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制度大全 > 業務標準化崗位職責

業務標準化崗位職責

2024-07-31 閱讀 2260

資深質管與標準化業務分析師仙樂健康仙樂健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仙樂健康工作職責:

1、組織業務部門分析跨職能的業務流程,提出流程優化解決方案;

2、負責推進質量管理流程落地、實施及過程管理,提高內部管理效率、節約成本、增加客戶價值;

3、負責制定、持續優化質管主數據的管理標準,并監督實施執行,加強公司數據標準規范化;

4、識別并確認業務需求,并在服務標準時間內為用戶提供2階以上的業務咨詢服務;

5、根據業務需求設計業務模型,并轉換可實現的業務邏輯;

6、帶領關鍵用戶開展業務影響評估、開發、驗證、部署系統增強和新功能

7、帶領關鍵用戶開展業務需求分析工作,并提出解決方案建議;

8、幫助用戶分析、識別、確認業務需求,提出業務需求規格,并設計解決方案;

9、開發和完善應用系統變更的相關文檔(功能需求、測試計劃及腳本、實施計劃、回退計劃等),以確保上線質量;

10、配合關鍵用戶進行用戶接受測試,達到一次通過率;

11、制作培訓文檔,為用戶提供應用系統培訓

12、跟蹤解決服務請求和突發事件,并致力于提高IT服務水平;

13、在計劃時間內完成業務解決方案設計文檔和按時交付;

14、根據IT內部的標準和政策,向用戶提供及時、有效、合規的服務支持;

15、負責公司的質量管理模塊的數據規范、數據標準、數據指標的定義,建立主數據、數據架構、數據倉庫、數據模型,提出數據管理系統需求、建立數據匹配和同步規則等;

16、帶領關鍵用戶設計和梳理公司質量管理職能領域的流程標準,收集質量管理部門流程改進建議,組織跨部門溝通協調,推動標準流程日常改進,提高運營的效率和效果,推進營運流程落地;

17、以客戶服務為中心,平?好資源投入、政策合規以及應用架構的一致性;向用戶提供各種應用支持服務,對用戶的各類請求進行優先級評估,制定開發計劃;

18、主動與客戶溝通和聯系,維護好內部客戶關系,提高服務滿意度;定期走訪客戶,學習業務流程,挖掘業務需求,提出改善建議。

任職資格:

1、有5年以上大中型軟件系統管理、實施和支持的工作經驗;有Oracle/SAP系統的完整周期的實施經驗

2、熟悉企業質量管理信息化管理的一般需求與實現方法;熟悉生產制造企業的管理流程,能夠提出業務流程優化的解決方案;

3、熟悉業務需求管理方法,有計劃地完成需求管理工作;具有良好的計劃能力,合理計劃工作的優先順序;

4、了解當前主流的數據庫技術,并能夠應用SQL分析數據庫腳本是一個加分項;

5、良好的用戶溝通技巧,包括電話郵件的溝通、傾聽技巧、處理突發事件等方面的技巧;

6、具備良好的口頭和書面英語溝通能力;

7、具有較強的客戶服務意識和熱情;具有強烈的團隊合作意識和進取心;具有較強的工作主動性和責任心;

篇2:非正規作業標準化系列標準補充項目目錄

非正規作業標準化系列標準

補充項目目錄

1、石門(立井、斜井)揭煤施工安全技術措施編制標準

2、采掘工作面防突安全技術措施編制標準

3、薄煤層綜采工作面結采安全技術措施編制標準

4、工作面超前鉆探安全技術措施編制標準

石門(立井、斜井)揭煤施工安全技術

措施編制標準

封面編號編制單位編制時間

首頁會審人員簽字會審人員蓋章

前言1、生產部門下達的措施編制通知書

2、現場調研報告

3、重大危險源及有害因素辯識

1概述

1.1編寫依據

主要包括《防治煤與瓦斯突出規定》、《煤礦安全規程》和石門(立井、斜井)工作面作業規程及施工安全技術措施等。

1.2工程概況

應詳細描述石門(立井、斜井)工作面位置、現掘進工藝、斷面設計、支護方式以及預計距離所揭煤層位置等與該工作面相關的一切工程情況,并繪制工程布置平(剖)面圖等。

1.3礦井地質概況

1.3.1井田地質概況

應對井田范圍內的地形、地貌、地層煤系等進行總體的描述。

1.3.2揭煤區域地質概況

1.3.

