放電過程中出現意外時,及時提供電源做準備,當在充放電過程#2機組Ⅱ段直流母線充電裝置發生故障時或系統故障時,立即將蓄電池投入運行,確保正常的直流供電。

四、技術措施:

(一)放?電(10小時放電率)

1、從蓄電池組出線側銅排接線柱端處接放電電纜至放電裝置直流輸入接線柱,紅色接正極,黑色接負極。

2、取檢修電源箱交流220V電源接至蓄電池放電裝置。

3、檢查放電接線,控制接線,確認正確無誤。

4、檢查并調整當前運行方式,將1ZK切換至Ⅱ段母線位置,3ZK位置指向Ⅰ段母線位置,檢查直流系統供電正常。

5、檢查放電回路接線正確后,將放電裝置控制器上電。設置參數后,開始放電。

6、放電電流不超過10小時率的電流。即放電電流控制在80A。放電量應為額定容量的80%以上。放電期間,始終將放電電流保持在80A左右。

7、前3個小時之內,每小時測量一次單個蓄電池的電壓及室內溫度,并做好記錄。

8、后2小時之內,每0.5小時測量一次單個蓄電池的電壓及室內溫度,,并做好記錄。

9、在蓄電池放電后期,測量單個蓄電池的電壓,若單體蓄電池電壓低于1.8V后停放電設備,停止放電。

(二)充?電(80A恒流充電)

1、在終止放電工作結束后,檢查蓄電池溫度符合規定即可開始充電。

2、本廠使用GFM閥控式免維護鉛酸蓄電池,充電時采用恒壓限流的充電方法進行充電。

3、對Ⅰ段蓄電池進行均充,檢查1ZK處于Ⅱ段母線位置,將3ZK切換至Ⅱ段母線位置,檢查直流系統供電正常。

4、充電柜系統根據蓄電池的工作狀況,自動運行充電程序,控制充電器對蓄電池進行均充或浮充,使蓄電池始終運行在最佳狀態。

5、開啟充電機管理系統,調整充電電壓為244V(2.35V*104),充電限流80A,開啟手動均充。開始對蓄電池進行充電(充電時間約10小時-16小時)。電池組虧電較深,充電電流大,則進入恒流充電階段。當電池電壓逐漸上升至均充電壓,充電電流開始減小至電池組限流值以下,電池充電進入恒壓充電階段。充電電流繼續下降,當小于“均充轉浮充電流”時,開始進入浮充狀態。$h2Y"

6、充電開始后,每間隔2小時測量一次單個電池的電壓及室內溫度,并做好記錄。

(三)直流系統恢復運行:

1、蓄電池充放電結束后,觀察蓄電池無異?,F象,即可將蓄電池恢復為運行狀態。

2、直流系統運行正常后,結束工作票,結束蓄電池充放電工作。

五、安全措施:

1、工作開始前工作負責人應辦理電氣第二種工作票。

2、充放電期間,電氣運行人員應密切監視直流母線電壓,如有下降應立即通知現場工作人員進行調整,如發現直流系統失電的現象,立即關閉放電裝置并將1ZK切換至Ⅰ段位置,檢查3ZK指向Ⅰ段位置,檢查直流母線電壓正常,以保證直流系統的正常運行,檢查并排除故障后再恢復開始的充放電運行方式。

3、放電過程中,若在短時間內,發現個別蓄電池電壓降到1.8V以下,應及時匯報,并做好記錄。

4、充放電過程中,應在蓄電池室內及放電設備附近配備足夠的滅火器。

5、充電期間,蓄電池單體溫度保持在15--40℃之間,最高不得超過45℃。若溫度過高,應采取有效措施降溫。

6、若發現個別蓄電池極板有彎曲、變形、開裂、脫落等現象,及時匯報,必要時停止充放電工作。

7、在充電過程中,應監視充放電電流保持在80A。

8、開始充電,蓄電池室內嚴禁有明火現象,嚴禁非工作人員入內。

9、蓄電池室通風設備應齊全,并能可靠投入運行。

六、注意事項:

1、本次采用大電流放電,恒壓限流充電方式進行,充放電過程中應密切監視蓄電池極板的變化情況。

2、充放電過程中,請值長及有關運行單位領導,要求運行人員盡量減少合閘操作。

七、危險因素及控制措施

(一)危險因素:火災

控制措施:1、嚴禁煙火。

2、室內通風良好,門窗密閉。

3、配備消防器材。

(二)危險因素:蓄電池爆炸

控制措施:1、嚴密監視蓄電池的溫度。

2、當溫度超過50℃時,應立即停止充放電工作,當溫度降到27℃以下時再繼續充放電工作。

3、保證室內的軸流風機設備完好,確保室內溫度在規定范圍內。

檢修維護部繼電保護班

?2013年04月0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