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制度大全 > 焊接助理崗位職責

焊接助理崗位職責

2024-07-24 閱讀 2457

焊接助理工程師南京奧特南京奧特電氣股份有限公司,AUTO奧特,nanjingaot,南京奧特,奧特電氣,奧特職責描述:

1.負責公司焊接演示設備的日常維護、保養。

2.負責公司演示時焊接設備的演示操作。

3.負責公司演示輔材的日常管理。

4.協助完成部門的焊接工藝開發、工藝驗證、工藝評定、工藝文件的編寫和管理。

任職要求:大專以上學歷,焊接專業。有管道、壓力容器、海洋工程相關工作經驗或對于MIG/MAG/SAW/TIG等焊接方法熟悉

篇2:焊接材料烘焙規范操作規程

1、焊條的烘焙溫度和保溫時間,嚴格按焊條生產廠家推薦的烘焙規定或有關的技術規范要求進行。國外焊材的烘焙要求,按所提供的焊材質保書或有關技術規范要求進行烘焙。2、如焊條生產廠家無烘焙規定或有關技術規范,則按下表的烘干規范進行:焊條類別酸性焊條堿性焊條堿性不銹鋼焊條保溫時間1h1h1h烘干溫度70~150℃350-400℃150~250℃注:⑴酸性焊條儲存時間短且包裝良好的,使用于一般結構件焊接,在使用前不再烘焙。⑵堿性焊條對含氫量有特別要求的,烘焙溫度應提高到400~450℃,保溫1~2h3、焊條烘干時,應緩慢升溫、保溫、緩慢降溫,嚴禁將需烘干的焊條直接放入已升至高溫的烘箱內,或者將烘至高溫的焊條從高溫爐中突然取出冷卻,以防止焊條藥皮因驟冷或驟熱面產生開裂或脫落現象。4、同一烘干箱每次只能入同種烘干規范的焊條進行烘干,對烘干規范相同,但批號、牌號或規格不同的焊條,堆放時必須有一定的物理間隔,且焊條堆放不宜過高(一般為1~3層),以保證焊條烘干均勻。5、烘干后的焊條,應貯放在溫度為50~100℃的恒溫保溫箱內,隨用隨取。6、當焊條在施工現場放置超過4個小時以上時,應對焊條重新烘干處理,但焊條反復烘干次數不得超過三次。

篇3:焊接切割安全操作規程

1目的

為加強對焊接切割作業的安全管理,防止因動火作業引發火災,爆炸和人身傷害事故。

2適用范圍

熟料部維修工段

3.程序要求

3.1一般規定

3.1.1焊接切割操作人員必須經過嚴格的培訓,了解并掌握焊接切割操作技術,熟悉焊接切割設備,經培訓合格后方可持證上崗,人員培訓按公司相關規定執行;

3.1.2在對運動設備維修前,必須鎖上相應設備開關,并在主控開關上掛鎖;

3.1.3必須對運轉時會對作業造成危險的相關設備實行斷電停機并掛牌上鎖;

3.1.4必須確認設備已完全停止,對制動系統可靠性不能完全確認或維修時可能改變系統受力穩定性的維修作業,應另實施安全保障措施后才能作業;

3.1.5特殊場所,如煤磨系統、庫房、袋收塵器等,必須有動火證才能進行電氣焊作業;

3.1.6操作前要認真檢查電、氣焊工器具,發現問題要及時報告并處理;

3.1.7工作中應正確使用、保管高壓氧氣瓶和乙炔瓶,正確調整電焊機電流,保證安全生產;

3.1.8在使用電焊機前應仔細檢查,確認設備安全情況,焊機接入電網時必須注意兩者電壓是否相符;

3.1.9起動焊機時焊鉗和焊件不能接觸以防短路;

3.1.10接線柱和電纜應接觸良好,不許松動。焊機外殼接地應良好以確保安全;

3.1.11氧氣瓶和乙炔瓶兩個壓力表不應互相對峙以免氣流射出時沖擊另一塊表造成事故;

3.1.12冬天氧氣出口處如有凍結現象,嚴禁使用明火加熱,以免氧氣突然大量沖出造成事故;