2.1地質情況

應對石門、立井、斜井揭煤區域的地質、構造等情況進行詳細描述,附煤層柱狀圖。

1.3.

2.2煤層賦存情況

詳細描述所揭煤層的埋深、厚度、走向、傾角、煤質情況以及頂底板巖性特征等內容。

1.3.

2.3水文地質情況

對揭煤區域煤層水文情況進行描述(包括對工作面揭煤作業有影響的煤層、地層水文情況),預測工作面涌水量。

1.3.

2.4煤層瓦斯情況

描述所揭煤層實測或預測的瓦斯含量、壓力等參數以及在勘探過程中鉆孔穿

過煤層時有無瓦斯涌出動力現象,并應說明數據來源。若無所揭煤層瓦斯資料應在本條說明。

1.3.

2.5煤層突出危險性評估情況

描述建井前對所揭煤層的突出危險性評估情況,若未經評估可略去本條內容。

2揭煤技術措施

2.1揭煤流程

2.1.1在距煤層法向距離20m處對煤層進行超前鉆探,初步掌握煤層層位及產狀,防止誤揭煤層。

2.1.2在掘進到距煤層法向距離10m前再次進行超前鉆探,進一步掌握層層位及產狀,并測定煤層瓦斯壓力或瓦斯含量,對所揭煤層突出危險性進行初步預評價;

2.1.3若在距離煤層法向距離10m之前,預測煤層具有突出危險性,則在距離煤層法向距離7m前,對煤層采取區域綜合防突措施,直到措施有效。

2.1.4若在距離煤層法向距離10m時預測煤層無突出危險性或采取區域防突措施有效后,掘進至距離煤層法向距離5m時,對煤層采用工作面預測方法進行區域驗證。

2.1.5在距離煤層法向距離5m時區域驗證煤層具有突出危險,則立即采取局部綜合防突措施,直到措施檢驗有效。

2.1.6在距離煤層法向距離5m時區域驗證煤層無突出危險或采區局部防突措施效果檢驗有效后,掘進至遠距離爆破揭煤位置采用工作面預測方法進行最后驗證。

2.1.7在掘進至遠距離爆破揭煤位置進行最后驗證,若煤層具有突出危險性,則采取補充防突措施,直到措施檢驗有效。

2.1.8在掘進至遠距離爆破揭煤位置進行最后驗證,若煤層無突出危險性或采取補充防突措施效果檢驗有效后,實施遠距離爆破揭煤。

附:揭煤防突工藝流程示意圖

揭煤防突工藝流程示意圖

2.2區域綜合防突措施

2.2.1區域預測

2.2.1.1預測方法

明確對揭煤進行突出危險性預測所采用的預測方法、測定的參數、設備儀器等。

2.2.1.2鉆孔設計

描述鉆孔設計的鉆孔數量、鉆孔直徑、傾角、方位、預計孔深等參數。附鉆孔設計圖。

2.2.1.3封孔及測壓裝置安裝

描述封孔方法、封孔材料、封孔深度等具體參數,描述測驗裝置安裝工藝方法。附封孔及測壓裝置示意圖

2.2.1.4測定煤層瓦斯壓力(或瓦斯含量)

