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職責大全 > 公司事故事件報告調查分析規定

公司事故事件報告調查分析規定

2024-07-10 閱讀 6611

公司事故、事件報告、調查與分析規定

1.1事故、事件報告制度

為規范公司的事故、事件報告管理,使在公司范圍發生的事故、事件能夠達到快速、準確的逐級上報,特制定本制度。

一、定義

事故是指人們在進行有目的的活動過程中,發生了違背人們意愿,可能導致人員的傷亡或物質的損失的意外事件,稱為事故。

事件是指導致或可能導致事故的情況。

二、事故、事件類別

1、人身傷害事故、事件

2、職業病

3、設備事故、事件

4、火災

5、交通事故、事件

6、未遂、違章

7、相關方投訴

三、報告范圍

發生在公司范圍內的所有生產、生活中的一切事故、事件都必須按規定程序向有關領導和部門上報。

四、報告時間規定

1、事故上報時間規定:

發生輕傷事故,事故單位當天電話報告公司安全部;發生重傷事故,事故單位1小時內電話上報安全部;發生死亡事故,事故現場有關人員應當立即向本單位負責人報告,單位負責人接到報告后,必須在10分鐘內向安全部和公司領導報告。

1.2、事件上報規定

生產過程中發生的生產性事件,現場人員必須立即報告班組長,班組長在采取控制措施的同時向車間值班負責人報告,并根據事件處理情況實行逐級上報。生活中發生的非生產性事件,現場人員要先進行調解,在無法調解或可能發生難以控制的情況下,必須向分公司安全科、公司保衛部或鎮政府派出所報告。

五、事故、事件的響應程序規定

事故、事件發生單位負責人在接到報告后,必須對現場采取處置措施,同時向上級部門和領導報告。

班組長車間分管副經理經理安全副總經理總經理

現場人員

安全員安全組長安全科安全部

六、其它要求

1、事故、事件報告應當及時、準確、完整,任何單位和個人對事故不得遲報、漏報、謊報或瞞報。

2、保護好事故、事件現場,有關單位和人員應當妥善保護事故現場以及相關證據,任何人和單位不得破壞事故現場、毀滅相關證。

3、事故、事件發生單位負責人接到事故報告后,應當立即采取有效措施,進行組織搶救,防止事故擴大,減少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

4、單位安全管理部門要建立事故、事件報告登記臺帳,并對較大的事故事件造冊登記、存檔保存。

2事故、事件調查制度

一、事故、事件類型:

1、人身傷害事故、事件

2、職業病

3、設備事故、事件

4、火災

5、交通事故、事件

6、未遂、違章

7、相關方投訴

二、調查機構及人員

根據事故、事件的嚴重程度和危害影響范圍,分公司調查與分公司調查一般較輕,危害影響較小的事故、事件,由分公司經理任組長,安全科、生產科等相關人員組成調查組進行調查處理,結果上報總公司,對較重、危害影響較大的事故、事件由公司總經理(安全副總經理)任組長,總工任副組長,相關職能部室負責與技術人員,工會負責人等組成調查進行調查處理,結果上報公司安委會。各級調查人員必須由書面任命書,并應接受以下內容的培訓:

1、訪談技巧;

2、證據收集和保留;

3、事故、事件原因分析技術;

4、事故、事件調查報告書編寫、報送及記錄保存。

三、調查的主要內容:

1、查明事故經過及后果;

2、查明直接原因;

3、查明間接原因;

4、查明標準化系統暴露的問題;

5、分析事故再次發生的可能性;

6、確定防范措施;

7、為制定防范措施確定負責部門、人員及其職責和完成時間。

四、調查方法

1、現場勘察取證(攝像、照相、技術分析);

2、詢問當事人及現場人員,了解當時工作狀態和事件、事故發生的過程;

3、走訪調查相關與事故、事件有聯系的人員;

4、總結、分析證據和詢問記錄。

五、調查時間規定

1、由分公司調查處理的一般較輕的事故、事件要求三天內完成,并形成調查報告上報公司。

2、由公司調查處理較重大的事故、事件要求一周內完成,并形成調查報告上報安委會。

六、其它要求

1、根據事故、事件的性質、類型為調查人員配備所需相應裝置、設備。

2、現場調查要認真、詳細,盡可能采用科技手段取證,收集相關資料。

3、對收集的證據、資料要整理、分類,妥善保存。

4、調查過程中要多與員工、中層領導交談,了解事故、事件發生根本原因,聽取他們意見或建議。

5、中高層管理人員必須對下列事故、事件調查進行參與:

(1)重傷及死亡事故;

(2)嚴重的設備事故;

(3)嚴重火災;

(4)事故災難;

(5)嚴重未遂事故。

篇2:道路運輸安全事故報告與調查處理制度

為了積極預防、妥善處理道路運輸安全事故,保護公司、他人的合法權益和生命、財產安全,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安全生產法》、國務院《生產安全事故報告和調查處理條例》(國務院令第493號)、《浙江省道路運輸行業行車事故統計報告制度》等有關規定,特制定本制度。

第一條?發生道路運輸安全后,現場有關人員立即采取有效的措施組織搶救,同時應當立即報告本單位主要負責人。

第二條?事故發生單位負責人接到事故報告后,應當立即啟動事故相應應急預案,或者采取有效措施,組織搶救,防止事故擴大,減少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