3.1.13氧氣瓶、乙炔瓶不能用起重機直接掛吊,如在高空施工必須吊運時,應裝入吊藍或適當臺架上進行;

3.1.14對電焊、氣割、氣焊作業時都應采取必要的防火措施;

3.1.15操作人員在2米以上施工時,要佩戴安全帶和采取防護措施;

3.1.16對有一次儀表(如負荷傳感器等)的設備焊割時,應與儀表技術人員聯系。

3.2氣焊、氣割的安全規定

3.2.1進行氣焊和氣割時,必須戴上墨鏡;

3.2.2嚴禁氧氣乙炔瓶、帶接觸油料。氧氣、乙炔瓶距不得小于5m;必須留有余氣;

3.2.3焊接場所10米以內不得存放易燃易爆物品;

3.2.4禁止在輸電線路下放置乙炔瓶、氧氣瓶等氣焊設備;

3.2.5操作者在焊接過程中,使用乙炔氣瓶時嚴禁臥放使用;且不得劇烈振動及受陽光爆曬,開啟時要使用專用扳手;

3.2.6電焊和氣焊在同一場所時,氧氣瓶必須采取絕緣措施,乙炔氣瓶要有接地措施;

3.2.7焊接所使用的氧氣瓶要遠離明火或熱源10米以上,乙炔瓶應與明火距離保持在3米以上;

3.2.8嚴禁將正在燃燒的焊割炬隨意放置;

3.2.9氣焊設備嚴禁沾染油污和搭架各種電纜。

3.2.10使用氣瓶的操作人員,應嚴禁穿著容易產生靜電的化纖服裝。

3.3?使用焊(割)炬安全事項

3.3.1使用焊炬必須先檢查氣密性,而且它的各連接部位,氣體通道及調節閥等處,不得沾有油脂;

3.3.2焊炬點火時應先開乙炔閥,點燃后開氧氣閥調節火焰;關火時應先關乙炔、后關氧氣;停止使用時嚴禁將焊炬、膠管和氣源做永久性連接;

3.3.3使用割炬時應清理干凈工件表面的漆皮、銹層等,而且不能在水泥地上作業,以防銹水和水泥遇高溫爆濺傷人;

3.3.4使用割炬要先作點火試驗,以檢查割嘴是否安裝好。

3.4.防回火

3.4.1焊(割)炬不要過分接近熔融金屬;

3.4.2焊(割)嘴不能過熱;

3.4.3焊(割)嘴不能被金屬熔渣等雜物堵塞;

3.4.4焊(割)炬閥門必須嚴密,以防氧氣倒回乙炔管道;

3.4.5乙炔瓶閥門不能開得太小,如果發生回火,要立即關閉乙炔發生器和氧氣閥門,并將膠管從乙炔發生器或乙炔瓶上撥下。如乙炔瓶內部已燃燒(白漆皮變黃、起泡),要用自來水沖澆降溫滅火;

3.5.焊割防火防爆

3.5.1開啟氧氣瓶時,用力不要過猛過快,以免因摩擦生熱而引起瓶閥著火;

3.5.2焊割操作時要防止氧氣、乙炔、液化石油氣產生靜電而發生火災、爆炸。應注意檢查以上氣體裝置,不得發生泄漏;

3.5.3焊割作業結束后,要認真對現場進行檢查,清除遺留下的各種火種,防止發生事故。

3.6.電弧焊安全規定

3.6.1電焊機接頭必須由電工接線,以免損壞電焊機或發生觸電事故;

3.6.2電弧焊現場使用的電焊機應設有可防雨、防潮、防曬的機棚,并備有消防品。雨天時不得露天電焊。在潮濕地帶作業時,操作人員應站在鋪有絕緣物品的地方并穿好絕緣鞋;

3.6.3焊接時,焊工和配合人員必須采取防止發生觸電、高空墜落、火災等事故的安全措施;

3.6.4焊接預熱焊件時,應設擋板隔離焊件發出的輻射熱;

3.6.5嚴禁對運行中的壓力管道,裝有易然易爆物品的容器和在受力構件上進焊接和切割;