描述測定煤層瓦斯壓力(或含量)具體過程,內容包括讀取數據始、末時間、間隔時間、數據如何整理等。附測定記錄表。

2.2.1.5突出危險性判定

根據實際測得的煤層瓦斯壓力(含量)值預測揭煤區域煤層的突出危險性。

若判定煤層具有突出危險性,則采取區域防突措施進行消突。若判定無突出危險性,則采取安全防護措施后,可掘進至距煤層法向距離5m位置。

2.2.2區域防突措施

經區域預測有突出危險性的煤層,必須采取區域防突措施,具備預抽煤層瓦斯條件的必須選擇預抽煤層瓦斯,并編制工作面專用預抽設計,不具備預抽煤層瓦斯條件的選擇釋放煤層瓦斯,并編制工作面專用釋放孔設計,應明確具體采取的區域防突措施,鉆孔直徑、深度、傾角、方位角、密度等參數。施工完區域防突措施后,必須繪制區域防突措施竣工圖。

2.2.3區域防突措施效果檢驗

在施工完區域防突措施后,必須進行區域措施效果檢驗,檢驗方法與區域預測相同,效果檢驗必須經總工程師審批同意后,方可進入下一個環節。

2.2.4區域驗證

經區域預測或經區域措施效果檢驗后為無突出危險的,必須采用工作面預測的方法對突出危險性預測或措施效果檢驗結果進行區域驗證,具體方法同局部綜合防突措施中工作面突出危險性預測。

2.3局部綜合防突措施

2.3.1工作面突出危險性預測

進入采掘工作面時,必須首先進行工作面突出危險性預測。石門揭煤工作面的突出危險性預測采用鉆屑瓦斯解吸指標法。

2.3.2工作面防突措施

經工作面突出危險性預測有突出危險的工作面必須采用工作面防突措施。石門揭煤工作面的防突措施采用排放鉆孔。施工完工作面防突措施后,必須繪制工作面防突措施竣工圖。

2.3.3工作面防突措施效果檢驗

在施工完工作面防突措施后,必須進行工作面措施效果檢驗,檢驗方法與工作面突出危險性預測相同,效果檢驗必須經總工程師審批同意后,方可進入下一個環節。

2.4安全防護措施

依據《防治煤與瓦斯突出規定》、《煤礦安全規程》等有關規定編制相關的安全防護措施。

2.5遠距離爆破揭煤施工

2.5.1爆破工藝流程

2.5.2爆破作業

2.5.2.1炮眼布置

2.5.2.2爆破材料

2.5.2.3裝藥作業

2.5.2.4連線

2.5.2.5警戒及爆破

3生產系統

3.1一通三防系統

3.1.1工作面通風

3.1.1.1風量計算

3.1.1.2通風系統

3.1.1.3局部通風管理

3.1.1.4工作面無計劃停風現場處置措施

3.1.2綜合防塵

3.1.2.1防塵系統

3.1.2.2防塵管理

3.1.3防治瓦斯、CO

3.1.3.1監測系統

3.1.3.2瓦斯、CO管理

3.1.3.3瓦斯排放

3.1.4防滅火

3.1.

4.1防火設施

3.1.

4.2防滅火管理

3.2供電系統

3.3壓風系統

3.4排水系統

3.5通訊系統

4安全技術措施

4.1控制進尺掘進安全技術措施

4.2打鉆施工安全技術措施

4.3排放瓦斯安全技術措施

4.4機電設備檢修安全技術措施

4.5遠距離爆破揭煤專項安全技術措施

4.6其他安全技術措施

5施工組織管理

6避災系統

7附圖

附圖主要包括:

7.1工作面平面圖、剖面圖。要求能充分反映所施工工作面的工程概況、巷道布置等。

7.2工作面通風系統圖。標明所施工工作面的風流方向、風量大小及通風設施的具體位置等,如施工過程中需要調整通風系統,則必須明確調整前后的通風系統情況。

7.3瓦斯壓力、瓦斯含量測定孔布置圖。在實施區域綜合防突過程中,對瓦斯壓力或瓦斯含量測定孔的位置、角度、深度等要按規定進行設計,并繪制相應

布置圖。

7.4區域防突措施設計圖(如區域預抽鉆孔布置圖、區域驗證鉆孔布置圖等)。

7.5局部防突措施設計圖(如工作面超前鉆孔布置圖)。

7.6防塵系統圖、監測監控系統圖、供電系統圖、壓風系統圖、排水系統圖、通訊系統圖、避災路線圖。

7.7遠距離爆破說明書及炮眼布置圖。

采掘工作面防突安全技術措施編制標準封面編號編制單位編制時間

首頁會審人員簽字會審人員蓋章

前言1、生產部門下達的措施編制通知書

2、現場調研報告

3、重大危險源及有害因素辯識

1概述

1.1編寫依據

主要包括《防治煤與瓦斯突出規定》、《煤礦安全規程》和采掘工作面作業規程及施工安全技術措施等。

1.2工作面生產概況

依據采掘工作面作業規程和生產部門提供的相關資料,編寫工作面生產概況,包括巷道層位布置、坡度、已掘長度、總長度、巷道規格尺寸、支護形式和采掘工藝等與該工作面相關的一切工程情況,并繪制工程布置平(剖)面圖等。

1.3工作面地質概況

依據采掘工作面作業規程和地質部門提供的相關資料,編寫工作面地質概況,包括煤層賦存條件,該地點煤層厚度,產狀(走向、傾向、傾角),煤層頂底板巖性和地質構造描述,并結合煤層綜合柱狀圖闡述該工作面的地質情況。

1.4煤層及工作面瓦斯情況

描述工作面所在煤層實測或預測的瓦斯含量、壓力等參數以及在勘探過程中鉆孔穿過煤層時有無瓦斯涌出動力現象,并應說明數據來源,并依據該采掘面作業規程和通風部門提供的相關資料,編寫工作面瓦斯概況,包括工作面瓦斯含量、瓦斯涌出量等。

2綜合防突措施

2.1區域綜合防突措施

2.1.1區域預測

區域預測除了在煤層瓦斯風化帶或者事先有本地區豐富的突出資料外,一般都是采用測定煤層瓦斯壓力或煤層瓦斯含量指標值來進行判定煤層的突出危險性。現場測定瓦斯壓力或瓦斯含量數據后,根據《防治煤與瓦斯突出規定》中的相關要求判斷煤層的突出危險性。

2.1.2區域防突措施

經區域預測有突出危險性的煤層,必須采取區域防突措施,具備預抽煤層瓦斯條件的必須選擇預抽煤層瓦斯,并編制工作面專用預抽孔設計,不具備預抽煤層瓦斯條件的選擇釋放煤層瓦斯,并編制工作面專用釋放孔設計,應明確具體采取的區域防突措施,鉆孔直徑、深度、傾角、方位角、密度等參數。施工完區域防突措施后,必須繪制區域防突措施竣工圖。

2.1.3區域措施效果檢驗

在施工完區域防突措施后,必須進行區域措施效果檢驗,檢驗方法與區域預測相同,效果檢驗必須經總工程師審批同意后,方可進入下一個環節。

2.1.4區域驗證

經區域預測或經區域措施效果檢驗后為無突出危險的,必須采用工作面預測的方法對突出危險性預測或措施效果檢驗結果進行區域驗證,具體方法同局部綜合防突措施中工作面突出危險性預測。

2.2局部綜合防突措施

2.2.1工作面突出危險性預測

進入采掘工作面時,必須首先進行工作面突出危險性預測。煤巷掘進工作面和采煤工作面的突出危險性預測采用鉆屑指標法。

2.2.2工作面防突措施

經工作面突出危險性預測有突出危險的工作面必須采用工作面防突措施。煤巷掘進工作面和采煤工作面采用超前鉆孔措施。施工完工作面防突措施后,必須繪制工作面防突措施竣工圖。

