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工公司廢水排放及應急處理預案
化工企業廢水排放及應急處理預案
1目的
確保從生產源頭到水處理末端緊急情況時的應對措施,使得財產及環境的損失減到最低。
2適應范圍
適應于全體員工。
3職責
3.1發現意外的第一線人員應及時向本部門負責人反映情況,本部門立即采取緊急應對措施,并及時上報公司領導。
3.2總經理為行動協調總負責人
3.3管理者代表、辦公室主任、技檢部長、車間主管為行動協調的負責人。
3.4辦公室在授權下負責將意外造成的污染上報環保局。
4事故應急處理程序
4.1組織指揮機構:
4.1.1消防安全負責人:***
4.1.2消防安全管理人員:***
4.1.3從業人員構成(53人):***
A、滅火救援組(21)
組長:***
組員:***
職責:主要負責火場滅火、人員及物資的救援工作。
B、設備維護組(4)
組長:***
組員:***
職責:主要負責水、電、監控系統、消防設備的維修和保養、火場現場設備操作等。
C、疏散演練組(12)
組長:***
組員:***
職責:主要負責火場被困人員疏散、警戒、救護工作。
D、檢查巡查組(8)
組長:***
組員:***
職責:主要負責消防設施器材的各項檢查工作以及協助疏散組檢查火場被困人員有無疏漏及人、物救援工作。
E、宣傳培訓組(7)
組長:***
組員:***
職責:主要負責防火安全教育培訓、火場組織人員保護火災現場,防止殘火復燃,為調查火災原因提供情況等工作。
4.2消防安全管理人:由在崗人員擔任。
4.2.1任務:根據消防安全責任人的指令主要完成;
4.2.2啟動滅火設施進行撲救;
4.2.3通知有關領導前往火場進行組織指揮;
4.2.4通知其他人員帶來滅火器材、用具等前往火災現場請領任務;
4.2.5向著起火點和其他范圍發布疏散命令;
4.2.6通知場內值班電工及時切斷相關電源;
4.2.7向社會有關部門報告,請求協助和支援。
4.3廠內值班人員應確保24小時開通手機,切實做到召之即來,來之能戰。
5應急工作程序
5.1緊急情況
5.1.1危險化學品泄漏
5.1.2排污量激增
5.1.3生活水被危險化學品嚴重污染
5.1.4三級沉淀處理排水嚴重超標
5.1.5污染事故
5.2應急措施
5.2.1化學品泄漏
5.2.1.1這些意外由于代表潛在的安全、污染事項,任何原料或廢棄物泄漏超過30公升排入表面水水道時,須報知辦公室及技檢部。
5.2.1.2對泄露相關人員要做到
A.盡量減小漏出面積的擴散;
B.液體要用抹布、拖布等拭去,在專門的容器中處理;
C.固體要收集到指定固廢容器中;
D.隔斷火源或熱源;
E.大量泄漏時,要迅速報告;
F.作業人員要根據需要使用口罩、防護眼鏡、防護手套等用具。
5.2.1.3溶劑油的泄漏,為安全起見要按要求及時處理,并立即將意外報知管理者代表。若泄漏液體未收集而直接進入表面水,意外處理的相關人員須通知技檢部下列事項:
A.泄漏地點;
B.泄漏牽涉的物質;
C.泄漏至表面水拓放管道的粗估量;
D.采取的行動及造成的損害。
5.2.1.4泄漏造成環境污染的,管理者代表或辦公室主任須立刻聯絡環保局,并提供有關泄漏物質的形態及數量的資訊。
5.2.1.5技檢部、辦公室須監督泄漏物質的清理,并確保所有廢棄物均已移入有害廢棄物貯存桶及清楚標示其內容物。
5.2.1.6大量泄漏時應及時上報管理者代表及總經理,應有應急隊參與處理,必要時由管理者代表通知生產部門并上報政府有關部門。
5.2.1.7若環保局人員要參與救災事項,管理者代表或辦公室須協調之。
5.2.1.8當泄漏造成廠外污染時,管理者代表須提供報告給環保局。報告的準備應意外后48小時內完成意外細節描述,及包含采取的行動,工廠采取何項的預防措施以避免意外再發生。
5.2.2.排污量激增
5.2.2.1技檢部監測,辦公室監督各車間查明排污源頭,采取針對性措施立即控制排污,必要時(局部或全部)停產;
5.2.2.2技檢部采取相應措施減少伴隨的環境影響,如對尚未排放的污水進行處理,以確保達標排放;對于擴散到外界的污染物,管理者代表應立即通知環保部門;辦公室安排告知周圍居民。