3.6.6焊接銅、鋁、鋅、錫、鉛等有色金屬時,必須在通風良好的地方進行,焊接人員應戴防毒面具或呼吸濾清器;

3.6.7接地線及手把線都不得搭在易燃、易爆和帶電源的物品上,接地線不得接在管道、機床設備和建筑物金屬構件或軌道上。焊鉗應與手把線連接牢固,不得用胳膊夾持焊鉗。清除焊渣時,面部應避開被清理的焊縫;

3.6.8在載荷運行中,焊接人員應經常檢查電焊機的溫升情況,如超過60℃時必須停止運轉并降溫;

3.6.9作業后,清理場地,滅絕火種,切斷電源,鎖好電閘箱,消除焊料余熱后,方可離開;

3.6.10焊接設備上的電機、電器、空壓機等應按有關規定執行,并有完整的防護外殼。

3.7.高處焊接安全要求

3.7.1高處焊接作業人員必須經過體檢合格,系緊安全帶,穿好膠底防滑鞋后方能上崗;

3.7.2應把焊接點下的可燃易爆物品移開,并放到安全地點。防止火花、熔融金屬引起燃燒爆炸事故;

3.7.3電焊機與高處焊接作業點的距離大于10米時,焊機應有專人看管,以備緊急時立即拉閘斷電,確保安全;

3.7.4高處焊接處下有可燃氣體管道,應用濕麻袋、石棉板等隔熱材料覆蓋。落下的熔融金屬要妥善處理。

3.8.電焊設備安全

3.8.1電焊機要有防止過載的熱保護裝置,各導電部分之間要有良好的絕緣設施,并有良好的保護接地;

3.8.2電焊鉗與焊接電線連接要牢固可靠,鉗口與焊條要保特良好接觸,不得使用沒有絕緣裝置的電焊鉗,不能將過熱的電焊鉗放入水中冷卻;

3.8.3焊接電纜應有良好的導電能力及良好的絕緣外表。焊接電纜線需橫過馬路或通道時,必須采取一定的保護措施,不能將電纜搭在氣瓶、乙炔發生器或盛有易燃物品的容器以及其他材料上。

3.9.焊工“十不焊割”

3.9.1焊工未經安全技術培訓考試合格,未領取操作證者,不能焊割;

3.9.2在重點要害部門和重要場所,未采取措施,未經單位有關領導和安全、保衛部門批準和辦理動火證手續者,不能焊割;

3.9.3在禁火區內(防爆車間、危險品倉庫附近)未采取嚴格隔離等安全措施,不能焊割;

3.9.4未經領導同意,擅自拿來的物件,在不了解其使用情況和構造情況下,不能焊割;

3.9.5焊接場所附近有易燃物品,未作清除或未采取安全措施,不能焊割;

3.9.6在容器內工作時,如沒有低壓照明和通風不良及無人在外監護,不能焊割;

3.9.7盛裝過易燃、易爆氣體、液體、固體的容器、管道,未經用堿水等徹底清洗和處理,未消除火災爆炸危險的,不能焊割;

3.9.8有可燃材料充作保溫層、隔熱、隔音設備的部位,未采取切實可靠的安全措施,不能焊割;

3.9.9有壓力的管道或密閉容器,如空氣壓縮機、高壓氣瓶、高壓管道、帶氣鍋爐等,不能焊割;

3.9.10在一定距離內,有與焊割明火操作相抵觸的工種,如汽油擦洗、噴漆、灌裝汽油等,不能焊割。

3.10.個體防護

3.10.1正確使用電焊面罩及氣割眼鏡;

3.10.2正確使用防護手套,穿帆布工作服。同時工作服袖口應扎緊,扣好領口,保證皮膚不外露;

3.10.3在通風不良場所焊接時,應裝設通風和吸塵設備及戴口罩,使用低塵少害的焊條;盡量采用自動焊代替手工焊,防止急性職業中毒事故的發生;

3.10.4為減少高頻電磁場對人的危害,應盡量減少高頻電磁場的作用時間,引燃電弧后應立即切斷高頻電源,同時要注意焊件接地。

3.11.工作結束后要做好清理、整理工作。

4相關文件

4.1《勞動安全衛生國家標準》

4.2《員工工作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