2.2.3工作面措施效果檢驗

在施工完工作面防突措施后,必須進行工作面措施效果檢驗,檢驗方法與工作面突出危險性預測相同,效果檢驗必須經總工程師審批同意后,方可進入下一個環節。

2.2.4安全防護措施

依據《防治煤與瓦斯突出規定》、《煤礦安全規程》等有關規定編制相關的安全防護措施。

3生產系統

3.1一通三防系統

3.1.1工作面通風

3.1.1.1風量計算

3.1.1.2通風系統

3.1.1.3局部通風管理

3.1.1.4工作面無計劃停風現場處置措施

3.1.2綜合防塵

3.1.2.1防塵系統

3.1.2.2防塵管理

3.1.3防治瓦斯、CO

3.1.3.1監測系統

3.1.3.2瓦斯、CO管理

3.1.3.3瓦斯排放

3.1.4防滅火

3.1.

4.1防火設施

3.1.

4.2防滅火管理

3.2供電系統

3.3壓風系統

3.4排水系統

3.5通訊系統

4安全技術措施

4.1控制進尺采掘安全技術措施

4.2打鉆施工安全技術措施

4.3排放瓦斯安全技術措施

4.4機電設備檢修安全技術措施

4.5其他安全技術措施

5施工組織管理

6避災系統

7附圖

附圖主要包括:

7.1工作面平面圖、剖面圖。要求能充分反映所施工工作面的工程概況、巷道布置等。

7.2工作面通風系統圖。標明所施工工作面的風流方向、風量大小及通風設施的具體位置等,如施工過程中需要調整通風系統,則必須明確調整前后的通風

系統情況。

7.3瓦斯壓力、瓦斯含量測定孔布置圖。在實施區域綜合防突過程中,對瓦斯壓力或瓦斯含量測定孔的位置、角度、深度等要按規定進行設計,并繪制相應布置圖。

7.4區域防突措施設計圖(如區域預抽鉆孔布置圖、區域驗證鉆孔布置圖等)。

7.5局部防突措施設計圖(如工作面超前鉆孔布置圖)。

7.6防塵系統圖、監測監控系統圖、供電系統圖、壓風系統圖、排水系統圖、通訊系統圖、避災路線圖。

薄煤層綜采工作面結采安全技術措施編制標準

封面編號編制單位編制時間

首頁會審人員簽字會審人員蓋章

前言1、生產部門下達的措施編制通知書

2、現場調研報告

3、重大危險源及有害因素辯識

1、工作面概述

1.1工作面位置

主要描述此工作面地面相對位置和井下相對位置。

1.2圍巖特征

包括直接頂、直接底、老底的巖性、厚度、巖石特征等。

1.3工作面地質概況

依據采掘工作面作業規程和地質部門提供的相關資料,編寫工作面地質概況,包括煤層賦存條件,該地點煤層厚度,產狀(走向、傾向、傾角),煤層頂底板巖性和地質構造描述,并結合煤層綜合柱狀圖闡述該工作面的地質情況。