5.2.2.3辦公室配合生產車間應加強對重點崗位員工的培訓。
5.2.2.4物資部及技檢部原料質量要保證,防止偽劣產品對相關設施系統的影響。
5.2.2.5生產部對配置備用電源(發電機)等備用設備做好日常檢查維護。
5.2.2.6管理者代表對事故原因采取糾正預防措施。
5.2.3生活水被化學品嚴重污染
5.2.3.1第一發現人應及時報告本部門領導,技檢部根據實際情況分析污染因子,及時采取處理措施,去除污染因子。
5.2.3.2由生產部查明原因,采取糾正預防措施。
5.2.4處理排水嚴重超標
5.2.4.1對于擴散到外界的污染物,管理者代表或辦公室應立即通知環保部門,安排告知周圍居民。
5.2.5污染事故
5.2.5.1辦公室對舉報反映的情況進行筆錄,包括舉報人的姓名、住址、聯系電話、反映的情況,并上報管理者代表。對正在發生的污染首先要安排相關部門切斷污染源,再查明原因進行整改。
5.2.5.2嚴重的事故要在知情24小時內上
報環保局。
5.2.5.3在管理者代表指導下對事故原因進行整改,采取糾正預防措施。
5.2.5.4對事故因素能消除的應該消除,由技檢部、辦公室處理。
6法律、法規摘要
6.1《中華人民共和國水污染防治法》第28條:排污單位發生事故或者其它突然性事件,排放污染物超過正常排放量,造成或者可能造成水污染事故的必須立即采取應急措施,通報可能受到水污染危害的和損害的單位,并向當地環保部門報告。
6.2《中華人民共和國水污染防治法實施細則》第19條:企事業單位造成水污染事故時,必須立即采取措施,停止或者減少排污,并在事故發生后48小時內向當地環保主管部門遞交關于事故發生的時間、地點、類型和排放污染物的種類、數量、經濟損失、人員受害及應急措施等情況的初步報告。
7相關記錄
事故調查與處理報告(見附件)
糾正預防措施通知單(與三體系表格通用)
事故調查與處理報告
編號:
事故發生時間
事故發生地點
事故性質:
□環境事故□未遂事故□一般事故□重大事故□特大事故
□傷亡事故□職業病□其他事故:
污染、人員傷亡及經濟損失情況:
事故發生經過
事故原因:
事故責任認定及處理意見
建議采取的防范措施
調查人員:
調查人
部門
職位
調查人
部門
職位
公司領導批示:
簽名:日期:
篇2:化工企業廢水排放應急處理預案
化工公司廢水排放及應急處理預案
1目的
確保從生產源頭到水處理末端緊急情況時的應對措施,使得財產及環境的損失減到最低。
2適應范圍
適應于全體員工。
3職責
3.1發現意外的第一線人員應及時向本部門負責人反映情況,本部門立即采取緊急應對措施,并及時上報公司領導。
3.2總經理為行動協調總負責人
3.3管理者代表、辦公室主任、技檢部長、車間主管為行動協調的負責人。
3.4辦公室在授權下負責將意外造成的污染上報環保局。
4事故應急處理程序
4.1組織指揮機構:
4.1.1消防安全負責人:***
4.1.2消防安全管理人員:***
4.1.3從業人員構成(53人):***
A、滅火救援組(21)
組長:***
組員:***
職責:主要負責火場滅火、人員及物資的救援工作。
B、設備維護組(4)
組長:***
組員:***
職責:主要負責水、電、監控系統、消防設備的維修和保養、火場現場設備操作等。
C、疏散演練組(12)
組長:***
組員:***
職責:主要負責火場被困人員疏散、警戒、救護工作。
D、檢查巡查組(8)
組長:***
組員:***
職責:主要負責消防設施器材的各項檢查工作以及協助疏散組檢查火場被困人員有無疏漏及人、物救援工作。
E、宣傳培訓組(7)
組長:***
組員:***
職責:主要負責防火安全教育培訓、火場組織人員保護火災現場,防止殘火復燃,為調查火災原因提供情況等工作。
4.2消防安全管理人:由在崗人員擔任。
4.2.1任務:根據消防安全責任人的指令主要完成;
4.2.2啟動滅火設施進行撲救;
4.2.3通知有關領導前往火場進行組織指揮;
4.2.4通知其他人員帶來滅火器材、用具等前往火災現場請領任務;
4.2.5向著起火點和其他范圍發布疏散命令;
4.2.6通知場內值班電工及時切斷相關電源;
4.2.7向社會有關部門報告,請求協助和支援。