第三條?發生道路運輸安全死亡事故時,發生事故單位應當在2小時內向有關職能部門報告,不得隱瞞不報、謊報或者拖延不報。自事故發生之日起7日內,事故造成的傷亡人數發生變化的,應當及時補報。

第四條?安全事故報告的內容包括:事故發生的時間、地點、傷亡情況、財產損失金額、事故簡要經過、采取的施救措施、事故發生的初步原因、報告單位、報告人及其他應當報告的事項。

第五條事故調查

事故發生單位在事故發生后應成立事故調查小組,對事故發生的原因、經過、損失等情況進行調查。調查小組應將調查情況和處理建議以書面形式向單位和上級有關部門匯報。

第六條事故處理

1.事故處理要堅持“四不放過”的原則,即事故原因沒有查清不放過;事故責任者沒有嚴肅處理不放過;廣大員工沒有受到教育不放過;防范措施沒有落實不放過。

2.在進行事故調查分析的基礎上,事故責任部門應根據事故調查報告中提出的建議,制定整改措施。

3.對事故責任單位和責任人,由公司依據事故調查報告中對事故責任單位和責任人的處理意見和建議,進行行政處分和經濟處罰,觸犯刑律構成犯罪的交由司法機關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4.對事故造成的傷亡人員工傷認定、勞動鑒定、工傷評殘和工傷保險待遇處理,由公司工會和安全部門按照國務院《工傷保險條例》和有關省、市綜合保險、意外傷害保險等有關規定進行處置。

5.事故調查處理結束后,公司或安全部門應負責將事故詳情、原因及責任人處理等編印成事故通報,組織全體職工進行學習,從中吸取教訓,防止事故的再次發生。

6.每起事故處理結案后,公司安全部門應負責將事故調查處理資料收集整理后實施歸檔管理。

第七條生產安全事故檔案

1.事故快報表。

2.事故調查報告。

3.事故現場照片、示意圖、亡者身份證、死亡證、技術鑒定等資料。

4.事故認定書。

5.對事故責任者的處理決定。

6.整改措施

7、其他有關的資料。

篇3:事故統計報告與調查處理制度

為及時報告和統計安全生產事故,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安全生產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和《企業職工傷亡事故報告和處理規定》,結合公司實際情況,特制定本制度。

一、出租汽車公司駕駛員的行車安全生產事故,以及消防事故的報告和統計適用本制度。

二、本制度所指安全生產事故、駕駛員傷亡事故是指駕駛員在出租汽車營運過程中發生的交通事故、人身傷害、急性中毒事故;火災事故等。

三、出租汽車公司按其職能對事故進行分類管理,按規定建立檔案,對事故進行統計、上報。

四、事故分類:

(一)交通事故

一般事故:凡一次造成重傷1至2人或輕傷3人以上,或直接經濟損失不足3萬元的事故。

重大事故:凡一次造成死亡1至2人或重傷3至10人或直接經濟損失折款達3萬元不足6萬元的事故。

特大事故:凡一次造成死亡3人及以上或重傷11人以上;或死亡1人同時重傷8人及以上;或死亡2人同時重傷5人及以上;直接經濟損失折款6萬元及以上的事故。

(二)傷亡事故

一般傷亡事故:指一次死亡2人以下或一次重傷9人以下的事故,或輕傷事故。

重大傷亡事故:指一次死亡3至9人或一次重傷10人以上的事故。

特大傷亡事故:指一次死亡10人以上的事故。

(三)火災事故

按一次火災事故所造成的人員傷亡、受災戶數和財物直接損失金額,火災劃分為:

一般火災:死亡2人及以下;或重傷19人及以下;或死亡、重傷9人及以下;或受災29戶及以下;或直接財產損失30萬元以下(不含30萬元)。

重大火災:死亡3人及以上;或重傷10人及以上;或死亡、重傷10人及以上;或受災30戶及以上;或直接財產損失30萬元及以上。

特大火災:死亡10人及以上,或重傷20人及以上;或死亡、重傷20人及以上;或受災50戶及以上;或直接財產損失100萬元及以上。

五、事故報告

凡發生一般交通事故、傷亡事故、火災事故,駕駛員(事故當事人)應立即報告公司或交通管理部門,公司有關人員應立即到達現場了解情況,做好善后處理工作,2小時內報告公司相關領導和職能部門,并于12小時內將事故概況(事故發生的具體時間、地址、類別、傷亡情況,簡要經過、事故原因等)書面上報相關職能部門。火災發生時應立即撥打119報警。

六、發生重、特大交通事故、傷亡事故、火災事故時,事故單位及有關領導、主管部門應立即采取緊急措施,按《安全生產應急救援制度》的程序和要求進行救援和處置。

七、發生事故隱瞞不報或不按規定報告的有關人員,按相關規定處理。

八、調查處理

1、對一般交通事故,出租汽車公司按制度進行備案統計,并做出書面處理意見,在公司安全工作會議上進行通報。

2、對重大事故或特大事故,出租汽車公司必須按制度上報,并成立公司事故調查組,會同有關單位和部門,提出對事故責任人的處理意見。

3、對發生責任事故的人員,出租汽車公司應給予行政處分,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