1.4工作面長度及支架型號

2、工作面結采作業前的準備工作

2.1工作面停采線的確定

2.2收尾前工作面的準備工作

3、工作面結采作業工藝

3.1工作面結采工藝順序

以結采工藝示意圖的形式確定工作面的結采順序和工藝,確定工作面支架型號,結采準備工作等

3.2結采工藝要求及安全注意事項

3.2.1鋪單網

包括初次上網工藝、初次上片網要求、鋪單網的詳細工藝要求

3.2.2鋪雙網鋪雙網的工藝要求

3.2.3鋪鋼絲繩鋪鋼絲繩的工藝要求

3.2.4割最后幾刀煤的技術要求

3.2.5打幫錨桿技術要求

3.2.6機頭抹角、清煤技術要求

3.3結采工作面采高規定

3.4聯網作業注意事項

4、結采期間兩端頭管理及兩巷超前管理

描述工作面兩端頭支護方式,收尾期間兩巷超前支護方式。編制工作面支護示意圖。

5、通風管理

以工作面回采作業規程中通風管理為依據,編制結采期間通風管理要求

6、人員站位

6.1初次上網人員站位要求

6.2正常聯網和聯接鋼絲繩作業時人員站位要求

6.3上工字鋼梁、串移工字鋼梁作業時人員站位要求

6.4打貼幫柱作業時人員站位要求

6.5抹角作業時人員站位要求

7、煤墻逼幫錨桿作業工藝

7.1逼幫錨桿施工規格型號、布置方式、排距、眼距、托板、托盤等

7.2具體作業工藝

8、特殊情況下措施

工作面初次上網作業時,若工作面頂板及頂煤較破碎,應采取的措施。

9、安全技術措施

9.1一般安全技術措施

9.2上網、聯網時安全技術措施

9.3開幫時安全技術措施

9.4抹角放炮安全技術措施

9.5其他安全技術措施

10、收尾用料計劃及下料順序

10.1收尾用料計劃

10.2下料順序

11、附圖

11.1工作面支護示意圖

11.2工作面結采工藝示意圖

11.3停采線位置示意圖

工作面超前鉆探安全技術措施編制標準封面編號編制單位編制時間

首頁會審人員簽字會審人員蓋章

前言1、生產部門下達的措施編制通知書

2、現場調研報告

3、重大危險源及有害因素辯識

1、工作面概述

1.1工作面位置

主要描述此工作面地面相對位置和井下相對位置。

1.2圍巖特征

包括直接頂、直接底、老底的巖性、厚度、巖石特征等。

1.3工作面地質概況

依據采掘工作面作業規程和地質部門提供的相關資料,編寫工作面地質概況,包括煤層賦存條件,該地點煤層厚度,產狀(走向、傾向、傾角),煤層頂底板巖性和地質構造描述,并結合煤層綜合柱狀圖闡述該工作面的地質情況。

2、作業組織

2.1打鉆時間

2.2確定跟班人員

2.3確定施工人員和安全員

3、打鉆作業工藝及要求

3.1鉆機

確定鉆機規格型號、鉆桿數量及長度、液壓泵站、鉆頭等

3.2鉆孔參數

鉆孔布置數量、方式等

4、鉆機安裝

4.1設備基礎、安裝條件及安裝的技術要求

4.2安裝、調整后的驗收項目、方法和判斷

4.3啟動

4.4試運轉

5、使用與操作

5.1打鉆操作

5.2作業步驟

5、安全技術措施

5.1施工前的安全技術措施

5.2打鉆安全技術措施

5.3拔鉆安全技術措施

5.4遇陷落柱、斷層等地質構造及異常情況時的安全技術措施

6、避災路線

6.1火災、瓦斯、煤塵爆炸避災路線

6.2巷道水災時避災路線

7、附圖

7.1工作面超前探鉆平面示意圖

7.2避災路線示意圖

篇3:煤礦質量標準化安全管理基本制度匯編(40頁)

);?>

目錄

1、安全生產責任制度(2)

2、安全辦公會議制度(3)

3、安全目標管理制度(4)

4、安全投入保障制度(6)

5、安全質量標準化管理制度(7)

6、安全生產教育與培訓制度(8)

7、安全隱患排查制度(10)

8、安全監督檢查制度(11)

9、安全技術審批制度(12)

10、礦用設備、器材使用管理制度(14)

11、礦井主要災害預防管理制度(16)

12、煤礦事故應急救援制度(20)

13、安全生產獎懲制度(25)

14、入井檢身與出、入井人員清點制度(29)

15、安全操作管理制度(30)

16、法定代表人和管理人員下井帶跟班制度(31)

17、安全生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