4.3廠內值班人員應確保24小時開通手機,切實做到召之即來,來之能戰。
5應急工作程序
5.1緊急情況
5.1.1危險化學品泄漏
5.1.2排污量激增
5.1.3生活水被危險化學品嚴重污染
5.1.4三級沉淀處理排水嚴重超標
5.1.5污染事故
5.2應急措施
5.2.1化學品泄漏
5.2.1.1這些意外由于代表潛在的安全、污染事項,任何原料或廢棄物泄漏超過30公升排入表面水水道時,須報知辦公室及技檢部。
5.2.1.2對泄露相關人員要做到
A.盡量減小漏出面積的擴散;
B.液體要用抹布、拖布等拭去,在專門的容器中處理;
C.固體要收集到指定固廢容器中;
D.隔斷火源或熱源;
E.大量泄漏時,要迅速報告;
F.作業人員要根據需要使用口罩、防護眼鏡、防護手套等用具。
5.2.1.3溶劑油的泄漏,為安全起見要按要求及時處理,并立即將意外報知管理者代表。若泄漏液體未收集而直接進入表面水,意外處理的相關人員須通知技檢部下列事項:
A.泄漏地點;
B.泄漏牽涉的物質;
C.泄漏至表面水拓放管道的粗估量;
D.采取的行動及造成的損害。
5.2.1.4泄漏造成環境污染的,管理者代表或辦公室主任須立刻聯絡環保局,并提供有關泄漏物質的形態及數量的資訊。
5.2.1.5技檢部、辦公室須監督泄漏物質的清理,并確保所有廢棄物均已移入有害廢棄物貯存桶及清楚標示其內容物。
5.2.1.6大量泄漏時應及時上報管理者代表及總經理,應有應急隊參與處理,必要時由管理者代表通知生產部門并上報政府有關部門。
5.2.1.7若環保局人員要參與救災事項,管理者代表或辦公室須協調之。
5.2.1.8當泄漏造成廠外污染時,管理者代表須提供報告給環保局。報告的準備應意外后48小時內完成意外細節描述,及包含采取的行動,工廠采取何項的預防措施以避免意外再發生。
5.2.2.排污量激增
5.2.2.1技檢部監測,辦公室監督各車間查明排污源頭,采取針對性措施立即控制排污,必要時(局部或全部)停產;
5.2.2.2技檢部采取相應措施減少伴隨的環境影響,如對尚未排放的污水進行處理,以確保達標排放;對于擴散到外界的污染物,管理者代表應立即通知環保部門;辦公室安排告知周圍居民。
5.2.2.3辦公室配合生產車間應加強對重點崗位員工的培訓。
5.2.2.4物資部及技檢部原料質量要保證,防止偽劣產品對相關設施系統的影響。
5.2.2.5生產部對配置備用電源(發電機)等備用設備做好日常檢查維護。
5.2.2.6管理者代表對事故原因采取糾正預防措施。
5.2.3生活水被化學品嚴重污染
5.2.3.1第一發現人應及時報告本部門領導,技檢部根據實際情況分析污染因子,及時采取處理措施,去除污染因子。
5.2.3.2由生產部查明原因,采取糾正預防措施。
5.2.4處理排水嚴重超標
5.2.4.1對于擴散到外界的污染物,管理者代表或辦公室應立即通知環保部門,安排告知周圍居民。
5.2.5污染事故
5.2.5.1辦公室對舉報反映的情況進行筆錄,包括舉報人的姓名、住址、聯系
電話、反映的情況,并上報管理者代表。對正在發生的污染首先要安排相關部門切斷污染源,再查明原因進行整改。
5.2.5.2嚴重的事故要在知情24小時內上報環保局。
5.2.5.3在管理者代表指導下對事故原因進行整改,采取糾正預防措施。
5.2.5.4對事故因素能消除的應該消除,由技檢部、辦公室處理。
6法律、法規摘要
6.1《中華人民共和國水污染防治法》第28條:排污單位發生事故或者其它突然性事件,排放污染物超過正常排放量,造成或者可能造成水污染事故的必須立即采取應急措施,通報可能受到水污染危害的和損害的單位,并向當地環保部門報告。
6.2《中華人民共和國水污染防治法實施細則》第19條:企事業單位造成水污染事故時,必須立即采取措施,停止或者減少排污,并在事故發生后48小時內向當地環保主管部門遞交關于事故發生的時間、地點、類型和排放污染物的種類、數量、經濟損失、人員受害及應急措施等情況的初步報告。
7相關記錄
事故調查與處理報告(見附件)
糾正預防措施通知單(與三體系表格通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